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場壓力管理」,你知道多少?

2020-12-06 中外管理傳媒

採寫:莊文靜 責任編輯:李靖

本期「管理百家」特邀觀察家:暢小璐(CESC中國EAP服務中心、上海伊安陂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近期,一份《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引發了大量關注。尤其報告提到:近半受訪者認為「現今人們心理問題嚴重」。而其中,公務員群體中,處於中高等壓力水平者已經過半——達到52.2%,處於中高等焦慮和抑鬱水平者則分別達到35.2%、33.2%,已是相當高的水平……

這份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的中國第一部國民心理健康藍皮書,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這些觸目驚心的國民心理健康水平現狀,以及各職業的調查結果,都對我們理解各行業的企業管理有重要指導意義。

那麼,再放眼整個職場,由於從2018年開始的裁員潮出現,很多企業都面臨生死難關,很多職場人都被大環境裹挾其中。

那麼,作為職場人該如何面對職場心理壓力?作為企業,該如何化解員工的職場壓力?有沒有可能將壓力轉化為職場動力?本期「管理百家」特邀資深心理管理顧問、上海伊安陂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暢小璐,為壓力重重的職場人和他們的管理者答疑解惑。

1

壓力大的人,不會說自己壓力大

《中外管理》:中國首部心理健康藍皮書掀開了職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一角。其實,無論國內、國外,當下全球都面對裁員潮,並且在今年還將延續,您認為現在職場人的壓力狀態和以往有哪些不一樣?

暢小璐:儘管2018年全球裁員潮加劇,但其實我們的感受和數據並沒有明顯波動。

比如,10年前我們展開過某企業的裁員心理支持服務,2018年又因為裁員去了。結果發現,10年前這家企業員工感受到的職場壓力,和這一次裁員感受到的壓力,並沒有大的差異。但凡企業面臨大幅度裁員,員工感受到的心理壓力其實是一樣的。

事實上,當大環境不好了,各家企業的員工在潛意識裡都會有心理準備。我們感覺,此次裁員潮中,員工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會比10年前的狀態穩定很多。

《中外管理》:《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很多行業職場壓力過大,您認為職場人的壓力主要源於哪些方面?高壓力又會導致什麼?

暢小璐:職場人的壓力主要源於四個方面:

第一,工作負荷,比如KPI業績指標;第二,人際關係,職場中上下級關係的處理等等;第三,自身職業晉升帶來的壓力;第四,環境的壓力,通常是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比如,在CBD商圈,抬頭望去都是高樓和各類企業,在企業內部又盛行加班文化,這些都會給我們帶來壓力。

我們遇到比較多的情況是,職場壓力大的人群通常不會告訴你:「我壓力大了」。而是表現為最近睡眠不好,工作效率突然降低了,每天下午就精神不足,還有心悸、出汗等身體問題,或者最近頻繁跟上司爭吵,或跟下屬有溝通障礙。總之,壓力都會具化為身體和溝通問題。

而且,當我們問到:「你最近是不是感覺壓力大了?」他們自己往往會否定。這類職場人群最擔心的是:以上表現出的那些問題會影響自己的個人業績和晉升通道。

你會發現,這類人會在心境上會出現惡性循環:情緒管理不善導致的溝通障礙,溝通障礙又進而導致進一步的焦慮,整個過程就是一連串的糟糕心境。

2

壓力,是自我探索的大門

《中外管理》:那該怎樣化解這些呢?一是職場人如何自我化解,進行自我管理?二是,作為管理者,該如何幫助這些員工化解職場壓力,協助員工進行情緒管理?

