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靖之
本周末,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將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把兩位NASA太空人送入空間站。
Spacex的席位要比俄羅斯的便宜很多,這是載人航天商業化的重要標誌。
埃隆 馬斯克說:「我的目標是讓人類成為跨星球的物種。」
他不是第一個喊出這個口號的人,自上個世紀美蘇在航天領域展開爭霸以來,關於人類進入外星甚至外星系的構想就從未停止。雖然在現實中,太空人的生存條件和化學火箭的局限性長期制約著人們,但影視作品永遠是釋放想像力的最佳平臺。
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就是做的最好的一個。
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變得不適合生存。
人類可以通過科學改善一些具體的耕種條件,但面對全球氣候的急劇惡化,人們是無能為力的。
枯萎病殺死了小麥,又滅絕了秋葵,再過一些年,恐怕頑強的玉米也難以生存。
退役的宇航駕駛員庫珀在家務農。在一個食物短缺的年代裡,探索未知的領域被視為多餘。農民的重要性被認為高於工程師,全社會的許多高技術產業被取消了,某些方面的認知甚至出現了倒退。庫珀的妻子因為腫瘤沒有被及早發現而去世,他跟嶽父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住在一起,過著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
直到發現了家中的引力異常。庫珀的女兒墨菲是個有科學天賦的孩子,她最早意識到家中的「鬼魂」搗亂。相反地,庫珀的兒子湯姆則缺乏想像力,對此視為不經之談。
這是高維空間傳來的信息——一個坐標,將他們指向了藏匿起來的NASA。
庫珀找到了熟悉的老教授,教授希望他能帶隊遠航,同行的道伊爾、羅姆、布蘭德都是頂尖的科學家。NASA有兩個計劃。
幾十年前,在木星附近出現了人造的蟲洞——一個扭曲時空的通道,通向遙遠的系外星系。一部分太空人已經到達了那裡,並傳回了一些可靠的信息。教授的「拉撒路行動」就是要為人類找到一個更加宜居的星球。
A計劃是找出操控引力的辦法,建造大規模空間站帶領人類逃離。計劃B則是只有他們幾個人帶著一些冷凍好的受精卵逃離,而拋棄地球上的全部人類。
定局文明的思維和遊居文明真的很不同。哪怕拍科幻片也是一樣。
我們中國人安土重遷,即使在宇宙中流浪,也要帶著地球這個家園一起流浪,地球母親是不能輕易拋棄的。
而美國的《星際穿越》的哲學寓意則大為不同。留在地球過完一生被教授視為逃避責任,而遠離地球尋找新的家園則被視為勇敢面對。在這種世界觀中,家是人類,而不是土地。只要有更好的落腳點,故土是可以被拋棄的。
當然,兩部片子的背景設定也不同。誰高誰下,見仁見智吧。
庫珀走的很傷感,但還是走了,留下悲傷的女兒。
飛船在木星上空穿越了蟲洞,在這個被扭曲的時空裡,布蘭德博士看到了來自高維度空間的「他們」,並實現了「第一次握手」。
蟲洞另一邊的世界很奇異。好消息是,這個星系可能有3個宜居行星。
壞消息是,這裡有一個名叫「卡岡圖亞」的黑洞,這些行星都在黑洞引力所及的邊緣地帶。
首先是太空人米勒所在的行星,這裡由於引力的緣故,一小時相當於地球上的七年。儘管庫珀利用自己的飛行經驗精打細算,還是在這裡白白損失了23年的時間,還搭上了道伊爾的性命。
這個星球除了巨浪,什麼也沒有。
他們在曼恩和愛德蒙所在的星球進行選擇。在得知布蘭德和愛德蒙之間的戀情之後,出於對非理性選擇的謹慎,他們選擇了曼恩博士。
這是一個冰球,一個雲層都能凍住的荒蕪世界。曼恩博士醒來很激動,因為終於見到了人類同伴。他說,這個星球冰層下面的環境很不錯。
這時,兩個謊言被揭露了。
墨菲給庫珀發來了悲憤的訊息。她從老教授的遺言中得知,教授從來不認為能解開引力的方程,A計劃一開始就是一個謊言,NASA的最高決策者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執行B計劃,拋棄地球上的所有人類。
墨菲以為庫珀是知情者,認為父親拋棄了自己,拋棄了全人類。
庫珀和布蘭德在震驚之餘,又發現了另一個謊言,那就是腳下這塊星球只是一片荒蕪,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這一切只是曼恩博士編造的謊言,他受不了一個人呆在這個星球上,他打壞了庫珀的防護罩,試圖奪走飛船。最終因為操作不當害死了自己,也間接害死了羅姆。
在永恆的孤獨和寂滅面前,人性是不值一提的。
科幻科幻,總是科少幻多。尤其在電影進入收尾階段時,便以幻為主了。
唯一的希望是愛德蒙的星球。這時,庫珀已經顧不得自己和家人的團聚,選擇執行B計劃。他不顧時間的巨大流失,利用黑洞做引力彈弓。庫珀犧牲掉機器人塔斯和自己,為布蘭德節省足夠的能源。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庫珀墜入視界事件以內,並沒有死亡,而是掉進了一個高維生物安排好的空間,一個五維世界裡的三維空間,在這裡到處都是女兒墨菲不同年齡段的臥室,時間是可以實體化的。
他在書架後瘋狂的敲打,試圖和年幼的女兒溝通,微弱的力量卻只砸掉了幾本書。庫珀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就是當初家中的「鬼魂」。
更神奇的是,機器人塔斯也在黑洞中完好無損的保存了下來,而且居然在奇點附近完成了物理測量,找到了操控引力的可行方法,也來到了庫珀的這個空間中。庫珀明白了,是自己指引自己走向了宇宙。而建立了這個超越了時間的空間的人,也不是外星生物,而是未來的人類,整個故事線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庫珀想起了臨走前送給女兒的表,他通過表撥弄指針,利用引力發送摩爾斯電碼給女兒。這計劃的一切都建立在父女二人真摯的感情和信任上,愛可以穿越時空,愛可以被量化。
果然,墨菲相信父親的承諾,她找到了表,得到了數據,帶領人類建立了一個個大型空間站,重獲新生。庫珀不知怎麼的就離開了黑洞內,回到了來時的蟲洞,看見了當初的布蘭德伸出的手,仿佛時間倒流,最後回到木星上空,那裡已經建成一個空間站。
庫珀還是中年,女兒墨菲卻已經一百多歲,父女二人因為一個愛的承諾拯救了全世界。而在宇宙的另一邊,布蘭德博士對愛人的執著也得到了證實——那是一個宜居的星球,A計劃和B計劃全部實現了,都是因為愛的力量強大
這樣的結尾過於美式。但是,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給人類找一點愛的希望,也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