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拖著4斤多的東西走路,是什麼感覺?13歲的男孩不好意思說,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父母居然一直沒發現異樣。浙大附屬兒院泌尿腫瘤科徐珊主任說,他從醫30多年來,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睪丸腫瘤,像個即將爆掉的小皮球,足有4斤多。
性教育缺失讓孩子「羞於啟齒」
小張,江蘇某農村人,13歲。
上周四,在父母的陪同下,他步履蹣跚地來到浙大附屬兒院。「前一天,我還能騎電動車。」面對醫生,小張很羞澀,不好意思多說。父母也認為,之前一直沒發現有什麼不對,一天就腫成這樣子了。
年輕的接診醫生看了看,也判斷不好啥情況,陰囊部位沒有明顯的外傷,卻腫得像個小皮球,表層的靜脈血管都被撐得擴張了,還在流血。收治住院後,徐珊主任安排小張做了個B超,結果顯示是睪丸腫瘤。
「目前已經做了腫瘤切除,病理還沒出現,但基本可以判斷是晚期,轉移到哪裡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徐主任說,兒童睪丸腫瘤不算罕見,科室成立10年來已接診過80餘例,但像這麼大的還是第一次見到,「五六十年代的教科書上還能看到,現在已經很罕見了。」
他很納悶,為什麼家長和孩子自己一直沒發現?小張說,其他今年8月他就感覺有點不舒服了,但是一直不好意思說。而父母也是生意人,很少和孩子溝通,更不要談性教育了。
「青春期的孩子都比較羞澀,很多事情難以啟齒,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了這樣的悲劇。」徐主任說,腫瘤細胞呈幾何倍數分裂生長,2個分裂成4個,4個分裂成8個,腫瘤能長這麼大肯定已長了好幾個月。
陰囊不對稱或腫大做個B超
兒童睪丸腫瘤好發於兩個階段:一是3至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多穿開襠褲,很多家長發現孩子陰囊下墜,就診後被檢查確診;二是青春期男孩,和該年齡段性激素水平增高有關。
徐主任介紹,「對於這個毛病,大部分家長都認識不足,很多都是孩子單側陰囊下墜或腫大,過了兩三個月才來就診。」其實,早發現對於治療睪丸腫瘤非常重要,這個腫瘤早期轉移的機率比較小,早發現的治癒率非常高。
怎樣才能早發現呢?B超檢查。當家長發現孩子的陰囊雙側不對稱,或者因睪丸鞘膜積液導致陰囊腫大,到醫院首診時最好能做個B超檢查,90%以上的腫瘤能夠被排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