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科學技術能夠鑽穿地殼嗎?它只是地球分層中最薄的部分喲!

2020-12-03 小布丁新視界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顆巖質星球,但絕不是一顆簡單的大石球,因為地球也是分多層次的。

簡單來說,可以將地球從裡到外分為地核、外核、地幔和地殼。如果從複雜程度來講就不止這些了。當然,地球的內部構造我們是沒有辦法直觀看到的,更沒有辦法親身接觸到,我們能夠接觸到的只有最上面一部分,那就是地殼了。

在我們的認知中,我們時常說的大地就是地球的地殼部分,它是地球最外層的部分,同時也是地球相對來說最薄的部分,無論是地幔還是地核,其厚度都比地殼厚很多。雖然它就是最薄的部分,我們卻還沒有辦法將它鑽透到達下一層。

地球的外殼是地殼,人類確從未到達過地球內部,甚至於有人提出地球是中空的,內部還生存著其它未知生物。雖然有很多科學家都在致力於研究和探索地球的內部構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

到現在為止,專為科研挖掘的最大深度還是12262米,也就是蘇聯科學家所創造的科拉超深鑽孔。蘇聯當時出於與美國競賽和科研的目的挖掘了這口井,曾是世界上最深的鑽孔,科學家們在1970年開始勘探,試圖打敗美國,先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 (理論上是堅固的地殼和充滿巖漿的地幔之間的界限)。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深度了,這一勘探工程前前後後一直持續了大約24年之久。既然已經挖了這麼深,為什麼科學家們不繼續挖下去呢?那是因為還要向下挖的難度呈幾何倍數增加,而且還沒有什麼有用的研究價值,當然停止鑽進的官方理由是因為經費不足。此後,研究仍持續了數年,到2008年,該地址才被廢棄。

科拉超深井的鑽探工作在13年間,該井的鑽探深度已經達到了12000米,為此,決定停止進一步鑽進。最後的262米是在1983-1993年間進行的,花了整整十年。

關於科拉超深鑽還有一些流言,聽說沒有繼續鑽探的原因是從井下傳來怪叫聲音,還有怪物飛出來,當然這些都是無稽之談,不必相信。如果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肯定會不惜成本繼續鑽探下去。到了12262米,我們還沒有鑽透地殼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在17公裡左右,當然有的地方相對厚,有的地方相對薄一點,它的分部是很不一樣的。

那麼,你們知道地殼最厚的地方和最薄 的地方在哪裡嗎?

最厚的那就是我國的青藏高原了,科學家們預計青藏高原的地殼厚度可能達到70公裡左右,這個地方之所以如此之厚,與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青藏高原的形成就是因為亞歐板塊不斷衝擊造成的,使得青藏高原每年還在不斷上升中。

最薄的地方就是位於日本南部的馬裡亞納海溝了,這裡既是地殼最薄的地方,同時也是海洋最深的地方。目前認為馬裡亞納海溝的海水最深處達到11000米左右,然而此處的地殼厚度卻可能只有兩公裡左右,是不是很神奇呢!

相對於我們當前的科技來說,還沒有達到能夠鑽穿地殼的成熟技術,也許它還需要讓我們的科技實力上一個大臺階才行,到時候我們將會對整個地球更加了解,更加有利於我們人類的生活吧。