暢小璐:這些都是企業特別關注的問題。現在大家不會羞於說自己壓力大,但實際上你問他壓力大有什麼表現?他又說不清楚。

讓管理者非常頭痛的是如何去緩解他們的壓力?一方面管理者不可能不給他們壓力,另一方面管理者自身的壓力更大。

所以,當員工來做諮詢時,發現他是因壓力導致的問題時,我們一般會分析壓力來源,進行一個有效引導,帶領他看到是壓力導致了焦慮和情緒化,導致了溝通的問題,到這時候就會教他一些辦法去緩解壓力,對一些表象症狀進行「應急處理」。

而深層次的辦法,我們會告訴壓力人群:其實你要認真做自我調整,因為是你的某些觀念或者認知導致了你的焦慮。這就是引導他看到自己的盲點。

悟性比較強的員工,一點就會通。當人有感悟,說:「哦,原來是這樣」的時候,其實改變就已經開始了。

所以,關鍵是引發當事人對自我的探索。

3

壓力管理:「化壓力為動力」是最倡導的境界

《中外管理》:這是不是意味著,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壓力不是別人化解的,而是要靠自己解決?

暢小璐:當你覺察到的時候,就是改變的開始。

如果真的覺察到壓力,那麼就真的接納它。其實,當人去體會壓力時,這時的壓力和之前並沒有感受到它的時候,對人的影響就已經不一樣了。

目前,如何將「壓力轉換為動力」,是壓力管理中最倡導的境界。

以前,我們會更多低教人緩解壓力、釋放壓力的辦法,但那只是表層。最終一定是讓人看到壓力、直面壓力、接納壓力、擁抱壓力,最後有效把它轉化為激活你生命能量的動力。

這也是近些年,我們一直在跟企業探索的課題,也研發了應對性課程和團體服務。但要說有什麼可以立竿見影的「幾步法」,並不現實。

為什麼我們看到越優秀的人壓力越大?一方面,他們很在意外界的評價,另一方面是他們大多追求完美。這是非常大的壓力源,別人可能覺得80分就非常滿意了,他們120分還覺得不夠,這個壓力別人都幫不了他們。其中,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讓他看到「原來我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而忽略了自己」「原來我對追求完美似乎苛刻了」,此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4

員工幫助計劃(EAP),正在中國蓬勃發展

《中外管理》:為了應對各行各業的職場壓力,EAP(員工幫助計劃)是西方國家非常普遍的措施。現在,國內企業對EAP服務的接受程度,是怎樣的狀態?以往外企、大型企業外,哪類企業在更多地使用EAP服務?

暢小璐:應該說,現在關注員工發展的、注重人文關懷的企業,都在使用EAP服務。不像10年前,80%的EAP服務是外企在用。從2008到2015年,央企基本上都有EAP項目了。現在,很多民營企業,特別是網際網路企業也基本有EAP項目。

一方面,是因為是員工年輕化,他們有這種需要;另一方面,是網際網路企業的變革、變化特別大,比一般的傳統企業大很多,所以員工更需要應對變化的能力。而中國EAP發展到今天,更多是伴隨著員工發展、企業組織的發展,跟他們一起去共創內容。而EAP,也從最早的身心結合、心理管理的結合,到自我成長與組織發展的結合,已經非常深入企業了。而且,針對每個行業的差異,其實EAP都有不同的側重點。

《中外管理》:網際網路企業普遍有EAP項目,那麼,對於傳統行業,目前的EAP服務側重於哪裡?

暢小璐:EAP在傳統製造行業、金融業、通訊行業等已經服務了十幾年了。比如:在傳統製造企業「關停並轉」的各個關鍵節點上,像最傳統的裁員心理支持,在很多大型企業搬遷,或整個停掉某個生產線等大變革中,EAP都有很多介入。

中國的EAP也有不斷的創新和變革。比如,我們在一些企業裡,已經培養出一批內部的EAP專員或專業團隊了。

對於許多大型央企和民企,外部專業團隊的力量遠遠不夠,通常要靠內部的「EAP專員」,他們在一線去作我們的觀察者、發現者、推動者、宣傳者,做了很多輔助性的工作,這是EAP本土化的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非常大的亮點。

《中外管理》:面對普遍的職場壓力,您會給職場人什麼建議?

