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業績差,壓力大?職場中你需要學會有效提問,成為銷售達人

2020-12-06 尤小七

一天早上,一位老太太提著籃子到菜市場買菜,在經過一個賣水果的小攤時停了下來。

賣水果的小販問:"您來點水果嗎?"

"都有什麼水果?"老太太隨口問。

"蘋果、香蕉、葡萄、李子、桃子……"小販開始介紹起來。

老太太看了看李子,搖搖頭走開了。

沒走幾步,老太太來到了另一個水果攤前。

賣水果的小販問道:"您買點兒什麼?"

"有李子嗎?我想買點李子。"老太太說。

"您看看,我這有好幾個品種的李子,您買什麼樣的?"小販繼續問。"我想買點酸李子。"老太太答道。

"別人都是買又甜又大的李子,您為什麼要買酸李子呢?"小販非常好奇地問。

"我兒媳婦懷孕了,想吃點酸的。"老太太解釋道。

"老太太,您對兒媳婦可真好!兒媳婦想吃酸的,就說明她想給您生個孫子!"老太太聽了合不攏嘴,買了一些李子,愉快地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沒有不好的銷售結果,只有不好的發問方式。發問方式決定了你的銷售結果。

小莉是某家通訊公司的客服人員,一天,她接到了一個客戶的投訴電話,5分鐘後,她卻收到了客戶的五星好評。究竟小莉和客戶說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客戶:"我的流量套餐是一個月300兆,但我看到簡訊上說又多出100兆的流量,我想問一下,這個流量是全國通用的嗎?"

小莉:"您稍等,我幫您看一下。您好,先生,您說的這個流量是省內通用的,不是全國通用流量。請問您還有什麼別的問題嗎?"

客戶:"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太費流量了,以前一個月30兆都用不完,現在300兆都不夠用……"

小莉:"確實,手機更加智能了,也更加費流量了。請問您是想換一個流量套餐嗎?"

客戶:"嗯,是的。"

小莉:"請問您是經常在省內,還是經常在省外?"

客戶:"省內,有時公司出差會到省外。"

小莉:"您的流量資費預算是多少呢?"

客戶:"不能太貴,差不多一個月三十元就可以了。"

小莉:"嗯,好的,先生,您可以聽一下這個套餐,很適合您……"

隨後,客戶掛了電話,給了小莉一個五星好評。

小莉通過主動提問,了解到了客戶的具體需求,並能藉此掌握談話的進程,逐步實現自己溝通的目的,為客戶的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服務。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在職場中,如果你想成為銷售達人,需要學會有效提問。

一、為什麼想成為銷售達人,需要學會有效提問呢?

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3個原因:

有效提問,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有效提問,才能保持良好的互動;有效提問,才能掌控談話的進程;

(一) 有效提問,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

一位當紅歌手剛出了新專輯,媒體紛紛搶著採訪、報導。李銘是一名實習記者,也被新聞社安排去採訪這位歌手。

李銘:"請問,您對自己的新專輯滿意嗎?"

歌手:"還好。"

李銘:"請問,哪一首歌是您最滿意的呢?"

歌手:"下一首。"

李銘:"請問,在以後的專輯中,您還會堅持這種風格嗎?"

歌手:"會的。"

李銘:"請問這次新歌歌詞中的一些內容和您的親身經歷有關嗎?"

歌手:"是的。"

李銘採訪結束後,帶著這些問題和回答記錄,交給了新聞編輯社的同事,同事們看完一愣,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是人盡皆知的,這樣的採訪根本沒什麼實際意義。

顯然,如果你不能做到有效提問,你也將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二) 有效提問,才能保持良好的互動

我們都知道溝通能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而懂得提問,能加強我們的溝通能力。

因為在人與人的溝通過程中,不可能總是只有一個人說,另一個人聽而不說的情況,我們更需要的是雙方的互動。

況且,在和初次見面的人交流時,我們常常是以"提問"作為開場白的,不是嗎?

"溝通的秘訣在於提問的能力。"——齋藤孝·《如何有效提問》

《好好說話》一書中,作者曾分享過一個破解初次見面的尷尬的方法,就是聊名字。這也是利用了提問的力量,我們來看看:

"您好,初次見面,我叫黃執中,請問您怎麼稱呼?"

