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耳鳴笛聲 身心遭受巨大損害:如何應對噪音汙染?

2020-12-02 網易科技

布龍扎夫特指出美國公民航空觀察和無噪音美國等社區團體為減少噪音汙染而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組織為了使地面居民免受噴氣發動機噪音影響而要求飛機改變航線,他們還致力於降低交通和建築噪音。紐奧良以現場音樂會而聞名,布龍扎夫特就在紐奧良等地參與起草新版噪音條例修正法案。在懷俄明州首府夏延市,布龍扎夫特還幫忙阻止了摩託車越野賽跑道的修建。在布龍扎夫特看來,這些例子就是『人民可以有所作為、普通公民也可以發起積極改變』的明證。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翟中超

噪音猛於虎,城市不僅飽受光汙染,城市空間還會經常受到噪音的侵襲。刺耳的汽車喇叭聲、呼嘯而過的警笛聲、火車穿過城市的呼呼聲充斥者人們的雙耳,這些噪音以奇特的規律起起伏伏。不要小瞧噪音,這種巨大雜亂的聲音會對人的心理造成毀滅性影響。

「我認為從全社會範圍而言,我們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我們身邊的噪音,」美國楊百翰大學專門研究抑制噪音的工程師斯科特·佐默費爾特說道。「過度的噪音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幸運的是我們終於意識到這些效應是如何疊加的。」

到2100年,全球估計有108億人可能生活在城市當中,這將佔全球總人口的84%。這也就意味著噪音汙染將會在這些地區及其周邊地區爆發,所幸遠離城市的邊遠郊區和鄉村地區還能保持靜謐。城市擴張速度的加快會加劇噪音的產生,那些之前本來還算安靜的區域也將被城市噪音所覆蓋。

我們絕非危言聳聽,噪音汙染很可能會對人類健康和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噪音級過高會加劇高血壓、引起失眠或睡眠障礙,從而導致聽力喪失,還會破壞其他醫療狀況。所有這些會加劇其他健康問題比如說增加心理壓力,這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惡化、心臟問題產生或增加焦慮和抑鬱的機率。這些負面影響太多太多了。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飽受噪音的折磨,而且科學家早在幾十年前就注意到了這一點。1972年通過的《噪音汙染與減輕法案》代表美國從政府層面第一次承認了噪音的確是個問題。「人們已經真正意識到噪音對健康有害,這個法案是政府正式承認的,」環境心理學家、噪音汙染方面的專家阿利納·布龍扎夫特解釋道。阿利納目前是紐約可持續發展組織GrowNYC的噪音委員會會長。「雖然當時沒有足夠的信息來說明噪音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但1972年的法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今足夠多的文獻表明噪音汙染是一種公共健康危機,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人類並不是遭受噪音折磨的唯一物種。城市和近郊的噪音可以很容易地傳到自然界中,這會對動物種群造成影響,特別是那些棲息地靠近高速公路和繁忙港口的動物。噪音汙染使動物更難躲避開捕食者,而有時捕食者也會因此難以進行捕食。噪音還會影響到動物的繁殖和健康狀況。

比如說,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依靠特定的發聲來吸引伴侶,但噪音會破壞這些行為。蝙蝠依靠回聲定位來移動和覓食,但是當周圍噪音水平過高時它們的覓食能力就會受到削弱。牡蠣在噪音壓力下爬出水面,但沿海地區的噪音又會使這些牡蠣更頻繁地關閉它們的外殼,而且關閉的時間還會變得更長,這樣一來它們就不能攝入足夠的食物了。作為濾食動物,牡蠣在保持海水水質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水質會影響所有海洋生物的健康和可持續水平。如果牡蠣都拒不開口那麼海水水質如何保證?這可能導致整個棲息地的惡化。

噪音的來源

大部分噪音是從哪產生的?交通是造成噪音汙染的最大因素。舉個例子,15米外的一輛柴油卡車就能產生高達90分貝的噪音。一般而言,長期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聲音環境下可能會導致暫時或永久性聽力喪失!

