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都害怕蛇,這可能是源自人類基因中對蛇類的恐懼。原始人一般生活在山洞裡,在山洞這種陰暗潮溼的環境中經常會有蛇類出沒,有時還會對人類發起攻擊。有科學研究發現,剛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見到蛇的照片後,就會嚇得哭出聲來。這可能是人類在潛意識裡對蛇最深的恐懼。
有一部著名的科幻電影,叫做《狂蟒之災》,裡面出現了生活在熱帶雨林中巨大無比的蛇,一度是許多人的童年陰影。然而在地球的歷史上,還真的出現過一種大蛇,考古學家在南美洲的瓜希拉半島發現了一種神秘蛇形動物的化石,長度達到了15米!有人甚至懷疑這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龍的化石。最終科學家研究認為,這是生活在距今約6000萬年前的一種蛇類,科學家們給它起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叫做「泰坦巨蟒」。
在當時的地球,恐龍已經滅絕約500萬年的時間,泰坦巨蟒成為當時南美洲大陸的霸主級生物。據已經發現的泰坦巨蟒化石推測,泰坦蟒最大可以長到15米,體重可以達到1.1噸。相比現在地球上生活的蛇類,泰坦巨蟒的體型實在是太大了。如此大的體型,需要吃的食物也遠比現在的蛇類多,現在有一些蛇類好幾天只進食一次就可以了,但當時的泰坦蟒可是個大胃王。
據科學家們推測,當時泰坦蟒的主要食物就是長達4米的鈍鼻鱷,以及3米長的肺魚等。就算是現代的鱷魚到了泰坦巨蟒的嘴裡,也不過就是一口的事情。或許是由於這樣的原因,隨著地球溫度的降低和食物的減少。在5800萬年前泰坦蟒就滅絕了,存在的時間大概只有200萬年。
在泰坦蟒生存的年代,環境中的溫度最低也有30攝氏度以上,科學家們推測當時地球上的溫度非常高,養活了大量的植物,動物的體型也進化得非常龐大。後來地球溫度下降,動物的體型也就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