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閱卷改作業、教育超腦進課堂,機器人能給教學減負嗎

2020-11-29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2日訊(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李瑩)掃描考卷即可獲取考分和試卷分析,大數據聚焦共性薄弱知識點,剔除無效練習縮減作業時間……8月1日至2日,由北京師範大學、科大訊飛聯合主辦的「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2019」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全國28個省180多個區縣的地方教育局長、中小學校長教師等近千人深入了解人工智慧與大數據下的教育模式變革,學習人工智慧進課堂的深度應用,探討人工智慧將如何促進教育發展。

機器閱卷,秒判填空、作文題

將一份英文紙質試卷放在機器上掃描,屏幕上立刻顯示出每道題相應的批改和分數。峰會上,不少老師對科大訊飛的一套智能閱卷系統很感興趣。

工作人員介紹,智能閱卷系統首先將手寫體轉換成印刷體,再與正確答案比對,對單詞拼寫、時態語法、句子結構,甚至是書寫中的空白處都能精準的識別並進行批改,指出學生錯誤所在,並且可以自動收集考試數據。基本能代替老師對英文作文等主觀題的批改。

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武漢已有部分學校在日常考試中使用智能閱卷系統。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辦公室主任孫火林介紹:「為了應對新高考,學校去年對新高一年級,月考的出題、閱卷、分析都是機器輔助,以往一次考試結束後至少兩天才能批改、分析總結完基本情況,現在這個時間大大縮短,一兩個小時就能評講試卷了。在制定學習方案上,老師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出題講題,有了學情數據,老師能更精準的教學。」

目前,智能閱卷技術在四六級、部分省份的高考中考等大規模考試中都進行了試點驗證,輔助人工閱卷,幫助減少80%的批改工作量。「機器閱卷可以降低人工閱卷中疲勞、情緒等因素的影響,提升閱卷效率和準確性,將老師從中簡單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孫火林說。

批改作業生成大數據,幫助師生減負增效

峰會上,來自一線的教師、科技專家們分享了人工智慧如何進入日常課堂,實現精準教學。

武漢七一中學語文老師曲付坤介紹,她同時帶兩個班的語文課,一個從七年級就使用智慧課堂教學,另一個採用傳統方式教學。傳統教學班的電子白板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播放PPT課件,但在智慧課堂班,隨便在上面寫幾個字,就能將字詞背後的各種資源信息調取出來,是一種結合課本的擴展。「在教學過程中會非常自如,方便調取各種教學資源。而以往這些工作得在課前花大量的時間查找、挑選、存取。」

如果老師講了一堂精彩的課,但有些片段在課上沒聽明白,智慧課堂系統能把老師的授課聲音轉換成文字,並結合課件變成一個圍繞知識點的結構化信息。學生回家後,他不需要把這節課從頭看到尾,只需通過簡單的搜索就可以定位到老師圍繞著某個知識點的講解。

老師除了上課之外,最多的時間可能花在批改作業上。通過自動輔助評閱設備,對作業拍照或掃描,就能完成批改,可以幫助老師節省80%以上的時間。在機器評閱的基礎上,生成一份大數據分析報告,老師及時掌握學生情況再回到課堂,講解時就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

教育超腦,像核磁共振一樣反映學習問題

目前的教學模式下,一個老師要面對40-50個或者更多的學生,很難做到細緻地去觀察每一個學生。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在分享中指出:「通過人工智慧和教育超腦技術,可以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就像一個人到醫院做核磁共振,馬上把你身上可能存在的問題顯現出來。」

在日常的教與學過程中,每一次練習、每一次測驗、每一次課堂互動等動態數據通過終端上傳到雲平臺資料庫,形成一個不斷積累和更新的信息數據圖譜。藉助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收集學業數據,分析常態化學情,幫助老師建設課堂教學重點,聚焦共性薄弱知識點,提升教學效率。目前,武漢七一中學、第三寄宿中學、十一中學、二十中學等學校已應用新技術開展高效講評課,將原本需要45分鐘的習題講解壓縮至15分鐘講解共性問題,其餘時間用於分組討論或拓展學習。

此外,人工智慧能幫助學生剔除無效的作業時間。通過學生過程化的數據,就知道學生掌握得怎麼樣,並能給出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比如數據顯示,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係學得不好,是因為此前橢圓標準方程的理解和應用上就已經出了問題。瞄準問題,再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進行多維度分析後,人工智慧會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編輯:朱曦東】

