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題也有講究,有效提問四大原則

2021-01-15 師訓君

閱讀時間:4分鐘

感謝張國棟老師投稿

一個理科教師從「小白」階段成長到精熟教師,筆者認為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以初中數學為例:

第一為新教師階段,從能講明白一個概念、一道題到有邏輯地講解一個知識點,再到可以掌控一節課。

第二為成熟教師階段,從完整地闡述一個專題、連貫性地上完一個季度的課,再到對三年四季課程體系的熟悉。

第三個階段為精熟教師階段,對同學科縱深串聯研究,再到同學段其他學科研究。比如用數學知識解決初中物理的聲光力熱電,用英文翻譯初中語文的古詩詞等等。

而在這些歷程中,課堂提問是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

以下從暑假QAD大數據分析,研究了大量的書籍、期刊,總結出了課堂提問的四個原則——課堂提問「加熱」(HEAT)法。

第一部分 暑假QAD數據分析

QAD(Quality Assurance Development)的定義為教學質量保證與發展。

具體分為管理教學質量的工具、教師行為、課堂步驟、學員收穫的評估方式,以及基於數據的教學觀摩。

2020財年新東方合肥學校暑假全校488位老師被進行了QAD,單項滿分3分,提問技巧1.926分為最低分。

主要表現為:

◆ 教師提問形式單一;

◆ 教師提問的學生數量有限;

◆ 教師對學生回答無有效處理和回應(忽略學生的回答)。

翻看文獻會發現同樣的問題。1912年Rommiete Stevens調研數據顯示,一個老師平均每天提問395次, 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問題是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問題。

而到了幾十年以後的1988年,學者Swift、Dooding同樣在調研中發現,中學科學課上85.9%的提問是在考學生的記憶水平。

第二部分 課堂提問四原則

根據過去二十多年的課堂提問問題調研結果,筆者總結為以下三大類:

第一是問題本身:過於簡單、漫無目的、沒有趣味;第二是針對對象:用來控制課堂紀律的懲罰;第三是時間使用:提問過快、沒有等候3-5秒、沒有啟發作用等。

那什麼是有效課堂提問?

有效課堂提問的定義為——教師在精心預設問題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生成適當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參與對話,全面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並對提問及時反思與實踐的過程。

從定義中可以提煉出課堂提問四原則,提煉首字母為HEAT:

Hierarchical層次性

Enlightening啟發性

Anchored目的性

Tantalizing趣味性

1

層次性

關鍵詞:拆解清晰;搭腳手架

問題分類

根據布魯姆認知領域六層次,把問題分為了六個層次,並給出了反應行為以及具體的示例問題,供教師在備課中參考使用。

解答距

什麼是解答距?解答距就是讓學生經過一番思考才能解決問題,讓思考的「軌跡」有一段「距離」 。同樣的課堂提問一開始應該是從初級階段開始的,不能直接跳到創造階段。

2

啟發性

關鍵詞:變換形式;疑問句式

變直為曲。比如語文學習到三峽,可以提問:如果你是三峽的導遊,請介紹三峽的美景;引導發散。比如語文學習到《愚公移山》,可以設計辯論題目:愚公移山好還是搬家好;新舊銜接,承前啟後。比如數學課堂中利用轉化化歸思想,一元二次方程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來設計提問的問題;語言形式與結構。多採用疑問句,突出學生的看法與感受,比如:你怎麼知道……呢?

3

目的性(又稱針對性)

關鍵詞:聚焦目標;具體明確

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具體的問題類型。教學目標這裡重點說明一下。

首先需要具體明確,並用可以觀測的外顯行為描述出來。明確地指出學習結果是什麼,所採用的行為動詞要明確、可測評。比如舉例、說出、指出、讀出、知道。

再者,教學目標檢測的主體是學生,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某項工作。

格式應該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行為條件),學生(行為主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行為動詞)自己的主要觀點(表現程度)。

4

趣味性

關鍵詞:搭橋關聯;相聲評書(積累段子)

類比法。數學:等式性質與不等式性質;物理:水流與電流。懸念法。物理:用手可以抓住子彈嗎?太空人怎麼上廁所?矛盾衝突。語文:死海不死矛盾嗎?創設情境。「在你們眼中,春天是什麼顏色的?」 VS 「孩子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生活故事。數學:函數定義與生活中的菜譜,突出變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另外,除了提問,傾聽也是很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總結了課堂提問傾聽七要素:

眼神接觸——直接看著發言者,並保持眼神接觸;面部表情——比如微笑,表現出好奇心、興趣、驚喜;肢體語言——比如攤開的手勢,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身體距離——調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更接近正在發言的學生;保持安靜——學生發言保持安靜,不要打斷學生;口頭肯定——比如「嗯對」 「是的」 「我同意你的觀點」;小 結——複述學生在討論中提出的主要觀點。

誠然,有效的課堂提問是需要在大量的真實課堂中刻意練習的。從預設問題到真實課堂的實現,需要綜合設計。

教師要對每節課的教學進行具體思考:

學生現有的起點是什麼?

