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軟體科學「減負」

2021-01-11 光明網

正確、科學地對待「減負」已成為教師、家長、學生以及全社會共同關心的、探討話題。從事基礎教育多年的教師認識到,靠增加練習、重複性勞動讓學生學習是不正確的做法。關鍵是高效率地讓學生會學和學會,學生學會了,就不覺得負擔重。

孩子們常常被當作教育的灌輸對象,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遏制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他們巨大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現存的某些教學觀念及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從根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其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環節。針對當前教育形勢發展的要求,北京萊軟公司在「天翼多媒體教學系列軟體(高中版)」基礎上,適時開發出專為教師進行多媒體備課教學而設計的「天翼動畫素材庫平臺」,擁有它教師就像有了一個電子備課本。教師可根據備課內容自主編寫、選擇豐富的動畫素材,並將備課結果保存,在講課需要時進行演示。軟體中針對高中各科知識點設計了大量三維動畫,這些巧妙地利用光與影的虛實,色彩的明暗惟妙惟肖地製作的三維動畫,讓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生動起來,那些乾巴抽象的概念、定理具體形象起來,對那些不易講明、難理解的知識點,教師講得輕鬆了,學生不僅理解了而且過目不忘,還培養了學生立體思維能力。教與學變得輕鬆愉快。

在學生「減負」的一片呼聲中,記者曾認為教育軟體會受影響,但從市場了解到,課堂輔導類教學軟體、輕鬆學英語類教學軟體銷售勢頭絲毫不受影響。的確,「減負」不是「減學」,更不是「免學」,而是讓學習過程變得輕鬆高效。市場上需求的、幫助學生輕鬆學習的教育軟體在每個教師、學生的電腦裡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相關焦點