"我叫邱晨。"

"嗯,早晨的晨,是因為在早上出生的嗎?"

"對呀,我媽媽生完我時,眼見窗外的破曉特別漂亮,所以就給我取了這個名。"

"感覺挺有朝氣的。"

"沒有啦,其實我這個人很頹的。那你的名字又有什麼寓意嗎?"

...

懂得運用提問能力,才能讓自己在人際社交中,隨時與對方保持良好的互動,增進彼此的距離

(三) 有效提問,才能掌控談話的進程

朋友曾和我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位遊戲軟體推銷員去推銷遊戲軟體,一進門,他就說:"先生您好,這是我們公司最新的遊戲軟體,裡面集合了經典遊戲和當下最流行的遊戲,您要看一看嗎?"

客戶說:"我都這麼大的人了,還玩什麼遊戲,不需要。"

推銷人員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無奈地離開。

第2天, 又有一位遊戲軟體推銷員去推銷遊戲:"您好,這是……"

還沒說完,客戶就打斷了他的話,說"不用了,我這個年紀不玩遊戲,你請回吧。"

這位推銷員聽後,並沒有走,而是問了句:"您的孩子現在是上幼兒園吧?"

"是的,已經上大班了。"對方回答道。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智力開發的重要時期,我們設計的這些遊戲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智力。"推銷員一邊說,一邊給客戶演示了起來。

客戶看完後,有一點心動了,不過還是有點猶豫。

這時,推銷人員說:"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孩子學習也不能僅限於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與時俱進,您覺得呢?"

客戶聽完後點了點頭,買下了這款遊戲軟體。

如果能做到有效提問,那麼便能掌控談話的進程,慢慢引導顧客點頭買單

二、如何才能掌握有效提問的能力?

利用"三步提問法",掌握話語主動權;運用"肯定句"發問,引導對方點頭稱是;善用"二選一"法則,牽著對方的思維走;

(一) 利用"三步提問法",掌握話語主動權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三步提問法",即:

第一步,先問"是什麼?"——初步了解對方的需求

第二步,再問"具體是什麼?"——具體了解對方的需求

第三步,最後詢問"為什麼?"——得到為對方營造共鳴感的機會

舉個例子:老劉是個賣水果能手,一天,水果攤來了一位中年婦女。

01.第一步,先問"是什麼?"

老劉問:"妹子,你想要點什麼水果?" "我想買點西瓜。"婦女回答道。

02.第二步,再問"具體是什麼?"

老劉說:"我們這有無籽西瓜和黑美人,也有冷凍的和沒有冷凍的,你想買哪一種?"

婦女回答:"是我家兒子想吃西瓜,他喜歡無籽的西瓜,不過我不要買冷凍的。"

03.第三步,最後詢問"為什麼?"

老劉問到:"大家夏天都喜歡吃冰凍西瓜,既涼爽又解渴,為什麼你不想買冰凍西瓜呢?"

"我家兒子最近腸胃不太好,又念著要吃西瓜,我想買個沒有冰凍的西瓜給他吃比較好,不容易傷了腸胃。"婦女答道。

老劉說:"原來是這樣啊,你真是一位細心的好母親,我這裡有好幾個沒有冰凍的無籽西瓜,甜得很!你看看這個怎麼樣?"

婦女覺得老劉人實誠,又看瓜不錯,就買下了西瓜,開心地離開了。

在職場中,作為一名銷售人員,如果你懂得利用"三步提問法",便能掌握話語主動權,了解到顧客的真正需求,更好地為顧客提供服務,達到理想的銷售效果。

(二) 運用"肯定句"發問,引導對方點頭稱是

認識"6+1締結法則",善用原一平問話法

世界著名銷售人員原一平在推銷壽險時,總愛向客戶問一些主觀答"是"的問題。他發現這種方法很管用,當他問過五六個問題,並且客戶都答了"是",再繼續問保險上的知識,客戶仍然會點頭,這個慣性一直保持到投保。

