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亦然 發布時間: 2016-12-16 10:47
作者:姜亦然 發布時間: 2016-12-16 10:47
如今對於在挪威管理學院(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學習策略課程的大三學生來說,如果對作業有疑問的話,他們將可以通過機器人獲得答案——一個旨在模擬智能對話的電腦聊天程序會給學生解答常見問題並激勵他們完成作業,這聽上去有點像是模仿助教的功能。
儘管聊天機器人在零售和金融等行業已十分普遍,但它們直到最近才進入高等教育領域。很多人認為:「既然聊天機器人能在電子商務網站上給顧客提供常見問題解答,為什麼不能將這種機器人搬到學校來給學生答疑呢?」
一些研究人員甚至認為這樣或許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度,因為一些學生可能會不好意思當眾問教授問題,但會願意尋求機器人的幫助。
「學生們經常會問很多一樣的問題,他們會一直問有關如何簡化管理的問題,而且每年這個專業的學生都會問同類問題,」挪威管理學院教育科技和創新顧問尼爾森(Erik Bøylestad Nilsen)說道,「聊天機器人將會解決這些麻煩:學生的問題將會立馬得到解答,然後他們就可學習更難的知識了。」
圖為挪威管理學院校園一角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實際上,這個聊天機器人只是該校在下學期試行的新學情管理系統項目的一部分。這款學情管理系統名為Differ,是總部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的教育科技公司Edtech Foundry的產品,該公司目前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高校機構。
尼爾森表示,他和同事們從2014年起就一直在尋找一款新式學情管理系統,但現有產品都不盡如人意。他們需要的是一款不僅可以管理課程內容,還能夠「在教學中激勵學生變得更主動」的產品。
最終他們選擇與Edtech Foundry合作,在校園試行Differ,該公司創始人兼CEO貝爾格(Kristian Collin Berge)表示公司宗旨就是為了解決學生的低參與度問題。
Differ應對學生低參與度的策略之一就是使用聊天機器人,鼓勵學生和機器人交流學習。貝爾格表示這類機器人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快速回復常見疑問,比如作業截止日期或教師辦公時間。另外就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比如閱讀新聞或是在班級群裡發表個人看法。
挪威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的講師羅娜(Nina Ronæs)之前就曾通過線上平臺來鼓勵學生發表個人看法。通過一次線上班級討論,她讓每個學生說出討厭一些品牌的原因。而貝爾格和他的團隊對於羅娜發起的討論很感興趣,並希望研發可以自動化鼓勵學生回應的聊天機器人。
「研發一款聊天機器人當然不可能脫離現實」,貝格爾表示這類機器需要從現實課堂中抓取數據,因此他十分看好學情管理系統與這種教學輔助工具的結合。「你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間的日常對話數據來改進機器人。」
校園裡的新面孔在上一個學期,機器人給學生發送的內容是由Edtech Foundry與該校教師合作手動編寫的,與羅娜在網絡上手動發布內容類似。「我們發現機器人使學生參與度增加了5倍。」貝爾格說道。
然而他們獲得成功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可能是因為與班級群內消息形式不同,聊天機器人通過私聊形式與每個學生進行溝通,或是因為機器人給學生發消息的時段符合學生學習規律,而不是像教授那樣只能在課間擠出時間來發消息。」
尼爾森說學生與聊天機器人的對話積極性超出他的想像,學生開始向機器人求助那些他們不好意思直接問教授的問題。
「他們害怕被嘲笑,似乎在學校他們沒處去問那些『愚蠢』的問題。」尼爾森說,他認為如果一個學生覺得自己的提問會顯得很愚蠢,便會寧願保持沉默,即使喪失了求助的機會。但是一個聊天機器人可以彌補這種遺憾。
助教崗位將被機器取代?聊天機器在今年早些時候還在喬治亞理工學院掀起了一場風波,因為一名計算機科學教授沒有提前通知學生他將使用機器人擔任助教的角色。直到學期末,學生們才發現經常給他們回答問題的助教沃森(Jill Watson)是由IBM認知計算科技所開發的。
康奈爾大學的助教沃麥克(Elizabeth Womack)表示用軟體來代替像她這樣的助教確實可以幫助一些學生,卻也同時傷害了一些在大學課堂當助教的研究生,他們本想從中學到些經驗。
她在華爾街雜誌上點評沃森:「在教學中引入這種科技完全顛覆了我對課程基礎配置概念的看法,並且讓我意識到了與每個學生建立起緊密關係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成績。IBM和培生最近展開合作,計劃把沃森整合進培生的一些線上教材去為學生答疑。」
其他公司也在尋求可以全方面幫助學生的聊天機器人,提供從繳納學費到聯繫導師等多種功能。
例如CourseQ——學生可以通過短消息向聊天機器人求助,還有AdmitHub——類似虛擬校園交流系統的聊天機器人24小時全天候為學生提供信息服務,如果機器人無法解答,問題將會被轉至人工服務。
對於那些質疑機器人要取代人類的看法,貝爾格和尼爾森都不認為他們的聊天機器人會取代教授或是助教。「類似科技可以解放教師,讓他們可以專注於高質量交流,」貝爾格說,「這類機器人唯一代替助教的地方就是為學生解答常見問題,但是卻可以極大優化學習環境和跟蹤學生情況。」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英國教育思維(ukeduweekly) 作者 姜亦然;原文標題《【前沿】解答學術問題+提高學生參與度 高等教育引入Siri式智能助教》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英國教育思維;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