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的最新報導稱,中國已與印度尼西亞籤署了一項長達三年的煤炭供應協議。未來中國將會從印度尼西亞進口高達約15億美元的煤炭,對此彭博社稱,澳大利亞很可能會因此在中澳雙邊貿易關係中處於不利地位。
中國再次另闢蹊徑
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專門在中印尼煤炭採購對接會上發表聲明稱,在2015到2019年間中國從印尼進口的煤炭採購量增加了近90%,目前已經增長到了1.38億噸,這充分反映了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海洋支點」戰略的支撐下,中國與印尼之間的雙邊合作取得了顯著成就。
實際上在現如今全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情況下,中國與印尼之間達成此次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義。
據彭博社報導稱,實際情況可能遠比外界想像的要複雜,因為在今年1-9月印尼對華的煤炭出口量從往年同期的58億美元下降到了49億美元。之前印尼煤炭礦業協會還在想方設法的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並吸引外界的投資以增強本地的加工技術研發。
澳大利亞已被迫出局
彭博社強調,在中澳關係持續惡化的背景下,中國已經將澳大利亞的大量大宗商品列入了黑名單,現如今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籤訂煤炭供應協議,無疑是給了澳大利亞沉重一擊。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澳大利亞媒體一直在頻繁炒作澳煤炭船在「中國港口滯留」的問題。
澳媒聲稱,該國的53艘商船、價值近34億元人民幣的煤炭因為通關程序已經「被困」了一個多月,儘管澳大利亞政府已經派遣了「十分優秀」的人來打破僵局,但是我國外交部直接回應稱,中方依法依規加強對進口煤炭的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環境安全。
據了解,煤炭貿易一直都是中澳經貿往來的重中之重,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最新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僅是在2018年就向中國出口了8000萬公噸煤炭,而這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尼西亞多出了一倍!實際上不光是煤炭貿易問題頻頻,龍蝦、大麥、葡萄酒也成為了澳大利亞出口行業的重災區。
攻守形勢已轉換
此前因為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存在的傾銷問題,我國商務部進行了大力整治,隨後更是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了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就中國針對澳大利亞大麥關稅的問題,澳大利亞政府仍繼續向世界貿易組織發起訴訟,雖然此前澳大利亞也曾提出申訴,但是卻以失敗告終!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稱,隨著中澳關係的緊張,澳大利亞年營業額達到12億澳元(約合人民幣58.3億元)的行業造成了沉重打擊。
儘管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開始尋求與中國改善的機會,甚至還公開稱讚中國在經濟崛起對澳大利亞以及全世界好處。但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明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外國輸華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這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