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少婷 每經編輯:嶽琦 鄭直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7月31日上午10點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於現場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是我國第一個,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開免費服務的航天信息系統,對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意義重大。」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陸明泉教授向每經記者表示。
圖片來源:北鬥官網
全球化並不是北鬥系統的終點,我國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記者了解到,我國在「十三五」時針對衛星導航系統的脆弱性提出了這一計劃,未來消費者使用的定位導航系統性能會更加優秀。
用得著,靠得住,北鬥系統不僅在軍工領域意義重大,也撬動了民用領域巨大的藍海市場。北鬥產業鏈企業、高精度時空服務平臺千尋位置CEO陳金培表示,北鬥三號的開通意味著北鬥應用進入新的時代。記者注意到,受到消息面的影響,A股衛星導航概念股拉升,繼前日漲停後,北鬥星通等代表性公司股價再次衝高。
北鬥應用「新時代」:更便宜、更好用
最後一顆北鬥三號系統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告開通。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探索建設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國確立了「三步走」戰略,其中北鬥三號自2009年開始啟動建設,由共30顆衛星組成。最後一顆衛星的成功入網意味著北鬥三號完美收官,正式成為繼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Galileo之後,世界上第四個全球定位導航系統(簡稱GNSS)。
製圖:每日經濟新聞
接下來,我國還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多年前,我們意識到只靠衛星導航系統,不論是北鬥還是GPS,都存在不可避免的脆弱性問題。也就是說,在非理想情況下,比如存在有意或者無意的電磁幹擾,或者有地面建築、行道樹等遮擋情況下,衛星導航的性能就會下降甚至失效。但時間和空間信息的服務是一刻都不能停的,因此我們就需要通過增強、補充和備份等多種技術手段,為用戶提供更可靠的服務。」陸明泉教授向記者介紹。
當下,北鬥三號系統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用的定位導航系統,建設是為了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僅在軍工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將撬動巨量的民用市場。
北鬥在應用成本上逐漸體現出競爭力。由於採用了新的頻點、新的信號,北鬥三號實現了與GPS、Galileo的兼容與互操作。「對於最常見的多系統單頻接收機來說,北鬥與其它系統的兼容與互操作意味著把以前的『三頻』變成了真正的單頻接收機,基本上可以認為只需用以前的三分之一成本就能實現更好的服務性能。」陸明泉教授介紹,目前國內廠商的部分北鬥晶片成本已經在一美元以下。
成本的下降無疑更有益於應用的推廣。目前,北鬥應用層不斷拓展,在農業、交通等領域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央視新聞還介紹稱,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智慧型手機中有75%已支持北鬥定位。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組網完成,標誌著北鬥應用將進入『新的時代』。」陳金培向記者表示,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和千尋位置建設的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北鬥用戶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並在全國提供釐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和納秒級授時的時空智能服務,這些服務讓智能汽車知道自己開在哪一根車道,讓手機定位更加 快速精準,讓無人機實現自主飛行,目前總用戶數超過5億。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GNSS產業空間巨大。歐盟GNSS局預測,2019~2029年全球GNSS下遊設備與服務收入將實現8%年複合增長,預計2029年全球GNSS市場將達到3250億歐元。根據《2019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我國的GNSS產業佔全球市場份額11%,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內衛星導航應用市場中的重要應用領域貢獻率達到80%以上,競爭力強勁。
千億藍海待啟:12家概念股今年股價上漲超50%
「董秘你好,請問貴司是否有北鬥相關應用產品?」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升空,投資者交流平臺上「北鬥產業鏈」相關的問題出現頻率增加。
縱覽目前的北鬥產業鏈企業,隨著北鬥三號的逐步建成,上遊及中遊的產值比例逐漸縮小,下遊運營服務產值比例逐步提升。券商研報分析稱,截至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上遊及中遊產值佔比約58.4%,相較於2015年時的75%已有明顯下降,而下遊產值的比例則顯著提升,組網完成後,這一比例將持續增長,2023年有望超過60%。
製圖:每日經濟新聞
受益於北鬥三號系統的建成,A股中的明星產業鏈企業也被熱捧。7月30日,北鬥星通漲停,收於45.93元/股,年初至今漲幅已有81.97%。Wind數據顯示,A股中衛星導航概念股共計29家(不含新三板),整個衛星導航概念股中,大部分上市公司年初至7月30日收市股價都上漲,股價漲幅超過50%的有12家企業。今日早盤,衛星導航板塊整體拉升,北鬥星通漲超4%,乾照光電漲3.304%,鉑力特、隆盛科技等紛紛跟漲。
A股其中名氣最大的當屬北鬥星通。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上市於2007年,是經北鬥系統主管部門授權許可、專門從事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運營服務業務的運營機構,率先推出了22nm工藝的導航晶片,預計2021年底量產。
「對公司來說我們的產品更容易賣到全球,成本就也會降低,有利於公司國外業務拓展。」北鬥星通在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回應投資者關於北鬥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時表示。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北鬥星通受到下遊應用市場不景氣的影響,業績下滑嚴重,一度虧損,但該公司今年半年報預告顯示將扭虧為盈,原因之一是「導航晶片及5G陶瓷元器件業務受益於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增長」。
海格通信亦是我國最從事導航設備研製、生產的廠家之一。2011年起該公司以自主研發的北鬥公務車管理系統開始了北鬥民用終端的大規模應用,還自主投建了「海格·北鬥產業園」產業平臺。2019年,該公司歸母淨利潤5.19億元,同比上漲19.32%,2020年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略增1.36%。
製圖:每日經濟新聞
此外,合眾思壯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稱,該公司高精度星基增強晶片「天琴」以高集成度支持L-Band信號接收,全面支持「中國精度」星基增強服務,「天琴二代」晶片全面支持北鬥三號全信號。勁嘉股份也回應稱,其參股的華大北鬥晶片自主研發生產的晶片支持最新的北鬥三號信號以及全球所有GNSS衛星定位系統和所有頻點信號,可以滿足北鬥三號系統全球應用,可被廣泛應用於汽車精準導航、車輛管理、精準農業、智慧物流、智能駕駛、GIS採集、工程測繪等領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