影像檢查在目前很少見,大多數人在出現身體器官問題時通過掃描就可以判斷疾病。而在眾多的影像檢查當中,核磁共振是常見的一種,說起核磁共振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它主要是通過發射電波到身體內和輕質子產生信號,再通過電腦將這些信號處理轉化為圖像,使圖像清晰顯現出來,從而讓醫生判斷疾病。由於此項檢查對於身體內部實質性器官掃描非常準確,很多人懷疑自己存在腫瘤也需要做此項檢查。其實腫瘤患者是否需要做的磁共振因情況而異。
腫瘤患者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
當患者出現頭痛胸悶等疾病時,醫生一般會讓其先進行CT,在掃描CT後如果發現有異常病變,初步顯現出病變的輪廓壞死出血等情況,這時如果想做進一步檢查來明確疾病性質,就可以通過核磁共振掃描來更加明確判斷。
又或者已經確定存在或者頭部轉移病灶等情況,通過核磁共振掃描也可以具體了解轉移的情況以及治療後的效果。
腫瘤患者做核磁共振檢查有什麼意義?
核磁共振通過掃描能幫助患者確診腫瘤的大小、範圍、性質,還可以顯示腫瘤的壞死程度以及血液運轉情況。另外大部分患者在初步判斷存在腫瘤時需要做活檢來具體檢查病變性質,這時做核磁共振就可以為最佳活檢部位提供依據。
另外通過核磁共振持續觀察掃描可以讓醫生來評估身體組織,尤其是大腦對各種腫瘤治療方式的敏感性,進而制定治療方案,使治療達到效果。
總的來說,核磁共振是繼CT之後在影像學上比較大的一個突破,它具有一些良好的特點。相對比X線以及CT它沒有輻射,對軟組織解析度較高,可以多方位多參數成像。因為腫瘤患者需要多次進行檢查來了解情況,而核磁共振就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核磁共振對於腫瘤判斷有一定作用,在懷疑自己存在腫瘤或者進行其他檢查有異常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做核磁共振檢查,但要注意並不是所有腫瘤都需要做核磁共振。而且它也有注意事項,在進行前了解清楚,在進行的過程中多加注意,才能得到準確的結果,也避免傷害。
#家庭醫生超能團##健康守護者#
參考資料: 《什麼情況下腫瘤需要做磁共振檢查?腫瘤醫生的答案來了》今日頭條 2020.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