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的力量——記奮戰在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2020-12-05 中國文明網

  【「武漢闖關」系列報導】

  2月18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經過19天悉心治療,74歲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程竑痊癒出院。身為中醫的他,對著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豎起大拇指:「你們不但治療疾病,還開展心理疏導,我要由衷地說聲謝謝!」

  這是西安交大二院援鄂醫療隊治癒出院的第一位重症患者。令該院黨委書記、領隊鞏守平欣慰的是:繼程竑之後,預計還有幾位病人不日即可出院。「情況正在好轉,出院率在增加,死亡率明顯下降。」

  他的感受,是武漢戰「疫」近況的縮影——

  2月16日,協和西院10名重症患者出院,累積治癒94名;2月17日,江漢方艙醫院23名患者出艙,累積出艙61名;同日,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4名重症患者出院……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目前,武漢市最早的兩家重症定點醫院金銀潭醫院、肺科醫院患者出院率已達30%至39%;重症患者佔確診病例的比例從初期的38%降至目前的18%。

  疫情面前,每一分積極變化都來之不易;而撐起這種變化的,是一股充滿愛與溫暖的力量。

  今天,在蒙受傷痛的荊楚大地上,已有3萬餘名醫務人員從祖國大地的各個區域馳援而來、集結作戰。

  人們的評價樸實而熾烈: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

  此刻,在這個被疫情侵害的城市裡,最可愛的他們,就是天使。人們把對生命和健康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因為天使有力量,這種力量,來自危難面前的無畏勇氣,來自擊潰病魔的回春妙手,來自守護生命的大愛仁心。

  無畏勇氣:「對家而言,我們像個逃兵。但對國家而言,我們就是先頭部隊」

  穿著防護服長時間工作,是什麼感受?空軍軍醫大學赴鄂醫療隊隊員、986醫院血透中心護士長李芳曾問過兩位從小湯山抗擊非典回來的同事——護理部主任馮晶、劉蕊。

  「像上刑。脫防護服的時候,像往外倒水。」這樣的回答讓她驚嘆,記憶猶新。

  然而,當除夕之夜,空軍軍醫大學赴鄂醫療隊出徵之時,兩位深知抗擊疫情之艱苦的老隊員卻赫然在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們的勇氣讓我敬佩。」李芳說。

  勇氣是一個人身處逆境時的微光;這群白衣戰士的勇氣,為深陷傷痛中的人們點亮了希望與光明。

  「得知武漢醫療資源緊張之後,我第一時間就收拾了行李,做好了支援一線的準備。」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朱鳳雪說。

  並非沒有畏懼,但心之所向,就是方向。

  「我們來之前,也無法了解具體的疫情,所以心裡還是有些害怕,特別是年輕的醫護人員。來了之後,倒顧不得害怕了,每天忙忙碌碌,我現在都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朱鳳雪坦言。

  方艙醫院的工作也相當緊張,實施12小時輪班制,每班4小時,要負責每位患者的轉入、收治護理和轉出工作。「除了藥物救治,我們更要給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華珍是中建三局醫院的一名內科護士。2月5日接到緊急支援洪山方艙醫院的動員令後,她簡單收拾好行李,騎著共享單車火速趕到醫院報導。怕家人擔心,在隨隊前往方艙醫院的路上,她才撥通了媽媽的電話,沒想到,媽媽全力支持。「瞬間,我感覺多了一股支撐我衝向一線的力量。」華珍笑著說。

  隨後,家庭群接二連三發來消息:「加油,保護好自己,等你凱旋!」5歲的侄兒侄女用語音對她說:「姑姑,你是我們的驕傲!」那一刻,她流淚了。

  同樣因為不忍告訴父母,北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文力索性向老人撒了個謊。事後,他才愧疚而坦蕩地寫下家書:「這仗我不打,面對不了自己。」

  「對家而言,我們像個逃兵。但對國家而言,我們就是先頭部隊。」核工業四一六醫院急診科護士、四川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廖莎的話,道出了多少醫者心聲。

  醫護人員齊聚武漢,讓這座城市變成了一座「天使之城」。

  「請戰書早已籤字。2月8日任務下達後,我終於可以到一線作戰了。」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一院雷神山醫療隊主治醫師孫錫同激動地說。然而,也就在這一天,孫錫同的姥姥病重過世,他卻未能見老人最後一面。

  「大年初二那天,你接到了醫院防控疫情的通知,就自己報了名,請求上前線。醫院『派兵點將』的名單上有你,然後你才告訴我。其實,你不必瞞著我的,我又怎麼會阻止你呢?」這是膠州中心醫院質控科的張豔寫給丈夫——膠州中心醫院心內科醫生王春良的《與夫書》。

