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後要當科學家。」
在被問及「長大後想做什麼時」,很多青少年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科學家」似乎是每一代青少年曾經埋在心裡的一顆種子。
為了讓這顆小小的種子一點點生根發芽,科大訊飛將青少年們帶到了未來科學大獎的殿堂,讓他們親身感受真正的科學家們的智慧與魅力。
12月30日,科大訊飛以「追星就追科學家」為主題,成功舉辦了2020青少年對話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專場活動。
未來科學大獎被稱為「中國的諾貝爾獎」,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獎勵在大中華地區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力、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者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者。
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實戈來到了專場活動現場,在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博士的主持下,與49位優秀的青少年們展開了一場深入的交流和對話。
對話科學家,埋下三顆種子
「數學學習和研究幾乎沒有一天不碰到困難,解決好這些問題就像爬一段山,總會有比它更高的山。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你才能知道你當下的位置」。
在回答北京市西城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潘宋文躍的提問「如何在學習和做研究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時,彭實戈如是說。
彭實戈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被譽為「中國金融數學第一人」。他的研究不僅是「實驗室裡的理論」,更成為金融數學中的重要應用。
在活動現場,從牛頓發現微積分,到愛因斯坦探索狹義相對論和布朗運動,到反納粹的歐洲大數學家Doeblin發現隨機微分方程,彭實戈旁徵博引,和同學們分享他對科學的思考和洞察。
隨後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猶如連珠炮彈:
「彭爺爺,您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青年時期想做體操健將,大學時期又主修物理,現在又登上了數學界的巔峰,是什麼讓您改變了自己對每個階段的追求呢?」,北京師範大學保定實驗學校的陸一鳴問。
(北京師範大學保定實驗學校的陸一鳴同學向彭實戈院士提問)
「因為興趣和所處的環境,初中的時候我的好朋友是體操少年冠軍,所以我想做運動健將。後來我和同學討論的時候覺得解數學題非常有意思,又開始對數學和物理感興趣。所以我們要找到最好的夥伴,多和他們討論嚴肅的問題而不僅是玩遊戲」,彭實戈說。
「彭院士好,您說提問題比解難題更重要,我們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這種能力?」,北京匯文中學的張至志問。
(北京匯文中學的張至志同學向彭實戈院士提問)
「獨立思考很重要,自己想出來的原創性的想法,哪怕別人看來很Stupid,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提問題顯得很笨」,彭實戈說。
「彭院士,您認為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舉一反三的意識會對我們有益嗎?」 北京市新英才學校的關博文問。
(北京市新英才學校的關博文同學向彭實戈院士提問)
「學數學懂得融通很重要,舉一反三是數學能夠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通過舉一反二、舉一反三、舉一反一百,最後你就會如履平地」,彭實戈說。
在這場對話中,彭實戈始終在傳遞一個信號:堅持、熱愛、獨立思考,是科學家必備的精神,也是青少年在求學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基礎素質。
同時,這也是企業家的精神特質。會場上,杜蘭博士分享了她最近跑完廣州全程馬拉松的心路歷程,她認為跑馬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是相通的:充滿熱情、堅韌又樂觀,永遠保持著強烈的自我驅動力和飢餓感,不斷學習新事物,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始終保持堅韌的意志,通過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杜蘭表示,將孩子們帶到未來論壇的科學殿堂與大科學家對話就是希望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三顆種子——
第一顆是科學的種子,相信科技的力量,尊重科學、崇尚科學,追星就追科學家;
第二顆是奮鬥的種子,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第三顆是快樂的種子,「Save the best for last」,要學會延遲滿足。
加速認知智能,解鎖因材施教
「科幻片中說,在人腦中植入晶片就可以學到無窮無盡的知識,真的可以實現嗎」?
