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筆者曾撰文《對低價重組中概股的一次成功預測》介紹過的未來金融科技集團(NASDAQ:FTFT)當天突然放量上攻,漲幅高達40%。
出於職業習慣,筆者馬上利用所有資源對這家公司進行了研究——除了這半年在忙著多起併購外,最顯著的變化則是FTFT最近集中換了幾位新高管,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些高管都是年薪一美金。被喻為華商精英教頭的潘偉成新任首席戰略官,年薪一美金;曾供職於國際大行瑞士銀行的劉洋任職該公司營運長,加上三月份上任的CEO黃善春和原董事長薛勇科,這家公司四位高管均是一美元年薪!
在國際上,一美元年薪的企業CEO並不鮮見,但主要都是企業主創人員和老闆,而一家上市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全部選擇一美元年薪就很少見了。
其實,近年關於一美元年薪的討論也從未停止過:有些觀點認為這是在做秀,有些認為是企業財務緊張,有些認為這是企業家的個人情懷,甚至還有觀點認為這是為了避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帶著對這幾位一美元年薪高管的強烈好奇,筆者輾轉聯繫到了FTFT公司CEO黃善春先生。黃善春對此的解釋竟然如此輕描淡寫:哪有那麼多情懷?公司財務也不緊張,無非是幾個暫時財務自由的職業經理人對自己的創業能力、公司發展前景有足夠的信心,從而放棄固定薪酬,將個人所得與企業業績相掛鈎,欲賺取更大利益。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這回答如此簡單,也更顯得真實——扎克伯格也是1美元年薪,而且不要任何形式的獎金。而他憑著期權和激勵計劃,獲得的真實收益超過280億美元!同樣,20年沒拿過1分錢的馬雲,僅2019年,從阿里巴巴一家公司獲得的收益就不止65億元!
從小扎的1元年薪,到馬雲的零元報酬,他們無不是對公司前景有著強大的信心,這些領取0元、1元年薪的高管們,懷揣的是動輒數億、數十億、數百億的「野心」。
由此可以看出,關於一元年薪的現象,確實是廣大吃瓜群眾過度解讀了。高管們選擇獲利最大的薪酬方式確也無可厚非;反之,對公司前景沒有足夠信心的高管,一定會追求高薪,追求落袋為安的短期利益。一如著名的北電網絡,即便是公司市值從3980億美元滑落到年底的1.2億美元,高管們還是領走了佔公司總市值超過12%的工資,因此,公司最終申請破產保護也就順理成章了。
作為FTFT高管團隊一元年薪的代表,CEO黃善春在入主FTFT之後,未來金融科技已完成了一系列「脫胎換骨的華麗轉身」:從生產果汁的傳統加工領域,快速演變到勇立潮頭的金融科技業;並通過不斷收購海外金融科技企業和技術,完成了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半年多時間,公司股價漲了近10倍。
至於薪酬多寡的選擇,黃善春表示,其實是經過深刻考慮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薪酬上,難免會把自己推進坐享其成的氛圍;而放棄了對薪酬的追求,則讓自己把視線從眼前這塊蛋糕上跳出來,做出更大的蛋糕,和股東、員工以及社會共享更大的收益。
對於黃總對公司未來樂觀的預期,筆者並不懷疑。他曾任職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這個曾經的小型民營車企,現在成為排名世界前列的國際化汽車大廠,他們正是通過在英國、瑞典、澳洲、香港、馬來西亞等一系列的併購,其中不乏蛇吞象的經典併購策略才實現了今天的目標,我相信黃善春們正計劃在金融科技領域複製當年吉利的策略。
購買一支股票,投資一個公司,除了要看項目看市場之外,團隊絕對是一個決定性因素。筆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FTFT股票的一路走高直至今日的「暴漲」,和公司高管團隊不無關係——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相信未來金融科技這棵金梧桐,必將因為引來更多的鳳凰駐足而更加枝繁葉茂。
來源於:北方網http://economy.enorth.com.cn/system/2020/12/02/0506930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