相關焦點

  • 怎麼也鑽不穿的地殼,其實是地球最薄的部分
    簡單一點,我們可以將地球從外到裡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如果更細緻一點,又可以分為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內核,當然,這些地球的內部結構我們是沒有辦法直觀看到的,更沒有辦法親身接觸,我們可以看到和摸到的唯一的部分就是地殼。在常識中,我們所說的大地指的也就是地殼。
  • 地球地殼最厚的地方在中國,最薄的在日本,科學家:等於一顆核彈
    中國文化中有非常多的,成語,其中有一個成語叫做天高地厚,融城苑天高地厚來,比喻那些非常狂妄自大的人,做過20分鐘,天是非常的高的,大地也是沒有辦法計量深度的。因為古代的人們沒有現在這麼厲害的科學技術讓他們,能夠翱翔九天之上,也沒有,努力讓他們潛入大海深處,去探尋大海底下是什麼?
  • 地球為什麼不能被鑽穿,原來後果比我們想像中要嚴重的多
    地球內部是什麼?我們知道,地球分為地殼、巖石層、軟流層、地幔和地核,這些層級之間其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只是它們的組成部分是不同的。雖然科拉深坑達到了萬米的深度,但其實科拉深坑遠遠沒有達到莫霍界面。儘管如此,科拉深坑也為人類研究地球內部提供了材料。
  • 地球的地殼是目前為止最薄的?
    這個世界的大陸都連結到一個稱為盤古大陸( Pangaea )的「超級大陸」(supercontinent ),根據一個新研究,最外層的地層曾經比現在的要多厚上1.7公裡(1英裡)。研究人員發現自從盤古大陸分裂,地球內部的地函的冷卻速度要比我們想像的快兩倍,而且地殼變得前所未有的薄。
  • 科學家鑽穿地殼:尋找地球最內的生命體
    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化學家Jan Amend說。但一個新海洋鑽探項目將試著找出答案。據《科學》雜誌報導,該項目計劃穿過地殼——這裡的高溫非常接近洋底,從而確定生命的熱極限。9月13日,「地球號」科考船將從日本清水出發,將鑽頭下沉至沉積物溫度達130攝氏度的洋底,最大鑽探深度達1260米。研究人員希望,在某處,生命應當隨溫度升高而消失。
  • 將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只相當於蛋殼,科學家:最厚的部分在中國
    科學家們告訴我們,地球的平均直徑大概在12756公裡左右,而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的分布也並不是距離相等的。為了讓大家更明確的了解這個概念,大家完全可以把地球想像成為一顆雞蛋,中心的蛋黃,也許就跟地球的地核一樣,蛋白的部分就相當於廣泛的地幔組織。而最外部的地殼,自然就相當於雞蛋殼了。但是雞蛋殼各處的厚度是平均的。
  • 上天易而入地難,相比探索宇宙,鑽穿地球才最是困難
    ,雖然人類能夠親身踏足的地外星球還只有月球一個,但是人類所打造的太空飛行器卻已經能夠去往更為遙遠的宇宙空間了,最遠的太空飛行器甚至已經到達了距離地球上百億公裡的地方。,人類唯一能夠接觸到的就是地殼了,這也是地球結構中最薄的一部分。
  • 挖穿地殼直達地幔,比登月還難,我們有生之年能看到嗎?
    雖然現在有石油鑽井超過了科拉鑽井深度,但是科拉鑽井是第1個用於科學研究的超深井,裡面布置了傳感器。打科拉鑽井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穿地殼,但是最後263米進展極為艱難,而且從洞裡面傳來了地獄般嘯叫聲音。2012年,日本深海鑽探船「千秋號」鑽入太平洋海底,計劃是穿過地殼。地殼在陸地上有30到60公裡厚,但在海底最薄的地方只有5~7公裡厚。
  • 前蘇聯1970年在地球上鑽洞,把地球鑽穿會導致氧氣全都逃到太空?
    首先,即便前蘇聯當年把地球鑽穿了,氧氣也不會全部跑到太空(氧氣是否跑到太空,與地球是否被打穿無關);其次,前蘇聯根本就沒有能力鑽穿地球,就是放到現在,全人類也沒法鑽穿地球。先說前蘇聯鑽地球這件事美蘇爭霸這件事,大家都聽過,所以這件所謂「鑽地球」的事,也是蘇聯為了和美國較勁提出來的。上世紀其實年代,蘇聯在科拉半島開展了一項超級鑽探科研項目,打算鑽透地殼。
  • 在地球鑽探方面,我國的「地殼一號」鑽機最深能夠達到多少米?
    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以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等圈層。地球上的這些圈層都是人類研究的對象,具體來說可以概括為上天、下地和入海三部分,其中「下地」就是對地球的內部進行研究,實際上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研究主要是基於地震波,而非人類親眼所見。
  • 挖穿地球可行嗎?科學家:不是異想天開就是自掘墳墓
    a地球內部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地幔之間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間是古登堡面。莫霍面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發現者——南斯拉夫科學家莫霍洛維奇,古登堡面的命名是為了紀念發現者——德國地質學家古登堡。在筆者看來,鑽穿地球簡直是異想天開,我們不妨從幾個方面來探討。我們知道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公裡,但是對6371公裡的地球平均半徑來說,這簡直是微不足道。
  • 地球的內部結構之地殼
