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布啟動蜻蜓號無人機任務,準備揭開泰坦星的神秘面紗!

2020-12-05 八兩科學

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Titan)、又名土衛六,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一直被科學家認為和地球十分相似,它除了有濃密的大氣層,表面亦有穩定液體流動,或含有依賴於不同化學物質的生命形態。

據《每日郵報》6月28日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宣布,將在2026年把一架名為「蜻蜓號」(Dragonfly)的無人機,送到距太陽14億公裡的泰坦,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

泰坦雖然是衛星,但卻和太陽系其他衛星不太一樣。相反地,泰坦的構造及大氣成分與早期地球極為相似,大氣層十分濃厚。我們從太空中幾乎看不到它表面的樣子,因為它總是霧蒙蒙的。似乎它和地球一樣有山川、河流、湖泊、海洋、雲雨。因此科學家高度懷疑泰坦也有生命體,只不過地球的生命以水為基礎,而那裡的生命以液態甲烷為基礎,這種環境會造出什麼奇特的物種?

迄今為止,NASA新疆界計劃(New Frontiers Program)已執行3個科學任務,相信天文愛好者都耳熟能詳,第一個為冥王星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第二個為木星探測器朱諾號(Juno)、第三個為歐西裡斯號(OSIRIS-REx)。

現在,新疆界計劃的第四個任務,確認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提出的無人太空飛行器蜻蜓號(Dragonfly)拿下,它將登陸土衛六以尋找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蜻蜓號預計重約300公斤,機身上下各配備4個旋翼。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在2026年由火箭搭載升空,預計於2034年登陸泰坦,降落於赤道附近的香格裡拉(Shangri-la)沙丘地區,然後進行為期至少2.7年的探索任務。

至於蜻蜓號為什麼不像火星車或月球車那樣,直接設計成在地表行走的車輛?

這是由於泰坦表面多為液態碳氫化合物構成的湖泊、海洋,以及「有機雪」構成的沙丘,不適合輪式或履帶式車輛行走;幸運的是,泰坦的大氣比地球大氣還要濃密,表面壓力是地球表面大氣壓的1.45倍、大氣總重量為地球大氣的1.19倍、大氣密度比地球大氣的4倍,這代表在泰坦飛行比地球還容易,因此NASA決定將蜻蜓號設計成四旋翼飛行器。

另外由於沒有裝配機器人鑽探手臂,蜻蜓號將使用伽馬射線光譜儀、質譜儀等儀器來辨識地表化學成分。

此外,從地球發向泰坦的信號會延遲43分鐘,加上泰坦表面溫度僅零下179℃,也因此蜻蜓號的設計比一般無人探測器還要複雜許多,科學家必須開發一種先進導航系統,讓飛行器在飛行和著陸時可以自主辨識危險,而不是傻傻等地球發送指令。

