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度系列1:測量不確定度的誕生

2021-01-08 周寶瓏

早在150年前,就有了誤差的概念。即在給出測量結果的同時,也給出了正負誤差限。

在漫長的歷史中,誤差理論深入骨髓,人們說到測量準不準,最先想到的就是誤差大不大,誤差小就是準,誤差大就是不準。

在測量儀器的溯源(檢定或校準)中,經常會得到示值誤差,這裡的示值誤差很多情況就是低等級測量儀器和高等級測量儀器測量同一被測量得到的測量結果的差值。這是誤差理論的典型應用。

在久遠歷史(我還沒出生)的誤差表示中,或者不嚴謹的儀器說明書中,說誤差為±1℃,其實這裡不是誤差的定義,表達的是最大允許誤差。體溫計測得值為36℃,說明書表明誤差為±1℃,如果體溫計未經校準,那實際的體溫在35℃~37℃範圍內,是多少無法確定。如果體溫計經過校準,體溫計A在36℃的示值誤差為0.5℃,則實際體溫為35.5攝氏度;體溫計B在36℃的示值誤差為-0.7℃,則實際體溫為36.7攝氏度。

然而,誤差理論中有兩個致命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測量都能得到測量結果,但是測量結果準不準有時候無法判斷,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真值是多少,因此誤差(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的真值)理論上根本無法得到。常規的測量一般都是通過一種方法得到,然後去應用,不存在另一種更準確的測量方法得到更加準確的值(約定真值),誤差的估計值也無從得到。大部分的測量都是間接測量,中間有許多誤差分量,在每個分量中既存在系統誤差,也存在隨機誤差。在誤差的合成中,首先要將所有的隨機誤差引入的標準偏差按照方和根乘以一個倍數得到總的隨機誤差,然後將系統誤差限按照方和根合成為總的系統誤差。然而總的隨機誤差和總的系統誤差如何合成,沒有統一的定論,有的採用代數相加的方法(得到最大的誤差),有的通過方和根合成,有的乾脆不合成(分開表述)。

1963年,第一次提出不確定度的概念,源於英文「uncertainty」,意思是不確定,可以定量表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程度。

經過多年的使用和進化,1993年,七個國際組織(國際計量局BIPM、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理論和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國際理論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國際臨床化學聯合會FCC)聯合發布了《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指南》,簡稱GUM。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也接受了GUM,在檢測和校準實驗室推行GUM。

GUM規定了測量不確定度的術語、評定方法和報告方式,為全世界表示測量結果提供了統一的標尺。

今天,我們已經堅定地認為,只要有測量結果必然要有不確定度,先不論不確定度對於測量結果的補充意義到底有多大,但一個實驗室如果連不確定度都不會評,實驗室的能力是堪憂的。

結語:不確定度理論源於誤差理論,但解決了誤差理論無法解決的問題。

如果覺得此文對您有一點點幫助,請轉發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你 「在看」 我嗎?