相關焦點

  • 當人工智慧遇見教育——智學網首屆「超腦教師」交流研討會合肥站...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從泯然眾人到大道至簡,從授人以漁到遊刃有餘,課堂變得寬闊,教學變得智慧,超腦的教師在堅守教育本質,教師的超腦在變革教育體制。田鈺合肥市教育科學院信息中心田鈺主任致歡迎詞。田主任引用了美國的《地平線報告》。他指出,在2017年度報告中預測的六項關鍵技術中,就有「自適應學習技術」、「移動學習和「人工智慧」。
  • 科大訊飛吳曉如:打造教育超腦,助力因材施教
    教育超腦 高效賦能課堂內外教育超腦是一個持續迭代的人工智慧系統,在基礎教育中,它可以通過支撐兩大主要環節:課堂和課後的自主學習,實現教育從「教學中心」向「學生中心」的轉變。智慧課堂 創造智能、高效的教學環境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果說傳統課堂注重知識的講授,那麼以教育超腦為基礎的智慧課堂則注重知識的智慧生成,給師生提供一個信息化、智慧化的環境。
  • 科大訊飛吳曉如:如何構建人工智慧下的教育超腦?
    人工智慧實際上是教機器通過一些人工智慧的算法,通過一些外界的數據,構建一個智能化的模型,能夠讓一些冷冰冰的機器變得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變得更有意思。實際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是在教機器學習,教機器變得更聰明。
  • 從高考學霸晉升學神 你只差一個訊飛超腦學習機X1 Pro
    想知道他們拿高分的原因嗎?根據統計,廣東33盛所產「學霸」的中學裡有21所使用了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產品。這21所中學,既有華師附中、廣雅中學這樣的傳統老牌名校,也有東華中學這樣的知名民辦中學。值得關注的,在5月21日的新品發布會上,科大訊飛推出了智慧教育的代表性產品:訊飛超腦學習機X1 Pro,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獨創「精準學習3步法」帶來更高效的學習方式,成為學霸晉升學神的秘笈。
  • 小縣城也能搞人工智慧教育?|教學|中小學|物聯網|機器人_網易訂閱
    ,更好地運用人工智慧改進教學、優化管理,助力教育現代化。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了專題課堂、名師課堂、點播直播課堂、協同教研、線上監考、網絡閱卷等,真正實現了「停課不停學」,農村學校和城區學校享有共同的師資、課程資源,促進了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 用教育軟體科學「減負」
    正確、科學地對待「減負」已成為教師、家長、學生以及全社會共同關心的、探討話題。從事基礎教育多年的教師認識到,靠增加練習、重複性勞動讓學生學習是不正確的做法。關鍵是高效率地讓學生會學和學會,學生學會了,就不覺得負擔重。孩子們常常被當作教育的灌輸對象,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遏制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巨大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 京師妙筆核心引擎"妙筆超腦",人工智慧賦能教育
    京師妙筆推出核心引擎「妙筆超腦」,用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變革創新10月10日,第三屆中國智能教育大會(CIEC2020)在西安正式啟幕。
  • 教育一面減負一面增加考試科目,難道不是有點荒謬嗎?你怎麼看?
    北大教授渠敬東曾經談到教育減負,他認為教育減負是國民教育資源的流失,他對此感到很痛心。其實我們在減負的過程中也形成這樣的怪現象:一面是公辦學校內學生負擔減少,另一方面是課外補習和私立學校學生負擔增加,當面對這個怪圈的時候,我們要深思。
  • 《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發布:減負成共識,老師要怎麼做?
    近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布《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小學各個年級普遍存在學業負擔問題,減負問題已十分嚴峻。有近七成的家長表示支持「減負」,並提出了多條減負建議。
  • 【訪談錄】城市超腦計劃!用科技提升城市「免疫力」
    疫情發生後,韓國各界以不同方式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了真誠友善的幫助,中國各界也盡己所能,為韓國提供戰「疫」的物資與技術支持。3月24日,韓國防疫A.I.外呼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由科大訊飛智能服務事業部、科大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山東科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訊飛青島公司)聯合提供後臺技術支持,並由科大訊飛和Hancom集團的合資公司Accufly.AI在韓國部署實施。
  • 北京十六進位觀點: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
    在這場戰役中,學校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線上教學試驗。但是,這場線上教學試驗並沒有、也不會因疫情得到控制而結束,課程教學如何線上化,成為教育管理部門、學校、師生和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一方面,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財政支持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科技對教育影響已經深入到方方面面,AI教學、自適應學習、腦機接口頭環等概念在教育行業層出不窮,課堂教學信息化的變革正在加速。
