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土衛六,這位土星衛星中最大的天體,是被科學家們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因為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表面的大氣壓達到了地球的1.5倍之多!
探測器從環繞土星衛星土衛六的濃厚大氣層中發現了一個奇怪而又熟悉的世界,理論上生命可以在那裡生根。現在,科學家們將要再次派遣探測器直接「殺」到土衛六,探測土衛六的生命起源!
據了解,此次NASA可能將於今年發射一個名為「蜻蜓俠」(Dragonfly)的探測器,該探測器將結合地面無人機技術和火星探測磨練出來的儀器,研究土衛六上發生的複雜化學反應。今年晚些時候,NASA將需要在這個任務和另一個最終提案之間做出決定,後者將從一顆彗星上科學家興奮地稱,「這不僅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令人興奮的概念,而且它將滿足我們長久以來對於土衛六的好奇!」
蜻蜓號模擬登陸畫面。
一旦計劃確定下來,蜻蜓計劃在2025年發射,2034年到達土衛六,歷時9年時間。根據卡西尼號對土星系統和惠更斯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它將探索的這個世界讓人聯想到偉大的地球,這兩個探測器徹底改變了科學家們對土衛六的看法。在地球上,陽光為生長在田野和森林中的有機生命提供動力;同樣的陽光在土衛六的高層大氣中引發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有機分子,像地球的雨水一樣傾瀉到月球表面。被水覆蓋的地球景觀,而被有機化合物覆蓋土衛六景觀,這一切的相似將由蜻蜓號為我們求證揭開。
在卡西尼號到達之前,科學家並不知道土衛六是如何作為一個系統工作的。後來卡西尼號向我們展示了土衛六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作用在它上面的不同過程。
但是卡西尼號從來沒有通過土衛六厚厚的大氣層看到過它的表面,而惠更斯號探測器著陸後,它的電池在幾個小時內就耗盡了,所以土衛六的表面仍然是個謎。如果一切進展順利,蜻蜓俠將能夠在兩年的時間裡探索幾十個地點。
科學家稱探測土衛六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比如著陸。蜻蜓號不需要像洞察號登陸火星那樣動作頻繁的7分鐘恐怖著陸過程,在土衛六上著陸只是一種悠閒、輕柔的漂浮。由於大氣密度大,大約需要2個多小時。這種大氣層就像一個海綿,加上土衛六上的低引力(約為地球引力的七分之一),使得在遙遠的土衛六上發射變得更加可行。通過旋翼-直升機的設計,蜻蜓號可以從表面起飛,利用美國宇航局為這類任務提供的核能飛走。
談到蜻蜓號的任務目標,科學家稱它將解決土衛六上的化學問題,了解生命起源前的化學,從化學到生物發生了什麼,而土衛六是太陽系中最像早期地球的地方。科學家們知道這顆衛星含有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卡西尼號土星任務的數據顯示土衛六表面有一個大湖,土衛六表面的液體主要是有機化合物,如甲烷,它的固體表面由水冰構成。但是卡西尼號和惠更斯號沒有收集到足夠的數據來闡明這顆行星的化學成分。蜻蜓能夠識別出精確的有機化合物,因此科學家們能夠確定泰坦的分子與陸地生物所依賴的分子有多接近。
並且非常關鍵的是,科學家們曾在實驗室裡進行了一些模擬土衛六環境的實驗,測試它們複製的成分和條件產生了哪些化合物。這些實驗已經有了有趣的結果,是的,這些反應可以產生胺基酸,例如蛋白質的構建塊,但是受到條件限制,它們不可能無限期地運行。而土衛六已經重複這樣的過程數百萬年了。而蜻蜓號此去將為我們驗證這個驚人的結果!
限制就看的NASA的決定了,如果一切順利,數年後,或許土衛六就將迎來一位新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