原來這是心理學上的"慣性"使然。於是,原一平利用這種方法,締結了很多大額保單。後來,這種方法被稱為"6+1締結法則"。

"6+1締結法則"源自於推銷過程中一個常見的現象:假設在你推銷產品前,先問客戶6個問題,而得到6個肯定的答案,那麼接下來,你的整個銷售過程都會變得比較順暢。

當你和顧客談產品時,對方還不斷且連續地點頭或說"是"的時候,你的成交機遇就來了。此時你的顧客已形成一種慣性。每當我們提一個問題而客戶回答"是"的時候,就增強了客戶的認可度,而每當我們得到一個"不是"或者任何否定答案時,也就降低了客戶對我們的認可度。

如果你的客戶真的要拒絕你,那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一聲"不",說"不"的同時,他所有的生理機能,分泌腺、肌肉等也都會進入拒絕的狀態。然而,一句"是"卻會使整個情況為之改觀。

所以,優秀的銷售人員更懂得利用"肯定句"發問,引導對方點頭稱是

(三) 善用"二選一"法則,牽著對方的思維走

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多湖輝曾說,"根據人們選擇後者的思維習慣,在有兩個以上的選擇時,將你所期待的問題放在最後,就能獲得滿意的回答。"

"二選一法則":又叫"封閉式提問",這種提問方法能縮小選擇範圍,讓顧客在不經意間順著你的思路走。

舉個例子:

你想約一個人見面,如果你問:"有沒有時間?"對方通常會回答"有"或是"沒有"。

而如果你這樣問:"你周六有時間還是周日有時間呢?"這時,對方就會順著你的思路去想,告訴你周六或是周日。顯然這樣的答案才是我們想要的。

細心的人會發現,當我們去服裝店買衣服時,經驗豐富的銷售人員總是會問:

"您喜歡淺色還是深色的衣服?"

"您覺得這個顏色好還是剛才那個顏色好?"

因為作為銷售高手,他們懂得利用"二選一法則"來促使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

在運用"二選一"法則時,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我們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01.選擇滯後原則

選擇滯後原則,即在提問時,把你希望對方選擇的話放在後面,人們通常會選擇它。

比如,當顧客看到2件喜歡的衣服,卻不知如何決定,猶豫不決時。

你可以這樣說:"您打算買一件還是兩件呢?兩件可以換著穿。"

絕大多數顧客會脫口而出:"那就兩件吧。

02.適度原則

適度原則,即在運用這個"二選一"法則時,應當適度地使用。

因為人們最怕囉唆的人,如果短短的一分鐘內你就頻繁使用"二選一法則",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在強迫他,自然會對你產生抗拒心理。

比如,當你剛進入商場時,一些銷售員就對著你問:

"請問您買褲子還是衣服?"

"您喜歡哪種款式?是這個還是那個?"

"您喜歡明亮一點的還是暗一點的顏色?"

如果你一直聽到這樣的話,應該會感覺不自在,也會失去了購買的興致吧。

在職場中,銷售人員如果懂得適當運用"二選一"法則提問,便能藉此牽著客戶的思維走,逐步達到自己的溝通目的,實現銷售目標

三、 總結

"提問,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學會提問,善於提問,是成功銷售的重要技巧"

作為一名銷售人員,溝通能力很重要,而提問能力也是溝通能力的一種,我們需要認識到提問能力的重要性,並懂得有效提問,才能得到有效信息,在溝通中實現良好互動,並藉此掌控談話的進程,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為客戶提供好服務。

利用"三步提問法",掌握話語主動權;運用"肯定句"發問,引導對方點頭稱是;善用"二選一"法則,牽著對方的思維走;