但噪音不僅來自汽車。城市或郊區的快速發展與大興土木就需要修建工地,而城建會用到重型機械,這種大型機器會產生強烈的、斷斷續續的噪音,噪音之大會在周邊地區引起迴響。住在火車站、鐵路沿線或機場附近的人隨時都可能受到噪音的幹擾(並且通常情況下還伴隨著大地的震動)。空中交通是個主要問題。所有這些因素都因城市規劃和社區規劃而加劇,減輕居民噪音也就變得更難。

那麼就各方面而言,如何才能避免未來社會遭受噪音的幹擾呢?布龍扎夫特表示相比1972年,現在公眾對噪音汙染的認識要更多更全面,但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意識。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如果沒有可靠的技術創新和更加徹底的政策措施那麼問題肯定會變得更糟。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大處著眼。在馬路和鐵路的兩邊加上隔音板能夠降低噪音對居民區的影響。尤其是歐洲工程師已經開發出了新的建築材料和隔音設計(如弧面結構和有機玻璃)來降低高速公路的噪音,該舉措效果不錯從隔音板外部聽上去只有細微的嗡嗡聲。

圖註:高速公路噪音隔音板。

相比汽油柴油發動機,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產生的噪音要低許多。但是如果把所有電動混動車的聲音都加起來的話,這些更環保的汽車也會形成很大的噪音,其中大部分噪音是輪胎與地面的摩擦聲和風噪聲。但行駛在安靜街道上的單輛環保車並不會產生多少噪音,相反,電動汽車有時因為太過安靜而令人不適應,因此政府要求這些車輛在低速行駛時至少要產生高於最低限度的聲響,這是為了保護路人安全並防止司機睡著而設定的。

控制噪音,趕早不趕晚

在城市中,開發商以前熱衷於租用安靜辦公區和居民區來賺錢,現如今他們轉而用更厚的玻璃或隔音材料來裝修普通房間來抑制噪音。室內設計師用隔音材料如吸聲天花板來完善建築。鍋爐和發電機通常被隔離在地下室,這樣就不會打擾到其他樓層的住戶。

政策舉措也改善了過去以來的情況。布龍扎夫特在1975年與人合作進行的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證明了噪音對學校學生的表現具有負面影響。「我做過一項關於噪音對學校影響的研究。紐約高速運輸管理局配合我們保證學校附近馬路的安靜狀態,學校教委會也在教室安裝了吸聲天花板,」布龍扎夫特說道。做出這些改變之後,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後續研究並發現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最近的2007年,布龍扎夫特作為重要人員幫助修訂了紐約市的噪音法規,在法規中主要集中於限制建築工地的噪音,甚至還建議工人應該使用什麼類型的機器和工具以減少對居民的幹擾。

布龍扎夫特還指出了像噪音汙染管理所、美國公民航空觀察和無噪音美國等社區團體為保護人們少受噪音汙染而做出了巨大貢獻。上述組織為了保護地面居民免受噴氣發動機噪音影響而要求飛機航線做出改變,此外他們還致力於降低交通和建築噪音。紐奧良以現場音樂會而聞名,布龍扎夫特就在紐奧良等地參與了起草了新版噪音條例修正法案。在懷俄明州首府夏延市,布龍扎夫特還幫忙阻止了摩託車越野賽跑道的修建。在布龍扎夫特開來,這些例子證明了「人民可以有所作為、普通公民可以發起積極的改變。」

布龍扎夫特尤其看好教育兒童和青少年參與到當地的行動當中,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實際上已經將噪音控制權交給了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這樣一來人們的能動性和參與度就更能發揮作用了。布龍扎夫特對紐約環境保護署開設的聲音和噪音在線課程表示贊同,「這些課程教給孩子們音韻的美妙與噪音的危害,」這是如何在早期嵌入噪音汙染意識的一個很好地例子。「很多事兒都要從娃娃抓起,」布龍扎夫特說道。