教學重難點是什麼?

為達目標,要選擇什麼樣的教學內容作為資源和手段?

選擇什麼樣的教學策略來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資源?

如何組織師生之間多向、有效的互動?

何以知道目標是否具體得以落實……

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才真正值得我們提問;沒有規範模版的優秀,才真正值得我們追求。

相關焦點

  • 職場中你需要學會有效提問,成為銷售達人
    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3個原因:有效提問,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有效提問,才能保持良好的互動;有效提問,才能掌控談話的進程;李銘採訪結束後,帶著這些問題和回答記錄,交給了新聞編輯社的同事,同事們看完一愣,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是人盡皆知的,這樣的採訪根本沒什麼實際意義。顯然,如果你不能做到有效提問,你也將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 人大新聞局:點記者提問遵循三大原則 和著裝無關
    這些活動從什麼時候開始舉行,有什麼樣的運行規範,如何選擇參與者……還有,記者獲得提問機會真的有絕招嗎?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兩會新聞中心,全方位解讀兩會發布會、記者會的方方面面,和讀者一起走進新聞背後的新聞。1問:兩會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會的傳統是從何時開始的?當時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第一任新聞發言人是誰?
  • 校長張希:學術會議中的提問藝術
    現在的學生比我們當年活躍得多,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聽過報告之後,常常踴躍提問。有的學生會在提問前先做一些點評;有的學生會一連提出多個問題;有的學生提問很犀利,等等。我很喜歡報告會上的提問環節,也很享受與學生之間的問答交流。為什麼要提問?以何種方式提問?提問應遵循哪些原則?值得我們共同探討。
  • 李克強被問「執政一年感受」 笑答「問題太大」
    一位香港媒體記者大聲問總理,「今年是否有更多惠港政策?」李克強站定,「凡是有利於香港繁榮發展的事,我們都會去做。」又有記者喊著問總理執政一年的感受。總理笑了,「你這個問題太大。」隨後,揮手離開。第一排「不要提問、不要舉手、不要起身」8時20分,見場內記者進得差不多了。工作人員宣布「佔座有效!」這句話的背後,是讓進入的記者可以到澳門廳享受一下人民大會堂的早點。然而到了9時,工作人員又開始清理「佔座」。
  • 提問驅動思考,答案終止想像
    除了「有搜尋引擎,可以隨時查找」之外,這個問題「常見」的答案無外乎「害怕」、「沒什麼好問」、「問題沒意義」、「不懂,也不想知道」等等。1.「害怕」提問很多人都「害怕」提問,因為提問會被嘲笑,或是引發衝突(宗教問題另當別論)。
  • 專家告訴你有啥講究
    這不,最近就有應付不了孩子提問的微信網友,向微信公眾號「海峽都市報大泉州」求助了。1#來吐槽# 00後女兒的問題,當媽的hold不住了「9歲的女兒問我,懷孕是不是精子、卵子結合,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上周,泉州市區的李媽媽被女兒小善(化名)問倒了。
  • 生物學家駱利群 | 會問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五期少年班合影(第三排左三為駱利群)會問問題科學的道路上,駱利群怎麼問問題?他又在探索著怎樣的未知呢?駱利群:做科學,一個是學習怎樣解決問題,同樣重要的,是學習怎麼問問題。因為問得好,就可以有一個很好的進展。田川:但我們的教育體制,好像並沒有真正激發和教孩子怎麼問問題。
  • 生物學家駱利群|會問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樣重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第五期少年班合影(第三排左三為駱利群)會問問題,探索未知。簡短聊天裡,這是駱利群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科學的道路上,駱利群怎麼問問題?他又在探索著怎樣的未知呢?駱利群:做科學,一個是學習怎樣解決問題,同樣重要的,是學習怎麼問問題。因為問得好,就可以有一個很好的進展。田川:但我們的教育體制,好像並沒有真正激發和教孩子怎麼問問題。
  • 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訓練批判性思維
    當他們發問時,首先肯定他們「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接著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引導他們遠離那些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問題,訓練他們能夠逐漸問出有質量和深度的問題。一旦養成勤於發問的習慣,孩子的自信就能得到鞏固,在未來的生活中才能問出更多好問題。
  • 北京點米科技為你解析GROW模型:最有效的教練模型
    GORW流程提問步驟1、聚焦目標:集中精力實現目標GROW流程的第一步是聚焦目標。教練以結果為導向,先聚焦目標再了解現狀,由此展開高效的對話。教練要迅速地從被指導者的現狀中聽出背後的需求和目標,如果聽不出來就要通過提問來確定目標。在這個環節,行動教練強調要將理想目標轉變為績效目標,也就是要符合SMART原則的目標。
