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9位上市風電企業高管離職換崗!都有誰?

2020-12-06 國際能源網
  剛剛過去的2019年,14家風電上市企業發布了高管或離職或變動職位的消息:有人屆滿卸任,有人功成退休,有人另擇良枝,也有人黯然退場。
  2019年全年共有29位風電上市企業高管或離職,或變動。其中不乏總經理級別的高管。

  華儀:陳孟列或「下野」避險

  在風電行業諸多離職高管之中,職位最高的是華儀電氣

的陳孟列總經理。

  在華儀電氣上市十年後,2016年12月19日,34歲的陳孟列從父親陳道榮手中接過了華儀電氣總經理的位置,隨後的股東大會中,陳孟列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華儀電氣的董事長。不過,在陳孟列的掌管下,華儀電氣的業績卻始終沒有起色。

  在接手之前的三年(2013-2015)內,華儀電氣的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943萬元、7604萬元和5987萬元,始終保持了穩定的盈利。而在陳孟列接手後,華儀電氣扣非淨利潤驟降為-1.01億元、1764萬元、-1.13億元。雖然業績的下滑不能完全歸咎於陳孟列,但作為集團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面對企業連年虧損的情況,實在難辭其咎。

  除了企業經營所帶來的業績壓力之外,違規擔保、關聯方佔用資金等行為既給華儀電氣沉重的財務負擔,也給陳孟列帶來了更多的壓力。此時,陳孟列選擇了辭去總經理的位置。也正是由於他的主動辭職,才給了新上任的總經理徹查之前財務窟窿的機會,華儀電氣才將自己的問題暴露給大眾。

  明陽:自研替代外購

  明陽智能作為國內著名風機製造商,2019年高管只有兩人產生了人事變動。其中,陳橋寧在加入明陽智能之前長期擔任資管公司經理,擅長對外投資,以錢生錢;而繼任者張啟應則是技術出身,歷任聯合動力、明陽智能的研發高管。董事局這一進一出的變動,也許暗示了明陽智能加大技術投資力度,深鑽風電技術的想法?相比較之下,金風科技在2019年的人事安排上則更加沉寂。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之下,風電搶裝潮應聲而來,這也給風機商帶來了大量訂單。通過查閱2019年半年報我們可以發現,金風科技在手訂單超過15.5GW,而明陽智能在手訂單則為11GW。高達4GW的訂單差距不單單是企業產量的體現,更是技術差距的體現。明陽痛下決心,更換董事會成員,看來在未來一段時間,技術研發將成為明陽智能加大投入的一個重點。

  另外,原財務長吳國賢離開財務崗位,擔任明陽風電(國際)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運達:權責均衡 千金買骨

  運達股份人事變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總經理高玲從財務負責人的位置上退下來,但仍舊擔任總經理及公司董事。在高玲卸任財務負責人職位之後,由原財務部副經理吳明霞接任。在此之前,高玲身兼四職:公司董事、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黨委委員。在此次人事變動後,運達股份內控系統將會更加完善,進一步減少出現財務舞弊問題的風險。同時也是上市企業風險合規的要求。

  另外,原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葉航冶出生於1959年,在2019年剛好年滿60歲,屬於退休年齡。原本將因年齡原因退休,但運達風電決定聘任葉航冶為「首席科學家」,雖然離開了高管位置,但仍舊是運達風電的一份子。運達風電的前身是浙江省機電設計研究院風能研究所,同時也是是國內最早從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研製的機構。在人才上,運達風電從不吝嗇。

  天順:呂波快進快出

  風電行業人事變動中,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無異於天順風能的呂波了。2019年5月剛剛赴任的她在短暫的7個月後就選擇了離開天順風能,作為董事會秘書的她可能和董事會產生了理念不合。值得注意的是,在呂波離開天順風能後的繼任者吳淑紅薪酬為138.50萬元,是公司高管中最高的,甚至高過天順風能董事長、實控人嚴俊旭(年薪82.80萬元)。而且這也不是吳淑紅第一次救場。在2017年3月,原天順風能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鄭康生辭職,吳淑紅就來救過一次場,臨時被聘為公司董事會秘書兼副總經理。

