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武漢防控疫情一線:89名瀘州勇士鏖戰主戰場

2021-01-19 瀟湘晨報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瀘州醫護工作者挺身而出、逆行前進,四批赴湖北援助醫療隊的89名隊員在武漢這一防控主戰場鏖戰,成為「最美逆行者」。

緊急馳援

救治患者數百名

3月1日,在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即將出院的田女士特地與瀘州醫護人員合影留念。「田女士很配合治療,現在她達到標準出院了,我們都很為她高興。」瀘州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邱少平說。

因為重症醫生嚴重缺乏,醫療隊隊員、急診重症醫學專業的周凱主動申請到重症病區工作,值班時間從4小時增加到8小時一班。在ICU工作,不僅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每隔四五個小時,他和同事就要給處於鎮靜鎮痛狀態的患者挨個翻身。

從正月初一開始,瀘州醫務人員一批批奔赴武漢:瀘州第一批赴湖北援助醫療隊35名醫護人員在對口支援的協和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已連續戰鬥36天;瀘州第二批赴湖北援助醫療隊14名醫務人員在湖北省人民醫院繼續奮戰;瀘州第三批赴湖北援助醫療隊的20名醫務人員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救治患者;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人援助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堅守……

截至目前,他們已救治數百名患者。

貼心關懷

齊心協力戰勝病魔

在武漢漢陽方艙醫院,瀘州第三批赴湖北援助醫療隊隊員、合江縣中醫醫院的醫師黃勝與護師湯霞奮戰在一線。

黃勝在與患者的聊天中發現,現在的患者不僅有疾病本身的問題,還有心理問題,「隨著疫情發展,不少患者心裡產生了不安和疑惑。這需要我們適時開展心理疏導和治療。」無形之中,黃勝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湯霞護理的患者胡大叔則給她帶來不少溫暖和感動,這位大叔總是惦記著給湯霞「搶」凳子「。有一天軟凳子不知道被誰端走了,他滿臉的不高興,在我彎腰寫記錄的幾分鐘裡,他把凳子又搬到了我身後……」湯霞說道。