    地球內部由外到內分別由地殼(qiao)、地幔和地核組成。地殼是地球內部結構中最外面的一層,也是最薄的一層,但是確是和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一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地殼。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地殼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體外殼,地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比較均勻,到了莫霍界面之後,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突然增加,也就進入了地幔層。全球地殼最厚的青藏高原地區全球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部分的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如果是在高原和山地等海拔較高地區,如青藏高原,其地殼厚度可達60至70千米。
  • 北京日報:鑽穿地殼夢想能否成真
    來自中、美、英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正在位於印度洋的美國「決心」號鑽探船上,準備在印度洋中脊的亞特蘭提斯淺灘鑽取巖芯,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穿透莫霍面,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計劃,是很多地質學家幾十年來的夢想。那麼,莫霍面是什麼?人類曾為鑽穿地殼的夢想做出過什麼樣的努力?
  • 人類為啥不能將地球鑽穿,鑽穿地球的後果又會是什麼?
    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那一刻算起,人類已經在地球上度過了上百萬年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人類對地球的探索一刻也沒有停過。從之前人類對地球的形狀的探索,到現在人類對地球內部結構的探索,人類對地球的了解也在漸漸多了起來。但是在地球上,還是存在讓我們覺得害怕的地方。
  • 地殼最厚和最薄的地方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地球的了解還是遠遠不夠。今天我們來說說,在地球上,地殼最薄和最厚的地方分別在哪裡?如果有人問地球上地殼最厚的地方在哪裡,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是珠穆朗瑪峰,可是這裡說的最厚是指從地心到峰頂的距離,而並不是單純地比較山峰的高低。
  • 人類何時才能鑽穿地殼
    打穿地殼的計劃至少10年內不可能提上日程 人類接觸的高山深淵,其實都屬於地殼。相對於6000多公裡的地球半徑來說,地殼只是表面的一薄層,論厚度其比例遠比不上雞蛋殼或者西瓜皮。 地球科學界夢寐以求的理想是打穿地殼,鑽進地幔,揭示地球內部奧秘。
  • 中國「地殼一號」最深可以達到多少米?
    「地殼一號」是我國吉林大學自主研發設計的萬米大陸科學鑽機,主要用於松遼盆地國際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根據理論設計,「地殼一號」能夠鑽探到地表1萬米。2018年,地殼一號正式宣布完成首秀,鑽井深度達到了7018米。
  • 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會帶來災難嗎?不僅是災難而已
    地球擁有穩定的生態環境,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或者自轉的速度與現在不同,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可能使地球變成一顆不再宜居的星球。隨著科學和文明的進步,人類已經能夠做到很多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那麼人類在未來可以改變地球的自轉速度嗎?或者說可以讓地球的自轉停止嗎?
  • 科學家印度洋鑽探地殼:與地幔「親密接觸」
    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周懷陽表示,地球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大約有40公裡,大洋地殼的厚度約為5至10公裡,而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殼厚度更薄,僅為3公裡左右。在最薄的地方鑽探是最容易的選擇。科學家確信這裡是研究地殼與地幔轉化的理想「構造窗口」。
  • 地殼最厚和最薄的地方在哪
    如果有人問地球上地殼最厚的地方在哪裡,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可是這裡說的最厚是指從地心到峰頂峰的距離,而並不是單純地比較山峰高低。要知道,山峰高低通常都是按照海拔高度計算的。(海平面)地殼最厚的地方是位於南美洲厄瓜多的是一座圓椎形的死火山,海拔6310米,由於離赤道近,頂峰距地心的厚度為6384.10千米,而珠穆朗瑪峰與地心的距離僅為6381.95千米,比軟博拉索山少2.05千米。那麼世界上地殼最薄的地方在哪裡呢?可能也有人會說是馬裡亞納海溝深度達到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