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通車近7年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增加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青藏鐵路通車近7年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增加

  在從拉薩開往西寧方向的K9802次列車上,播音員吳亞亭正向旅客們介紹藏羚羊。透過疾馳的列車車窗,能看到遠遠近近的一群群藏羚羊的身影掠過,它們矯健的身姿、雪白的臀部格外引人注目。

  綿延千裡的青藏鐵路穿越了中國可可西裡、三江源、羌塘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種——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藏羚羊在廣袤的原野上覓食、嬉戲,成為青藏列車旅客眼中一道美麗的風景。

  吳亞亭告訴記者,每次列車運行到可可西裡、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唐古拉山以及藏北高原「神湖」措那湖等處,她都會用藏、英、漢三種語言講解沿線生態保護小常識,介紹藏羚羊繁衍、遷徙、保護的相關知識。「現在列車播音員和乘務員都已成為沿線環保宣傳者。」

  「曾經有一位荷蘭導遊告訴我,中國政府在青藏鐵路沿線的生態保護工作值得尊敬。作為一名綠色天路上的鐵路職工,我們都感到挺自豪的」,吳亞亭動情地說,「看著雄渾壯闊的雪域高原上藏羚羊伴著列車歡快奔馳,看著列車上中外遊客為記錄下沿線美景不停地按下快門,我感覺特別幸福」。

  「青藏鐵路不僅是一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也是一條生態環保鐵路、綠色人文通道」,青藏鐵路公司工務部凍土技術室主任王進昌說,「開通近7年來,青藏鐵路公司先後投資1.95億元,積極改善鐵路沿線生態環境,保護沿線野生動物。」

  王進昌說,青藏鐵路在設計之初,就根據藏羚羊生活習性、遷徙線路等,多方徵求意見,專門為野生動物建立了33處「綠色通道」,保障了藏羚羊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遷徙產仔。

  全線通車以來,一線的鐵路職工也長期致力於沿線生態與野生動物保護。

  於本藩是青藏鐵路公司格爾木工務段唐古拉車間職工,他說,在格拉段工作的職工都要承擔報告野生動物活動、遷徙和使用通道情況的義務和責任,作業人員施工時如遇野生動物遷徙,必須遠離等候,各類機動車也要暫停工作。「保證野生動物順利遷徙和沿線生態恢復已成為鐵路職工的自覺行動。」

  如今,青藏鐵路公司格拉段職工還在沱沱河、楚瑪爾河、措那湖等地試驗種草43公裡,約81萬平方米。

  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肖鵬虎告訴記者,青藏鐵路全線通車近7年來,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藏羚羊數量由2006年的近5萬隻增加到目前的6萬隻左右,其種群數量正在逐漸恢復之中。

  每年夏季,分散在不同區域的藏羚羊都會通過「綠色通道」,從不同的棲息地出發,向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太陽湖、可可西裡湖一帶遷徙、生兒育女,完成一年一度的「生命之旅」。

  「在這條綠色天路上,藏羚羊更需要人類的保護,成為我們一路的風景。」王進昌說。(記者 呂雪莉 李琳海)

