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受捐張學良「虎威軍刀」複製品

2021-01-08 網易新聞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受捐張學良「虎威軍刀」複製品

新華網瀋陽9月10日電(記者 徐揚)在「九·一八」事變爆發81周年前夕,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10日收到了一件珍貴的捐贈品——張學良將軍「虎威軍刀」的複製品。

軍刀由深圳一家工藝品鑑賞公司歷經32道工序鑄造而成,全長95釐米,為1:1原比例複製。刀上還鐫刻有張學良手書「事到臨頭須放膽」。

捐贈人劉先生告訴記者,張學良「虎威軍刀」是2000年在鞍山從一民間收藏家收得,原刀刀鞘已經破損,但刀上清晰可見「事到臨頭須放膽」字樣。

後經文物專家鑑定,確認這柄刀為張學良佩刀。為彰顯張學良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雄氣概,深圳這家公司遂請國內鑄劍名家開始仿製「虎威軍刀」。並在2001年5月將編號為「100」的仿製軍刀,輾轉送給了遠在美國的張學良將軍手中,以為老人百歲慶生。

此次捐贈給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為鑄有「0918」號的軍刀。此外,「0081」號、「0059」號還分別捐贈給瀋陽警備區和遼寧省公安邊防總隊。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抗戰老兵繳獲日本軍刀,直接拒絕日本天價購買,如今收藏在博物館
    作為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就是抗日戰爭。這件事情之後,侯永勝直接把軍刀捐到了博物館中,以此來警醒世人。
  •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來自臺灣的藏傳佛教藝術品收藏家陳百忠以及眾多民間收藏者和普通民眾,把自己多年的藏品捐給博物館。  西藏犛牛博物館位於拉薩市西部的柳梧新區,建築面積達8088平方米。博物館創意人亞格博介紹,博物館是北京市對口支援拉薩市的一項重要文化創意工程,是中國乃至世界首座以犛牛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
  • 日本欲出天價贖回一把軍刀,卻被嚴詞拒絕,只因刀柄上所刻9字
    從19世紀末發動的甲午戰爭,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發動的侵華戰爭。 日本戰敗後,我國對所有的日本戰俘甚至一些日本的武士軍刀都如數奉還了日本。體現了一個世界大國的風度。我們知道,在日本很多軍人都比較重視武士道精神,很多民間的武術傳說也都有軍刀的影子。
  • 見證南京受降的日本軍刀首次對外公布,專家推測:曾屬於小林淺三郎
    8月14日,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前夕,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首次對外公布了一把曾見證南京受降的日本投降軍刀。相關專家推測,這把刀可能曾屬於侵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介紹道。
  • 張學良英文抗日演講視頻曝光(圖)
    張學良英文抗日演講視頻曝光(圖)  央視主播:去年3月20日,美國紐約瀚斯拍賣行舉行了一場歷史資料拍賣會,蘇州商人楊先生以280萬美金的價格拍下了這批資料,這批資料包含有張學良的大量就檔案,以及張學良隨從拍攝的大量照片和視頻。
  • 開膛手傑克博物館:一樁未解的歷史連環謀殺懸案的博物館
    開膛手傑克博物館展示著所有關於開膛手傑克案件的線索、偵查過程以及嫌疑人資料,能夠幫助你更全面的了解這一著名的歷史連環謀殺懸案。博物館的所在地就在白教堂(White Chapel),總共分五層,完整的展示了1888年那個灰暗的秋天發生過的故事,除了有當年犯罪現場的珍貴照片和警方傾盡全力搜集到的各種證據,還還原了受害人和開膛手傑克所居住的環境——一幢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
  • 直擊大英博物館體驗店 40件1:1複製品講述三大古文明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9月22日報導:去年曾在上博引來人山人海的大英博物館展覽今天再次空降上海,正逢中秋假期,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又能再一次領略大英文物的風採。記者了解到,此次大英博物館《亙古奧秘》流動體驗館為全國首站,除了展出40件鎮館之寶的1:1復刻品,還有VR體驗及各種文物周邊。
  • 周恩來夫人給張學良寫信 張學良稱其穎超大姐
    以下是1992年3月呂正操談他們五十四載後見面的一段記錄:   筆者:呂老,您和張學良天各一方這麼久,話題很多吧?   呂:我們見面不久,他就跟我說:我現在有個迷信,迷信上帝。我說:我也有個迷信。   他問:你迷信什麼?
  • 瀋陽:專家首披露張學良戒毒內情(圖)
