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有多大?
這個問題至今無解,不是人類的太空望遠鏡無法觀測到那麼遠,而是太陽系的邊界沒有一個確切的劃分。
不過從以往的觀念來看,普遍認為太陽系的大小是從太陽至冥王星軌道為半徑,是一個半徑60億公裡,直徑120億公裡的中等恆星系統。
然而最近,天文學家發現我們所觀測的太陽系可能並不完整,倘若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巨大的雞蛋,那我們過往所認為的太陽系只是這個雞蛋的「蛋黃」部分!
也就是說,太陽系的邊界可能需要重新定義。
那麼它的邊界,也就是這個巨大「雞蛋」的「蛋殼」是什麼?
流星!
流星又稱作彗星,彗星對於地球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天體,其通常以愛冰的形式存在,許多天文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液態水資源便是由彗星帶來的。
過去人們往往認為彗星來自太陽系以外,其具體自哪裡出發不得而知,其終點去往何處亦不得而知。
有些彗星會砸落地球,為地球帶來天外資源,而絕大多數會與地球擦肩而過,形成一道絢麗至極的流星光束。
那麼這些行駛於太空的「大冰塊」又是從何而來的?
這個問題曾困擾了星學界許久,直至1950年,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提出了一個推斷,他認為在太陽系的外圍存在著數量龐大的彗星群。
這些彗星圍繞著太陽系,並聚集在一起將太陽系「包裹」起來,形成一個類似於球狀的星雲。
如上面所言,太陽系若是一個巨大的「雞蛋」,那麼這層星雲便是雞蛋的「蛋殼」了。
因其提出者為奧爾特,所以又將這層星雲外殼命名為奧爾特星雲。
奧爾特星雲曾一度屬於理論推導,非是人類不可觀測它的存在,而是它離太陽過遠。
這層星雲雖包裹著太陽系,卻離太陽、離行星軌道太遠太遠。
也正因如此,奧爾特星雲受到太陽的輻射極其微弱。
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大約猜測出了這層星雲內的彗星數量,至少在百萬以上。
且到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大多數長周期彗星,歡其運行軌道,有極大的可能是脫離於奧爾特星雲。
奧爾特星雲的存在,很有可能要顛覆人類對於太陽系大小的定義,究其所有,這層星雲對於太陽系的重要作用絲毫不在八大行星之下,所以,它理應歸於太陽系範圍之內。
人類一直都妄想跨出太陽系,去真正見識宇宙的浩瀚,然而可笑的是,人類連自己所在的恆星系統有多大都從未真正準確的定義過。
若要本仙來評說,凡人終歸是凡人,力所不能及的事太多太多,莫說走出太陽系了,就連離開地球對於現在以及往後一個世紀都是荒謬之論。所以,探索的心不能滅,但該有的敬畏之心還是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