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8年5月17日,一汽和奧迪籤署「關於在一汽生產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開始,一汽和奧迪就開始了長達30多年的合作。
憑藉旗下的奧迪A6L(參數丨圖片)、奧迪A4L以及奧迪Q5L等主銷車型,和奧迪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一直以來,奧迪都穩居國內一線豪華品牌陣營。我同樣來自德國的奔馳、寶馬號稱 BBA,在國內豪華汽車市場佔據著很大一部分的份額。
而且,從總的銷量數據來看,在奔馳、寶馬和奧迪這三個主流豪華汽車品牌中,奧迪的銷量也是最好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奧迪在國內的累計銷量為60.5萬輛,奔馳和寶馬分別是58萬和55.8萬輛。
但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奧迪雖然銷量領先,但是在品牌影響力上,跟奧迪和寶馬確實還是存在差距的。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隨著車市競爭的加劇,奧迪為了保住市場份額,採取了「以價換量」的策略。在最便宜的時候,奧迪A6L和奧迪Q5提車價甚至還不到30萬,優惠力度可想而知。
要知道,在2013年的時候,奧迪Q5是需要加價10萬才能夠提到車的。
當然,奔馳和寶馬也有一定幅度的優惠,但是沒有奧迪那麼多。
這樣一來,雖然奧迪的銷量上去了,但是對於品牌力無形中就造成了傷害。
作為一汽奧迪,相信對於這一點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除了降價,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也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上汽奧迪項目浮出了水面。
早在2016年,上汽和奧迪就已經籤署了合作協議,奧迪向上汽承諾,將給出5款新車。但是後來,由於一汽奧迪經銷商集體發函,抵制奧迪上汽的合作,上汽奧迪項目暫時擱淺。
兩年後到2018年6月,奧迪正式入股上汽大眾。如此一來,上汽大眾就獲得了奧迪品牌的生產和銷售資質。直到今年的12月份,上汽奧迪項目正式啟動。
12月13日,上汽集團、奧迪、中國一汽共同宣布就未來銷售與服務達成共識: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其產品將由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布局銷售,售後服務依託奧迪現有網絡展開,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效率的服務保障。全新的上汽奧迪品牌,將以強勢的產品力、突破性的創新力以及前沿的科技力,為中國消費者帶來與眾不同的豪華出行體驗,賦能奧迪品牌煥發新生機。
簡單地說,就是上汽奧迪的車型雖然是由上汽和奧迪共同生產的,但是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依舊是由現有的一汽大眾經銷商網絡來完成的。
上汽奧迪的首款車型計劃於2022年初實現交付。
從表面看是,上汽大眾的成立,上汽集團、奧迪和中國一汽似乎是皆大歡喜。
其實不然。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在上汽和奧迪合作之初,為什麼一汽奧迪的經銷商要集體發函,表示抗議。
而上汽和奧迪的合作,應該是一汽集團最不願意面對的,因為上汽集團在很多方面,都是要遠超一汽集團的。但是一汽集團也明白,這是大勢所趨,即便是有千百個不願意,也只能順其自然了。
為了安撫一汽集團和現有的奧迪經銷商,上汽奧迪才選擇了依託現有的一汽奧迪網絡開展銷售和售後服務。
與此同時,上汽集團也表示:上汽奧迪將構建創新商業模式,並即將在現有奧迪投資人網絡內開啟全國合作夥伴招募活動。
在車快評看來,上汽和奧迪的合作,從上汽集團和奧迪的層面說,是美事一樁。而對於一汽集團,則是暗藏危機。如果把握不好,極有可能會被上期所取代。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繫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