未來的噪音會對人們產生多大的影響我們很難確定,考慮到這一點,坐等政策改變或者大型基礎設施的完善所產生的代價太大了。幸運的是,個人技術解決方案正變得越來越流行。佐默費爾特是有源噪聲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領域的專家,有源噪音控制是一種用噪音來抵制噪音的方法。「這通常是一種低頻解決方案,」佐默費爾特說道。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就是降噪耳機,這種耳機通過產生白噪音來保護耳朵免受外界噪音的幹擾。一些汽車也開始使用有源噪聲控制方法來屏蔽外部噪音(尤其是來自發動機的噪音)。「在汽車上實現起來相對容易。想要大範圍實現或者實現的更徹底還是頗具挑戰性的。」佐默費爾特說道。

評論家可能會譴責道:「把這麼多錢花在一個看上去不會馬上就有危險的問題上實在有待商榷。」但是布龍扎夫特強調如果不儘早處理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噪音汙染會產生許多問題。解決噪音汙染就要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這樣才能遏制更大的生理問題和學習問題的出現。「美國在健康衛生領域和學生教育方面花了很多錢,但從長遠看這是更省錢的明智之舉。」布龍扎夫特說道

積累更多相關數據可能會產生大效果,這樣決策者和工程師就能有更多的依據。一些研究人員證嘗試利用新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紐約大學音樂與音頻研究實驗室的一組科學家最近啟動了「紐約之聲」(the Sounds of New York City )項目,他們通過在整個紐約市分發小型傳感器來生成城市的聲音地圖,並藉此更好地理解聲音是如何在城市中傳播以及哪些區域的噪音更大。紐約可以說是不夜城,它很適合這項試驗。如果「紐約之聲」取得成功,該項目的數據可以和健康及安全研究結合起來展示噪音汙染對人類和附近地區野生動物種群影響的更多發現。

