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news!NASA推遲泰坦無人機計劃

2020-10-06 科學書屋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據悉,該無人探測器計劃被發射至土星衛星「土衛六」,即泰坦星


這一計劃被稱為Frontiers新領域任務,以探尋可能與有機生命進化有關的生物化學。此次計劃推遲並非首次,最初計劃將於2025年發射蜻蜓號探測器,因「外部」因素影響而推遲。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在地外星球進行探測的無人機,蜻蜓號將歷經大約8年的飛行後到達泰坦星。


選擇泰坦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的大氣層,科學家認為它非常像我們星球上的早期情況,還有一些液態甲烷乙烷河流,這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的河流。這項任務探測範圍將覆蓋約175公裡(幾乎是所有火星探測車迄今旅行覆蓋的兩倍)。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這也將是NASA在另一個天體上的第一個多旋翼科學飛行器,第一個在多個區域之間攜帶其全部科學有效載荷的飛行器。該無人機將花9年時間執行相對定期的任務,收集樣本,研究土衛六的可居住性,以及其在關鍵撞擊坑中益生元化學的發展。


研究結果的獲得可能需要更長的周期,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蜻蜓號有可能為神秘的月球和地球以外生命的生存能力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助力。

相關焦點

  • NASA推遲泰坦星無人機計劃,將在2027年發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據悉,該無人探測器計劃被發射至土星衛星「土衛六」,即泰坦星。這一計劃被稱為Frontiers新領域任務,以探尋可能與有機生命進化有關的生物化學。此次計劃推遲並非首次,最初計劃將於2025年發射蜻蜓號探測器,因「外部」因素影響而推遲。
  • NASA推遲泰坦星無人機計劃,將在2027年發射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
  • 美國宇航局將泰坦無人機的任務再推遲一年
    由於「外部」因素的影響,航天局將蜻蜓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即2026年至2027年。是的,COVID-19大流行就是其中之一-它對行星科學部預算的影響使得等待更加實際。NASA最初計劃在第一次延誤之前於2025年發射蜻蜓。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這將代表NASA在另一顆天體上的第一個多旋翼科學飛行器,也是第一個在多個區域之間運送其全部科學有效載荷的類型。
  • NASA宣布啟動蜻蜓號無人機任務,準備揭開泰坦星的神秘面紗!
    據《每日郵報》6月28日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宣布,將在2026年把一架名為「蜻蜓號」(Dragonfly)的無人機,送到距太陽14億公裡的泰坦,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泰坦雖然是衛星,但卻和太陽系其他衛星不太一樣。相反地,泰坦的構造及大氣成分與早期地球極為相似,大氣層十分濃厚。
  • 存在河流的泰坦星,7年後將出現「蜻蜓」,NASA心急著要前往
    美國宇航局早在之前就發現泰坦星的地表可能存在著和地球類似的地貌,因此他們一直想要研發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探測。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然而近期根據外媒報導,NASA確認再次推遲蜻蜓號的發射計劃,公眾最快也需要在2027年才能見證人類第一架無人探測器飛向泰坦星。
  • 存在河流的泰坦星,7年後將出現「蜻蜓」,NASA心急著要前往
    ,因此他們一直想要研發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探測。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然而近期根據外媒報導,NASA確認再次推遲蜻蜓號的發射計劃,公眾最快也需要在2027年才能見證人類第一架無人探測器飛向泰坦星。
  • 美國火星車發射時間三度推遲!中國天問一號或先行一步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個重要消息——毅力號火星車的發射時間被推遲到不早於2020年7月30日。毅力號是NASA的新一代火星車,也是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火星任務,耗資約30億美元,旨在探測火星生命跡象,並收集火星樣品,由未來的火星任務帶回地球。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改編自:CGTN [2]而堅毅號將嘗試為人類帶來新的探測方式:無人機探測。要知道別說是火星,人類在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上,都還沒有飛過無人機呢,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用無人機探測其他星球有多麼令人期待?在靈巧號還沒有真正在火星上測試飛行過的情況下,另一艘無人機任務,NASA的蜻蜓號已經入選下界新疆界級任務,計劃於2026年前往土衛六了。
