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量剛剛上萬的造車新勢力,在二級市場一騎絕塵,將年銷量幾百萬輛的傳統車企甩在身後。
以市值計算,蔚來汽車已成為中國排名第一的車企。截止11月20日,位列全球汽車公司市值榜第五,也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電動汽車公司。
在名為「新四化」的狂歡盛宴中,造車新勢力被聚光燈打亮,成為資本追逐的寵兒。真正的頭部車企被擠到一旁,並冠以傳統之名。
上汽的轉型大幕自2006年就已拉開。據億歐網報導,彼時,上汽集團在全面創新誓師大會,已預測到了新能源車的發展機會與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將自主品牌建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作為著力點,由此拉開上汽集團創新發展的新階段。自2018年開始,「新四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成為引領上汽集團創新發展最重要的戰略之一。
(R汽車北京交付中心)
2020年5月10日,上汽R汽車正式發布,虎狼之師立旗集結;8月13日,上汽乘用車高端純電汽車品牌R 首款旗艦轎車ER6正式上市; 9月17日,R汽車北京交付中心以及7家體驗中心盛大啟動,11月20日,R汽車旗下的MARVEL R「5G智能電動SUV」在2020廣州國際車展上正式公布預售價格及政策。短短半年時間,質變正在快速發生。
(2020廣州國際車展上亮相的5G智能電動SUV MARVEL R)
回溯商業歷史,從英特爾到三星再到高盛,經驗表明真正偉大和成功的公司,都能夠堅持自己的基本業務並在某些時候進行自我更新。
勢頭強勁的上汽R汽車正以破竹之勢進入大眾視野。
大家都要做特斯拉,我們要"做自己"
2012年,蔚來汽車CEO李斌曾在易車網發起一項有關阻礙車主購買電動車原因的調研,6萬多用戶中接近80%的人因電池價格高及續航充電問題望而卻步。
目前,市面上主流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在400-500km之間,如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的續航裡程為445km,補貼後售價24.99萬元,長續航版售價超30萬元。作為對比,上汽R汽車首款車型ER6在全版本純電續航裡程均達到620km的情況下,更擁有15分鐘200km的超快充電速度、12.2kWh的超低百公裡綜合電耗等優秀性能,而頂配版本官方指導價僅20.08萬元。
(8層Hair-pin 電機)
8月13日正式上市的上汽乘用車高端純電汽車品牌R 旗下的ER6搭載的就是最新的高功率、高扭矩密度的8層Hair-pin電機,電動機總功率可達135kW,峰值扭矩可達280N·m,功率密度超越市場上多數同級產品。
「他們(特斯拉)有的東西接下來我們都會有,我們還會把電池的能量密度做得更高,讓電池更可靠,而且價格還會更低。」憑藉硬技術實力底氣,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公開作出承諾。
除了續航,上汽R汽車還多了份國家隊的穩妥和經驗。
(自主研發的大模組電池包)
相比激進的採用811電池,上汽R汽車選擇將523電池的能量密度做高,以產品使用的安全為第一前提。在完善冷卻、熱管理、防護、保護等方面的同時,嚴格按照全球頂級的UL2580電池安全認證標準設計,並通過ECER100歐盟法規等安全標準認證。
「今年取得的進步,也是憑藉我們多年的積累」,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上汽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坦言,「前面力推的新技術開始落地,新車將作為載體面向用戶。」
一位從事研究毫米波雷達工作的R ER6車主曾告訴上海汽車報,在買ER6之前,對比過小鵬P7和特斯拉Model 3。「P7的科技給我感覺有點花裡胡哨、不實用,特斯拉升級自動駕駛又要花好幾萬元,而這輛車就很實在。」
在創造高性能的純電駕駛體驗的同時,上汽在新能源駕乘的智能化領域也動作頻頻。最新的ER6車型搭載全新網際網路汽車智能系統3.0-PRO(基於AliOS的斑馬智行解決方案),集成AI智能主動交互語音、個性化大數據導航、IoT手機遠程車控、智慧出行雲娛樂、智慧生態雲服務等功能。
(ER6)
此外,ER6還搭載了SKYEYE天眼系統,當車主坐上駕駛位,系統就可以自動「刷臉」啟動車輛,在夜晚還有紅外補光技術。BYOD多用戶隨心控:實現整艙乘員與汽車的交互,後排乘客可自行用手機控制空調、音樂、導航等功能,讓駕駛更專注、出行更安全;BYOD多用戶隨心控僅向乘員開放駕駛相關以外的功能,有效保障駕駛安全。
在上汽R汽車「科技兌現想像」的slogan中,科技是前提,兌現想像才是最終目的。14年積累技術底氣後開啟品牌轉型。
R SPACE——品牌破而後立的破圈運動
「R正是上汽乘用車作為自主品牌轉型的一個抓手,一個翹動的支點。」
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楊曉東在媒體群訪中坦言上汽也有危機感,如何保持領先位置處於行業前列,「不光在規模上,更要在轉型上,如何成功地轉型對於上汽乘用車來講也是未來最大的一個挑戰。」R的 ER6正是上汽進入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時代的第一槍。
傳統汽車銷售的流程是B2B2C的模式,即車企對接經銷商,再由經銷商對接C端用戶。特斯拉的直營模式打破了原有格局,去掉了經銷商環節,直接對接用戶因而產生了一批狂熱的「特首群」。
據36氪報導,一位名叫Ben的特斯拉車主,曾成功「安利」身邊200多人購買特斯拉,總金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並因此免費贏得了一輛由特斯拉官方獎勵的限量版跑車Roadster 2.0,售價高達166萬元。
