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只相當於蛋殼,科學家:最厚的部分在中國

2020-12-03 趣玩歷史

文/惜談

將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只相當於蛋殼,科學家:最厚的部分在中國

隨著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不斷傳回捷報,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也越來越透徹了。那麼大家對我們生存的地球又有怎樣的認知呢?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科學家將地球的內部結構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而由於地球地殼是存在運動的,偶爾還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一些災難。那跟我們人類接觸最多距離最近的地殼究竟有多厚呢?

科學家們告訴我們,地球的平均直徑大概在12756公裡左右,而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的分布也並不是距離相等的。為了讓大家更明確的了解這個概念,大家完全可以把地球想像成為一顆雞蛋,中心的蛋黃,也許就跟地球的地核一樣,蛋白的部分就相當於廣泛的地幔組織。而最外部的地殼,自然就相當於雞蛋殼了。但是雞蛋殼各處的厚度是平均的。在這一點上,地球跟它之間還存在著差異。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地貌各異,不同地區的地殼厚度自然是不一樣的,而地球本身只是地球表面的一層巖石圈,而由於地殼並不穩定,日積月累的板塊變化,加上外力的侵蝕作用。地球上不僅有高山,還有海洋深谷。那麼大家自然就可以理解為外部較高的地區,就是地殼相對較厚的地方,最深的低洼部分就是地殼厚度最薄的地方。

那地球上地殼最厚的部分在哪裡呢?自然就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在青藏高原廣大的腹地區域,地殼厚度甚至高達70多公裡。而大家也知道,全世界最深的海溝是馬裡亞納海溝,換個概念來說,那裡就是地球上地殼最薄的地方,而科學家的數據顯示,那裡的厚度甚至不到2公裡。

不過由於人類的足跡並未深入地下,關於地球內部還有諸多未解之處,要知道還有不少學者甚至猜測地球內部是中空的,想要完全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或許還要等待更多的研究成果吧,不知道大家對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有什麼要說的嗎?

