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見貂熊現身新疆富蘊林區 中國僅存200頭
【解說】近日,新疆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富蘊分局高山監控點,拍攝到一隻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林區現身的貂熊,貂熊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有「月熊」之稱。貂熊能在這片區域出現十分罕見,是林區生態環境良好的具體反映,這也是阿勒泰地區首次拍攝到貂熊的影像資料。
-
大興安嶺:紅外線相機拍到珍稀野生動物貂熊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松嶺森林管護區的工作人員通過野外架設的紅外相機,首次在大興安嶺地區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貂熊。視頻中這個可愛的小傢伙就是貂熊,它動作敏捷,有著一條大尾巴,好像在尋覓食物。據專家介紹,貂熊是現存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它的外形像獾,尾巴像貂,腳掌像熊,性情像狼,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中國大興安嶺地區貂熊僅存約200頭。此次監測到貂熊對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大興安嶺地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貂熊、紫貂等活動影像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17日從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獲悉,近期設置在這個林業局轄區內的紅外攝像機多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貂熊等珍稀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今年1月6日至3月6日期間,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在轄區內大西溝管護區58號線區域,布設了紅外線相機60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野生動物科學監測。近日,工作人員將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圖像經過整理篩選後,得到了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資料。
-
他來了他來了——罕見貂熊現身哈巴河林區
近日,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哈巴河分局的工作人員回收野外架設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在林區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貂熊。
-
韶關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全球僅存四千餘只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1月20日下午,有民眾在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處河邊淺灘上,發現3隻「白色大鳥」正在覓食,後經鳥類專家比對、鑑定,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據介紹,這是粵北地區首次發現白鶴。 1月21日,當地發現的白鶴數量已增至11隻。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被列為藥用動物?最近有保護學者質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頁把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開展藥用研究,引發業爭議。
-
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頻現 魯山縣沙河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馬松昭 李盈宏12月17日,記者從魯山縣林業部門獲悉,林業工作人員巡查時,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了10多隻世界瀕危珍禽,號稱「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
-
內蒙古根河源國家溼地公園拍到貂熊野外生存清晰畫面
央廣網呼和浩特11月29日消息(記者鄭穎 呼倫貝爾臺記者李坤 通訊員馬東明)近日,內蒙古根河源溼地公園工作人員通過遠紅外攝像機,拍攝到貂熊在大興安嶺山脈深處活動的清晰視頻,這是繼去年十一月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後,在我國境內第二次拍攝到野生貂熊畫面。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郵票圖鑑
一種小型淡水鯨,哺乳綱水生動物,頭部有孔。因多種原因導致其數量急劇減少。1984年時約有400頭,1995年時已下降到100頭。2002年人工飼養的最後一隻白鰭豚「淇淇」去世,2004年人類最後一次在長江南京段發現一頭擱淺死亡的白鰭豚。2006年白鰭豚專家在長江淡水考察時宣布白鰭豚疑似滅絕,但沒得到證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將其評級為「極危」。
-
沁源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棲息天堂」
接到電話後,我臺高度重視,立即聯繫縣林草局和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縣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領導組組長鄭曙林得知情況後,隨即與靈空山鎮、林草局等相關負責人前往救助。 趕到現場後,確認正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褐馬雞。經過初步觀察身體無明顯機械損傷,可能是受到驚嚇導致精神狀態欠佳。
-
紫貂、貂熊、猞猁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出沒大興安嶺
紫貂、貂熊、猞猁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出沒大興安嶺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林業局自2020年1月6日至3月6日,在林業局內大西溝管護區58號線區域內,布設了紅外線相機60部,利用兩個月的時間,對野生動物進行科學監測。近日,工作人員將紅外線相機拍攝到的圖像經過整理篩選後,得到了大量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資料。
-
廣東首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
中新社廣州12月16日電 (記者 程景偉)據廣東省林業局16日消息,經專家現場核查,近日飛抵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場社區的9隻陌生候鳥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這是廣東省歷史上首次觀測記錄到白鶴。資料圖:白鶴。
-
阿幹林場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
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域再次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8年在此區域布設紅外相機之後,已經兩次拍到了馬麝。」對於9月14日拍攝到的近一分鐘的馬麝完整影像,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表示,因為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要求高,是森林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只有在森林質量好、人為幹擾越小的地方,馬麝資源才豐富。
-
世界10大瀕危動物,第一僅剩下35頭,你知道幾個?
,幾乎面臨絕種的危機,現在在印尼國家公園中的爪哇犀牛也僅僅只有35頭。它們的生活棲息地為雨林和沼澤,由於環境汙染和破壞,導致蘇門犀出現了滅絕危機,全球僅存200頭左右。 5、金頭猴:金頭猴主要分布在越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存活的數量僅70隻左右,其生存環境非常堪憂
-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小貼士
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那些動物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是一些數量較少或已瀕臨滅絕的動物。《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對其保護措施作出相關規定。非該法律條文許可情況下,不能對國家保護動物進行捕獵、殺害、買賣。
-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何在紐西蘭慘遭「狠」手?
喜馬拉雅塔爾羊是一種大型有蹄類動物,別名「長毛羊」,屬牛科,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一帶,多為集群生活。它們的活動範圍固定,以草本植物為食。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塔爾羊被列為近危物種(NT)。它們也是中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專家現場辨認,確認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種——黑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