  此行註定光榮而艱險。此次疫情中,1700多名醫護人員感染,其中數名因公殉職。面對切實存在的危險,依然選擇遠方的人可謂勇士。

  「春良,我和孩子都等你回家,等春暖花開,等山河無恙。」張豔寫道。每一個白衣勇士的身後,何嘗不背負著同樣的期盼?於家如是,於國亦如是。

  回春妙手:「我帶著信心回家了,這份信心,是你們的高超醫術給我的」

  餘追,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1月18日起,他帶隊支援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

  「有餘力去追趕」,這是他對自己名字的解讀。

  經歷過太多次搶救,他仍覺得每一次都驚心動魄,每一步都要有走鋼絲一般的細心。因為,「病情瞬息萬變,不容一絲閃失」。

  新冠肺炎對醫療救治帶來了全新挑戰,加之患者個體差異很大,又常複合了不同的基礎病,因此越到危重階段,越需要仔細甄別、精準把控,而這往往是在「與時間賽跑」中完成的。

  疫情還未全面暴發時,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62歲的新冠肺炎患者。老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且有30餘年肝硬化病史,進入重症醫學科僅3小時,呼吸衰竭的跡象便陡然明顯。

  立即進行氣管插管,上呼吸機!之後,邊試探著劑量給激素,邊記錄病人體徵的細小變化。將近24小時,餘追盯著監護儀上閃爍的數字不敢合眼。

  生死較量持續了10餘天后,老人才逐漸好轉;將近一個月時間,病癒出院。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很多都有「特殊情況」:有的做過肺癌、結腸癌手術,有的「三高」嚴重,還有一位最棘手:因為接受過腎移植,他需要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物和免疫抑制劑;但治療新冠肺炎必須立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劑。如何既有效治療,又確保移植的腎臟不發生急性排斥反應?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徐西振等5位專家緊急會診,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

  效果來得比想像更快:住院3天後,患者體溫降了下來;7天後,核酸檢測呈陰性。

  2月17日,這位53歲的患者康復出院。「我帶著信心回家了,這份信心,是你們的高超醫術給我的!」

  在新冠肺炎患者中,不少是準媽媽。新疆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任宏穎,至今已趕上了4個「小毛毛」的降生。為了順利分娩又確保孩子不被傳染,必須實施剖宮產,並進行嚴格的防範護理。每個遇到這種情況的醫護團隊都慎之又慎,常要組織新生兒科、婦產科、感染控制科等多方專家聯合會診,確定最萬無一失的手術方案。在這樣的精心呵護下,一個個健康可愛的戰「疫」寶寶誕生了。

  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設備救治重症患者;應用床旁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改造呼吸機,為患者做喉鏡直視下插管有創機械通氣……在抗擊疫情一線,每個醫護團隊都不斷創新、全力施治,依靠過硬醫術和過人膽識,不斷把一個個未知的問號拉直。

  在他們看來,難題就是用來克服的,醫生的天職就是「病高一尺,我高一丈」。

  仁心大愛:「內心有溫度的人,能感受到愛的存在」

  10多天前,隔離區裡一位老婆婆從床上摔了下來,頭上磕出了包。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護士張雅楠聽說後,每天都會關注這位婆婆,時不時過去看看。

  「婆婆喜歡跟我拉家常。一天早上,婆婆想去衛生間,卻沒力氣。我扶她坐起來說『婆婆,您就靠在我身上,我扶著您過去』。」回到病床後,婆婆頭倚著她,喃喃地說:「孫姑娘,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當時,張雅楠以為婆婆記錯了她的姓名。後來,武漢隊友告訴她,「孫姑娘」就是孫女的意思。那一瞬間,她的鼻子酸了起來。

  現在,張雅楠被調往其他病區工作,已經好幾天沒見到這位婆婆了。「我不會忘記她,相信她也不會忘記這些曾經來到武漢的新疆『孫姑娘』。武漢婆婆,下次見!我們一起加油,武漢一定會好起來的。」張雅楠說。

  「我在病房裡聽到最開心的話,不是『謝謝、你辛苦了、小姑娘針扎得真好』,而是『護士,我一份飯不夠吃』。」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呼吸護理護師曹瑩璐笑著說。因為她明白,只要病人說「飯不夠吃」,就意味著病情好轉,有了與病魔抗爭的力氣。

  病房裡的一位範姓老人尤其讓曹瑩璐放心不下。「範爺爺生活不能自理,吃飯吃藥都需要我們來喂,要定時更換尿不溼。第一次見到他時,他就蜷縮在被子裡,難受得不說話。」

  經過幾天治療,範爺爺的精神好了很多。為了避免在餵水時嗆到他,曹瑩璐把輸液器剪成小段給他當吸管用。範爺爺每次喝水,都會讓她拿出尿不溼墊在枕邊,儘量不弄溼枕頭麻煩她更換;咳嗽時,老先生會把頭轉向一邊,示意她不要過來。