相關焦點

  •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超7萬隻 旅遊穿越成新隱患
    2017年7月,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目前我國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數量最多、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 青藏鐵路沒改變藏羚羊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圖)
    目前,藏羚羊進入冬季交配期。它們嬉戲追逐,確定各自的配偶。雄性藏羚羊由於雄性激素調節的原因,面孔變得漆黑,它那鋒利的角成為捍衛交配權的利器。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新華網西寧3月19日電(記者 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管理局的巡查結果顯示,青藏鐵路沒有改變可可西裡藏羚羊的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
  • 可可西裡:5年未聞盜獵槍聲 藏羚羊數量逐步恢復
    青海新聞網訊 5月8日,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才達在即將展開的大規模巡山行動前宣布:自2006年以來,可可西裡在藏羚羊保護行動中,未發現一起武裝盜獵案件,神秘迷人的可可西裡已經5年未聞盜獵槍聲。
  • 鐵路、公路、圍欄,是什麼攔住了藏羚羊的回家路?
    因為扎巴多傑和「野犛牛隊」的悲壯、電影《可可西裡》的描摹,公眾較為熟悉的,就是崑崙山口-唐古拉山口之間的這群藏羚羊。驅車青藏公路,或者乘坐火車,在崑崙山口和唐古拉山口之間,一般都能看到它們。非遷徙季節期間,三三兩兩的藏羚羊,就在道路兩邊活動。
  • 藏羚羊已適應青藏鐵路 可自如找到專門遷徙通道
    藏羚羊已適應青藏鐵路  持續三年的可可西裡科考今年「收官」,科考顯示——  「青藏鐵路開通一年多以來,藏羚羊和藏野驢這些可可西裡的『原住民』已經適應了鐵路帶來的變化,它們能夠自如地找到設計者專為他們準備的遷徙通道。
  • 青藏鐵路一周年重訪:藏羚羊與列車已成老朋友
    」 第3頁:青藏鐵路沒讓我們女人走開  在路上:青藏鐵路一周年重訪  7月1日,是青藏鐵路通車一周年紀念日。2005年8月24日,青藏鐵路道軌在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車站實現接軌。中國鐵路在他們手中,成功地越上了世界鐵路之巔。  「青藏鐵路徹底打破了長期困擾西藏的交通瓶頸,為產業建設創造了基本條件,首先『火』了西藏旅遊業。」提及火車進藏一年來的影響時,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何本雲說。  一年來,青藏因為鐵路發生了哪些變化?
  • 藏羚羊在可可西裡怎樣安全「過公路」?
    新華社西寧7月31日電(記者薛玉斌 王金金)幾隻藏羚羊緩慢踏上青藏公路五道梁附近的野生動物通道後,經過幾分鐘「打探」,迅速穿過公路,隨後30多隻藏羚羊緊隨其後快速「過公路」……這是青海「生態之窗」遠程網絡視頻觀測系統7月31日在可可西裡地區觀測到的畫面。  目前,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時間:2020-05-11 15: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大規模遷徙 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羔 近日,由43隻藏羚羊組成的遷徙隊伍陸續穿越青藏鐵路五北大橋和青藏公路,向可可西裡腹地行進,標誌著今年可可西裡開始藏羚羊遷徙產羔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連續8年未發生藏羚羊盜獵案
    圖為2005年5月的可可西裡。中新社記者 武仲林 攝  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波蘭當地時間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可可西裡的「高原精靈」——藏羚羊
    可可西裡地勢高亢,氣候惡劣,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不適宜人類生存,千百年來一直被稱為「生命禁區」。可即便如此,在清晨或日落,仍然可以看到一群群結伴覓食的「高原精靈」——藏羚羊。為了讚揚其能在嚴酷環境生存的頑強生命力,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之中的福娃迎迎便以藏羚羊為藍本,表示挑戰極限的精神,更以「羊」字諧音意喻「喜氣洋洋」。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2006年至今可可西裡持續未聞槍聲,盜獵藏羚羊逐步禁絕
    新華社西寧7月9日電,隨著生態保護力度持續加大,2006年至今可可西裡持續未聞槍聲,盜獵盜採逐步禁絕。可可西裡成功申遺2周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外遊客來到當地體悟自然之美、親近野生動物,共享人類共有的自然財富。
  •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時間:2020-07-26 10: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
  • 中國未解之謎:青藏高原可可西裡的四大謎團
    青藏高原的腹地,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板塊碰撞造成隆起的結果。但距離可可西裡最近的板塊碰撞帶也有200千米遠,幾乎不可能對可可西裡的形成起到作用。那麼,可可西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至今仍是個謎。,人們一定會想到這裡的藏羚羊,它們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
  • 去年可可西裡保護區沒有發現武裝盜獵藏羚羊活動
    新華社西寧1月12日電(記者 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2006年可可西裡保護區沒有發現武裝盜獵藏羚羊活動,「無人區」腹地的藏羚羊在安寧祥和的環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可可西裡管理局局長才嘎介紹說,在過去的一年裡,可可西裡管理局多次派出主力巡山隊開展冬、春季節巡山反盜獵行動;五月進入藏羚羊分娩期,管理局組織巡山隊、路查隊開展巡山反盜獵和路查工作,為母藏羚羊營造「安全大產房」;七、八月進入藏羚羊母子大規模回遷期,管理局要求青藏公路沿線的各保護站不分晝夜開展保障藏羚羊過路遷徙行動,為藏羚羊母子「保駕護航」。
  • 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數量增至15萬隻
    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江白近日在拉薩舉行的「西藏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成就」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近年來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目前已達到15萬隻左右。我國西部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
  • 藏羚羊順利通過青藏鐵路動物通道(組圖)
    這是一群藏羚羊奔跑通過青藏鐵路動物通道(8月22日攝)。這是一群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動物通道(8月22日攝)。  8月以來,來自保護區腹地的藏羚羊「媽媽」帶著幼仔開始大規模回遷。到目前,已有近3000隻藏羚羊「母子」安全通過了青藏鐵路動物專用通道。
  • 可可西裡的生命捍衛者
    無人區裡的鏗鏘衛士有「生命禁區」之稱的可可西裡,是青藏高原腹地一片4.5萬平方公裡的野生動植物寶庫,是世界上除南北極之外最大的一片無人區,高峻、寒冷、荒涼、遼闊以及人跡罕至是可可西裡的基本特徵。有人認識這裡,是因為珍稀動物藏羚羊;有人熟知這裡,是因為「改革先鋒」傑桑·索南達傑;有人嚮往這裡,是因為一首網紅浪漫派詩歌《陪我到可可西裡去看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貪婪的淘金者進入可可西裡,「軟黃金」藏羚羊絨聲名大噪,暴利之下,高原大地滿目瘡痍,藏羚羊數量從20多萬隻一度銳減至不足2萬隻。
  • 可可西裡的驕傲,美麗的藏羚羊,讓我們給其留出合適的生存空間吧
    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可可西裡地區,有一種科學家們認為無法估量價值的動物,它們被認為是可可西裡的驕傲,這就是藏羚羊。甚至是懷孕的母藏羚羊在面對獵人槍口時,因無法逃脫,只好對其跪下,但最終也沒有逃出被獵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