相關焦點

  • 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但最厚處在我國
    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就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那麼地有多厚呢?目前已知地球的平均直徑約為12,756公裡左右,這是整個地球的厚度,我們腳下的地殼的厚度有多厚呢?地球的地殼大致可以分成三層,表面是地殼,中間是地幔,最裡面是地核,不過每一層的厚度並不是相等的,而且這三層裡面以地殼的厚度最薄。
  • 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
    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就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地殼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層巖石圈,其最表層的風化部分為沙漠和土壤,窪陷的部分為海洋或湖泊,裸露巖石的地方為高山或戈壁,它厚薄不一,薄的地方只有幾公裡,厚的地方則有六七十公裡,平均厚度只有17公裡,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
  • 【科普】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
    怎麼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呢?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我們常說「天高地厚」,天當然很高,但是大氣層的厚度不過才幾百公裡,再往上的空氣就非常的稀薄了,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穿越其間都沒有問題。
  • 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最厚處是在中國境內
    文/玉濁清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最厚處是在中國境內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自然人們對地球的研究也會更深入一些,經過了解之後我們會發現地球總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地殼,中間是地幔,然後最裡面就是地核,而每一層的溫度和厚度都是不相同的,溫度最高的就是地核了,越往中間溫度就越高。
  • 地球有多厚?將地球比作一個雞蛋,你會明白地球各個部分的厚度了
    科學家通過地震波等探測手段,對地球的整體結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將地球整個巖質球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厚度不一,可能很多人對這三個部分無法想像,那我們將地球比作是一個雞蛋,通過雞蛋你就可以形象地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了。
  • 地球地殼最厚的地方在中國,最薄的在日本,科學家:等於一顆核彈
    現在人們都知道,其實天空並不像以前的人們想的高不可及,朋友其實目的的厚度也並不是不能到達底層的,目前人類已知的地球平均半徑大概是6371公裡左右,這是整個地球的半徑,而地球還分成了很多層,比如說地殼,地幔和地核,那麼地球的地殼到底有多厚呢?大家都知道地球被分成了三部分,地殼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層巖石圈,而且地殼也是地球表面最薄的一部分。
  • 地球內部有多厚?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上大部分的生命都生活在地球表面,雖然人類已經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已經開始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了,但是對於地球本身面我們了解還不是非常的全面,尤其是地球內部的情況,科學家通過地震波探測的手段,對地球的內部結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將地球整個巖質球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的厚度都是不一樣的,可能很多人對這三個部分沒有辦法想像
  • 人類可以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但與此同時,地球也將毀於一旦
    地球是由西向東自轉的,而隨著地球自轉的減慢,海水必然會在東海岸發生倒灌,同時發生的還有從未見過且無法描述的巨大海嘯,陸地會因此而被淹沒,大量的陸地生物會在這個過程中喪生,這已經是很可怕的災難了,但是,在地球停止自轉的過程中,海水的倒灌和巨大的海嘯不過是最小兒科的變化。
  • 地球上可鑽最深的地方在我國
    其實美黃石國家公園並非地球上地殼最薄的地方,地球地殼的平均厚度只有17公裡,然而地球的半徑為6371公裡,是地殼厚度的374倍,所以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殼的厚度還不如雞蛋的蛋殼厚,所以說,這是因為海洋的地殼普遍較薄,那麼地球上地殼最薄的地方是哪裡呢?
  • 怎麼也鑽不穿的地殼,其實是地球最薄的部分
    簡單一點,我們可以將地球從外到裡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如果更細緻一點,又可以分為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內核,當然,這些地球的內部結構我們是沒有辦法直觀看到的,更沒有辦法親身接觸,我們可以看到和摸到的唯一的部分就是地殼。在常識中,我們所說的大地指的也就是地殼。
  • 打洞比登天還難,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
    地殼其實也很薄很脆,它幾乎是一碰就破,經常發生地震。地球的地殼平均厚度大約為17公裡,其中大陸地殼厚度約為39- 41公裡;大洋地殼比較薄,大約只有幾公裡厚。如果把地球比作一枚雞蛋,按同比例計算,地殼的厚度要比雞蛋殼薄多了。
  • 幾張圖看懂地球內部結構,地殼,地幔,地核層層驚豔
    在遙遠的46億年前,太陽系附近發生了一次超新星爆發,大量的星際塵埃堆積在太陽的周圍,這些塵埃開始的時候混亂不堪,但經過太陽核聚變產生的「太陽風」長時間的吹擊,灰塵被吹走了,只留下了些較大塊的物質。這些物質又因為自身引力互相吸引,最終在某一時刻,形成了一個球,地球。
  • 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會帶來災難嗎?不僅是災難而已
    地球是由西向東自轉的,而隨著地球自轉的減慢,海水必然會在東海岸發生倒灌,同時發生的還有從未見過且無法描述的巨大海嘯,陸地會因此而被淹沒,大量的陸地生物會在這個過程中喪生,這已經是很可怕的災難了,但是,在地球停止自轉的過程中,海水的倒灌和巨大的海嘯不過是最小兒科的變化。地球停止自轉給地球生態帶來的最大影響,要從地球的結構說起。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殼與地殼運動
    我們可以把地球想像成一個雞蛋,地殼就好比是蛋殼,流動的地幔就好比是蛋清,地核就是蛋黃。   (1)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地核內部壓力非常大,溫度達6000攝氏度,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   (3)地殼:是指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巖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含量最多的8種元素是氧、矽、鋁、鐵、鈣、鈉、鉀、鎂(2種非金屬元素,6種金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它佔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矽,佔26.3%;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 2018山東公益崗公共基礎知識:地殼與地殼運動
    2018山東公益崗公共基礎知識:地殼與地殼運動 【導語】公益性崗位公共基礎知識是考試的重要部分,不少地區都在筆試當中安排了公基的考核。
  • 雞蛋質量分級標準、雞蛋蛋殼分級標準!
    優質的蛋殼質量和良好的雞蛋內部品質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食品安全生產質量和管理體系,是規模雞場競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和美華集團為您提供雞蛋質量分級標準、雞蛋蛋殼分級標準!助力您的養殖業健康、快速發展。    至今部分雞農關注的焦點是雞蛋的行情和價格、雞群的健康和產蛋量,極少關注雞蛋的質量安全問題。
  • 太陽系是個巨大的「雞蛋」,而划過天際的流星是其剝落的「蛋殼」
    然而最近,天文學家發現我們所觀測的太陽系可能並不完整,倘若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巨大的雞蛋,那我們過往所認為的太陽系只是這個雞蛋的「蛋黃」部分!也就是說,太陽系的邊界可能需要重新定義。那麼它的邊界,也就是這個巨大「雞蛋」的「蛋殼」是什麼?
  • 現在的科學技術能夠鑽穿地殼嗎?它只是地球分層中最薄的部分喲!
    眾所周知地球是一顆巖質星球,但絕不是一顆簡單的大石球,因為地球也是分多層次的。簡單來說,可以將地球從裡到外分為地核、外核、地幔和地殼。如果從複雜程度來講就不止這些了。當然,地球的內部構造我們是沒有辦法直觀看到的,更沒有辦法親身接觸到,我們能夠接觸到的只有最上面一部分,那就是地殼了。在我們的認知中,我們時常說的大地就是地球的地殼部分,它是地球最外層的部分,同時也是地球相對來說最薄的部分,無論是地幔還是地核,其厚度都比地殼厚很多。雖然它就是最薄的部分,我們卻還沒有辦法將它鑽透到達下一層。
  • 地球真的越轉越慢了嗎?
    地球自轉真的在變慢嗎? 的確如此。貝殼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增加條紋,科學家通過古代貝殼的化石層數推算出,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一年約370天,每天的時間約23小時。而現在每一天大約是24小時。地球自轉在變慢,但變慢的速度極為緩慢,大約每100年,地球自轉周期變慢1.8毫秒。也就是說,即使再過去2億年,每天的時間才延長一個多小時。
  • 金光華李亞鶴:地球真的越轉越慢了嗎?
    原標題:金光華李亞鶴:地球真的越轉越慢了嗎? 地球自轉真的在變慢嗎?據金光華李亞鶴了解,貝殼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增加條紋,科學家通過古代貝殼的化石層數推算出,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一年約370天,每天的時間約23小時。而現在每一天大約是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