在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隊員、重症醫學科醫生徐陶面對焦慮的患者總會細心安慰。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每次說話都很費勁,但徐陶每次查房時總會與患者聊聊「。對患者來說,醫生是他們目前可以接觸的最信任的人,停下來聊聊對患者的幫助是很大的。我們與患者是同一戰線的戰友,齊心協力才能戰勝病魔。」徐陶如是說。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扛起責任 衝鋒在前——武漢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剪影
    本報記者 高興貴攝 此刻,一場嚴峻的疫情防控戰正在進行。挺立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是無數來自不同行業的普通黨員。在救治一線、在建築工地、在街道社區、在保供給通道,每一個抗擊疫情的戰鬥堡壘上,都鐫刻著他們用行動書寫的「責任」兩字。這份責任,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哪裡緊急,哪裡就有黨員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打開連線疫情一線新方式,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疫情防控期間國際科研...
    2月28日晚21時,4位專家坐在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間會議室裡,正參加著一場相距11000多公裡的國際科研合作會議,這場特別的國際科研合作「雲會議」是交大首個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召開的跨國學術研討會因為合作成效顯著,雙方科研人員在項目結題後,繼續保持科學研究的連線,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攻關。2019年,Srijan Sen教授升任密西根大學協理副校長,分管全校醫學健康領域,並邀請Joan Zhao研究員加入研究隊伍,雙方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展,並繼續保持一年兩次的互訪,進行實地討論。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原本安排在2月的訪美之行被迫取消。
  • 健康報:普及科學防疫知識 深入報導疫情防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健康報社啟動新聞報導應急機制,在戰「疫」打響第一時間即把「兵力」投入到主戰場武漢,利用報紙、微博、微信以及「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臺,全方位立體化報導疫情防控阻擊戰。
  •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
    懷仁巾幗行動 助力疫情防控(十五)|抗疫一線「娘子軍」--市人民醫院醫務科抗擊疫情記實 2020-03-05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文亮等14名湖北疫情防控一線犧牲人員被評定為首批烈士
    來源:一財網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廖建軍等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不顧個人安危,逆行出徵,敢於擔當,無私奉獻,用生命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烈士褒揚條例》和《退役軍人事務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關於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精神,評定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吳湧、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廖建軍等14名(按姓氏筆畫排序)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為首批烈士。
  • 連線主戰場|戰「疫」前線的「陀螺」轉
    連線主戰場|戰「疫」前線的「陀螺」轉 2020-03-23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衣天使的力量——記奮戰在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他的感受,是武漢戰「疫」近況的縮影——  2月16日,協和西院10名重症患者出院,累積治癒94名;2月17日,江漢方艙醫院23名患者出艙,累積出艙61名;同日,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4名重症患者出院……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目前,武漢市最早的兩家重症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患者出院率已達30%至39%;重症患者佔確診病例的比例從初期的38%降至目前的
  • 疫情新聞發布43天觀察:開首場英文發布會,網絡連線成新常態
    疫情新聞發布再創新。3月4日下午,國新辦首次通過北京和武漢連線舉辦全英文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襲豔春用英文主持,邀請四名參與一線救治的醫學專家分享中國治療經驗,與會專家也全程用英文發言。
  • 「善行團」42名勇士逆行武漢 捐贈300噸3000餘萬元物資
    捐贈這批物資的是由42位勇士組成的團隊,他們來自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善行團公益基金,這次馳援湖北的行動由創建人鋼子親自帶隊。自疫情暴發以來,他和團隊已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讓我們也做一回勇敢的逆行者吧」3月5日晚上9時30分,善行團的成員和志願者們還在倉庫裡忙碌著。
  • 致敬「最美逆行者」——記範家鎮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張曉萍同志對本村黨員群眾積極引導,第一時間成立了一支由45名黨員組成的志願服務隊,設立設卡、消毒、政策宣傳、監督檢查、維護秩序等崗位,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圍,充分彰顯出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李瑞剛,井莊村黨支部書記。
  • 中國疫情防控形勢驟然緊張,有人永遠倒在了工作一線,除了感動之外...
    每一次疫情的大規模暴發,都意味社區服務人員、醫務人員等抗疫戰士要逆行而上,首當其衝與病毒作戰。前幾日,石家莊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在組織群眾核酸檢測時暈倒,最終不幸離世。網友們紛紛發出「痛心」「感謝您的付出」等感慨。儘管網友出於感動表達悲痛之情,但「你不是我,別勸我不要太累」更能表達一線抗疫人員的心酸。
  • 沒有硝煙的戰爭——媒體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隱喻現象分析
    病毒、疾病、病菌是敵人、敵軍、入侵者;醫護人員和患者都是對抗疾病的鬥士、勇士、戰士,如有必要可能人力「肉搏」;醫療工作者是患者的同盟、軍師,他們是吹哨人、白衣天使,是「防疫戰線上的英雄」;生產一線則是「前線」;而疫情防控最終一定會「打贏」、取得「勝利」等等。與之類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媒體相關報導的戰爭話語仍然被廣泛使用。
  • 三月春風暖 英雄載譽歸——我縣15名援鄂勇士凱旋
    4月1日上午10時46分,縣中心醫院援鄂醫療隊15名勇士乘坐大巴抵達赤凌一級路西橋收費站,隊長李紅玲滿面笑容地走出大巴,同迎接他們的領導一一握手,在警車引領下返回寧城。「歡迎英雄回家」一級公路上不斷閃過的歡迎標語,字字句句透著家鄉人民的敬意。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領導視頻連線慰問援武漢醫療隊、南湖院區...
    【新華網】3月18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長崔樹森、書記高繼成與院領導班子召開遠程視頻會議,連線慰問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前線援武漢醫療隊和南湖院區重症醫療隊全體隊員。 會上,高繼成表示,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三批前線援武漢醫療隊和南湖院區重症醫療隊的全體隊員,舍小家顧大家、視病人如親人,用生命和汗水詮釋了白求恩精神,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疫讚歌,大家要繼續努力、再接再厲、堅持到底。
  • 連線武漢│迎著病毒上,他們是戰場 「偵查員」「排雷兵」
    連線武漢│迎著病毒上,他們是戰場 「偵查員」「排雷兵」 2020-03-11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遼寧大連開展「我有親人在一線」中小學生防控抗擊疫情作品徵集...
    2月12日起,遼寧省大連市委教育工委、市文明辦聯合半島晨報開展「我有親人在一線」大連市中小學生防控抗擊疫情作品徵集展示活動。  截至2月18日,「我有親人在一線」徵集作文2468篇,美術作品2000餘篇。中小學生們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了對疫情一線工作者的敬佩。
  • 越秀3萬餘在職黨員融入社區防控主戰場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越秀區2500多個黨組織和58000多名黨員迅速行動,戰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線。記者2月11日從越秀區獲悉,越秀各街道、社區發揮好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等機制,就近動員3萬多名在職黨員主動融入社區防控工作。
  • 疫情不止戰鬥不歇 他是每天與病毒鏖戰的「特種兵」
    實驗室是他的主戰場,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是他的使命。進入冬春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陳金堃奔波於全市各種實驗室,對重點環節開展「回頭看」,並進行專業指導。每天,他都會將採集到的各種信息數據發送到市疾控「攻堅群」,和大家探討如何更精準高效地出具檢測報告。「疫情發生以來,他一刻也沒有停過。」在同事張琴超眼裡,陳金堃既是「指導員」,更是「戰鬥員」。
  • 「南京製造」抗疫一線顯身手
    抗「疫」一線,防護、檢測、救護、治療物資和設備,「南京製造」全門類生產、全方位保障、全過程供應,為助力南京市和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的物資基礎。「南京製造」以過硬的實力、主動的擔當、頑強的作風,展現了「創新名城」的奮鬥姿態,體現了「美麗古都」的深沉大愛。
  • 【滾動播報】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詳情點擊)    市委市政府視頻連線:蒼南可於近期啟動疫情常態化防控機制  2月15日下午,溫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視頻連線會議,部署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詳情點擊)  日撥電話2245個,縣城建中心拉緊「三返」防控防線  為切實做好「三返」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縣城建中心成立專班,24名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的形式,對2245名「三返」人員進行逐一勸告、推遲來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