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帶著濃厚興趣,為探索海洋的滄桑變化,經歷過漫長、曲折的道路。當人類神話般地實現了「常娥奔月」的幻想時,對海洋的認識卻十分膚淺。大家一定想知道海洋是怎樣一個世界吧!下面就我們對海洋一鱗半爪的了解,縱觀一下海洋的奇觀異景。
碧海浩瀚的海洋,淹蓋著地球表面約四分之三的面積。在這遼闊的海洋底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人們多麼想得到明確回答。但是,了解海底卻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海洋深處,水溫低,壓力大,漆黑缺氧,人們既不能去自由漫遊,也難以去直接觀測。只是在最近幾十年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對海洋水深和底部的探測,對海底世界才有了初步了解。
原來,遼闊的海洋洋底,並不是平坦的,而是和起伏多變的大陸一樣,山巒重疊,異峰突起,大大小小的平頂山,寬廣的海底高原,綿延數萬裡的海底山脈,遍布全球各大洋。另外,更有寬闊的大陸架、陡峭的大陸坡、巨大的深水盆地、深逾萬米的海溝以及奇特的珊瑚島礁。
目前,已經查明,在大西洋底部有一條連綿不斷的山脈,規模十分巨大,在海洋地質學中把這種海底山脈叫作大洋洋脊或海嶺。它起自北冰洋,縱貫大西洋,然後向東北倒插入印度洋中部,又從這裡以東南走向進入太平洋。在太平洋,洋脊繞過澳洲橫過南太平洋到達智利,然後向北沿美國西部海岸分布。大洋洋脊高出洋底2~3公裡,寬達數百公裡到上千公裡,而長度竟達數萬公裡,其面積和地球上全部陸地的面積差不多,為地球表面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上現存的最長山脈。目前世界大陸上最長的山脈是南美洲西部的安地列斯山脈,從北向南全長還不到9,000公裡。
洋底有高山,也有深溝。世界大洋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溝共有29處,其中太平洋就有19處,而超過萬米深的六個深海溝,全都分布在太平洋。說也奇怪,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不是在大洋的中央,而是在大洋的邊緣。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就位於大洋西部。這一海溝長約2550公裡,寬約70公裡。馬裡亞納海溝西南角的查林傑深淵。是世界海洋的最深點,深約11500米,比世界的屋脊——一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還要多兩千多米。
人們不禁要問,這樣的大海溝和海嶺是怎樣形成的呢?過去,人們對此知道的很少,雖有一些解釋,但很難令人滿意。繼大陸漂移和板塊構造理論出現後,1962年,美國科學家赫斯和迪茨二人提出了「海底擴張」說。
我們知道,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叫地殼,地殼下面叫地幔,地幔雖也是固體,但是可以流動的,地殼既有出口,又有入口。海底地幔從出口出來後,形成新的地殼,推動先形成的地殼分別向兩邊移動,這就是海底擴張。移動的海底遇到另一塊海底,重的就插入輕的下面,形成海溝。地殼出口處就是海嶺。海底擴張論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地球年齡雖然在45億年以上,就是說,而海底巖石的年齡卻沒有超過兩億年的海底巖石既在生長,也在消亡;同時也能很好地解釋地球上火山、地震分布的規律性,大陸漂移、地極移動等現象。海嶺、海溝雖長,但也有多處斷裂和錯動。
海底也有「花園」,世界最美的「海底花園」珊瑚海位於澳大利亞東北部,面積達479.1萬平方公裡由於地處中太平洋,終年受南赤道暖流影響,水面平均溫度在20℃以上,夏季高達28℃,適宜於珊瑚生活,因而以異常發達的珊瑚礁著稱。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一大堡礁就位於該海地西側。
各種珊瑚礁都有一個寬闊的礁盤,礁盤上海水明淨,清澈見底,各種類型的珊瑚蓮勃發育,其顏色為黃、紅、綠、灰紫等多種,這些五彩繽紛的活珊瑚在海底組成了一座絢麗動人的「海底花園」。各種各樣的珊瑚奇特多姿,別具一格可以與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媲美,與爛漫的山花爭豔。這種神奇變幻的海底瑚珊世界,使人心曠神怡。
絢麗異常、各種各樣奇異豔麗的貝類、海星等無脊椎動物以及各種海藻生長繁盛,構成了光怪陸離、五彩繽紛的珊瑚礁海底世界,而熱帶那些色澤鮮豔、美麗異常的珊瑚礁魚類,在珊瑚叢中和礁盤間自由出入悠悠嬉遊,更給「海底花園」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