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加載猛禽SN29發動機的SN6星艦原型機成功試壓及升空,SN7也完成試飛與極壓爆炸測試後,SpaceX公司終於迎來了重頭戲,那就是將會測試高空飛行的SN8星艦原型機。
該原型機不僅升級了原本猛禽發動機的性能,而且增加了「助飛雙翼」,甚至在材質的選擇上面應用了304L不鏽鋼,攝入一定的鎳元素後,其完全可以承載大氣層的極溫,保障SN8賣出太空第一步。
室內壓力測試成功
近日,SpaceX公司的馬斯克稱,SN8是該公司第一個測試高空飛行的星艦原型機,並且已經於南德克薩斯州順利完成防低溫的一系列測試,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下次實現1.5萬米的高空試飛。而之前的SN6與SN7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室內壓力測試,以及100-200米的低空測試。
至於說起關於SN8星艦原型機的測試倒並非一帆風順,早在10月5日跟6日的時候,便嘗試過防低溫測試,但不算順利。因為10月4日,SpaceX公司便為SN8加載了助飛雙翼與尾部襟翼,同時採用少量液氮以及低溫氮氣來為燃料箱增壓,這給SpaceX公司增加了不少難度。在SN8儲罐壓力提升到7個大氣層後,跟發動機靠近的懸架周圍形成了部分洩漏,所幸沒有發生爆炸之類的事故。
到了10月8日,在SpaceX團隊的努力下總算修正了洩漏問題,隨後嘗試SN8原型機低溫壓力測試。本次測試裝入約有1000公噸的低溫液氮。據知情人士透露,這類液氮溫度很低,星艦原型機SN8僅僅表面產生大量白霧,測試也因此圓滿完成。
將展開1.5萬米高空測試
事實上,SN8星艦原型機必須足以完成8個大氣壓測試,才能夠飛入1.5萬米的高空。也就是說,未來想要邁入太空,該原型機的壓力測試要求還會有所增加,本次304L不鏽鋼材料展現出了它的價值,把成本壓縮,才能夠真正的讓太空資源納入民用系統。
下一步,SpaceX公司計劃在本月下旬,針對SN8星艦原型機測試,仍需要展開兩次以上的靜態火力測試。屆時會把其固定在一個發射架上,用來計算出發動機性能以及成品測試。這對於SpaceX公司來說是一道必須面對的難題,因為以前的星艦僅有一臺猛禽發動機,但此次SN8加載的是3臺猛禽發動機。
目前,SN8原型機,高達30米,直徑有9米,後襟翼展有18米,加上頂部尖錐鼻裝置的助飛雙翼,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性能。一旦星艦原型機應用在星際飛船上,馬斯克的計劃是先到訪38萬千米遠的月球。
到2024年,要完成同時攜帶多名美國太空人前往月球,且名單中有一名女性,她將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女性太空人。然後在2030年,便要正式開始單次帶100人與足夠的物資飛往火星,真正實現人類的火星夢,並且在那裡紮根。
NASA提議多測試,將載人飛船臨時推遲
在SN8磕磕碰碰下完成室內低溫測試後,NASA(美國宇航局)方面提出,SpaceX-1號的載人飛船,發射任務需延至11月中旬。按照原來的日程,在10月31日SpaceX公司會發射獵鷹9號火箭,並把三位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人,與一位日本航空航天探索署的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
不過,據外媒報導,NASA方面推遲SpaceX-1飛船,是為了有一定時間進行緩衝,期間要更多的數據審查與硬體測試,不僅是SN8,在10月2日獵鷹9號為NASA的發射(GPS III SV04衛星)任務中,第一級發動機就曾有過氣體發射器出現異常的狀況,最終在發射僅剩兩秒前停止了此次任務。
雖然SpaceX-1號載人飛船會使用不同的獵鷹9號。但NASA方面依然想在發射任務前,先檢驗出火箭可能存在的問題。無獨有偶,早在2014年9月,美國波音公司也有過一次CST-100 Starliner太空艙的任務,項目約為42億美元。可惜在2019年12月,進行嘗試時便失敗了。
如果SN8試飛成功的話,將會是一個裡程碑的標誌,火箭也變成了一種低成本的工具。而載人計劃的發射,將會為人類增加在太空活動的頻次,可能我們離走出地球真的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