  陳偉明則是從董事的位置上卸任,接替他的是新任董事郭磊。兩個人所負責的方面也不同,陳偉明目前仍舊擔任副天順風能總經理和設備事業部總裁,而郭磊則是天順葉片的董事長。此次董事會變動可能意味著塔筒老玩家天順風能將進一步挖掘企業的葉片產能。天順葉片的也發費用也從2018年6月的300萬竄升至2019年6月的1300萬,且企業公示暴增是因為葉片研發。看來,天順風能將繼續押寶風電葉片。

  泰勝:新舊交替 揚帆起航

  泰勝風能2019年高管變動四人,分別是竇建榮、張錦楠、黃偉光、程泓寧。

  其中,68歲的張錦楠是公司創始人之一,此次人事變動也只是從副總經理的位置上退下來,仍舊擔任公司董事,並且依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一。65歲的黃偉光則是多年擔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和工會主席,並負責部分生產部工作,接替他的是47歲的周奕,也是新任的工會主席。51歲的竇建榮則是離開公司,繼續從事海洋船舶工程事業。程泓寧則是從非獨立董事的職位上卸任,擔任豐年永泰(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

  從人員變動上看,原有的創業元老因為年事已高,精力不足,選擇退居二線,將企業領導權交給後來的繼任者。目前的四位副總經理年齡分別為43、52、48和34歲,總經理則是43歲。年富力強,精明強幹的新一代高管將繼續帶領泰勝風能前行。從此,泰勝風能將董事會和管理層徹底分割,完成了從創始人自己掌管到職業經理人專業掌管的過程。

  天能:監事會大洗牌

  天能重工在2019年的人事變動中都與監事會有關,從監事會離職的兩人分別回到了子公司總經理和安全環保部部長的位置。令人驚訝的是,目前天能重工的監事會僅有三人,僅僅剛滿足證券法要求的最低人數。不過相對天順風能1254名員工和泰勝風能834名員工的公司規模,天能重工僅有530名員工。監事會縮水也理所當然。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弱勢的監事會能否在公司的經營過程中及時發現董事會和高管需要監管的地方。

  大金:董事會掌控高管層

  2019年11月26日,大金重工一口氣宣布三名高管離職,其中既有因董事會換屆的兩名董事石桐靈、陳雪芳,也有副總經理付波。值得注意的是,陳雪芳作為原大金重工財務總監、董事直接離職,接替她的趙月強則以財務總監的身份進入高管序列。目前大金重工共有三名高管,除了總經理孫曉樂外,其餘兩名副總經理陳睿和趙月強都是董事會成員。董事會成員擔任企業高管並不少見,不過在兩名董事副總經理的陪襯下,從大金重工底層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的孫曉樂顯得具有真才實學。

  中材:董事退休

  中材科技2019年人事變動較為簡單,曾任總裁、現任董事的彭建新在60歲的年齡選擇光榮退休。彭建新博士曾任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材建設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國務院國資委實控下的中材科技繼續在風電葉片市場所向披靡,2018年底,公司累計銷售5587MW風電葉片。2019年,中材科技風電葉片收入為19.61億元,佔全公司收入比例的32.35%,利潤比例的29.41%。

  時代:功臣退居二線

  和中材科技同為國企的時代新材也是風電葉片製造行業的佼佼者。2019年12月19日,曾擔任副總經理,54歲的李曉勇離任,擔任公司調研員。據了解,在國企內部,歲數較大但不到退休年齡的官員往往在退居二線后冠以「調研員」、「巡視員」的職位。一是鼓勵老同志繼續發揮餘熱,觀察公司內部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和管理者反饋。二是在退休年齡到達之前給老同志一份不那麼繁忙的工作。

  曾經分管投資規劃、精益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的李曉勇主導了多項信息化項目,在他的指揮下,時代新才管理人員通過系統掌控現場狀況,現場異常處理速度提升,物流周轉加快,生產交付及時率提升26%,現場周轉庫存下降43%,異常處理及時率提升到92%。此次人事變動,是不折不扣的功臣退役。

