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有個高的頂著」,這句話的意思是再大的困難有更厲害的人去解決。而對於2020年的汽車市場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危機下,體量更大的車企會受到更多的影響」。
1月7日,上汽集團發布最新產銷情況。上汽集團2020年12月銷量為74.67萬輛,同比微增7.01%,環比11月增長11.95%。至此,2020年全年上汽集團累計銷售560萬輛,較2019年623.8萬輛總銷量下跌10.22%。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1年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估完成2527.2萬輛,同比下降1.9%。對比來看,上汽集團2020年銷量跑輸大盤,且輸的比較慘。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眾是上汽集團12月銷量唯一仍為負增長的國內乘用車品牌,且跌幅達32.7%,單月銷售15.75萬輛,至此,上汽大眾2020年連續12個月銷量下跌。全年累計銷售150.55萬輛,較2019年下滑24.79%。
事實上,除了上汽大眾,包括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車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在內的上汽集團主力車企在內,它們2020年度銷量均有所下滑。可見,整個上汽集團在2020年確實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下行以及「新能源革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此外,《汽車專業網》編輯注意到,上汽集團在2020年將國內市值第一車企的位置拱手於人,「個高」的顯然遭受了打擊。
銷量連續跌一年,上汽大眾的黑色之年
2020年上汽集團疲態盡顯,這與失利的上汽大眾脫不開干係。2020年對於上汽大眾來說實在不夠友好,2019年底的一場中保研碰撞測試讓上汽大眾旗下明星車型帕薩特被「討論」近一年時間,直至「補考」通過才減弱了公眾對帕薩特的質疑。
在不被信任的一年裡,上汽大眾旗下當家車型集體銷量下滑。2020年1-11月,朗逸銷量相比上年下滑約14.39萬輛,桑塔納下滑約9.2萬輛,帕薩特下滑約9.92萬輛,途觀L下滑約7.77萬輛,主力車型中,僅有途嶽銷量相比上年稍有上揚。
除此外,2020年底,由於晶片斷供問題,大眾汽車在中國的生產停滯修正,上汽大眾自然也深受這方面影響。儘管這不會對上汽大眾全年銷量有過多影響,但頭上不免飄過「屋漏偏逢連陰雨」幾個大字。
事實上,導致上汽大眾在2020年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碰撞測試帶來的口碑下滑、疫情等,上汽大眾自身產品投放周期亦是主要原因之一。就2020年全年來看,上汽大眾主力大眾品牌僅有威然、途觀X兩款新車,對全年銷量的推動性不高。至此,以往不可一世的上汽大眾已經被一汽-大眾拉開了身位。
那麼度過了黑暗的2020年,上汽大眾2021年有望翻盤嗎?據了解,上汽大眾將在2021年迎來產品大年,將相繼推出包括ID.4 X在內的三款MEB車型,以及途昂、途觀L、帕薩特、新明銳等以往的現象級產品的煥新,這些對於上汽大眾的銷量回升總歸是有幫助的。與此同時,奧迪品牌的加入對於如今低估的上汽大眾來說也無疑是個好消息。至少,相比於近年來聲量不高的斯柯達來說,奧迪會為上汽大眾帶來更多價值。
江湖地位岌岌可危,上汽集團的日子一樣難過
與上汽大眾一般,上汽集團在2020年的表現也並不好看。在銷量方面,此前一汽集團曾預計2020年銷售整車371萬輛,同比增長7.3%。廣汽集團方面,據其此前發布產銷數據,2020年廣汽集團銷量為204.4萬,同比微降0.9%。相比之下,上汽集團超過10%的負增長數據並不好看。
而在「新能源革命」愈演愈烈的2020年,號稱「新能源汽車領導者」的比亞迪和造車新勢力蔚來在市值方面先後超過上汽集團,摘走了上汽集團多年來「國內市值第一車企」的帽子。此外,2020年長城汽車在市值方面也超過了上汽集團。這對於上汽集團的江湖地位是多麼嚴重的打擊可想而知。不過有趣的是,新能源方面,上汽集團的銷量並不差,上汽新能源汽車去年銷量約為32萬輛,同比增長77.8%。
不過,上汽集團近年來在自主品牌建設方面確實發力頗多。據悉,「十三五」期間,上汽在自主研發上投入近600億元,得益於此,2020年,上汽自主品牌方面,由榮威、MG、R汽車、大通、躍進、五菱、寶駿、紅巖、申沃組成的上汽「自主品牌陣營」,整車銷量達260萬輛,在上汽集團總體銷量中佔比46.4%,創下歷史新高。一向以合資品牌為主導的上汽集團作出這樣的變化未必不是一個明智之舉。畢竟以長安汽車來說,長安自主系品牌的銷量要遠大於合資品牌方面。
2020年對於上汽大眾以及上汽集團來說實在不算友好,畢竟無論是上汽大眾還是上汽集團2020年的江湖地位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需要明確的是,上汽大眾以及上汽集團並沒有給人「看不到曙光」的感覺,它們對未來的布局也並未停滯。只是,江湖地位一旦失去,還能不能拿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