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帶動電子元器件爆發,國產替代化道路任重道遠

2020-12-05 通信世界網

2020年11月16日,第96屆中國電子展-國際元器件信息技術應用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本屆電子展以「創新突破、協同發展」為主題,由電子元器件館、特種電子元器件館、5G和AIoT生態技術館組成。

新基建領航,5G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

從2018年底到現在,國家相關工作會議上都明確提出了要加快包括5G、數據中心、信息網絡在內的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新基建包括七大領域: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馬超在同期舉辦的第九屆全球物聯網峰會主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是我國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的重大戰略部署。

馬超進一步表示,5G啟航,為數位化轉型提供「新引擎」。未來5年,將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品質優良的5G網絡基礎設施。預計2024年全球5G用戶將近12個億,我5G用戶將超過7個億,滲透率達到約45%。5G全面賦能工業、交通、能源、醫療及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的新一輪變革。

物聯網全球連接數持續上升,規模呈爆發式增長。2019到2025全球物聯網連接量翻倍,產業物聯網的連接量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馬超表示,我國推動建設具備全連接能力的移動物聯網。隨著市場生態的發展與進化,移動物聯網的發展目標規劃更為清晰、明確。

馬超指出,工業/產業網際網路是實現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路徑。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的重要基石是通過人機物互聯,實現工業經濟全要速、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網絡化連接,構建新型工業生產製造服務體系,形成工業經濟發展的全新生態。

華為中國區戰略MKT副部長陳亞新在演講中表示,全要素生產效率是數字經濟的基礎。5G、雲和AI,是新型基礎設施的三要素。智能連接產業的持續發展,泛在千兆、超自動化。人類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進入智能世界。

陳亞新強調,中國需注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消化吸收再創新,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的道路。

5G帶動電子元器件爆發

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加大5G建設投資,加快5G商用發展步伐,將各級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優先向基站建設開放,研究推動將5G基站納入商業樓宇、居民住宅建設規範。加快基礎材料、關鍵晶片、高端元器件、新型顯示器件、關鍵軟體等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動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積極擴大合理有效投資。

隨著5G基站建設密集鋪開,從PCB、天線、元器件、泛射頻領域都將迎來重大的變革機遇。基站天線、天線振子以及濾波器等基站核心元件需求將率先迎來爆發期。

其中,5G基站對PCB板有著高頻、高速、高數據量的技術要求。Prismark預計到2022年全球PCB市場有望達到760億美元,2019-2022年的複合增長率CAGR為5%。隨著5G建設不斷推進,2020年開始單個基站的價值回落,但隨著建設數量的提升,5G基站PCB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24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1年的約120億元人民幣。

從PCB和CCL的競爭格局來看,中國廠商已經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在傳統的產品已經獲得不錯的市場地位。

基站天線作為射頻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決定了通信質量。隨著MassiveMIMO的應用,5G基站的軟體和硬體架構出現了顯著變化。5G天線將新增PCB板,用PCB板來代替以前移相器和饋電網絡的工作,同時由於通道數增加,濾波器和連接器的數量也大幅增加。

射頻器件也是通信基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射頻器件包含濾波器、雙工器、合路器、功分器等。其中濾波器負責發送和接受信號的濾波,是射頻端的關鍵組成部分。在3G/4G時代,基站濾波器主要以金屬同軸腔體為主,到了5G時代,具有高Q值、低損耗、低溫漂的陶瓷介質濾波器將有望成為主流。

早在2008年,我國即開始推出 「核高基」發展戰略,即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基礎軟體等三大領域的發展戰略。時至今日,我國電子元器件的產量已佔全球的近39%以上,壓電石英晶體、電容器、印製電路板等產量已居全球第一。同時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等地區初步形成了成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這些地區電子信息企業集中,產業鏈完整,我國電子元器件發展已經初見成效。