暢小璐:職場人會覺得壓力大,這是大環境所致。壓力大並不是壞事,每個人都面臨壓力,職級越高,壓力越大,不妨向上看看你的上級、公司的CEO,他們的壓力幾百倍於你。所以,我們要想幸福地活下去,或者活出自己的精彩,那唯一能做的就是直面壓力,去擁抱它、接納它,並將這種壓力轉化為激活我們生命能量的動力。如果你有這樣的思考,改變就已經開始了。

相關焦點

  • 職場壓力管理——祝卓宏:職場壓力是什麼?
    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人際交往場所,不同級別、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職場人士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源。究竟什麼是工作壓力?針對我國公務員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顯著問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於2015年至2017年調查了32436名公務員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公務員生活問題壓力最大,其次是職業發展壓力,然後依次是工作任務壓力、角色定位壓力和人際關係壓力。
  • 【職場壓力管理】祝卓宏:職場壓力是什麼?
    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人際交往場所,不同級別、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職場人士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源。 究竟什麼是工作壓力? 針對我國公務員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顯著問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家公務員心理健康應用研究中心於2015年至2017年調查了32436名公務員壓力與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公務員生活問題壓力最大,其次是職業發展壓力,然後依次是工作任務壓力、角色定位壓力和人際關係壓力。
  • 職場壓力大讓你感到焦慮?對抗壓力我有方法
    其實職場是我們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進行社會性實踐的重要場所,無論你是菜鳥還是老手,只要身處職場就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挫折;當代作家王小波曾說過:「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忍受摧殘,一直到死。」 所以對待工作我們要有「工作虐我千萬遍,我待工作如初戀」的態度。
  • 善世分享:員工請假被拒自殺引熱議,該如何管理職場壓力?
    自殺的人一般都是壓力太大,最後崩潰,走向不歸路。對現在職場中的絕大多數80後、90後來說,雖然還不至於自殺,但處在「高壓鍋」裡的人不在少數。據網絡媒體「36氪」在2019年做的調查顯示:63%的人對目前的就業環境充滿焦慮,只有17.7%的人對職業現狀表示滿意。
  • MBA職場:5個情緒管理方法
    【MBA中國網訊】職場中最能獲益的心得是什麼?我會回答:情緒管理。這個話題對職場新人,特別是職場女性來說,應該是進入到職場的第一門必修課。   這項軟實力究竟怎麼影響我們的職場路徑,又該如何管理?
  • 職場壓力如何緩解,哭到底是不是辦法?
    在職場,有壓力這是一件再正常再普遍不過的事情,不論是領導,亦或是員工,無論是把職業當成事業,還是僅僅為了餬口,大家都會有無處宣洩的職場壓力,這些狀態一般表現為: 第一,永遠踏實不下來,總覺得工作很瑣碎也很難做,經常掛在心上,甚至是半夜也覺得難安。
  • 中間管理錄利根川:一個沒有萌妹子教你如何在職場生存的動畫
    職場如戰場,雖然職場上沒有一絲一毫硝煙,但是每走一步都是萬分的驚險。然而除了驚險之外,職場當中也有許多的趣事。因此,關於職場的番劇也是有著一些可觀的數量。可惜職場題材還是過於小眾,大部分的職場番劇都不怎麼出名,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白箱》、《櫻花任務》、《New Game》了。
  • 什麼是職場管理?職場管理的訣竅在管心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是管理活動的參與者,一個層級的管理者相對於自己的上級,是被管理者,而被管理者相對於自己的下級,又成為了管理者,職場運作的過程,就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相互作用的過程。如何進行有效管理,什麼樣的管理才是更有效的管理呢?