學會以上這3種提問技巧,成為職場中的"高情商"銷售達人。

如果你有其他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和你一起探討學習!感謝閱讀,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不懂銷售,你就自己「跑斷腿」:頂級銷售5大黃金法則、26個技巧
    所以,很多銷售員就開始抱怨銷售難做,抱怨客戶難纏,於是便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做銷售,如此,自然難以做出業績來。惡性循環下去,很多銷售要麼人過中年卻依然在銷售底層混飯吃,要麼就成了逃兵。其實,這些銷售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將做銷售當成了體力活,不懂得銷售是心與心的較量,認識操控心理,要比起那些呆板、生硬的推銷方法要有效的多。
  • 優秀銷售都具備的七個好品質,你中了幾條?
    銷售,在一部分人眼裡是個沒門檻的崗位,而在另一部分的人眼裡,卻是一個望而生畏的崗位,這也恰恰說明,做銷售很簡單,而成為一名優秀的銷售太難了,尤其是從事房產銷售。
  • 關於「職場壓力管理」,你知道多少?
    結果發現,10年前這家企業員工感受到的職場壓力,和這一次裁員感受到的壓力,並沒有大的差異。但凡企業面臨大幅度裁員,員工感受到的心理壓力其實是一樣的。事實上,當大環境不好了,各家企業的員工在潛意識裡都會有心理準備。我們感覺,此次裁員潮中,員工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會比10年前的狀態穩定很多。
  • 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01氣壓君是一個被木桶理論坑害了多年的職場小青年兒。曾經篤信的,甚至用來追求完美的、平衡的教條,如今卻成了身上難以擺脫的枷鎖。如果你也深信著這個理論,那麼下面要說的,你還是需要知道一下的好。上學的時候,老師就經常拿木桶理論說事。
  • 如何複製銷售精英的基因,倍增團隊業績?
    有一天一個銷售人員離職,公司人力資源部又招聘了一位新的銷售人員加入到這個團隊中,這個銷售人員的能力非常強,一個人產生的銷售額是7.5萬,原來那9個銷售人員的業績沒有什麼變化,繼續保持了5萬左右,但是這個銷售團隊的月度銷售額變成了52.5萬,和之前相比增長了2.5萬。
  • 大客戶銷售管理方案:含崗位職責、績效考核指標、業務流程管理
    企業每個部門每個環節都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進行精細化運營管理。微網商學院精心打造的官方專欄《企業管理工作手冊-全新實用版》本專欄將從辦公室日常規範、財務管理制度、採購管理制度、經營管理、項目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倉儲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個板塊,系統全面深入的為各位專欄讀者分享。
  • 如何成為職場達人- 品質(IQC篇)
    上一章節, 我們講到OQC出貨檢, 那麼緊接著上篇所講, 這期我們來聊聊IQC來料檢 ,首先IQC在品質部門負責所有原材料的來料管控和檢查,那IQC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IQC呢, 怎樣才能夠成為優秀的IQC呢, 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希望能夠幫到朋友們。
  •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
    職場上,受到領導重視的員工,往往具備這3個特徵,希望你有要想在職場上有大的發展,領導的提拔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整個公司那麼多位員工,老闆不會每個員工都了解,知道他們的具體情況。這樣一來,提拔員工的任務自然就交到了領導的身上,要是無法得到領導的喜歡,肯定就難以往前再進一步。所以,怎麼和領導處好關係,就成為了職場上的一大學問。
  • 老闆須知:銷售激勵體系的計算方法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績效」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銷售激勵體系的計算方法薪酬管理人員在計算銷售激勵獎金時需要考慮兩個因素:各個衡量指標之間是累加還是相乘的關係?
  • 江中藥業成名多年,業績「原地踏步」,子公司違法銷售劣藥
    成名多年,業績原地踏步醫療保健是人類長期的基本需求,所以醫藥行業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跑道。細分看有創新藥,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很長的實驗周期,九死一生,但是一本萬利。有仿製藥,低投入高毛利,但更多靠銷售渠道,競爭激烈。也有靠著獨門老方子生存的中藥,受到政策扶持,但也被質疑是智商稅。江中藥業更多屬於非處方藥,介於藥品和保健品之間,主要看品牌和營銷。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銷售呢?要是佔了3個的話,儘量早點換工作
