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武漢│迎著病毒上,他們是戰場 「偵查員」「排雷兵」

2021-01-19 澎湃新聞
連線武漢│迎著病毒上,他們是戰場 「偵查員」「排雷兵」

2020-03-11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方艙醫院休艙,醫護人員休整,我們公共衛生隊要進場開始消殺了」,近日,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全部休艙,但對於江蘇公共衛生隊(以下簡稱公衛隊)這支已經奮戰一線四十多天的疾控「特戰隊」來說,一項重要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馳援武漢以來,公衛隊員們義無反顧地衝向發生病例的社區做流行病學調查、夜以繼日地開展病源檢測、無所畏懼地和病毒打交道,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偵查員」「排雷兵」。

做流行病學調查,90後小夥跑遍了武漢各區

江蘇省疾控中心醫師程曉慶是一名90後隊員,工作剛剛一年。1月25日,他得知武漢急需流行病調查和數據處理專業隊員後,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參加疫情防控隊,奔赴武漢。

在武漢,程曉慶要與武漢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一起到一線參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一個病例,只有查清楚他的病史、行程,接觸者,才能做到有效切斷傳播,防止更多人感染」,程曉慶回憶說,開始進行調查的時候,一了解到出現社區聚集性疫情,他和同事麼立即就要上門,和感染或疑似病例面對面詢問最近14天都去過哪裡,坐過什麼交通工具,接觸過什麼人,「第一次上門身穿防護服做流調的時候非常緊張,但後來工作需要跑遍了武漢各區,我也越來越有信心。 」

對接觸人員,還要進行電話調查,程曉慶最多時一天要打出40多個調查電話,每個電話平均十幾分鐘左右,最長的記錄是1小時18分鐘。有一次他打電話給一位阿姨做流調,沒聊幾句就被阿姨聽出來不是本地人,得知自己來自江蘇來的後,阿姨不住說「感謝你們這麼遠來幫助我們防控疫情」。「我們就像偵查員一樣,盡最大可能控制病毒傳播途徑、減少增量、隔離傳染源,為防止疫情擴散築起專業的防線。」 程曉慶說。

與病毒零距離接觸,「每個動作都要慢慢做」

公衛隊隊員、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洪捷從事病原檢測工作,不僅要對感染者或疑似感染者的樣本進行各種分析,還要對檢驗過程中產生的高危險廢物進行後處理,洪捷所在的病原檢測組全體人員分成3批輪班檢測,每班工作至少12個小時以上。

公衛隊隊長 、省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所副所長周連說,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幾乎是與病毒「零距離」接觸,這是確診患者是否感染的最快速有效手段,對早發現早診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檢測實驗流程中「最危險」的步驟就是在核心區提取核酸。作為急性傳染病防制所突發疫情應急組省級青年文明號號長,洪捷主動承擔起這項艱巨的任務。

「我在實驗室裡的每個動作都要慢慢做,不然動作幅度一大,本就包裹在防護服中的身體熱量會散發,防護鏡就會染上霧氣,會導致檢測工作無法準確進行。」洪捷說,每次檢測下來,整個人都精疲力盡。基本上,每做一批實驗檢測,從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到實驗檢測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需要五六個小時。

病原檢測組四位隊員洪捷、蔣雲宇、周愷和杜萌每天要跑20個左右隔離點,負責收集、轉運、清點、登記病毒樣品。累計半個月已完成7394份咽拭子樣品的消毒、收集和轉運工作。

負重幾十公斤,他們每天進方艙消殺病毒

隨著各家方艙醫院宣布「休艙」的好消息頻頻傳來,公衛隊消毒組也迎來了他們新的艱巨任務。

「新冠肺炎病毒在合適的條件下可存活一定時間,消毒組要確保徹底『抹殺』環境中殘存的病原體。」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王衝告訴記者,疫點的消毒工作看似簡單,但背後藏著大學問,開展疫點消毒前,要充分了解疫點地形、功能、人流情況等,以判斷合理的消毒範圍、進入和退出的線路。來漢至今,王衝和消毒組的孫伯超、崔朋偉兩位隊員,已完成對武漢體育中心和沌口的2所方艙醫院的終末消毒指導,以及消毒效果評估工作,累計完成方艙醫院等消殺面積21220平方米。