  雙一:教書育人新篇章

  雙一科技兩位離職高管則為公司董事會成員,嚴建苗作為獨立董事離職,其仍舊在浙江大學任教。左松林則兼任河海大學導師。

  雙一科技在2019年繼續加大了對生產能力儲備方面的投入,山東武城生產基地和江蘇鹽城生產基地新的生產車間近期將陸續投入使用,儘可能的滿足明年國內風電市場客戶需求。

  東纜:未取資格被迫離職

  東方電纜王濤系石油系統出身,在離開東方電纜後擔任美鑽石油鑽採系統(集團)公司董事長、總裁。此次離職是因為王濤在9月17日正式被聘任為獨立董事之後到11月14日之間一直未取得獨立董事資格證書。

  在海上風電時代,東方電纜將繼續發揮其優勢,在海底電纜的研發、銷售和鋪設上繼續領先。東方電纜現擁有陸纜系統、海纜系統、海洋工程三大產品領域。擁有500kV及以下交流海纜、陸纜,±535kV及以下直流海纜、陸纜的系統研發生產能力,並涉及海底光電複合纜、海底光纜、智能電網用光復電纜、核電纜、通信電纜、控制電纜、電線、綜合布線、架空導線等一系列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安裝敷設及運維服務能力,同時提供海洋工程用線纜的客戶定製化服務。

  金雷:審計變更

  金雷股份人事變動只有一人,原擔任公司審計部負責人的閆家華女士另任他職,由原審計部員工賈靜靜擔任審計部負責人。同時,金雷股份更換了審計機構。瑞華事務所不再擔任公司審計機構,聘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公司2019年度的審計機構。看來,金雷股份的財務審計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

  金雷股份主營產品為風電主軸,主導產品有1.0MW至2.5MW的風電主軸及Φ1200mm以下冷、熱軋輥等各類大型鍛件,具有年生產MW級風電主軸3000臺、Ⅰ-Ⅴ級各類大型鍛件5萬噸的生產能力。

  日月:律師組入主監事層

  目前,日月股份共有監事3人,有意思的是兩名非職工監事職業皆為律師。2019年日月股份人事變動中,職工監事發生了變動,另外一名監事也是職工出身。看來日月股份對打官司這件事很擅長。

  日月股份主營產品為風電鑄件。2018年生產風電鑄件16.09萬噸,銷售風電鑄件15.09萬噸。

  華銳:離不開的大連

  在華銳風電董事桂冰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一切相關職務後,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公司大股東重工起重提名滕殿敏為董事候選人,並獲董事會通過。據公開信息,桂冰和滕殿敏都曾在大連國資委、大連裝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擔任要職。而後者也是大連國資委全資企業之一。

  不同風電企業發展方向不同,在風電產業鏈中的位置存在差異,對高管的任職能力和職務劃分也存在區別。個性的問題固然存在,但實際上高管的來來去去還是和整個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連。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份工作最基本的就是三個需求:事少、錢多、離家近。對於高管來說,在滿足最基本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對個人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因個人理念和企業理念不合的和平分手也成了部分高管離開的原因,也有部分高管因為歲月的侵蝕選擇了離開公司。

  對於企業高管的頻繁變動,我們更應該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況且目前大多數風電企業高管的變動都是理念問題而非薪酬問題,這更和風電行業的發展無關。某風電企業大佬曾經說過:「有些職業經理人給企業帶來了新理念,做了許多錦上添花的工作,階段性的價值已經得到了體現,但其並不適合企業,創新業務的搭建能力不足;而創業元老離開,則是因為「狀態不佳」,如果仍留在高管位置,對企業非常危險。」