    相如現在比較火熱的銷售類行業,這類行業的特點一般用不著體力,只需要動腦耍耍嘴皮子就行,因此備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雖然做銷售表面看起來很光鮮,可實際上要想把業績做上去,還真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如果你現在正做著銷售類的工作,但你自身佔了以下這三條不利因素,那麼我勸你還是儘快轉行,第一是平時說話比較直接,情商很低的人就不適合做銷售,相信大家都應該明白。
  • 新華三銷售大數據 預知未來不靠猜
    縱觀各家名企,雖各有特長,對於銷售數據的分析卻是企業成長發展過程中,必須練好的基本功。在小場景中,一支筆、一個本便能完成各類銷售數據的記錄,簡單且高效。然而,當企業規模變大,產品線變多、渠道遍及全國乃至全球時,如何快速獲得有效、實時銷售數據,整合併打通各部門之間的銷售數據,為整個銷售部門提供基礎的數據支持,並從中獲得關於趨勢及未來的洞察則會變得十分困難。
  • 銷售不斷地「NEXT」,才會有業績
    一提起銷售這個詞,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感到厭惡,但是人生無處不銷售,找工作就是要把自己給賣出去,找伴侶也是把自己給賣出去。要找到好的工作,好的伴侶,我們就要把自己給賣出去,你賣的價值越高,你獲得的工作就好,你的伴侶也會很適合你。
  • 職場壓力如何緩解,哭到底是不是辦法?
    上述症狀都是一個人存在強大職場壓力的表現,這種感覺會讓人非常煩躁,甚至情緒瀕臨崩潰大哭。 都說職場不相信眼淚,但用同事的話說:壓力大得,1天哭1頓,1頓哭2小時還不夠,應該1天哭3頓,每頓2小時,方能緩解。
  • 客戶管理如何使用銷售漏鬥
    銷售漏鬥的實際應用銷售漏鬥可能是銷售中最有用的概念之一,它既不是銷售技巧,也不取決於運氣。在使用銷售漏鬥之前,首先,需要定義它的各個階段,我們拿網站設計服務來做例子,可以劃分為4個階段:線索篩選:那些你還沒有溝通過,卻需要你服務的人,他們可能是你的潛在客戶。電話約訪:聯繫這些客戶,並從中保留願意和你面談的客戶。
  • 銷售獲客渠道在哪裡?(下)
    但對於這種投放要注意以下幾點a、和業務相匹配b、提前做好數據的檢測c、越垂直越好d、可以大範圍的進行測試,比如你做職場培訓的,可以找100個職場相關的博主或帳號進行投放。就是品牌方找一群志同道合、想賺錢的人成為自己產品的推銷員。只是搭建渠道的形式不同而已,有的經銷商開門店,有的微信直接賣,有的擺地攤。但經銷商模式,永遠是產品推廣中永不落後的模式。共同推廣、共擔風險、共同獲利。當然要建立一套可靠的經銷商模式,不僅產品要可靠,還要在品牌、服務、政策方面為經銷商(代理)提供支持。
  • 郴州鋅鋁鎂銷售企業_銷售價格
    郴州鋅鋁鎂銷售企業_銷售價格就西南市場來看,西南地區鋼廠採購內礦較多,受進口礦價下跌影響,內礦生存較為艱難,若進口礦持續下跌,西南地區部分礦山面臨關停局面,屆時鋼廠被迫採購外礦,交通物流成本劇增,給本就利潤幾無的鋼廠帶來成本壓力。在鋼鐵產業鏈上,一方面,鋅鋁鎂的資金緊張壓力加大了鋼價下行的壓力。
  • 人在職場丨不受重用,升職總輪不到自己:你正在經歷職場冷暴力?
    另一類是,跟集體的規定性動作不一致,比如在團隊裡當大部分人都在用方言溝通交流,你卻說普通話,顯得「格格不入」,成為集體裡的「異類」。甚至很多新人,思想單純願意把公司當家、把同事當作朋友。這也是遭遇職場冷暴力的原因。
  • 搞笑有套路,段子有公式,有效提升你幽默感的工具,記下來你也行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經常會被一些段子逗笑?在看《吐槽大會》的時候,你是否也覺得寫這些段子的段子手好有趣、好聰明、好有智慧?如果你也希望成為一個「段子達人」,那麼我相信看完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段子,通常是一種與人交往中用來緩和氣氛或者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
  • 職場壓力大讓你感到焦慮?對抗壓力我有方法
    其實職場是我們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進行社會性實踐的重要場所,無論你是菜鳥還是老手,只要身處職場就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挫折;當代作家王小波曾說過:「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 所以對待工作我們要有「工作虐我千萬遍,我待工作如初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