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最厚處是在中國境內

2020-12-03 奇幻的科學

文/玉濁清

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最厚處是在中國境內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自然人們對地球的研究也會更深入一些,經過了解之後我們會發現地球總共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地殼,中間是地幔,然後最裡面就是地核,而每一層的溫度和厚度都是不相同的,溫度最高的就是地核了,越往中間溫度就越高。

經過研究發現地球表面的一層巖石圈,而經過風化之後就會形成沙漠和土壤,而凹進去的部分就形成了海洋和湖泊。當然也有裸露在外面的一些巖石,則變成了我們所說的巍峨的山峰,當然對於這個厚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有很多人感到疑惑,地殼到底有多厚呢?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有很多科學家也在不斷的深入研究當中,就想要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給這些疑惑者解謎,但地殼的厚度並不能夠一概而論,也會根據地理位置以及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變。有的地方只有幾公裡的厚度,但是有的地方則有六七十公裡,所以這樣平均下來的話大概只有17公裡左右,不過要說到最厚的地方,那就得屬大陸地區了,平均下來大概有33公裡左右,而在那些高山高原地區則可以達到40~70公裡。

而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生命體都生活在地殼之上,不過人類要說到,地殼最厚的地方那就得屬青藏高原了,它的厚度還是相對比較厚的,不過要相對於整個地球來講,算是比較薄的了。說到這想必大家都會聽說過人類鑽得最深的井,鑽到了12,262多仍然沒有穿透地殼,由此也能夠看得出來地殼是多麼的厚。只不過這種厚度是相對而言,就比如說拿地球當做一個參照物,地球的直徑為12,756公裡,如果將地球比喻成一個雞蛋的話,那麼地殼還沒有一個雞蛋厚。

而此時人們又會想到,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那麼最厚的地方則是在我國這也算是比較驕傲的一點了,你對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有多少了解呢?