  • 哈佛學霸的時間管理四大原則,讓你一天擁有48小時!
    由於現在的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天被好多事忙的焦頭爛額,讓人非常痛苦,人之所以如此痛苦,原因是他們沒有實行有效的時間管理。你身邊是否有這種神一般的朋友 每天都精力旺盛,有使用不完的勁,學習、生活、社交、興趣什麼都不落下.......你是否也羨慕他們的生活,哈弗大學的一位學生,總結了時間管理的四大原則, 你也一天能當48小時用!
  • 處理液面變化問題的兩個有效原則
    分析:這是一道很常見的液面變化問題因為該題是有關液面變化問題中最簡單一個問題,利用上述解法,還不算很複雜,如果條件發生變化,尤其是浮在液面上的物體不只一個時,用此方法會顯得十分複雜。事實上,如對研究對象加以適當處理,可以輕鬆解決這一類問題。1.固體化原則:將冰熔化成的水視為一塊固體。在上述問題中,冰熔化前漂浮,熔化後懸浮。所以,冰熔化前後所受浮力相等,都等於冰的重力。
  • 介子學術講壇|第二十七講:翻譯中國——內容、原則及方法
    首屆國家教委「中英友好獎學金」獲得者,交學院英語系教授武波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翻譯中國——內容、原則及方法」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外國語學院陳兵教授擔任主持,現場師生認真聆聽,反響熱烈。武波教授   武波博士首先介紹了中國文化的定義,即道學(心物一元,自他不二),接著他解讀了如何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認為應以禮教為可持續之保障,和合為方法論,道統為世界觀。
  • 王俊凱視頻提問霍金 全程使用英語提問發音標準
    王俊凱視頻提問霍金 全程使用英語提問發音標準 11月24日下午,王俊凱通過微博以視頻形式向霍金髮起提問,而且全程使用英語提問,英語發音標準,表達清晰;王俊凱的發言以一個禮貌的自我介紹開始:「親愛的霍金,我是來自中國的王俊凱,很榮幸可以向你請教一些和未來有關的問題。」
  • 中華文明的四大倫理原則與近代西方的四大觀念,有何根本區別?
    在湯因比看來,各種文明儘管出現時間有先有後,但都是可以進行比較的,這就是所謂歷時性與共時性同在的問題。湯因比重點研究了各種文明由分裂到成為統一國家的問題,這讓我很受啟發。中華文明的四大倫理原則與西方的四大觀念近代以來,中華文明的這四大倫理原則,受到近代西方文明所力主的「經濟人」或「自利人」觀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義、「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線型進化觀以及弱肉強食的國際霸權主義這四大觀念的全面挑戰。
  • 生物課堂教學要設「問」有道-生物|課堂教學-每日甘肅-教育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談到問的重要性時,曾風趣地說:「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由此可見,問很重要,也有藝術。  一是「問」的類型。設問,就是教師提出問題,暫不作解釋,也不讓學生立即回答,而是師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探索。設問一般用在研究某個知識點的開首,或一節課的開頭,有時也用在一堂課的結尾處。
  • 選購紅珊瑚遵循「四大原則」錯不了
    選購紅珊瑚可遵循四大原則,你知道嗎?小編下面給大家詳細的介紹。紅珊瑚的顏色變化較大,這是不是跟其生長的海洋環境有關?楊明星:紅珊瑚的顏色是由品種決定的,主要是不同色調的紅色,也有白色的。李恆:大部分珊瑚是白色的,也有少數可出現紅色、藍色、黑色、金黃色和黃褐色。
  • 貓狗驅蟲也有講究,學會了這幾點,讓寄生蟲無處遁形
    對於需要給貓狗驅蟲這件事,想必現在的鏟屎官們都已經知道了,但可能還想不到道驅蟲這件事也有講究。有些寵主想起來的時候就給貓狗驅驅蟲,忘了索性就忘了,這樣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定期給寵物驅蟲,也是鏟屎官們的必修課,通過體內外驅蟲藥的結合使用,能有效驅除及預防貓狗身上攜帶和體內存活的寄生蟲,能使減少它們皮膚病的感染、營養吸收更好、免疫力相對提高,讓它們更加健康。
  • 凡事多問一句,領導意思多明白一分
    靠猜是不行,靠問才是正解。中國知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不難看出,提問對於社會的進步都存在重要意義,何況是職場上的一些運用呢?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停的提問是一種低能的表現。其實不然,這要看你的提問方式和提出的問題。
  • 向領導反映問題有什麼講究
    給領導說話特別有講究向領導反映問題有什麼講究?作者:李留申無論是一個團隊,一個工廠,一個公司,或者是行政企事業單位,在實際的工作中,大多員工都有一些憋在肚子裡的問題。那麼,究竟怎樣給領導反映問題呢?今天從三個方面簡單闡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 言簡意賅,直奔主題。無論你的問題多麼重要,無論你有千萬條理由,無論你與領導的關係多麼親近,在反映問題時都要在第一句話說出主題,看到領導皺起眉頭時,再說明有關話題。切記,不要過多的佔用領導的時間。2. 選準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