雖然還要等個十年,但我們終於可以揭開泰坦星的真實面貌,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NASA推遲泰坦無人機計劃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據悉,該無人探測器計劃被發射至土星衛星「土衛六」,即泰坦星。這一計劃被稱為Frontiers新領域任務,以探尋可能與有機生命進化有關的生物化學。
  • 存在河流的泰坦星,7年後將出現「蜻蜓」,NASA心急著要前往
    美國宇航局早在之前就發現泰坦星的地表可能存在著和地球類似的地貌,因此他們一直想要研發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探測。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然而近期根據外媒報導,NASA確認再次推遲蜻蜓號的發射計劃,公眾最快也需要在2027年才能見證人類第一架無人探測器飛向泰坦星。
  • 存在河流的泰坦星,7年後將出現「蜻蜓」,NASA心急著要前往
    ,因此他們一直想要研發探測器對泰坦星進行探測。去年,NASA終於宣布了探測泰坦星的計劃,他們將研發出一款無人探測器——蜻蜓號。然而近期根據外媒報導,NASA確認再次推遲蜻蜓號的發射計劃,公眾最快也需要在2027年才能見證人類第一架無人探測器飛向泰坦星。
  • NASA推遲泰坦星無人機計劃,將在2027年發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據悉,該無人探測器計劃被發射至土星衛星「土衛六」,即泰坦星。這一計劃被稱為Frontiers新領域任務,以探尋可能與有機生命進化有關的生物化學。此次計劃推遲並非首次,最初計劃將於2025年發射蜻蜓號探測器,因「外部」因素影響而推遲。
  • NASA推遲泰坦星無人機計劃,將在2027年發射
    據外媒9月28日消息,NASA將蜻蜓號無人探測器的發射推遲了大約一年,預計將於2027年完成發射。
  • 美宇航局將往土衛六「泰坦」派無人機,還是核動力的
    Carroll 人類將向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泰坦,派遣一架核動力四軸旋翼無人機。NASA已經決定,將發射一架無人機前往土衛六,去探索那顆星球上像雨一樣落下來的有機分子,以及匯聚成江河湖海的液態甲烷。 蜻蜓號無人機,目標土衛六泰坦 這項任務名為「蜻蜓」,是NASA新前線系列任務的一部分。
  • 預計2026年,美國「蜻蜓」航天無人機將前往土衛六尋找生命跡象
    在2019年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宇航局宣布了另一項任務CAESAR(Comet Astrobiology Exploration Sample Return),它將發射一艘太空飛行器從67P/Churyumov-Gerasimenko(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上取回地表面樣本。
  • 泰坦星發現奇異物質,NASA:有助於生命體存活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出,近期在泰坦星(Titan)的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亞環丙烯基自由基分子(Cyclopropenylidene
  • 太陽系內或許存在著外星生命,探訪神秘的泰坦星
    此行兩顆探測器身負不同的任務,卡西尼號的任務是環繞土星飛行,成為土星的一顆衛星。而惠更斯號的任務是深入土衛六大氣層,進行實地考察。兩顆探測器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務,為人類傳回了寶貴的數據。,也是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三),它的平均半徑達到了2575千米(地球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可是為什麼說泰坦星是顆神秘的星球呢?
  • 《泰坦時代》內測先遣隊 職業背景揭秘
    廠商特供稿,以下內容並不代表網易言論日前,由盛世互動研發、聯眾世界代理的II代變形網遊《泰坦時代》宣布5月將正式開啟全國內測。隨著這一消息的曝光,最受玩家關注的系統說明也將一一揭開神秘面紗。今日首先帶來的職業背景揭秘,號稱5個職業五種文明的成長方向,匯集了機械、魔法、星空、叢林等不同文明元素,絕對擁有屬於你的宿命職業。
  • NASA打算發射核動力無人機到泰坦星!2034年抵達!
    據外媒報導, NASA已經選擇了它的下一個行星任務,它將向土星最大的衛星「泰坦」發射一艘名為Dragonfly(蜻蜓)的飛行探測器
  • 泰坦星清晰全景照新鮮出爐,被稱為「外星人的地球」
    幾十年來,土星的衛星泰坦一直籠罩在神秘之中,近日人們終於可以揭去其神秘的「面紗」一睹其全貌。   美國宇航局說,這一新的圖像集是迄今為止泰坦星的最佳觀測地圖,   這顆「外星人的地球
  • 科學大爆炸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科學大爆炸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北京時間10月6日,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
  • NASA的這隻「蜻蜓俠」蓄勢待發!
    據了解,此次NASA可能將於今年發射一個名為「蜻蜓俠」(Dragonfly)的探測器,該探測器將結合地面無人機技術和火星探測磨練出來的儀器,研究土衛六上發生的複雜化學反應。今年晚些時候,NASA將需要在這個任務和另一個最終提案之間做出決定,後者將從一顆彗星上科學家興奮地稱,「這不僅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令人興奮的概念,而且它將滿足我們長久以來對於土衛六的好奇!」蜻蜓號模擬登陸畫面。一旦計劃確定下來,蜻蜓計劃在2025年發射,2034年到達土衛六,歷時9年時間。
  • NASA宣布下一個任務 探測器2034年到達土衛六
    美國宇航局上宣布,下一個太陽系探測任務將向土星最大衛星發射無人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賴尼森廷在電話會議上說:「Tita不同於太陽系中的任何其他地方,並且是最接近地球早期的地方。」新公布的「飛龍」任務「將有助於我們對有機化學進行調查,這些對Titan進行的調查可能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
  • 在「蜻蜓號」去之前,就在實驗室研究一番!
    南衛理公會大學(SMU)研究人員可以幫助確定土星冰冷的衛星土衛六(泰坦),在美國宇航局探測器完成對其表面的探測訪問之前,是否曾經有生命存在。此前NASA宣布「蜻蜓號」任務將於2026年奔向土星最大的衛星,預計將於2034年到達。
  • 解讀神舟八號發射任務四個關鍵詞 揭開神秘面紗
    記者今天就為讀者解讀關於神舟八號的關鍵詞,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關鍵詞之一——可靠性  記者從有關航天專家那裡了解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太空飛行器通過軌道參數的協調,在同一時間到達太空同一位置的過程稱為交會,在交會的基礎上,通過專門的對接機構將兩個太空飛行器連接成一個整體。形象地說就是要兩個飛行器「撞得上,彈不開,撞不壞」。
  • 人類移居泰坦星,基因改造是希望還是噩夢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近日,由薩姆·沃辛頓主演的科幻片《超能泰坦》宣布正式定檔10月12日。《超能泰坦》講述末日危機到來後,在無法改變地球與外星的生存環境時,科學家選擇改變人類自身的基因去適應環境,一項名為「泰坦計劃」的軍事秘密實驗由此啟動。曝光的海報中,地球和泰坦星散發出的光芒照射著沃辛頓的側面,明暗對比使得他的面龐透出神秘之感。
  •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Winnie Lee • 2019-09-17 17:04:56
  • 探尋地外生命不止火星,土衛六(泰坦星)有山有水有大氣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如果一切順利,「天問一號」在宇宙中經過7個月的飛行,將在明年3月左右進入火星軌道。就在3天前,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已率先發射,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