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推遲泰坦星無人機計劃,將在2027年發射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
-
NASA推遲泰坦無人機計劃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據悉,該無人探測器計劃被發射至土星衛星「土衛六」,即泰坦星。這一計劃被稱為Frontiers新領域任務,以探尋可能與有機生命進化有關的生物化學。
-
存在河流的泰坦星,7年後將出現「蜻蜓」,NASA心急著要前往
在過去的探索中,人類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月球和火星上,但是這兩顆星球卻沒有達到人類的期望,反倒是一顆距離地球深遠的衛星受到了不少科學家的關注,它就是土衛六——泰坦星。美國宇航局早在之前就發現泰坦星的地表可能存在著和地球類似的地貌,因此他們一直想要研發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探測。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
-
存在河流的泰坦星,7年後將出現「蜻蜓」,NASA心急著要前往
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然而近期根據外媒報導,NASA確認再次推遲蜻蜓號的發射計劃,公眾最快也需要在2027年才能見證人類第一架無人探測器飛向泰坦星。
-
美國宇航局將泰坦無人機的任務再推遲一年
如果您在等待美國宇航局將無人駕駛飛機發送到土星的衛星由於「外部」因素的影響,航天局將蜻蜓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即2026年至2027年。是的,COVID-19大流行就是其中之一-它對行星科學部預算的影響使得等待更加實際。NASA最初計劃在第一次延誤之前於2025年發射蜻蜓。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這將代表NASA在另一顆天體上的第一個多旋翼科學飛行器,也是第一個在多個區域之間運送其全部科學有效載荷的類型。
-
美國火星車發射時間三度推遲!中國天問一號或先行一步
2020任務的發射時間推遲到不早於7月30日。飛行分析小組已將該任務的發射窗口期延長到8月15日,並正在研究是否可能進一步往後延。實際上,毅力號早已封裝完畢,進入發射前的最後測試階段,但怎奈各種問題不斷,經歷一波三折。在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這已經是毅力號發射時間第三次宣布推遲了。
-
美聯航將45架空客A350-900訂單推遲到2027年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12月4日報導,美聯航將45架空客A350 -900的訂單推遲到2027年。
-
SN8升天,馬斯克載人計劃或將推遲發射
一旦星艦原型機應用在星際飛船上,馬斯克的計劃是先到訪38萬千米遠的月球。到2024年,要完成同時攜帶多名美國太空人前往月球,且名單中有一名女性,她將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女性太空人。然後在2030年,便要正式開始單次帶100人與足夠的物資飛往火星,真正實現人類的火星夢,並且在那裡紮根。
-
NASA打算發射核動力無人機到泰坦星!2034年抵達!
據外媒報導, NASA已經選擇了它的下一個行星任務,它將向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發射一艘名為Dragonfly(蜻蜓)的飛行探測器
-
泰坦星可能真的有生命?NASA:探測器有新發現,必須去看看
這些年來,尋找外星生命成為了很多科學家的研究方向,截止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在這些系外行星上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所以外星生命是否存在,還有待商榷。
-
泰坦星可能真的有生命?NASA:探測器有新發現,必須去看看
這些年來,尋找外星生命成為了很多科學家的研究方向,截止至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當然在這些系外行星上暫時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所以外星生命是否存在,還有待商榷。不過,由於木星離太陽比較遠,所以泰坦星離太陽也比較遠,所以泰坦星的溫度非常低,其表面溫度低至-179.15℃,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這樣的溫度是極低的。雖然這一顆天體的溫度極低,但是卻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即泰坦星可能是一顆生命星球。
-
NASA將旗艦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推遲了
NASA官員7月16日宣布,耗資98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已從2021年3月推遲到該年的10月31日,理由是技術上的困難以及冠狀病毒大流行帶來的複雜性。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部副主任託馬斯·祖布興說:「韋伯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太空天文臺,也是我們的首要科學工作,我們一直努力保持在大流行期間的進展。
-
NASA悄然將其太空發射系統首次試射時間推遲至2021
據外媒BGR報導,雖然美國宇航局(NASA)確實非常希望將太空人送到月球並最終送上其他行星,但該機構目前還未能獲得這樣功能的火箭。 太空發射系統(SLS)是美國宇航局的解決方案,但火箭研發所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該機構的計劃。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18個月前,NASA接受了一項大膽的挑戰,將其探索計劃提前至少四年,並計劃在二十年代末建立可持續月球探索。這期間,NASA不斷取得新進展,向載人登月計劃不斷邁進,這將是繼1972年「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後,人類首次重返月球。
-
天狼星無人機免像控技術在河道整治中的應用
針對河道帶狀複雜的地形條件及高精準的測量要求,提出採用天狼星無人機航空測圖系統進行地形圖測繪的方法,並針對該方法,用實例進行了驗證,驗證結果表明而天狼星無人機航測系統通過其內置100Hz實時動態差分RTK技術和高精度慣性導航IMU系統,很好的解決了照片匹配等問題,在不需要布設像控點情況下獲取高精度的影像數據,大大提高了航測效率。
-
馬斯克壓力山大:NASA要求推遲SpaceX首次載人商業發射
由於在之前的一次發射中,獵鷹9的一級火箭發動機氣體發生器出現故障,美國宇航局決定推遲原定於10月31日進行的任務:將Space X公司首次商業載人發射任務再推遲到11月中旬左右,以便騰出足夠多的時間,讓Space
-
NASA關鍵性火箭測試失敗 美國登月計劃或被迫推遲
SLS名為太空發射系統又叫空間發射系統,是一種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運載火箭,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設計,主要目的是維持星座計劃的進行以及取代已經退役的太空梭。SLS的設計目的是在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回月球,這是「阿耳忒彌斯」計劃中的核心內容。
-
由於天氣惡劣,SpaceX推遲了NASA的第一位太空人發射
2020年5月27日,機組人員的檢修臂從Demo-2 SpaceX Crew Dragon太空艙擺動離開。惡劣的天氣使當天的計劃升空失敗。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原定於今天下午(5月27日)從佛羅裡達州的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美國怪獸級火箭推遲發射 NASA哭窮:兜比臉還乾淨
此前有報告稱NASA的下一代大型火箭可能無法按照預定計劃在2018年發射升空。現在,這種預測成為了現實。NASA人力資源開發和運營副總監Bill Gerstenmaier今天證實,下一代大型火箭SLS的首飛時間將被推遲到2019年進行。
-
美國受到黑客攻擊,全國發生斷網,為了成功發射衛星推遲發射計劃
大家都知道,就在前幾日我們國家的發射中心,準備將最後一顆北鬥3號衛星發射升空,但是就在一切都準備好馬上要將衛星發射升空的時候,官方卻宣布由於檢測到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取消了發射計劃,此次發射計劃的取消,也引起了國內輿論的熱議,並且就是同一天在美國大部分區域發生了斷網事故,難道是有什麼原因引發了兩次事故發生在同一天嗎? 是單純的因為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