  「範爺爺是在用他力所能及的方式保護我。他自己那麼難受還替我著想,我也要努力堅持下去。」曹瑩璐說。她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老人,幫他收拾床頭櫃、刷刷水杯、給他加油,老人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

  在武漢,在湖北,在全國各地,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著。這群和死神賽跑的白衣天使們,有的跪著給病人插管、幫危重病人翻身洗頭,有的在防護服上寫上「新疆烤包子」等字樣逗病人開心,有的在隔離病房裡給患者過生日,有的為康復出院的患者送上祝福卡或手寫信……

  湖北省保康縣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長王捷力為了讓病患兒童不怕「全副武裝」的自己,專門託隔離區外的同事送來零食、玩具、圖書,耐心地哄孩子們玩。後來,孩子們不僅不害怕,還喜歡上了她。孩子們發現,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王捷力像極了動畫片裡的「胖胖熊」,便開始喊她「熊媽媽」。

  河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李建順給一位患者奶奶和她的愛人當起了「通訊員」,每天都會幫他們傳遞對彼此的牽掛和叮囑。「22床奶奶讓我告訴您,睡覺要蓋好被子」「奶奶,爺爺讓我告訴您,他很聽話,您放心吧」……李建順說,每當這時,自己也覺得很溫暖。「我們是內心有溫度的人,能夠感受到愛的存在。」

  病魔無情,醫者仁心。

  即使有的患者病情嚴重,已經寫下遺書,並拒絕服藥,醫護人員也不會放棄希望,努力從病魔手中拼搶一線生機。病房裡,很多病人和醫生護士成了朋友,約定春暖花開、疫情結束之時一起去看櫻花、吃大餐,有的則緊緊握住「天使」們的手,千言萬語化作一句「保護好自己」。

  「醫護患同心同德同經歷,一定能扛過這場戰役。」北醫三院危重醫學科(ICU)護士長李少雲眼裡閃著光。她相信,這些堅強可敬的病人們,也是醫護人員的天使。(記者蔡闖、王斯敏、李盛明、劉坤、安勝藍、晉浩天、張銳、章正、姜奕名、盧璐 記者李政葳)