相關焦點

  • 風電行業企業陸續上市或擬上市:風電多金時代真的會持續下去?
    2019年華儀電氣造假事件還在撲朔迷離之中,華銳退市的風口浪尖還未退出,我們的風電行業(非純開發商)已經多家企業在證券交易所成功登陸,浙江運達,廣東明陽。而後高創新能源(湘電新能源)也在公司網站掛牌對上市保薦人進行招標。除了遠景這家投資為主的裝備企業外,前十名的裝備企業已經基本都已經上市或磨刀霍霍準備上市。
  • 今年五位高管相繼離職 復星醫藥千億市值的門檻靠什麼過?
    6月2日,上海復星醫藥又一位副總裁離職了,而僅半年時間該公司有5位高管離職,其中多位高管任職時間不到一年。復星醫藥和恆瑞是國內公認的兩大藥企,但復星醫藥作為業務覆蓋醫藥健康全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市值卻被恆瑞遠遠甩開,一直認為被低估的復星醫藥卻始終在千億市值門口躊躇不前。
  • 今年離任券商高管知多少?高管及重要崗「玩快閃」,入職離職最短僅3...
    其中,信達證券原董事長肖林於10月20日「閃電」離職,距離其2019年5月入職僅過去一年半。相比於董事長職務的穩定性,總裁、副總裁級別的高管主要因為工作調動、個人原因離任,有的「閃電離職」,任職期限不超過三年。
  • 2019年中國風電整機製造商排名發布,前十大企業都是誰?
    彭博新能源財經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補貼退坡刺激及海上風電發展提速的雙重影響,中國風電市場新增吊裝容量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2019年中國新增吊裝容量高達28.9GW,相較於2018年增長37%。
  • 航天電子人事變動:10月底四位高管相繼離職
    日前,航天時代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00879.SH)(以下簡稱「航天電子」或公司)公告顯示,今年10月底公司四位高管相繼離職。10月30日,公司副總裁楊宏志提出書面辭呈。由於工作變動原因,楊宏志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
  • 年內909家上市公司高管辭職 重組及套現成主因
    隨著2016年中報的陸續發布,上市公司高管的辭職公告也逐漸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僅7月26日一天,就有量子高科、掌趣科技、樂通股份、達意隆、上海綠新、湖北廣電、天通股份7家上市公司發布高管辭職公告。
  • 上坤集團副總裁佟文豔被傳離職,地產總裁「抱團」辭職
    佟文豔在地產行業有豐富的從業經歷,入行十餘年間她曾先後任職於綠地集團、旭輝集團、泰禾集團以及上坤集團,從營銷一線一直晉升到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在上坤集團欲赴港IPO之際,佟文豔選擇了加盟上坤。2019年,時值上坤集團成立10周年,董事長朱靜也提出了全新的「三五發展戰略」,希望在未來的3、5年內,能夠保持50%的複合增長率。
  • 國內排名第三風電變槳企業香港上市!
    赴港上市,這家風電企業選擇了一條高收益與高風險的路。日前,中國納泉能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泉能源)宣布將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詳情,擬發行股票6250萬股,每股發售股份指示性發售價範圍介乎2.0港元至2.6港元。
  • 行業瓶頸效應 基金高管扎堆離職
    據媒體統計,去年底至今不足半年的時間內,已有12家基金公司換帥,佔全部基金公司總數的1/5,在2011年,基金公司高管的流動成了現今該行業的一個縮影。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年5月底,基金高管人員變動已高達40餘例,僅董事長和總經理頭銜的就有近20位。記者發稿時獲悉,華泰柏瑞基金公司總經理陳國傑可能將離職。業內人士表示,陳國傑的離開可能會引發新一輪離職高潮。
  • 誰是去年最掙錢的A股光伏企業高管?
    記者 | 江帆1得益於海外市場帶動,國內主要光伏龍頭企業去年均取得不錯的業績。那哪家A股光伏企業的董事長掙錢最多?界面新聞統計的12家上市光伏企業中,有10家披露了董事長薪酬。其餘兩家企業董事長未直接從上市公司領取薪酬,而是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等關聯方支付薪資,因此未公布具體金額。
  • 多家地產總裁紛紛離職,政策下凸顯房地產行業背後困境
    數據統計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就有500名房企集團層面高管職務變動、200名高管離職;2020年全年高管職務變動數量大概率超過千人,接近500名高管離職。這個數字的概念幾乎是每一天至少有以為房企高管離職。而2020年年底更是一波離職的高峰期。張志勇不是近期第一個被曝辭職的房企高管。2020年12月25日,業內傳出彰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巧龍將辭職的消息。