一位青少年向科大訊飛副總裁杜蘭博士提問說。
「腦機接口及混合協同技術是科大訊飛科技探索的一個新方向,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相關成果的發表還需要一定的過程。不過未來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可能都會受到它的影響,至於它會帶來多大程度的改變,需要我們保持一個求知若渴的心態去擁抱變化」,杜蘭回答說。
人工智慧發展至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運算智能,如AlpaGo在圍棋中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代表著機器的運算能力已經超越了人類。第二階段是感知智能,可以理解為「能聽會說,能看會認」,如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訊飛聽見就是使用了語音識別等感知智能的技術。
第三個階段是認知智能,也正是科大訊飛目前的重點研究領域。
2017年,科技部批准依託科大訊飛承建首個認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希望其整合核心技術、科技人才和行業數據資源,推動技術成果在人機互動、教育、醫療、司法等領域助力我國走在產業發展的前列。
經過多年的技術迭代,科大訊飛在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圖像理解、知識圖譜、知識發現、機器推理等認知智能領域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如在機器閱讀理解評測SQuAD 2018、多樣式網絡圖像識別MTWI2018、物體檢測挑戰賽DIW 2019、對話型閱讀理解評測QuAC2019、多步推理閱讀理解評測HotpotQA 2020等多個國際頂級人工智慧競賽中斬獲冠軍。
憑藉先進的技術優勢,2010年科大訊飛成立訊飛開發平臺,以「雲+端」的方式為司法、金融、教育、農業等多個領域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在司法領域,科大訊飛推出智慧警務系統,輔助科信、指揮中心、法制、交通等不同警種提高執法效率,已應用於部、省、市、區縣四級公安機關,覆蓋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面向全國四級法院開展智能語音平臺規劃和建設工作,為法院的庭審、會議、日常辦公等全場景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其中語音的相關應用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2300餘家法院、近10000個法庭。
在教育領域,科大訊飛已構建了覆蓋「教學考評管」全場景的智慧教育產品體系,有效助力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為學生、教師和各級教育管理者提供了精準、便捷的服務。
用科技改變教育,一直是科大訊飛的使命所在。
兩千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成為教育的核心理念,一直延續至今。例如越來越多的小班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那麼當下科技在踐行「因材施教」理念時,會帶來哪些幫助或改變?
在一位青少年的提問下,杜蘭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將因材施教變成現實,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學習,從而更好地成長」。
「具體來說,通過大數據算法、知識圖譜等技術,人工智慧可以將孩子的課堂作業和考試數據化,幫助老師更全面的了解學生,同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減少孩子的無效重複作業和學習時間。」
例如,訊飛學習機X1 Pro具有的兩大核心功能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堪稱一名優秀的A.I.家庭教師。其一,它可以對數理化多學科進行精準學習,學生只要少量做題,即可發現知識弱項,並根據掌握程度提供對應的學習路徑。其二,它可以綜合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如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和寫作進行評測,並給予一對一的糾錯和指導。
除了精準教學外,A.I.在老師備課、閱卷環節也能夠發揮關鍵作用。如科大訊飛最新推出的「班級超腦」,不僅可以對學生課堂學情進行全過程數據動態反饋評價,還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學情進行分析,幫助教師實現精準教學。
課前,學生通過訊飛智能學生機進行課前預習、導學;課中,大小屏互動,並可以及時反饋學生聽課情況,老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課後,為學生推薦複習、拓展和自主學習資源,班級超腦讓學習和備課形成了完整閉環。
目前,訊飛智慧教育已覆蓋教、學、考、評、管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從國家到省市縣區、學校、課堂,訊飛智慧教育產品以為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38000餘所學校,超過1億名師生提供服務。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這是科大訊飛致力於研發A.I.教育產品的初衷,也是每年堅持舉辦青少年對話未來科學大獎專場活動的初心。
如杜蘭在活動結束時說,「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可能遇到一兩件改變命運的事,有些是偶然的,有些是必然的。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我們希望創造更多這樣的『必然』」,將孩子們帶到未來論壇的科學殿堂與大科學家對話就是希望增加『必然』」。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