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誕生了一座山水酒城,這就是瀘州。
山與水,賦予了瀘州「醉美、大氣、文明、進取」的風骨,讓這裡傳統與現代交疊,恬靜與動感輝映,產業與城市共融,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共生。
沿著江水流淌的時光溯流而上,公元前151年,江陽侯國始建,開啟了瀘州有記載的歷史篇章。
往事越千年,2000多年來,瀘州收穫了「此州雄跨西南邊」的讚譽,也留下了「銜杯卻愛瀘州好,十指寒香給客橙」的古韻。今天,瀘州已備好「1234」10杯好酒等您來。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
「1」即是一個釀造幸福的城市
中國酒城,醉美瀘州,這是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
瀘州,有西南醫科大學、四川警察學院等7所高校,擁有21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可培養各類人才5萬餘人。建成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瀘州市人民醫院等6所「三甲」醫療機構,醫療衛生資源條件居四川省第二位、成渝地區第三位,輻射川、渝、滇、黔6000萬人口。
崇文重教,匯聚八方英才;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瀘州——這是瀘州的幸福之道。
瀘州釀造幸福,始終奮進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等諸多殊榮。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
「2」即擁有兩大中國名酒
1916 年,朱德隨蔡鍔起兵討袁後駐紮瀘州,當年除夕,朱德賦詩抒懷:「護國軍興事變遷, 烽煙交警振闐闐;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瀘州因此得名「酒城」。
1983 年 12 月,時任總書記的胡耀邦到瀘州視察工作。一陣風過,酒香撲鼻,胡耀邦為酒城留下「風過瀘州帶酒香」的佳句。
2012 年,瀘州正式獲得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名城委冠名的「中國酒城」稱號。
瀘州,是中國唯一的酒城。
川南黔北釀好酒,在中國的白酒地理版圖上,瀘州的優勢得天獨厚,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在長江一帶,與宜賓同為世界上濃香型白酒的最佳原產地;在赤水河兩岸,與遵義同為世界上醬香型白酒的最佳原產地。
因此,瀘州成為世界上濃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最佳原產地的唯一疊合區,擁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中國名酒。
國窖1573生產基地
瀘州,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在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的蒸餾酒」的地方,是「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之一,中國首個「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
瀘州的優勢不僅於此。
這裡「酒以城名,城以酒興」,瀘州釀酒歷史悠久,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於當代,綿延兩千多年。
這裡還是全國老窖池數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城市,這裡有400年以上釀酒窖池154口、100年以上窖池1619口、30年以上窖池14290口。
千年的歷史積澱、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精湛的釀造技藝,造就了高品質的瀘酒。
今天,瀘州正大力實施品牌調整、品質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戰略,守正創新,重倉人才,推進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向著千億目標奮力衝刺。
郎酒集團瀘州濃香基地
「3」即擁有長江、赤水河和沱江三條河流
瀘州,是一座江城。
好山好水釀好酒。長、沱兩江穿城而過,赤水河蜿蜒流轉。她們與瀘州相依相生相擁,賦予了酒城優質的釀酒水源。
「肘江負山,枕帶雙流」,瀘州也是一座山城。從忠山、鳳凰山匯聚而來的龍泉井水,釀出了營溝頭濃香正源的老窖。學士山中的純陽洞、蜈蚣巖下的天寶洞,是瀘州美酒的「修煉」之地。
顯山露水,是瀘州城市的魅力所在。近年來,瀘州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中,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入全新境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讓城市處處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今天的瀘州,酒香,港闊,江美,山秀。城邊的張壩桂圓林是江畔氧吧,黃荊老林被譽為北緯28度上最後的處女地,擁有地球同緯度唯一保存完好的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區。
瀘州已經成為一座擁有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三個國家級生態「名片」的城市,也是一座擁有黃荊老林國家森林公園、福寶國家森林公園兩個國家森林公園的城市。
國窖1573生產基地
「4」即四渡赤水,神來之筆
瀘州,是一座紅色之城。
這裡扼長江、沱江咽喉,控川、滇、黔、渝要衝,為四川出海南通道和長江上遊重要港口,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瀘順起義舊址、古藺縣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敘永縣雞鳴三省石廂子會議舊址……銘刻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伯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青山環繞,赤水浩蕩。
赤水河,既是一條「美酒河」,又是一條「英雄河」。
85年前,毛澤東指揮的四渡赤水戰役如同神來之筆,改寫了中國工農紅軍的命運。
郎酒集團瀘州濃香基地
四渡赤水期間,紅軍在古藺取得了二郎灘背水戰、太平阻擊戰等戰鬥的勝利;1935年2月3日至5日,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在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主持召開了石廂子會議,在「雞鳴三省」之地實現了中國革命史上的重大轉折。
赤水河畔的二郎鎮,是郎酒的主要產地。二郎鎮口的二郎灘渡口,是紅軍二渡、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正是在這裡,紅軍打贏了「二郎背水戰」,取得了長徵以來的第一次勝利。百姓用美酒慰勞紅軍的佳話傳誦至今。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今天,在古藺太平古鎮,紅軍走過的馬蹄石階依舊,住過的青瓦木屋如昔。而紅色基因、長徵精神卻早已融入509萬酒城兒女的血脈裡,成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釀造幸福酒城的強勁動力。
「灘平山遠人瀟灑,酒綠燈紅水蔚藍」,讓我們漫步酒城,觀山水,品酒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探尋紅軍長徵的足跡,聆聽紅色經典。
「酒逢知己千杯少,風過瀘州帶酒香」,酒城瀘州,等您好「酒」。
通聯:
劉明霞,18228999910,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江陽南路12號(瀘州日報社),郵編646000。
孔芒,18090859786,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江陽南路12號(瀘州日報社),郵編646000。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