  • 從平成廢物到令和猛男,從減負到增壓:日本教育減負40年簡史
    因此,在日本的教育專家提出了「教育減負」,以及如何讓教育適應經濟的相關討論之後,日本的家長們迅速成為了搖旗吶喊的一批人。另一方面,雖然當時實行教育減負,但民眾的升學需求和競爭態勢並沒有變化。由於教育政策只能約束公立教育部門,在此情況下,相對自由的私立學校,開始逐漸在優質教育方面佔據了優勢。
  • 北大教授道破中國教育問題,學校減負,教育成家庭投入無底洞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渠敬東,一語道破中國教育問題,發人深省。他認為學校減壓減負快樂童年是「異想天開」,甚至學校減壓減負是國民教育資源的退出。學校減壓減負、快樂童年是異想天開渠教授在第2屆「大學——中學」圓桌論壇上曾經發表精彩演講,把脈當下中國教育,一語道破中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教育成了家庭資源無限投放的無底洞。學校減壓減負,然而孩子們在學校裡輕鬆快樂,一出校門就被家長們領著進了各種輔導班。
  • 《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發布:減負成共識,老師要怎麼做?
    近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布《2018年中小學生減負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小學各個年級普遍存在學業負擔問題,減負問題已十分嚴峻。有近七成的家長表示支持「減負」,並提出了多條減負建議。
  • 抓安全促減負 縣教育系統召開安全與減負工作專題會議和專項培訓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安全防範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和省、市、縣安全生產工作緊急會議精神,深刻汲取我市「10·1」火災事故教訓,紮實推進校園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工作,結合工作實際,11月29日上午,清徐縣教科局在清源中心小學校多功能會議室組織召開了「清徐縣教育系統安全工作例會暨消防安全培訓會議
  • 教育一面減負一面增加考試科目,難道不是有點荒謬嗎?你怎麼看?
    北大教授渠敬東曾經談到教育減負,他認為教育減負是國民教育資源的流失,他對此感到很痛心。其實我們在減負的過程中也形成這樣的怪現象:一面是公辦學校內學生負擔減少,另一方面是課外補習和私立學校學生負擔增加,當面對這個怪圈的時候,我們要深思。
  • 家長激憤退群,將「教育減負」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近日,江蘇一家長錄視頻痛斥班級家長群異化,直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獲得海量轉發和點讚,人們紛紛呼籲解決這一難題,並將「教育減負」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中國教育減負的初衷本是減輕學生負擔,但最後減負卻變成了增負、轉負。
  • k12教育減負的可操作性分析,最終加劇兩極化演變
    假設有一個資本運作,專門就是僱傭水軍通過各種新媒體來吹噓教育減負的必要性。大家覺得這個資本的後臺會是國外的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上的高資產階層?很遺憾這個選擇題現在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沒有選擇的意義了。因為這種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地影響到人們的認知,和政策的推行。
  • 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布會 介紹《教師減負十八條...
    6月5日下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減負十八條》、第三屆「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選活動、「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宣傳推介活動情況。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郭傑忠出席發布會並介紹了《江西省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十八條措施》(以下簡稱《教師減負十八條》)的總體情況並答記者問。會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總督學曹伴好還介紹了第三屆「感動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推選活動和「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宣傳推介活動的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減負潮汐波動的周期性怎麼破
    改革開放以來,對於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治理,呈現出一種潮汐波動現象:民間呼喚的緊了,引起高層重視了,地方就抓一陣;高層不強調了,地方換人了,減負也就在人們無奈的嘆息聲中偃旗息鼓了,而學生的課業負擔往往變本加厲,變得更加嚴重。減負工作如何走出這種潮汐波動的周期性,破解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的路到底怎麼走?我認為,必須系統施策,綜合治理。首先必須抓住制度性減負的「牛鼻子」。
  • 教育部,別信寧南山的,我們的孩子需要減負!
    一、減負造惡果?   寧南山先生稱,「近年來我國教育減負的總體思路,已經出現了極大的負面後果!」   3、陷入教育競賽,教育負擔猛增的家長   理由是學生減負後,家長花錢變多了,因為孩子要參加各種課外培訓。   二、真的是這樣嗎?
  • 教育部已確定,網友:這才真正減負
    在教育減負搞得如火如荼的熱潮下,有人仍覺得當今中小學生學習負擔太重,童年不夠快樂美好,活得太累像老太小老頭。然而,有政協委員反其道而行之,建議在中小學教材內增加教學內容的提案。@黃老師: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只要對中小學教材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實中小學語文教材上,一直都有一些繁體字的識讀內容,引領學生了解繁體字,並且產生一定的概念,讓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繁體字就可以了。如果大量增加繁體字的識讀,不但與教育減負背道而馳,而且孩子識讀了大量的繁體字,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用到甚至根本用不到,簡直就是浪費時間精力徒增壓力。
  • 用「囚徒困境悖論」來分析教育現狀
    「燒錢式」教育對教育公平和素質教育的損害,究竟有多大?英文1. 2萬元;邏輯數學1.4萬元;舞蹈7000元;看圖說話1.1萬元;繪畫6000元……一年各類補課就要5萬元。北京21世紀教育學院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北京,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中,有92%報讀過各種補習班。「關鍵在於小升初沒有統一考試,大家才會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所謂『大比拼』趨之若鶩。」
  • 不想讓你的孩子減負,就能阻止階層固化嗎?
    當我們說減負的時候我們在說:不是的,中國的應試教育主要形式就是「滿堂灌」,老師講,學生聽,然後進行大量重複訓練。而所謂的減負,其實就是減少課後大量的重複訓練。應試教育當然不是萬惡之源,世界上實行應試教育的國家很多,實際上,整個東亞文化圈裡,都是實行應試教育。
  • 糖貓詞典筆為中小學生科學「減負」 更懂賦能!
    在我國,教育「減負」的政策長期存在,可是現實情況卻是:學生的課業負擔越來越沉重。沒有家長敢真正讓自己的孩子減負,學校裡的各種減負措施,反而加重了家長和學生的課外負擔。給家長有效減負,就是給教育加分對很多中小學生家長而言,辛勤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卻不能休息,而是另外一份「工作」的開始。打開家門,不僅要煮飯、做家務,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要批改作業、輔導孩子的功課。有些家長無力輔導學生,通常會選擇送孩子上輔導班或請家教老師,從而背負上更大的經濟壓力。
  • 減負減掉的不是寫作業時間,家長別理解對了,才能提高孩子的成績
    也有的家長會說,真想減負就減輕家長的負擔吧,別讓家長再批改作業了,家長輔導寫作業就已經夠難了,如果把教育都甩給我們家長,那要老師是做什麼的呢?面對家長的問題,小島老師想說,減負減掉的可不是寫作業的時間,家長別理解錯了。減負減掉的是不應該承擔的學習之重,盲目的補課學習項目,讓我們在義務教育基礎階段,大家的學習進度是一樣的。
  • 「社會37度」學校減負致輔導班搶位:家長真的「瘋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4日電 題:學校減負致輔導班搶位:家長真的「瘋了」?作者:郎朗減負,這個在中國教育領域屢引爭議的話題,最近又火了。因為朋友圈裡的一條爆款文章喊出「減負=製造學渣」,這一話題似乎又變得無解。
  • 上海又出減負新政有家長卻不買帳
    No.1家長對減負仍是將信將疑9月2日,減負新政出臺後,迅速在家長中引爆,各種留言和觀點也不盡一致。一位名為「熊貓」的網友在「上海發布」留言:希望這次真的有改變。一名叫「彭蘇敏」的網友在「第一教育」上留言:怎樣落地有聲,監管到位,孩子真正受益?
  • 潭州教育:盤點2019教育熱詞,看未來教育發展
    2019年,國家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對教育工作者關懷關心,社會各界對教育持續關注。回顧2019,讓我們用「教育熱詞」串聯教育印記,了解未來教育發展。熱詞:義務教育改革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發布,就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進行部署,這也預示著義務教育改革進入關鍵領域。
  • 「雞娃」家長的焦慮成為減負的阻力
    11月9日,在北京市北三環一個被教育機構佔據半壁江山的商場裡,背著書包、帶著孩子的家長埋頭走路,身邊的孩子有的蹦蹦跳跳,有的規規矩矩。「平時的晚上,周末全天,這裡全是來上課的孩子,你看旁邊的肯德基排隊都到門口了。」商場門口的保安對記者講道。
  • 顧滄龍:基層減負應是「相向運動」
    自2019年新華社發布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基層減負工作已開展整整兩年。這兩年圍繞為基層減負,著力解決政績觀錯位,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幹部不敢擔當作為等問題,切實為基層幹部鬆綁減負,激勵了廣大幹部擔當作為、不懈奮鬥。但在這過程中,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筆者認為,基層減負不僅是上級部門的「獨角戲」,作為基層尤其是基層幹部也應該積極配合、迎難而上,拿出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來徹底改變基層的「痕跡主義」「形式主義」等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