這種自帶裂變效應的網際網路運營模式,就像一顆野草的種子,一落在汽車行業的土壤上便開始肆意生長。李斌曾在6月公開演講時透露,疫情期間,蔚來汽車60%的訂單來自老用戶推薦。
人人都希望成為特斯拉,R汽車則在思考自己的路。
「汽車行業是最容易將新零售服務模式的創新變為現實的。」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坦言,因為汽車行業有4大特點:
1、是衣食住行中真正有全生命周期的行業;2、可以真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3、在與用戶的每一個接觸點都可以做好交互;4、產品可以兌現想像。
(坐落於黃浦江畔的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
兌現想像這件事情,R汽車毫不猶豫的把它變成了現實。一座10米高的R SPACE異想空間作為R汽車的旗艦展示空間出現在了黃浦江畔的陸家嘴中心,銀白色「R」型的玻璃幕牆建築給經典的魔都城市景觀增添了一抹科幻色彩。
R SPACE與知乎、小紅書、斑馬、餓了麼、GoPro、BOSE、美的等網際網路生活品牌攜手聯名舉辦主題周活動,引起了汽車圈外人群的注意力——這也正是上汽的一次破圈運動。這樣的破圈行為,意味著R汽車用全新姿態與用戶群體溝通的決心和魄力。
作為R全新服務模式R CARE心易服務縮影,R SPACE正是最好的傳播出口。
心易服務—新模式
楊曉東表示,R CARE心易服務從商業模式上講,不是傳統4S店的模式,而是品牌——用戶的模式,所有的服務一個埠,和用戶直聯。「我們和用戶的關係變成了溝通的關係。」
R CARE心易服務將以客戶中心、線下體驗中心,客戶在線體驗中心三個中心為支點。讓服務更便捷、更規範、更透明、更有保障。
此外,還提供全國範圍的售前售後總部直營服務及新零售服務體驗,在全國各地尋找區域合作夥伴,高效地為區域用戶提供「購-用-養-換」的一站式服務
預計到今年年底,上汽R汽車銷售網絡將覆蓋全國34個城市,建設53家R Store。店鋪選址在中高端CBD及商場中,與造車新勢力同臺PK。
「我們是『新勢力』的國家隊,這次讓大家看國家隊的表現怎麼樣。」楊曉東在媒體群訪中表示。
重構傳統估值模型
據中金公司報告,汽車和零部件指數近3月漲幅 21.7%,乘用車板塊近3月漲幅 46.5%,均大幅跑贏滬深 300。目前新能源整車板塊估值已經創下新高,中金公司認為新能源估值已進入無人之地,即新能源車行業進入到了邊際定價的階段,新勢力在2021年市銷率已大幅超過或接近特斯拉,估值十分飽滿。
這種狂熱來自投資人對全球政策基本面的判斷。
據統計,2013年以來,中國先後推出了近60項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方政府結合自身實際出臺了500多項配套政策。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指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按照2019年新車銷量2576.9萬輛計算,2025年中國市場電動車銷量將衝擊500萬輛。
美國因總統更替也出現了政策變化。拜登在北京時間11月8日宣布贏得大選,將擔任下一屆美國總統。在此之前,他曾提出一項應對氣候變化的2萬億美元計劃,承諾在2050年之前美國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以及0碳排放。
這項計劃中詳細描寫了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加快電動車的推廣,在2030年底之前部署超過50萬個新的公共充電網點,同時恢復全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
資本市場早已看到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並默認特斯拉與蔚來汽車等造車新勢力,會將蘋果產業鏈的故事在汽車產業延續。業內普遍認為,新勢力市值節節攀升的根本原因在於科技股歸類帶來的高估值。新能源板塊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科技股的分支,而這個板塊卻將大部分的傳統車企排除在外。
但事實上,在國內外市場中,中國自主品牌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力軍。
11月6日,上汽集團發布的銷量報告顯示,10月上汽新能源車銷量超過4.9萬輛,同比增長320%,實現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月度冠軍「三連莊」。今年1至10月份上汽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到19.3萬輛,同比增長42.5%,已超過去年全年銷量。在2019年,上汽新能源車大舉進軍海外並快速搶位歐洲市場,全年銷量突破1.4萬輛。
ER6在CEVC中獲得「2020新能源年度推薦車型」後,再傳捷報,10月銷量達1124輛,一躍成為15-20萬純電轎車細分市場的銷量王,勇奪銷量增速最快高端純電車型桂冠。
在新四化的浪潮下,一方面傳統車企應正視資本市場對於汽車行業全新的評估體系,另一方面投資人也不該忽略新四化在傳統車企中正在發生的化學反應。
人們往往會在讚嘆新勢力的勇氣與潛力之時,忽略了新能源主力軍的實力。現在還遠未到「見證誰是真正贏家」的那一天。
免責聲明及提醒:此文內容為本網所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該相關信息僅為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