  • 聯想為寧波教育提速
    智能時代人們將離不開智能技術支撐的各種應用,尤其在教育領域,人工智慧+數據驅動的智慧教育將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實現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減負,幫助老師提升工作效率。近年來,國家對學生教師減負問題十分重視,多次出臺具體措施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教師的工作壓力,提倡素質教育、減輕應試教育。融合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的智慧教育將有效降低師生的負擔,真真正正實現學生減負,教師增效。
  • 追星就追科學家:科大訊飛為青少年教育「點燃一把火」
    第一階段是運算智能,如AlpaGo在圍棋中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代表著機器的運算能力已經超越了人類。第二階段是感知智能,可以理解為「能聽會說,能看會認」,如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訊飛聽見就是使用了語音識別等感知智能的技術。第三個階段是認知智能,也正是科大訊飛目前的重點研究領域。
  • 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校課堂革命?—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在這裡,教學過程是沉默的,師生雙方實際上是缺乏生命活力和心靈溝通的,各自處於相互游離狀態。這正是當代學校教育教學最大困惑和質量危機之所在。  傳統觀點認為,機器教學或程序教學是非人性的,教育技術只是人機關係而非人人關係,因此,教育技術無論怎麼先進,也取代不了面對面的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至多作為後者的補充形式和輔助手段(劉振天,2020)。
  • AI閱卷「翻車」 其實是「翻」在了自然語言處理
    開學季,美國一款號稱服務兩萬所學校的AI閱卷系統遭到質疑,學生們只要藉助系統漏洞,輸入相應關鍵詞,即使關鍵詞之間並無關聯,也能輕易獲得高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不少教育App都應用了智能評分系統,評分系統閱卷迅速,及時出分,受到不少師生的歡迎。
  • 關於英語教育機器人的性能分析和介紹
    基於勵步FCS課程,勵步英語與ROOBO攜手推出了AI互動學習引擎,從教育內容完整性到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與習慣等角度進行了深入嘗試。 好未來集團希望用科技推進新時代的教育「減負」。勵步英語認為,和人類教師相比,機器人能夠做到標準化、規模化、高效率的教學陪練任務,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在家裡,教育機器人可以幫助孩子緊抓黃金課時和頻率,不再懼怕遺忘重要知識點。
  • 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劉浩:當我談A.I.+教育時,我談些什麼
    智慧教學,讓每位老師都有一個人工智慧助手,讓老師從備課的資源搜索、學情掌握 的困難、批改作業、考試閱卷等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教學創新中來,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個性化學習輔導,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AR/VR等教學資源,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讓「想像」變得觸手可及。
  • 高等教育引入聊天機器人,那些羞於提問的學生也敢參與課堂了
    儘管聊天機器人在零售和金融等行業已十分普遍,但它們直到最近才進入高等教育領域。很多人認為:「既然聊天機器人能在電子商務網站上給顧客提供常見問題解答,為什麼不能將這種機器人搬到學校來給學生答疑呢?」這款學情管理系統名為Differ,是總部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的教育科技公司Edtech Foundry的產品,該公司目前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高校機構。尼爾森表示,他和同事們從2014年起就一直在尋找一款新式學情管理系統,但現有產品都不盡如人意。他們需要的是一款不僅可以管理課程內容,還能夠「在教學中激勵學生變得更主動」的產品。
  • 阿卡索「雙師課堂」進偏遠山區學校 讓孩子也能跟著外教學英語
    2020年歲末,阿卡索與深創投又一次到訪上溪小學,既是對阿卡索「雙師課堂」公益項目這一年投入情況與效果的了解與總結,又是對當地教育扶貧進行新的調整與規劃,以更好適應孩子的學習特點,更高效促進當地英語教育水平的提升。
  • 訊飛超腦學習機:每個高考狀元都有自成一脈的學習方法
    這也讓我聯想到最近體驗的一款能從孩子小學用到高中畢業的、全方位培養孩子良好思維模式與學習習慣的智能產品——科大訊飛超腦學習機X1Pro。訊飛超腦學習機是一款凝聚了中國各類教育機構資源與高科技智能產業的創新產品,在我看來其學習邏輯與楊同學所表現出的學習方法論、定期復盤反思、挑戰與自律是不謀而合的,這也證實了這一教育理念的正確性。那麼訊飛超腦學習機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可以根據它的功能分版塊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