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目前只有地球出現了生命,這與地球獨特的內外部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如果尋找地外生命,科學家們首先會探索一顆星球是否具有和地球類似的自然環境。在過去的探索中,人類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月球和火星上,但是這兩顆星球卻沒有達到人類的期望,反倒是一顆距離地球深遠的衛星受到了不少科學家的關注,它就是土衛六——泰坦星。
美國宇航局早在之前就發現泰坦星的地表可能存在著和地球類似的地貌,因此他們一直想要研發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探測。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然而近期根據外媒報導,NASA確認再次推遲蜻蜓號的發射計劃,公眾最快也需要在2027年才能見證人類第一架無人探測器飛向泰坦星。
為什麼要探測泰坦星?
泰坦星所處的位置屬於太陽系的「寒冷帶」,因為那裡與太陽存在較遠的距離,導致各個星球無法得到充足的熱量。但是科學家在觀測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土衛六時發現,它不僅擁有濃厚的大氣層,而且大氣中還和地球一樣富含氮元素和碳元素。從現有的觀測信息來看,泰坦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著沙丘、河流、山峰等地形。
和地球上的河流不同的是,泰坦星上的河流並非由液態水構成,而是由液態甲烷和乙烷構成。此外,構成泰坦星沙丘的也並非是二氧化矽等常見砂石成分,而是碳氫化合物。總而言之,NASA之所以計劃派遣蜻蜓號去探測泰坦星,很大程度是因為泰坦星表面存在河流和湖泊,儘管這些河流和湖泊裡流淌著的不是液態水,它們依然有探索價值。
蜻蜓號探測器將展開怎樣的探索活動?
據了解,蜻蜓號探測器應用了最新的無人機技術,雖然它的體型要比真實的蜻蜓大許多,但是根據研發要求它將會像昆蟲一樣靈活地在空中飛翔,然後根據命令在指定的地方降落。蜻蜓號探測器和好奇號火星車一樣採用了核動力供能技術,這項技術能夠讓它克服地球與泰坦星之間的遠距離和泰坦星上的惡劣天氣。
根據NASA的官方介紹,蜻蜓號探測器在泰坦星表面降落後將會在上面待長達9年的時間。在這期間蜻蜓號會對泰坦星不同地貌進行拍攝和探測,然後將探測信息儲存起來帶回地球。蜻蜓號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探測泰坦星表面的化學成分,為科學家們研究泰坦星的真實情況提供參考。
如果蜻蜓號成功了,將意味著什麼?
蜻蜓號是NASA歷史上第一架多旋翼科學飛行器,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人探測機概念,如果它最終被研發出來,並且登上了泰坦星,毫無疑問它將會創造難以打破的紀錄。其次,到目前為止還未有航天機構能夠研發出登陸遠距離衛星的探測器,因此蜻蜓號的成功將大大提升NASA在無人探測領域的水平,同時也進一步鞏固NASA在航天領域的地位。
UFO小編個人微信:ziyuanliumeng
關注後回覆:外星人 可以看到50種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