「噴霧器幾十公斤重,一背就是幾個小時,非常消耗體力,而且終末消毒場所,都是病毒汙染場所,存在感染風險,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霧氣籠罩著雙眼,什麼也看不清。」王衝告訴記者,每次消殺完脫掉防護服的時候就像洗了個澡,汗水浸溼了整件衣服。「疾控中心的工作不僅辛苦,工作人員做流行病學調查、採集樣品、消殺等工作,還具有一定危險性。但是,只要身處這個崗位,再苦、再危險也不能退縮。」王衝說,「我們期待勝利的那天趕快到來。」

南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 餘夢嬌/文 江蘇公共衛生隊供圖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連線武漢:「戰場」在變 醫者初心不變
    連線武漢:「戰場」在變 醫者初心不變 2020-03-15 21:2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 【新華網連線武漢】神經內科專家張熙回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關心 劉廈)近日,北京地壇醫院首次報告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病例。新冠病毒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什麼危害?會引發其它臟器損害嗎?【新華網連線武漢】本期邀請到軍隊前方專家組成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老年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熙,對相關問題進行闡釋。
  • 「我不是病毒」——全球「連線」發出理性呼喚
    (抗擊新型肺炎)「我不是病毒」——全球「連線」發出理性呼喚  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 題:「我不是病毒」——全球「連線」發出理性呼喚  中新社記者 劉旭 刁海洋  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海外華人乃至亞裔人群受到不公正對待
  • 關禮林:偵查員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訓與習慣養成
    偵查員要準確認定案件,不僅要求作為案件認定依據的證據材料確實充分,邏輯上叫做「前件真」,還要求從證據到認定結論的過程符合邏輯,邏輯上叫做「從前件到後件的過程符合邏輯規則或規律」,至於認定結論是否符合事實,只要保證了前兩個條件,結論必然是符合事實的,邏輯上叫做「後件真」。事實上,所有的案件認定都是從條件到結論的證明過程,都是邏輯的,只是證據規則和證明標準不同。
  • 【新華網連線湖北】羅遠先:不能讓英雄餓著肚子上戰場
    圖為羅遠先(左一)在分裝盒飯  羅遠先是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中法之星開發項目部的一名普通廚師,武漢蔡甸人。在中建三局接到武漢應急醫院建設任務時,她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在工程建設和維保的19天時間裡,全力保障建設者的飲食供應。  1月23日晚7點,羅遠先在朋友圈看到中建三局招募應急醫院建設者的消息後,當即給中法之星項目部辦公室主任許鳳美打電話,表示她可以參與工友的飲食保障工作。
  • 防「疫」戰線的「病毒獵手」——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
    受制於檢測能力,彼時的湖北特別是武漢,只有省市疾控中心能每天完成少量檢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科在科室主任李豔的帶領下,迎難而上,與檢驗難題「硬碰硬」,不斷更新自己的「武器」,讓狡猾的病毒無處遁形,成為全國最早開展核酸檢測的醫療機構,檢驗量居全國醫院之首。疫情兇猛襲來,檢驗需求陡增。
  • 記者連線馳援湖北醫療隊,「每一樣匯聚的都是愛」
    2月29日,記者連線了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安徽省第二人民神經外科ICU護師 王琪 ,她告訴記者, 每當看到自己護理的患者症狀好轉了,能轉輕症病房了,還在戰友的日記裡看到他們繼續充滿信心配合治療,有的甚至可以聯繫家人聯繫社區回家了,這就是對我們付出最大的回報!
  • 企鵝·江夏娛樂│武漢:致敬英雄 聽見好聲音
    武漢/黃鶴樓│企鵝小編設計 「好聲音」演出地點在曾經的方艙醫院 昨晚八點,以「致敬英雄城市武漢」為主題的《好聲音》總決賽在武漢唱響,音浪掀翻了武漢人的朋友圈。 事實上,這也是疫情結束後的全國第一個大型演唱會。現場近4萬人,坐席C位留給76名抗疫醫護,而演出地點,正是曾經作為方艙醫院的武漢體育中心。
  • 俄媒:武漢迎「解封」 中國如何從疫情中回歸平靜生活
    俄媒:武漢迎「解封」 中國如何從疫情中回歸平靜生活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2020-04-07 16:46:59 4月6日,武漢動車段高鐵動車組整裝待發。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刊網站7日發表題為《中國武漢如何回歸平靜生活》的報導,在華俄羅斯人和俄羅斯中國問題專家講述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見聞,並對中國應對疫情的措施給予積極評價。  報導稱,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進一步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目前,中國所有省份都開始逐漸恢復正常運作,工業企業的啟動率達到70%到80%。
  • 壯哉,大武漢--社會--人民網