相關焦點

  • 新疆葉城色力布亞分局「疫」路同行、夫妻檔奮戰疫情防控一線
    本網訊(才次比力根)「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正如歌詞裡唱的一樣,在疫情防控都在的一線,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家人,又是搭檔,是同事,是戰友,或許他們遠隔千裡,或許並肩作戰,但他們都站在阻擊疫情的第一線。
  • ...和健康——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綜述
    (小標題)各盡所能,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1.5小時,快速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進行一次性檢測——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程京院士帶領團隊緊急研製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可以幫助臨床精準診斷。通宵達旦,捷報傳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已於4月12日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 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看望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
    上午,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看望慰問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第一站:武漢市肺科醫院王忠林、周先旺來到市肺科醫院,看望慰問醫務工作者,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廣大醫務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 凝心聚力,為打贏防控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與呼
    ,高頻次、高質量、高水平地傳遞信息、回應關切、凝心聚力,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而鼓而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等主要新聞欄目在頭條位置大篇幅加以報導,內容詳實,細節生動,向人們傳達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的調研指導,為保衛武漢、保衛湖北,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 電影人談疫情防控阻擊戰:致敬「最美逆行者」
    原標題:電影人談疫情防控阻擊戰:致敬「最美逆行者」,用創作記錄時代疫情面前,電影人從來不會缺席。遠在700公裡之外的武漢,已經封城17天,這座英雄的城市為打贏疫情抗擊戰所付出的艱忍和犧牲,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此時此刻全國人民都在為武漢加油,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在這場全民戰「疫」中,除了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和工作人員,各行各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勇敢抗擊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 評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有一種力量叫「我自愛桐鄉」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持續升級的戰鬥,桐鄉市委發出緊急號令,在「我自愛桐鄉」的城市人文精神感召下,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人人爭當正能量的「發光體」、「我自愛桐鄉」的代言人,構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匯聚起決戰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展現出這座城市特有的精神與風骨。
  • 浙江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全省各級醫療機構緊急行動起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  醫院是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疫情面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發熱門診忙而有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全體醫護人員舍小家、顧大家,春節期間值守崗位;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全體醫務工作者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共同打響防疫戰。
  • 戰疫中的港澳臺同胞 攜手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小區是防控重中之重,尤其是近期大量人員返京,小區沒有那麼多人手,我就報名來參加了。」陳文成說,「我在這個小區生活了五六年了,這次擔任社區防疫志願者,用這種特殊方式跟鄰居們互動,也是為疫情防控儘自己所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許多多像陳文成一樣的港澳臺同胞挺身而出,或奮戰一線,或堅守崗位,或捐款捐物,共同抗擊疫情。
  • 國際醫師節|三位「90後」戰「疫」醫務工作者為你讀詩
    在國際醫師節到來之際,人民網文娛部、「為你讀詩」邀請了三位戰「疫」一線的「90後」醫務工作者——復旦附屬中山醫院馳援武漢的醫療隊員劉凱、馳援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ICU重症醫學科護士王冰、馳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上海中醫醫院護士吳怡穎,以詩歌朗誦自述戰「疫」心聲,傳遞出醫者對生命的熱愛。
  • 海口人民醫院醫護工作者衝在徐聞防控第一線
    ……這樣的話語,出現在海口市人民醫院駐徐聞海安港組防控疫情出發的前與家人告別場面上。 在嚴峻疫情面前,在人民群眾生命受到威脅的關頭,我們的黨員幹部、醫護工作者挺身而出,奔赴到阻擊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的一言一行給這個寒冷的冬天帶來了溫度,帶來了感動,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 曾憲富同志,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
  •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疫情阻擊戰 如東青年在行動
    、青年志願者捐獻愛心物資的同時,團縣委全體成員積極響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號召,合計捐款5000元,由縣疫情防控統一使用,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自去年12月6日以來,他一直在縣局辦案一線。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面對疫情,他義無反顧、責無旁貸,越是艱難越向前。投入戰「疫」一線,完善辦案點疫情防控應對措施,真正做到守點有責、守點擔責、守點盡責,還積極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 新華全媒頭條|寫在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際
    ——習近平總書記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出號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習近平主席向全軍發出號令:「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
  • 武清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戰時機制頂格施...
    一條條作戰指令,由指揮部發出,並快速傳遞到基層、落實在基層,在全區織起了一張護佑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大網,築起了層層阻擊疫情的堅強防線。「疫情防控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戰役,我的任務就是帶領全鎮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追著問題跑,盯著問題幹,確保各項防控工作從嚴從細從快落實。」在高村鎮,鎮黨委書記張朝陽和全體機關幹部主動放棄休息,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以「辛苦指數」換取了廣大群眾的「安全指數」。
  • 原創歌曲MV《你的名字》——致敬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眾志成城 共克時艱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危難面前挺身而出,誓言「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彰顯了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和本色。
  • 60餘名醫務人員原創詩朗誦,助力戰友阻擊疫情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點讚,為白衣戰士攜手並戰疫情的行動加油。河南省人民醫院的脊柱脊髓外科主任 高延徵這首詩的創作者和朗誦者並非專業的文藝工作者,而是一名醫生。他就是河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省級定點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的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徵。「致敬戰友!
  • 【滾動播報】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
    ,因地制宜、分類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堅定不移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發展總體戰,力爭實現率先突圍。(詳情點擊)  楊德聽看望慰問基層疫情防控一線人員  2月10日上午,縣委副書記楊德聽在靈溪看望慰問奮戰在我縣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並實地檢查菜市場豬肉、海鮮供應情況。副縣長、公安局長潘旭光參加慰問活動。
  • 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一線職工的抗疫心聲
    我們在焦急的等待中,一面為感染疫情的同胞祈願康復,為逆向前行的英雄們祝福平安;一面祈禱疫情早日過去,期盼春暖花開一切如昨。超級航天年,重疫之下,我們依然信心滿滿,戰疫情保生產,一樣都不能少,一起來聽基層一線工作者的抗疫心聲。11所行政保障處 嶽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行政保障處防控人員積極落實六院和所領導的號召,牢記醫務人員的職責和使命,迎難而上,衝鋒在前。
  • 「火焰藍」 亮相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
    (點擊視頻帶您「雲看展」)展區集中展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 3 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奪取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取得顯著成效的偉大曆程,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在此次抗疫專題展中不乏展現疫情期間一線消防救援力量「火焰藍」的元素。
  • 北京各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近期,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北京各區結合各自區情,出臺一系列防控舉措,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東城:出臺16項措施打好疫情防控戰 東城區出臺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16項措施,涉及解決用工困難、保障市場物資供應、強化資金保障、強化服務保障四方面。
  • 堅持標準 保證質量各地及時把抗疫一線先進分子發展入黨
    宣誓現場,領誓人、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腫瘤科黨總支書記薛莎說,「作為我們醫院首批火線入黨人員,他們一貫表現良好,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一線,他們英勇無畏,表現突出,把他們及時吸納入黨,讓他們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繼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