  • 中源協和再有兩高管離職 其一為第二大股東上海執誠創始人
    21日晚中源協和發布兩則高級管理人員辭職公告:公司副董事長王輝,因個人原因辭去上市公司副董事長及其他全部職務;公司財務總監韓月娥,因工作原因辭去上市公司財務總監一職。
  • 通威股份新帥何以是84年謝毅?劉漢元釋疑:「旨在上市公司高管年輕...
    封面新聞記者 趙雅儒5月8日晚間,通威集團上市公司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於5月8日舉行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卸任上市公司董事長一職,由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擔任新任董事長之位。
  • 那些離開微軟回國的華人高管們 | 微軟最高職位華人沈向洋離職
    文 | 中國經濟周刊-金臺資本組 記者 賀詩圖|視覺中國11月14日凌晨,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傳出重大人事變動消息,在該公司效力23年的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宣布離職隨後微軟發言人披露,沈向洋將於2020年2月1日正式離開微軟。作為目前微軟公司中級別最高的華人,也是所有美國科技巨頭總部唯一的華人高管,沈向洋離任的消息在國內引發了更多的熱議。有媒體評論說,自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2016年9月離職之後,沈向洋成為了美國科技巨頭總部唯一的華人高管。如今沈向洋宣布離職,同時越來越多的印度裔晉升高管,華人在矽谷職場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
  • 風電搶裝潮震撼來襲 風電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全球單體最大的陸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工了。有分析表示,隨著風電搶裝潮震撼來襲,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那麼,2019年風電上市公司有哪些呢?下面隨小編來簡單的了解一些風電上市公司吧。1至7月全國風電項目投資額為366億元,同比增長51.6%。國海證券譚倩指出,目前市場中遊風電整機一直保持供不應求的狀態,整機市場價格快速上升至3680元/千瓦,相比去年歷史低位2850元/千瓦已反彈29%,風電設備量價齊升直接帶動產業鏈業績上升。金風科技: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風機製造、風電服務、風電場投資與開發三大主要業務以及水務等其他業務。
  • 全球風電整機商Top15排名出爐!中國風電企業佔八席!
    在2019年排名前十五的風機製造商中,有十家企業實現了海上風機的安裝,他們幾乎貢獻了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的全部新增裝機(6.4 GW)。另外,只專注於海上風電的三菱維斯塔斯(MHI Vestas)首次躋身全球風機製造商前十五強,這也說明海上風電在全球風電市場發展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中糧生化6位高管聯袂離職 公司:系正常人事安排
    > 中糧生化(000930.SZ)8月5日晚密集發布的高管
  • Sigma-Aldrich被收購後出現高管離職潮
    企業間的兼併整合必然會引發一系列高管離職出走事件,自去年9月德國默克宣布170億美元收購Sigma-Aldrich至今,已有多位重要高管離開了Sigma-Aldrich公司。
  • ...阿里離職女高管」再回應,故宮元宵燈會,中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
    「阿里離職女高管」再回應:給出期權數據和畢業證等證據昨日《那個從阿里離職的漂亮女高管,從來不過情人節》文章作者王晗再度回應阿里員工「打假」和網友的質疑,公布了離職申請、期權、股票和她的學歷證明以及推銷產品的檢驗報告等數據。
  • 德國嚴防秘書誤入歧途 離職一年才能任企業高管
    歷時5載跨國抓貪汙秘書 離職一年才能任企業高管德嚴防「第二權力」誤入歧途2011年11月,德國國防部前國務秘書普法爾斯因欺詐等罪行再度接受司法調查時情緒低落。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去年6月曾以「第二權力」為題報導說,德國政府機構和大企業的秘書不只是倒咖啡、整理材料的人員,他們已經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管理政府和企業的日常業務中。德國的秘書儘管位高權重,卻受到嚴格的公務員法約束,貪汙受賄或搞裙帶關係,都很難逃出司法部門的追查和社會輿論的監督。先說說德國企業的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