但是與此同時,電子元器件產業仍存在嚴重問題,高端產品仍主要依賴進口,缺乏核心技術。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國產化替代成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內電子元器件市場正在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實現電子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整個產業發力。國家大力扶持,推出若干政策,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落實並在必要時予以資金支持,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但水漲船高的半導體投資熱需警惕,要遵循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律。


相關焦點

  • 航空航天裝備電子元器件國產化替代質量控制探討
    近年來,隨著新品等項目的牽引和國內各元器件研製單位的技術攻關,國產電子元器件的性能水平取得了長足發展,部分國產電子元器件的性能已接近或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大規模集成電路、大功率器件、光電器件等元器件仍有部分依賴進口。我國是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應用大國。
  • 「中報掘金」江豐電子——超高純濺射靶材國產替代 預增利潤翻倍
    【本文由合作財經作家——枕霞舊友撰寫】2020年7月14日晚間,江豐電子向上修正業績預告:上半年預盈3723.38萬元-4137.09萬元,同比預增170%-200%,此前預計增長50%-80%。江豐電子的主營業務為高純濺射靶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各種高純濺射靶材。Soleras的主營業務為磁控濺射鍍膜設備和磁控濺射靶材的研發、生產、銷售、升級和維護等。
  • 巨·研究| 5G/汽車電子多需求共振 被動元器件迎機遇
    每月中旬、每個交易日4點,這裡有行業、公司的跟蹤分析,百家之長匯聚一堂、再疊加以巨豐獨特觀點,為您把控行業、個股投資機會……  導讀:  2019年,從國產替代趨勢預期和行業景氣度來看,消費電子和半導體兩大領域兩大領域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電子板塊2019年下半年起大幅表現。
  • 北鬥衛星導航:終端市場放量,迎新一輪爆發機遇
    隨著北鬥系統落成,帶動民用市場持續滲透,下遊企業有望進一步受益。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1166億元,佔總產值的33.8%,北鬥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超過80%,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達到2284億元,同比增長17.3%。
  • 什麼是電子元器件?電子元器件有哪些?電子元器件作用及特點解析
    每當我們拆開電子產品時,看到電子線路板上密密麻麻的配件都十分驚訝:電子產品的運行全靠它們!喜歡動手的你對電子元器件肯定不會陌生,就算是叫不出名字,但也能大致了解其功能,但所謂學到老,活到老,好學的我們肯定不會拒絕學習進步的! 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來深入地了解電子元器件。
  • 電容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國產進口代替任重道遠
    電容器是三大電子被動元器件之一,是電子線路中不可缺少的基礎元件,約佔全部電子電子元件用量的40%。電容器也稱為電容,是一種可以儲存一定電荷量的元器件,廣泛運用在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等方面。
  • 電子元器件質量等級的分類
    根據用途,元器件的質量等級可分為:用於元器件生產控制、選擇和採購的質量等級和用於電子設備可靠性預計的質量等級兩類,兩者有所區別,又相互聯繫。
  • 電子元器件的工藝選型
    一、電子元器件工藝選型目的 電子元器件是電子產品的基礎部件,是電子產品能夠完成預定功能且不能再分割的電路基本單元。由於電子元器件的數量、品種眾多,因此它們的性能、可靠性等參數對整個電子產品的系統性能、可靠性、壽命周期等技術指標的影響極大。
  • 電子元器件供應商有哪些_電子元器件供應商十大排名
    電子元器件供應商排名一——ADI(亞德諾)   AnalogDevices,Inc.(簡稱ADI)。中國註冊公司名字為「亞德諾半導體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NASDAQ代碼:ADI)。將創新、業績和卓越作為企業的文化支柱,並基此成長為該技術領域最持久高速增長的企業之一。
  •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