    瀋陽張氏帥府博物館副研究員、保管部主任趙菊梅向記者首次披露張學良不為人知的戒毒細節。  趙菊梅介紹,張學良最初吸食鴉片是因為不堪忍受戰爭的困苦局面。對此,他在其自傳體遺著《雜憶隨感漫錄》中寫到:「人們一定相當奇怪,為什麼當時的將領們,多是吸食鴉片呢?我現在以過來人的身份略為說一說,以免在這個問題上使人費解。
  • 人類最早祖先「露西」骨化石唯一複製品「落戶」上海
    在被玻璃罩保護起來的「露西」骨化石的唯一複製品前,衣索比亞展區總代表西賽·格塔丘·阿扎格正式將「露西」骨化石的唯一複製品捐獻給籌建中的世博會博物館。自1974年在衣索比亞發現以來,「露西」被認為是目前所知人類最早的祖先――距今大約已有320萬年。在過去的半年裡,「露西」骨化石的唯一複製品一直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衣索比亞館的鎮館之寶。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遼博」「新樂」免費開放
    今天(5月18日)是第30個「國際博物館日」,其主題是「博物館與未成年人」。遼寧省文物局、瀋陽市文物局將在市府廣場東南側的「遼博」廣場,聯合舉辦「遼寧省暨瀋陽市紀念『5·18國際博物館日』廣場宣傳活動」。  作為人類文明記憶與傳承、創新的重要陣地,博物館是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感知歷史、認識現在、探索未來的文化殿堂。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軍刀,日本想出千萬贖回,老人果斷回絕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武士道的國家,在日本,軍刀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軍刀象徵著他們的身份,也代表著日本人的身份地位,不同的身份地位,擁有的佩刀也不一樣。二戰時期,日軍在中國,用軍刀殺了無數中國人,上面沾滿了老百姓的鮮血,而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軍刀都被我國收繳,無論如何,也不會歸還日本。
  • 1962年,折磨張學良25年的劉乙光離職,為何張學良還給他一大筆錢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發動兵諫,也算是對他過去的一次補償。這次行動還是很有成效的,當一切都談好之後,兩人就把老蔣釋放了。並為表示誠意,又信任與蔣夫人的約定,張學良親自護送老蔣回南京。後來被捕,表面上判了十年監禁,實際上卻是五十多年。張學良的一生總共只有101年,有一半的日子都是在幽禁中度過的,這一天說起來並不好受。
  • 世紀行過——張學良傳
    編者按:「西安事變主角、被蔣介石軟禁的少帥張學良,緘口逾半世紀之後,面對攝象機鏡頭口述歷史,談他對『西安事變』的始終不悔,談他當年與中共的關係,談他離開東北家鄉50多年卻始終未能重返家園的原因……這部取名為《世紀行過——張學良傳》的紀錄片,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以後,社會各界反響強烈,紛紛去電或致函要求重播。
  • 熱河戰役後張學良決心改頭換面,揭秘張少帥的戒毒風雲
    在我國風雲變幻的近代史上湧現出很多風雲人物,尤其是歷史上著名的「東北二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性格,都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今人們有誇這對父子的,也有嘲諷他們的,從來沒有個定論。
  • 原大原刻原色,科技助珍寶「回家」,130件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品在...
    為了讓國人感受敦煌珍寶,通過數位技術,本月,130件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以複製品形態亮相蘭州博物館。展覽現場 圖據「蘭州發布」這個名為《「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文物複製展》的展品均為上個世紀流失到海外的敦煌藏經洞珍貴文物複製品,展示內容選自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老蔣轉地球儀,裕仁接待傀儡溥儀,張學良陪愛妻...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老蔣轉地球儀,裕仁接待傀儡溥儀,張學良陪愛妻看電影 1929年,張學良兼任東北大學校長,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國,在東北大學任教。張學良見到林徽因以後心猿意馬,囑人向她致意,請她做家庭教師,被林徽因婉辭謝絕。林徽因深知張學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做家教和趙四做秘書有異曲同工之處,聰慧的林徽因迅速離開了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