我們幾乎很難想像未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但至少應該會更加嘈雜、真正的安靜會越來越少。但是創新會幫助穿行在嘈雜世界中的人類。我們不可避免都將在55歲前失聰?想要改變就得拿出行動!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火車半夜鳴笛噪音超100分貝 紹興一小區居民要瘋了
    火車鳴笛擾民就沒人能管一管麼?」昨天,家住越城區紹興天下小區的居民高先生通過@紹興晚報微博向本報投訴。居民:火車鳴笛噪音超過100分貝「我們家住在紹興天下小區的最南邊,旁邊就是鐵路,每天經過的火車不少。住在這邊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第二天上班都沒精神。」高先生訴苦說,儘管在鐵路邊上已經住了5年,但至今沒能習慣在火車轟鳴聲中入睡。即便睡著了,火車鳴笛還是會把他吵醒。
  • 鄭州北編組站噪音大居民盼搬遷 鐵路局:不在禁鳴範圍會多加注意
    最近,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河南省委書記留言,反映鄭州北編組站噪音擾民問題。該網友稱,鄭州北編組站每天都有刺耳的噪音,尤其是駝峰減速器不分晝夜刺啦刺啦的剎車聲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有這麼大的噪音汙染,不知道為什麼周邊要開發成居住區,編組站的噪音影響了周邊幾萬居民的正常休息,很多居民都有點神經衰弱了,懇請領導能不能和鐵路部門做溝通工作,降低駝峰減速器的噪音。既然編組站的搬遷已經作出規劃,能不能儘快推進!
  • 粉塵飛舞,噪音刺耳!檢察建議發出後,這家石材廠停產了
    粉塵飛舞,噪音刺耳,曾幾何時,安順市紫雲自治縣新城區的居民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今年伊始,因為檢察機關發出的一份檢察建議,粉塵沒了,噪音也沒了,市民呼吸上清新空氣、耳根子也清淨了。  「又是粉塵又是刺耳聲,太難受了。」  「就是石材廠產生的。」
  •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不幸去世 鄰居多年遭受噪音汙染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不幸去世 鄰居多年遭受噪音汙染  Emma Chou • 2020-12-02 14:50:26 來源:前瞻網
  • 晚上配電房噪音 買房如何避免噪音汙染
    買房如何避免噪音汙染?晚上配電房噪音可以用地毯來減少噪音,地毯的隔音效果是非常好的。地毯不僅能緩衝走路的聲響,腳感柔軟,坐著、躺著、趴著都很舒適。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加裝降噪窗,降噪窗的玻璃類似於雙玻璃。
  • 北京啟用「聲吶電子眼」抓拍違法鳴笛行為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盧國強)記者19日從北京市交管部門獲悉,20套針對車輛亂鳴笛違法行為的「聲吶電子眼」設備已經投入使用,機動車在禁止鳴笛區域違法鳴笛將面臨100元罰款的處罰。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負責人說,「聲吶電子眼」系統由聲陣列採集設備、高清攝像機、數據採集儀、聲源自動識別系統和LED顯示屏等組成。
  • 揚州噪音維持在60分貝 "聲環境"優於省均水平
    【發布】   揚州「聲環境」優於省均水平   昨日,記者從《2015年揚州聲環境大數據報告》中看到,我市市區去年晝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值為54.3分貝,區域聲環境質量處於二級(較好)。各縣(市)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均處於一級(好)。
  • 科學網—蝙蝠變聲應對人類噪音汙染
    研究顯示,噪音汙染能改變蝙蝠習性。圖片來源:MERLIN D. TUTTLE 蝙蝠利用聲音「看」它們的世界。因此,當身處人類噪音汙染的迷霧中時,這種動物需要怎樣做?一些蝙蝠似乎選擇尋找更安靜的地點和改變它們的叫聲。 科學家正試著解密蝙蝠如何應對現代社會的喧囂,他們來到美國新墨西哥州北部的天然氣油田。這裡,許多油井裝備有壓縮機,這種設備會持續產生噪音,同時,其他油井則更安靜。 研究人員花費2個月時間傾聽了蝙蝠用於定位獵物的叫聲,結果發現,巴西犬吻蝠處於壓縮機附近的時間少40%。
  • 煩人「低頻噪音」無孔不入 吸聲材料可助阻擋
    南方網訊 記者近日獲悉,去年廣州市環保部門接到的有關噪音汙染的投訴比過去幾年的總和還要多,其中,會拐彎、長翅膀、隔音玻璃都拿它沒辦法的「低頻噪音」汙染,正極大地威脅著都市人的生活。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低頻噪聲對人的內分泌影響劇烈,雖然它聽上去不是那麼刺耳,可是長久生活在這種環境下,人會變得異常煩躁,容易得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各種神經官能症;某些頻率的低頻噪音可以與人的胸腔和腦腔產生共振,從而引發心臟病、高血壓等症狀。
  • 路邊房子幾層噪音最大
    靠路邊的房子可以買5樓以上的房子,一般噪音會隨著樓層變高而減少。馬路邊是五層以下的最吵了,尤其是夜間的時間,當整個城市靜下來以後,夜間的任何聲音都會格外的明顯。2、根據相關實驗結果顯示,臨近街道的高層住宅樓,中間樓層的噪聲反而是最大的。買房時該如何避免噪音問題?
  • 如何應對電容電感「刺耳」的「嘯叫」聲