    導讀:電子元器件?無非就是以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等為代表,經常出現於電路中的元器件啦。本文就詳解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大神請飄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107.htm  電阻,符號為R,單位為歐姆,是一種限流元件,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可分為線繞電阻器、碳膜電阻器、保險電阻、敏感電阻器等等等等,其中敏感電阻器根據其敏感特性不同,又可分為壓敏電阻、光敏電阻、熱敏電阻等等。
  • 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全面解析,集成電路是怎麼回事?
    對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的前景,我是謹慎樂觀的。據Thales質量總監說,在考察772所之前,他們以為中國的航天級電子元器件非常落後,考察完之後認為,772所的水平和美國最先進水平只有1到2年的差距。而俄羅斯這幾年一直採購中國造的軍用電子元器件。2017年772所向俄羅斯出口了X千萬美元的航天級電子元器件。現在可以說,沒有中國造的電子元器件,俄羅斯連衛星都造不出來。
  • 2019年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商TOP35營收排名出爐!
    7Fcesmc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往年《國際電子商情》對「中國電子元器件分銷商營收排名」只排列了TOP25,而今年恰逢《國際電子商情》成立35周年,為了紀念這一特別的年份,我們將2020年的排名數量擴展到了TOP35。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新面孔」上榜,不僅印證了本土分銷市場的穩步發展,同時也為總體市場的穩步增長提供了不可小覷的力量。
  • 元器件市場現大規模漲價潮 撥開迷霧找尋背後邏輯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文/黃山明)近段時間,元器件市場風波不斷。一方面,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需求集中在下半年爆發,另一方面,5G的蓬勃發展也帶動市場開始起量,市場開始迎來新的機遇。   半導體元器件市場現大範圍漲價潮   具體到細分市場,由於疫情之後需求提振,不過上遊產能卻嚴重不足,有臺灣媒體報導,聯電的8寸晶圓產能持續滿載,同時包括聯電在內的世界先進、茂矽等晶圓廠均傳出漲價消息。
  • 日韓大廠PK國產龍頭
    三環集團:受益於5G加速推進與國產替代驅動,市場需求增加,公司主要產品供不應求,電子元件及材料、半導體部件產品銷售相應增長,影響當期利潤增加。2020年全球被動元件市場情況疫情加劇被動元器件缺貨漲價趨勢2020上半年:被動元器件主要得益於上遊開工率不足和稼動率低下導致的供不應求,外加醫療電子設備的爆發時增長,MLCC和晶片電阻等被動元器件長期供應緊張。
  • 超4000億美元電子產業鏈遭衝擊,國產替代的機會在哪裡?
    2、東南亞地區每年電子元器件進出口超4000億美元,部分地區封城將導致電子供應鏈收緊,國內相關供應商有望提升全球市場份額。3、手機消費需求已處於底部,隨國內生活秩序恢復,手機端需求將迅速復甦,國內三大運營商預計5G手機2020年銷售超4.4億部。
  • 電子元器件失效分析技術
    6 微分析技術  微分析是對電子元器件進行深入分析的技術。元器件的失效同所用材料的化學成分、器件的結構、微區的形貌等有直接關係。失效也與工藝控制的起伏和精確度、材料的穩定性及各種材料的理化作用等諸多因素有關。
  • 電容器MLCC行業專題報告:長期看好需求增長和國產替代
    1、 MLCC是電子工業大米電子元器件按電信號特徵可分為主動與被動元器件,處於整個電子產業鏈的上遊。主動元器件也稱有源器件,是指當獲得能量供給時能夠對電信號激發放大、振蕩、控制電流或能量分配等主動功能甚至執行數據運算、處理的元件。
  • 潔美科技:受益電子行業景氣業績大增 離型膜國產替代或成業績新增點
    財聯社(杭州,記者 鄧浩)訊,潔美科技(002859.SZ)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主要是因為下遊筆記本電腦、醫療電子設備都在增加,導致元器件需求增加。」公司董秘張君剛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同時公司加快開拓離型膜新業務,國產替代或成公司業績新增點。
  • 75億擴產高端電容 風華高科鑄就國產品牌夢
    素有「電子工業大米」之稱的MLCC,幾乎被應用在所有的消費電子領域。隨著電子製造業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持續性深化發展及相關的各種智能硬體不斷普及,各類整機產量迅猛增長,MLCC等電子元器件的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