相關焦點

  • 不確定度系列3:測量不確定度在測量結果中的表達
    測量結果應包含測量不確定度,比如校準結果示值誤差需要報告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檢測結果臨界值的合格判定需要給出不確定度,而不確定度如何表達呢?01—有效位數測量不確定度本來就是一個不確定的量,如果給出太多的位數或者小數位是沒有意義的。不確定度的取位主要考慮修約誤差限在不確定度中的佔比。
  • 測量的不確定度概念
    1、什麼是測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4910.htm1)測量告知我們關於某物的屬性。測量總是用某種儀器來實現的。2)測量結果:通常兩部分組成:一個數和一個測量單位。2、什麼是測量不確定度?1)測量不確定度是對任何測量的結果存有懷疑。
  • 測量不確定度的概念
    2、什麼是測量不確定度?• 1)測量不確定度是對任何測量的結果存有懷疑。• 2)測量不確定度的表述:由於對任何測量總是存在懷疑的餘量,所以我們需要回答「餘量有多大?」和「懷疑有多差?」• 1)誤差是不確定度嗎?不是! 2)不要混淆術語「誤差」和「不確定度」是很重要的。• 3)誤差:是某待測物的測得值與「真值」之間的差。
  • 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
    ,主要講解了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表示、在符合性判斷中的應用、構成和分類五個方面的基礎知識,相信讀者對測量不確定度有了初步的認識,現簡要總結如下: 1.測量不確定度作用:主要用於對測量結果可信程度的定量表示; 2. 測量不確定度表示:主要有兩個參數,一個用於表示大小、一個用於表示能相信的概率; 3. 測量不確定度主要分為:標準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 4.
  •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及應用
    貫徹國家計量技術規範《測量不確定評定與表示》(JJF1059-1999)水利部水工金屬結構質量檢驗測試中心  張步新  曹樹林  張偉平摘  要:對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基本概念作了簡單介紹,並舉例說明了測量不確定度A類和B類評定以及測量結果給出的方法,為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提供參考。
  • 測量不確定度誤差的區別
    三、影響因素的區別:  測量不確定度由人們經過分析和評定得到,因而與人們對被測量、影響量及測量過程的認識有關;  測量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不以人的認識程度而改變;  因此,在進行不確定度分析時,應充分考慮各種影響因素,並對不確定度的評定加以驗證。
  • 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分析
    很久以來,人們一直使用誤差理論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測量技術的提高,已有越來越多的計量學者認識到使用不確定度評定測量質量更為準確,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成為檢測和校準實驗室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本文結合筆者的理解談談二者之間的關係。   首先應該明確,測量結果是一個區域,測量的目的是為了確定被測量的量值。
  • 測量不確定度基礎知識
    二、測量不確定度的表示 測量不確定度用於定量表示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是「說明了置信水準的區間的半寬度」。就是說,測量不確定度需要用兩個數來表示:一個是不確定度的大小,即置信區間;另一個是置信概率(或置信水準、置信水平、置信係數),表明測量結果落在該區間有多大的把握。
  • 不確定度系列2:測量不確定度該用在哪裡?
    當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小於等於最大允差的1/3時,即不確定度為1mm或更小,則當示值誤差小於等於最大允差時,直接判定合格,當示值誤差大於最大允差時,直接判定不合格。當然根據規範和標準或實驗室要求,可以將比例嚴格到1/4或1/5。如果無法滿足1/3關係,則合格判據嚴格按照示值誤差不超過最大允差和不確定度的差值。
  • 淺談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別
    測量不確定度和誤差是計量學中研究的基本命題,也是計量測試人員經常運用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直接關係著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和量值傳遞的準確一致。然而很多人由於概念不清,很容易將二者混淆或誤用,本文結合學習《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的體會,著重談談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
  • 測量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的主要區別
    上期回顧:上期從人(測量人員)、機(測量設備)、料(被測對象)、法(測量方法)、環(測量環境)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測量不確定度來源的原因,希望對讀者完善測量過程,制定有效措施減小和消除測量不確定度,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 計量測量的不確定度詳解
    有正號或負號的量值,其值為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的真值。
  • 元器件檢測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方法與實例
    摘要:介紹了元器件檢測實驗室對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要求,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對元器件檢測中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若干問題進行了分析,用一個實例說明了如何在元器件檢測中實施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 對於測量不確定度你還有什麼疑問?「測量不確定度評估——GUM法」答疑精編!
    法」網絡公開課,公開課課件昨天小編也在公眾號為大家進行了分享:「測量不確定度評估——GUM法」網絡公開課課件分享來了!答:在評定重複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時,你可以設計期間精密度條件,統計數據來自不同的檢測人員的。六、如果儀器有自然的損耗,那不確定度怎麼做呢?答:定期做設備期間核查、校準,可以監控到設備的變化,性能指標變了,不確定度也應重新評定。
  • 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重要區別!
    (1)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兩者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定義上的差別。誤差表示測量結果對真值的偏離量,因此它是一個確定的差值,在數軸上表示為一個點。但不能用不確定度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對已修正測量結果進行不確定度評定時,應考慮修正不完善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即應考慮修正值的不確定度。
  • 電子變壓器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描述
    我國在1999年制定了技術規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1059-1999)。不確定度一詞意指可疑程度。就廣義而言,電子變壓器測量不確定度意為對測量結果正確性的可疑程度。二、測量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為表徵合理賦予被測量值的分散性,是與測量結果相聯繫的參數。測量誤差的定義為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真值。真值是與特定量定義一致的值。
  • 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10點區別
    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有10點區別 1、定義
  •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在計量檢定中的應用
    沒有質量檢驗的產品和工程是不能放心使用的,同樣,沒有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報告的測量結果也是不能放心使用的。換句話說,測量結果必須給出不確定度評定報告才有完整的意義。然而,筆者發現絕大多數技術機構在日常的計量器具檢定中卻極少做測量不確定度評定。
  • ISO17025:2017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程序
    3.2 檢測組組長負責審核測量不確定度評定過程和結果報告。3.3 技術負責人負責批准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報告。4 工作程序4.1 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4.1.1 對被測量的定義不完善或不完整。4.1.2 實現被測量定義的方法不理想。4.1.3 取樣的代表性不夠,即被測量的樣本不能代表所定義的被測量。
  • 1.7%測量不確定度 又搞事情!持續霸屏中
    使用自主研發的太陽電池組件測試儀GIV-20A+,對72片PERC單晶組件的測試過程進行了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評定結果為:最大功率的測量不確定度為1.7%,有沒有驚訝到你呢?目前,在太陽電池組件測試領域,眾森PV test 實驗室1.7%測量不確定度處於行業實驗室領先水平,已獲得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