  • NASA把無人機送上火星,最具野心探測計劃啟動
    機器之心報導編輯:張倩、澤南「火星無人機」:NASA這次發射的,是最具野心的探測計劃。此外,毅力號的設計團隊還設定了無人機的尺寸,確定該探測器可以容納一個葉片直徑 1.2 米的微型無人機。在弄清楚這些限制之後,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工程師開始著手設計第一架火星無人機。
  • 無人機快遞計劃擱淺兩年 亞馬遜提議劃分空域
    說到亞馬遜的無人機計劃,我們可能要先回到兩年前的2013年12月,在美國王牌新聞節目《60分鐘》中,亞馬遜展示了研發的「Prime Air」8軸小型無人飛行器,最長飛行16公裡,可攜帶5斤左右貨物。按照當初設想,小件商品不再需要人工配送,無人機通過內置GPS導航和控制器,即可將貨物送到買家手中。
  • 一再推遲後,SpaceX星鏈9發射日期敲定,在NASA火星任務的前一天
    「阿特拉斯5號」火箭將把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2020」(Mars 2020)「毅力號」火星車及其小夥伴「機靈號」無人機送上火星。「毅力號」火星車及其小夥伴「機靈號」無人機 在SpaceX的「星鏈9號」任務推遲了整整一個月、ULA的「下一個火星探測任務
  • NASA打算發射核動力無人機到泰坦星!2034年抵達!
    請看視頻↑↑↑這個大小跟好奇號差不大的探測器將沒有輪子,反之會使用8個旋翼在泰坦大氣層中飛行並尋找有機分子。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提供能量。跟之前向月球和火星發射的探測器不同的是,泰坦擁有0.133地球引力,其大氣密度則是地球的四倍。這意味著在泰坦上飛行實際上比在地球上容易,這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泰坦的表面是由液態碳氫化合物構成的湖泊、海洋和溪流以及由有機「雪」構成的沙丘的混合物。
  • NASA關鍵性火箭測試失敗 美國登月計劃或被迫推遲
    SLS名為太空發射系統又叫空間發射系統,是一種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運載火箭,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設計,主要目的是維持星座計劃的進行以及取代已經退役的太空梭。SLS的設計目的是在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回月球,這是「阿耳忒彌斯」計劃中的核心內容。
  • NASA一周新聞(2021.1.29)
    作為NASA商業太空人計劃的一部分,OFT-2是該公司向空間站發射載人任務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發展裡程碑。預演火星2020登陸2月18日,火星2020計劃的堅毅號火星車和機智號無人機將登陸火星。我們在1月27日的發布會上預演了著陸和任務。
  • NASA:一個被航天事業耽誤的設計公司
    阿波羅計劃的標誌(圖源:nasa.gov)紀念旅行者號計劃(圖源:nasa.gov)紀念火星探測計劃(圖源:nasa.gov)紀念先驅者金星計劃(圖源:nasa.gov)(圖源:chinanews.com)
  • 美宇航局將往土衛六「泰坦」派無人機,還是核動力的
    蜻蜓號在土衛六泰坦表面的藝術畫 | JHUAPL / MichaelCarroll 人類將向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派遣一架核動力四軸旋翼無人機。
  • 土星衛星泰坦上找到乾涸的河床
    泰坦星下的甲烷、乙烷雨積纂成湖,科學家觀測到的光點可能是乾涸的湖泊痕跡。這個猜測或將令十年來的謎團撥雲見日。21世紀之初,天文學家在土星的月亮──泰坦星上看見神秘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有3000多英裡寬。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傑森‧霍夫加納(Jason Hoftgartner)告訴告訴《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除了地球,泰坦至今仍是我們所知,宇宙中唯一地表有液體的地方。泰坦,這顆太陽系中排行最大的月亮,長久以來令天文學家為之著迷。早在2004年,NASA的卡西尼號(Cassini)就觀察到泰坦擁有活躍的天氣系統。
  • 土衛六「泰坦」或存在支持生命成分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張夢然)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儘管與地球「配料」不同,卻被認為比火星更具有生命活動的可能性!土衛六表面被山巒河流覆蓋,它是太陽系中除地球之外唯一表面有穩定液體的星球,不同之處是,地球上是液態水,而「泰坦」則是碳氫化合物。而在太陽系,也只有土衛六擁有原理與地球水循環相似的所謂「甲烷循環」;此外,土衛六也是太陽系內除地球外唯一的富氮星體。
  • 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測試變形機器人,以探索土星的衛星泰坦
    類似設計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用於探索土星的衛星泰坦。目前狀況:NASA的噴氣推進實驗室正在測試3D列印的變形機原型。據NASA稱,它「看起來像一個包裹在細長倉鼠輪子裡的無人機」。它可以分成兩半,像無人機一樣使用小型螺旋槳在空中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