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讓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裡面真正用得上?
鯨媒體訊(文/羽靈)7月21日,在北師大聯合科大訊飛舉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上,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發布題為《人工智慧助力教育變革》的演講。
以下為鯨媒體整理的演講原文摘要:
我們講教育的改革,它的目標是什麼?它的目標是要讓我們教育的現狀發生一些改變,而且這些改變必須是有意義的。因為整個外部的社會在變革,我們很難想像在當代的社會,如果你不了解外界的社會,不了解信息技術,不了解當前的一些新技術的變化,如何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的崗位以及未來的社會。
人工智慧實際上是教機器通過一些人工智慧的算法,通過一些外界的數據,構建一個智能化的模型,能夠讓一些冷冰冰的機器變得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變得更有意思。實際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是在教機器學習,教機器變得更聰明。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想到一個關鍵詞:融合,老師未來怎麼在機器的輔助下,讓教學更有效率、教學效果更好,在同樣的時間讓學生們能接觸到更多有效的信息,所以我們在這裡面可以看到人工智慧輔助人類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以後人機融合會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關鍵詞,不僅僅在教育行業。
人工智慧技術到底能夠帶來什麼?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更好地幫助老師去看、聽、分析學情、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源以及幫助決策。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如何讓技術能夠在教育裡面真正用得上。
這實際上需要人工智慧構建一個教育超腦,相當每一個老師、每一個管理者和學生可以形象地看一下他身邊虛擬的機器人。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虛擬的機器人可以給老師提供幫助,學生學習的時候,有一個機器人的伴侶可以提高他學習的效率。
· 教育超腦以後到底能夠帶來什麼?
第一個是必須讓老師和學生願意用。我們說教育裡面的大數據,起點是你必須要有數據,有數據的起點是必須要讓老師和學生願意去應用。雖然我們講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我們不能忘記老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所以必須要讓老師真正地應用。有一個關鍵詞是「幫忙不添亂」,一定要讓老師感覺到對他有幫助,減輕了自己的教學負擔。
第二個方面就是課堂的「以學定教」。在中國優質的教育資源還是非常稀缺的,我們很難說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可以大幅度讓優秀老師突然成倍增長,所以我們需要讓普通的老師,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也可以讓他教學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在和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所有這些過程化的數據,都會被收集起來,收集完了以後機器可以在後臺進行一些自動分析,分析以後會生成一個學習的報告,實際上這種學習報告針對的是給整個班級總體的狀況,老師的教學進度是根據學生學情來調整,老師在課堂上所使用的一些教學資源也可以進行實時的調整,甚至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跟學生進行互動、課堂練習也是分層次的。
所以從這個上面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學前的以學定教,可以讓課堂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原來課堂上需要按照同樣的效率去講解的一些知識點,根據學情報告可以知道如何把握詳略,課堂的效率可以提高20%到30%。
我們覺得優質的教育資源應該是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產生,在師生的選擇中優化。我們現在在課堂,因為有了人工智慧的助手,它可以記錄課堂點滴,把老師的板書通過圖像的自動處理和識別,自動完整地記錄下來。
在過去的教育信息化中,為了課堂那一塊屏國家投入了非常多的錢,但是現在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板書記錄下來,把老師講的話對應轉寫成結構化的結果。這種場景化的數據實際可以幫助老師課後進行教研,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效果;可以喚醒學生的記憶場景。一堂課上完以後,老師講解的過程,老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給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一些結果,都可以形成一個班級的小數據。這種小數據集少成多可以形成未來的一個巨大的教育有效資源庫。
對於學生來講,有了大數據,有了人工智慧,有了學情的分析,有了對學生個性化的畫像,我們就可以掌握學生問題是出在哪,從而給他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指導,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弱點以後可以更好地去尋求自己需要的幫助。
對管理者來說,現在新高考走班排課制比較複雜,現在有了智能化的助手輔助以後,三分鐘就可以把課表排出來。針對選課,現在我們通過學生日常中的一些數據自動分析來進行選課的指導。對比原來完全只能依照經驗相比,通過機器在後臺一些智能算法,已經為教務管理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依託核心應用,打造融合性空間
所以之前我講了這麼多是關於有了核心技術後怎麼打造一些教育剛需的應用,最後我們需要依託這些核心應用,打造融合性的空間。
我想這種融合性的空間有很多要素,要創建一種老師和學生之間能夠隨時互動,而且可以對教學中間的重要過程進行過程化記錄的一種創新的數位化環境,它包含了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的融合,怎麼進行一些優質內容的產生和分享,怎麼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給學生提供更有意思的教學內容,尤其是一些比較容易枯燥的課程,怎麼能夠把虛擬實境等技術手段用上,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數據以後,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
在過去一年裡可以看到,信息化已經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若干年前,信息化雖然進入到了教育,但在以授課為主導的教育裡只發生了模式的簡單變化。但是現在有了大數據、了人工智慧以及網際網路的連接以後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也看到信息化應用和應用的效果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2018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看上去是在教育領域裡悄悄發生的,而且融入的速度非常快,同時我們看到它產生的效果在非常多的學校產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所以我們會說大數據驅動的教育,整個模式正在發生大的爆炸。所以這種爆炸會使得人工智慧可以更好地助力教育,而且也使得因材施教的夢想,在這種新的技術的驅動下能夠更快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