相關焦點

  • 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
    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就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那麼哪裡是地球上地殼最厚的地方呢?它就是我國的青藏高原了,特別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地殼厚達70多公裡,但是由於印度板塊從亞歐板塊下面俯衝撐起了青藏高原,導致青藏高原的地殼最厚,而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谷和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附近等,都是地球上最薄的地方,厚度不到兩公裡,這些地方都是兩大板塊交界處,而且都位於大洋底部,所以這裡也是海底火山容易產生的地方。
  • 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但最厚處在我國
    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就是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那麼地有多厚呢?目前已知地球的平均直徑約為12,756公裡左右,這是整個地球的厚度,我們腳下的地殼的厚度有多厚呢?地球的地殼大致可以分成三層,表面是地殼,中間是地幔,最裡面是地核,不過每一層的厚度並不是相等的,而且這三層裡面以地殼的厚度最薄。
  • 【科普】地殼有多厚?地球若是個雞蛋,地殼還沒蛋殼厚...
    怎麼形容地球陸地的厚度呢?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球的地殼還沒有雞蛋殼厚.......我們常說「天高地厚」,天當然很高,但是大氣層的厚度不過才幾百公裡,再往上的空氣就非常的稀薄了,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穿越其間都沒有問題。
  • 將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只相當於蛋殼,科學家:最厚的部分在中國
    文/惜談將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只相當於蛋殼,科學家:最厚的部分在中國隨著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不斷傳回捷報,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也越來越透徹了。那麼大家對我們生存的地球又有怎樣的認知呢?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科學家將地球的內部結構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部分,而由於地球地殼是存在運動的,偶爾還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一些災難。那跟我們人類接觸最多距離最近的地殼究竟有多厚呢?
  • 地球地殼最厚的地方在中國,最薄的在日本,科學家:等於一顆核彈
    現在人們都知道,其實天空並不像以前的人們想的高不可及,朋友其實目的的厚度也並不是不能到達底層的,目前人類已知的地球平均半徑大概是6371公裡左右,這是整個地球的半徑,而地球還分成了很多層,比如說地殼,地幔和地核,那麼地球的地殼到底有多厚呢?大家都知道地球被分成了三部分,地殼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層巖石圈,而且地殼也是地球表面最薄的一部分。
  • 崑崙站——南極大陸地殼最厚處
    神秘的南極大陸90%以上的區域,都被幾千米厚的冰雪嚴嚴實實地覆蓋起來,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在哪裡?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最厚達6200米。
  • 地球有多厚?將地球比作一個雞蛋,你會明白地球各個部分的厚度了
    科學家通過地震波等探測手段,對地球的整體結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將地球整個巖質球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厚度不一,可能很多人對這三個部分無法想像,那我們將地球比作是一個雞蛋,通過雞蛋你就可以形象地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了。
  • 地球內部有多厚?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上大部分的生命都生活在地球表面,雖然人類已經實現了飛天的夢想,已經開始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了,但是對於地球本身面我們了解還不是非常的全面,尤其是地球內部的情況,科學家通過地震波探測的手段,對地球的內部結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將地球整個巖質球體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部分的厚度都是不一樣的,可能很多人對這三個部分沒有辦法想像
  • 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嗎
    長期以來,對「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回答各不相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一難題已經得到解決。科學家們曾乘熱氣球對天空做了一次詳細的觀測。地有多厚呢?這裡的地指的是地殼。地殼由各種巖石組成,上部叫矽鋁層。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地殼與地殼運動
    我們可以把地球想像成一個雞蛋,地殼就好比是蛋殼,流動的地幔就好比是蛋清,地核就是蛋黃。   (1)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地核內部壓力非常大,溫度達6000攝氏度,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   (3)地殼:是指由巖石組成的固體外殼,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巖石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含量最多的8種元素是氧、矽、鋁、鐵、鈣、鈉、鉀、鎂(2種非金屬元素,6種金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它佔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矽,佔26.3%;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
    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是南極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18 18:06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1月18日電(記者 張建松)神秘的南極大陸90%以上的區域,都被幾千米厚的冰雪嚴嚴實實地覆蓋起來,大陸地殼最厚的地方在哪裡?
  • 2018山東公益崗公共基礎知識:地殼與地殼運動
    地球內部由內到外分為三層:地核、地幔和地殼。我們可以把地球想像成一個雞蛋,地殼就好比是蛋殼,流動的地幔就好比是蛋清,地核就是蛋黃。(1)地核: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地核內部壓力非常大,溫度達6000攝氏度,相當於太陽表面溫度。(2)地幔:上地幔頂部存在軟流層,是巖漿的發源地。
  • 為什麼大陸地殼厚,大洋地殼薄?
    為什麼大陸地殼厚,大洋地殼薄?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大洋地殼薄,陸地地殼增厚,高原之處的地殼最厚。普拉特認為,地殼的密度不同,不同密度的地殼都漂浮在高密度物質上面,密度越小的地殼部分地形越高。這種地殼內部各地密度不同而引起的自動調整(補償)現象稱地殼均衡。(按阿基米德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物體下界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頂部則會產生高低不平的現象。)
  • 雞蛋質量分級標準、雞蛋蛋殼分級標準!
    2、雞蛋的重量等級雞蛋的重量是評定蛋的等級、新鮮度和結構的重要判斷指標,是最直觀、最常用的殼蛋分級指標。很多國家以蛋重作為區分等級的標準,分為五個等級,一般來講大蛋較小蛋更容易破裂。蛋殼品質的好壞由蛋殼的結構決定,根據測量尺度的不同,蛋殼的結構可分為4個層次:表觀結構(肉眼視角)、微觀結構(光學顯微鏡視角)、超微結構(電子顯微視角)與晶體結構(X射線晶體衍射)。2、蛋殼強度蛋殼強度即蛋殼最大承受的應力,國際上要求蛋豎放時,在2.94×10?
  • 人類可以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但與此同時,地球也將毀於一旦
    地球自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自轉一周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在地球的赤道地區,自轉的線速度是最快的,為每秒466米。地球擁有穩定的生態環境,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的自轉,如果地球沒有自轉,或者自轉的速度與現在不同,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可能使地球變成一顆不再宜居的星球。
  • 臺灣中央山脈地殼厚達45公裡:大地震機率高
    臺灣中央山脈地殼厚達45公裡:大地震機率高 2013-05-02 15:05: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編輯:施希   臺灣研究發現,臺灣島內中央山脈的山根厚達45公裡,顯示臺灣的造山運動還有很多的成長空間。
  • 地球上可鑽最深的地方在我國
    其實美黃石國家公園並非地球上地殼最薄的地方,地球地殼的平均厚度只有17公裡,然而地球的半徑為6371公裡,是地殼厚度的374倍,所以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那麼地殼的厚度還不如雞蛋的蛋殼厚,所以說,這是因為海洋的地殼普遍較薄,那麼地球上地殼最薄的地方是哪裡呢?
  • 減慢或停止地球的自轉,會帶來災難嗎?不僅是災難而已
    地球是一個高速運動的天體,既有圍繞太陽的公轉,也有以自轉軸為中心的自轉。地球自轉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自轉一周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天,在地球的赤道地區,自轉的線速度是最快的,為每秒466米。
  • 科學家用地震波探測到兩個地質層面,地球中心或比太陽表面還熱
    人類的探測器可以抵達火星等星球探測地球外的世界,而天文望遠鏡則可以觀測百億光年外的宇宙,但是對於我們腳下的地球內部情況,目前除了地震波等簡單的探測手段之外,基本還只能靠理論推測。1910年就發現地震波在傳到地下約50公裡處有折射現象發生,於是他推測也是地殼的底層,下面應該是和地球不同的物質,而這個發生折射的地帶就是地殼和下不同物質的分界面,後來這裡被確認為地幔的上邊界,地質學上稱之為「莫霍面」。
  • 打洞比登天還難,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
    物理學家們檢查我們的地球,也是用的差不多的套路,只不過他們不用B超,而是用地震。你沒看錯,就是地震。我們的地殼地殼很厚很硬,至今沒人能夠挖穿它。地殼其實也很薄很脆,它幾乎是一碰就破,經常發生地震。地球的地殼平均厚度大約為17公裡,其中大陸地殼厚度約為39- 41公裡;大洋地殼比較薄,大約只有幾公裡厚。如果把地球比作一枚雞蛋,按同比例計算,地殼的厚度要比雞蛋殼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