    識大體 顧大局   每個武漢人都是堅強的天使   書房外連通著露臺,簡單添置一個小書桌、一把小凳子,這是14歲的初中生孫婉清兩個多月以來活動最多的空間,也是她克服孤獨的「戰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武漢人原有的生活節奏,一扇扇緊閉的大門阻隔了春節期間親情、愛情的相聚。   孫婉清的父母都是醫生,父親已經奮戰在抗疫一線多日,隨時也要上戰場的母親,很擔心小婉清不能好好照顧自己,會感到恐懼。小婉清卻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下了「吾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和孫婉清一樣,武漢市民面對的是一種未知的病毒。
  • 他們欠武漢一個道歉
    換言之,目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本質上(義大利北部)那裡才是起點,全球大流行的起點並不在武漢。」凱庫勒說。早在11月11日,義大利一份研究報告揭示,在去年的9月份,義大利就出現了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這是因為,在對新冠病毒受體結合區域的特異性抗體進行檢測時,去年9月的一批血液檢測結果為陽性。該研究發表在科學期刊《腫瘤雜誌》上。義大利的這份研究,反映出武漢的冤情。
  • 武漢大冶兩地遠程會診兒童新冠病毒肺炎患者
    3月3日上午11點,武漢兒童醫院與大冶市人民醫院通過遠程連線,為一位「新冠」肺炎疑似患兒展開多學科會診。當地醫生拿不準,向武漢兒童醫院求助,申請遠程會診進行甄別。「還要完善哪些檢查?一直有低熱症狀,是否要調整治療藥物?」大冶醫生想通過這次遠程會診明確該名患兒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 美媒記者探訪武漢病毒研究所
    這裡是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中國大陸首個BSL-4實驗室。上周五,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節目組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首個外國新聞機構,見到了致力於確定病毒來源的科學家們。武漢病毒研究所及其科學家成了各種各樣的猜測和陰謀論的焦點,其中有些說法來自白宮。在大約5個小時的參觀過程中,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說,她覺得自己和其他人受到了不公平的針對。
  • 造謠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帳號來自境外!是誰在趁疫亂華?
    隨著16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發布聲明,2012級女研究生黃燕玲是 「零號病人」的傳言漸有止息之勢。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7日,又有網傳武漢病毒所研究員陳全姣實名舉報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洩露病毒。
  • 武漢市民陽臺齊聲吶喊,為他們送行
    、7所 定點醫院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陝西醫療隊17日早上6時20分左右陝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43名隊員從武漢出發,返回陝西 沒有熱烈的告別儀式沒有夾道送行的人群他們來的時候迅速又安靜離別的時候有序而從容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離別之際
  • 武漢病毒所開創棉鈴蟲病毒殺蟲劑研究新局面
    近30年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以下簡稱「武漢病毒所」)  針對農藥帶來的負面效應,深入研究,持續攻關,致力於國內高效無公害的新型棉鈴蟲病毒殺蟲劑等生物農藥的研發。經過多年努力,該所研製的新型農藥具有殺蟲率高、作用專一、藥效持久、不產生抗藥性等優點,並獲得廣泛使用。
  • 美媒記者首次探訪武漢病毒研究所,擊破白宮「中國病毒」謠言
    上周五,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節目組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首個外國新聞機構,見到了致力於確定病毒來源的科學家們。武漢病毒研究所及其科學家成了各種各樣的猜測和陰謀論的焦點,其中有些說法來自白宮。在大約5個小時的參觀過程中,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說,她覺得自己和其他人受到了不公平的針對。
  • 美媒:美國記者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BSL4)——中國首個獲得最高級別生物安全認證的實驗室就位於其中。上周五,NBC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外國新聞機構,與致力於確定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會面。
  • 美媒:美國記者走進武漢病毒研究所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BSL4)——中國首個獲得最高級別生物安全認證的實驗室就位於其中。上周五,NBC成為自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個獲準進入該研究所的外國新聞機構,與致力於確定病毒起源的高級科學家會面。
  • 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武漢8人被約談」:他們是可敬的
    現在我們戰場分兩部分,一個是武漢以外,一個是武漢和湖北省。所以我想我們這個拐點的出現,就是武漢人的貢獻。 曾光:意味著武漢輸出病例降低到最低,甚至降低到零。我覺得大概這麼說到正月十五,應該看到明顯的成效。現在是一個時機,第一步一定要把武漢之外的病例迅速控制。我覺得應該有決心也有這個能力加以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