    在DC-DC轉換器的功率電感器中,當流過人耳可聽範圍頻率的交流電流以及脈衝波時,電感器主體會發生振動,該現象稱為"線圈噪音",有時也會被聽成嘯叫現象(圖1)。Uedednc功率電感器主體振動以及噪音擴大的機制當流過人耳可聽範圍頻率的電流時,功率電感器主體發生的振動會引起嘯叫。其振動原因以及噪音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
  • 世界噪音日|試試這些白噪音,或許可以幫你入眠
    在聲學上,白噪音在各頻段能量分布均勻,包含了我們人耳可聽範圍(20~20000 Hz)內所有聲音頻率。白噪音其實很接近胎兒在母親體內聽到的那些聲音,例如淅淅瀝瀝的雨聲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都喜歡在下雨天睡覺的原因。生活中,電扇的旋轉聲、空調的轟鳴、瀑布飛馳而下的水流聲、電視或收音機沒信號時發出的沙沙聲,都是典型的白噪音。
  • 兒童玩具噪音超過70分貝對兒童聽覺系統造成損害
    新華社太原11月1日專電(記者高風)山西省兒童醫院兒科專家指出,超過70分貝的噪音會對小兒的聽覺系統造成損害。選擇玩具時因應充分考慮兒童身心發展和健康,年輕的父母平時要少讓孩子玩音量高的玩具,音量應控制在70分貝以下,玩具廠家也應儘量生產一些低噪音適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玩具。
  • 「聲吶警察」上崗抓拍違法鳴笛 抓拍範圍可達50米
    昨天,交警和技術人員在海澱黃莊路口調試違法鳴笛監測設備。開車亂按喇叭,小心了。昨日起,新電子警察——「聲吶警察」上崗,20套違法鳴笛抓拍系統正式啟用,抓拍違法鳴笛車輛,亂按喇叭將面臨100元罰款。據統計,今年1月至今,20套設備累計抓拍違法鳴笛三萬餘筆。特別提醒市民,依據相關法規,本市五環內禁止機動車鳴笛。
  • 自然 | 看似寧靜的海洋,其實也有噪音汙染
    說到噪音汙染,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或許是繁華而喧鬧的都市,很少有人會想到海洋。但是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海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噪音汙染,這些噪音汙染極大影響著海洋生物的生存。當噪音強度足夠大時,則會導致聽覺永久性下降或缺失。研究表明,建造海上風力發電廠時,水下打樁點100米範圍內的寬吻海豚,聽覺器官會受損傷,50千米範圍內的寬吻海豚會出現行為異常或被迫逃離。噪音汙染不僅針對包括海豚在內的哺乳動物,對一些無脊椎動物也會造成巨大的傷害。研究顯示,噪音可以導致頭足類動物,如章魚、烏賊、魷魚等平衡器受損,使其難以在海洋裡保持平衡。
  • 自然|看似寧靜的海洋,其實也有噪音汙染
    說到噪音汙染,首先映入人們腦海的或許是繁華而喧鬧的都市,很少有人會想到海洋。但是近幾十年來,人類對海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噪音汙染,這些噪音汙染極大影響著海洋生物的生存。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利用聲吶進行導航和捕魚,利用勘探船進行海洋地質勘探,使用各種機器對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進行勘探,就像陸地上施工一樣。這些在海洋中運行的機器也會產生不同頻率、不同響度的噪音。
  • 夜間噪音擾民,市民該如何維權?
    噪音擾民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夜間噪音,對於睡眠質量不好的人簡直是難以忍受的。晚上睡覺時我們都渴望伴隨著婆娑的柔風,聽著舒緩的音樂,緩緩進入夢鄉,可是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尖銳的噪音會讓你徹夜難眠。對於夜間噪音我國法律又是如何規定的呢?
  • 打敗噪音!波士頓大學「超材料」透光通風卻能隔聲?
    隨之而來的,是城市汙染問題的不斷加重。城市汙染的一個關鍵種類,就是噪聲汙染。城市人口越多,意味著機動車、建築工地,以及居民活動本身造成的聲音越來越大,噪聲汙染越來越嚴重。實驗:94%阻擋率實研究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環境(YouTube):用一個巨大的揚聲器正對著一條PVC 管播放高頻噪音,把聲學超材料圓環插入到
  • 居住樓層越高噪音汙染越大 專家:11層最吵(圖)
    近日,記者在市內選取多個高架橋邊上的高層建築,實地測試噪音發現,高樓噪音隨樓層攀升而增大,汽車鳴笛聲和行駛中的大型車輛是主要噪音源,夜間馬路噪音最擾民。  實驗一:噪音會隨樓層攀升  上午9:40,記者來到解放大道香港路立交橋附近,選取了距離橋面約30米的一座高樓,用噪音測量儀實測各個樓層的噪音。
  • 生活中應該怎樣應對噪音汙染?有沒有預防及補救措施?
    有沒有預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噪聲汙染問題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並意識到這個「看不見的殺手」正在侵蝕我們的身心健康。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應對噪音汙染?有沒有預防及補救措施?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同時,所帶來的環境汙染的問題也日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