  • 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01氣壓君是一個被木桶理論坑害了多年的職場小青年兒。曾經篤信的,甚至用來追求完美的、平衡的教條,如今卻成了身上難以擺脫的枷鎖。如果你也深信著這個理論,那麼下面要說的,你還是需要知道一下的好。上學的時候,老師就經常拿木桶理論說事。
  • 你的壓力分數有多少?GarminMove智能手錶告訴你
    你的壓力分數有多少?GarminMove智能手錶告訴你 2019年11月11日 10: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最近,一支視頻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特別是女性朋友。
  • 職場孤獨症:其實有解 - 職場 - 世界經理人網站
    職場孤獨症,它與你有多少朋友、多少同學或閨蜜無關,因為他們不能參與你的工作,而工作卻佔據了你一天裡超過了1/3的時間。大白是一家公司的商務主管,負責跟上遊廠家進行價格談判、對接交期等事宜,按理說多年應該得心應手,但他總是在單位裡愁眉不展,少言寡語。
  • 關於職場上的「門」道,多數人不懂,你真的知道怎麼開門嗎?
    職場,其實是非常講究的,所謂的「門」道,就是職場上真的門,關於職場上的開門和關門,大家都懂得如何禮貌應對嗎?這些都是大有學問的,會不會開門關門很大程度上都會決定著一個人的職場素養如何,未來發展如何,不能不忽視,這裡的「門」道大有講究,多數人都不懂,一起來了解職場的「門」道吧,很受用,別不在意。
  • 【保密微課】關於保密知識,你知道多少?
    【保密微課】關於保密知識,你知道多少?,你知道多少?>就像圖中的故事一樣,無意間的一張照片就讓敵國得知了我們當時的重要機密,可能你不經意之舉,都會將我國的情報洩露出去。網絡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在網上的言論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後行。
  • 為什麼你總是覺得自己壓力大?
    這種一直看起來都很忙的狀態,其背後微妙的副作用,只會帶來慢性壓力。 因此,無論你在經歷什麼苦難,你可能知道,在某種程度上,你必須去發現並解決問題的根源。這即意味著,當你沉下心下來認真思考過後,你的內心可能就會告訴你這樣做,有時候甚至會逼迫你這樣去做。但如果你害怕接受這個事實,害怕去解決真正的問題,那你可能只會越來越糟糕。
  • 這三個職場「生存法則」,不知道讓多少職場人掉進了火坑裡
    我給你說下我的生存法則:幹得過就幹,幹不過把屁股擦乾淨了就走,擦乾淨了成嗎?我不求你們有功,但別給我犯錯行嗎?我就想等著退休呢,別在關鍵時刻給我抹黑!」老張這真的把公司當成養老院了,如果你是老闆,這能忍?職場人想要快速晉升,把握這三點。
  • 35#精密管關於理論重量表你知道多少?
    35#精密管關於理論重量表你知道多少? ,「kg9ip0」   山東海融信主營材質:10#、20#、45#、Q345B、Q345D、42CrMo、Q355B、Q355D各種材質35#精密管等。歡迎來電諮詢。    35#精密管關於理論重量表你知道多少?無縫鋼管管的腐蝕取決於無縫鋼管管鋼中的合金元素。
  • 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熱播 初入職場你會寫郵件嗎?
    節目中,其中一名實習生,在和委託人談話時出現了很不職場的表現:叫錯委託人的姓,回答問題很口頭化,微表情管理很差,特別是當委託人很情緒化的時候,她也跟著附和,表現太過調皮。事後,老師直接點出她太過學生氣的問題,指出,生活氣息是新人很珍貴的地方,但在工作狀態下要全部拿掉。
  • 職場新人必須知道的職場生存法則,這十條助你運籌帷幄,決勝職場
    職場也是如此,處處是江湖,處處也有規則,職場的背後藏著一套說不清道不明的潛規則。如果你不熟悉、不了解,就會使自己在職場屢屢碰壁,不僅無法順利晉升,更有可能會出局。身在職場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掉進職業發展的陷阱,因此首先要先悟透下面十條職場潛規則,做到知已知彼,運籌帷幄,從而決勝職場。
  • 職場之路的分岔口 你該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
    原標題:職場之路的分岔口 你 該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 摘要 【職場之路的分岔口 你該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我該走技術路線,還是管理路線呢?
  • 職場系列:職場上最好撈油水的職位,哪怕老闆知道也很難制止
    文|尚德管理順予大江,職場生涯五年,已經換過三份工作了。目前這個公司是個民營企業,上司是老闆的侄兒,因為換了三份工作,所以對當下的這份工作很看重,工作極其小心。大江負責採購工作,大家都知道採購有油水,但大江從來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