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地產總裁紛紛離職,政策下凸顯房地產行業背後困境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資本邦

2020年最後一周,多家房企總裁先後傳出離職消息。

近日,A股上市公司榮盛發展(002146.SZ)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接到張志勇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調整原因,張志勇請求辭去其擔任的公司副總裁職務。於辭職後,張志勇將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擔任職務。  職業經理人離職,早已經是房地產行業常態。在前幾年行業上行時期,各大房企通過高薪挖角以求快速擴張造成的高管跳槽十分常見。

而近兩年,房地產進入下行周期,房企進入保增長的關鍵階段,高管集中出走折射出的是行業下行背景下企業增長乏力,房企被迫走馬換將。

從小房企跳到大房企,職業經理人們追求的是大平臺、大視野;從大房企跳槽到中小房企,他們更多是為了自己的職業抱負和願景。

數據統計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就有500名房企集團層面高管職務變動、200名高管離職;2020年全年高管職務變動數量大概率超過千人,接近500名高管離職。這個數字的概念幾乎是每一天至少有以為房企高管離職。而2020年年底更是一波離職的高峰期。

張志勇不是近期第一個被曝辭職的房企高管。2020年12月25日,業內傳出彰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巧龍將辭職的消息。而張巧龍是在5月31日才從藍光集團跳槽至彰泰集團,僅僅半年的時間,外界對於消息的真偽持有懷疑,但就在第二天,彰泰集團老闆黃海濤正式對外確認了張巧龍的卸任。

當張巧龍剛剛加盟彰泰集團的時候,外界紛紛解讀為彰泰看重其帶領藍光衝出川渝,布局全國,實現資本化的成功經驗。而引入張巧龍,也被視為彰泰「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如今彰泰集團「走出去」的腳步還未抬起來,張巧龍先走了出來。

此外,近日有媒體消息稱,旭輝控股集團擬收購桂林彰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彰泰集團65%的股權。收購後,雙方將成立旭輝彰泰,董事長將由彰泰集團現任董事局主席黃海濤出任,總裁將由旭輝集團委派。

在張巧龍正是離職的幾天後,完成上市還不到20天的領地集團也傳出總裁許曉軍離職的消息。2020年12月29日,有媒體透露稱,領地集團內部發了一則任免通知,宣布聘任許曉軍先生為領地集團外部事業合伙人,兼領地發展董事長(平臺公司),不再擔任領地集團總裁職務。彼時,許曉軍加入領地集團的時間同樣也不長,只有一年多的時間。

據了解,2019年12月,許曉軍作為總裁加入領地集團,開啟領地香港上市的資本化之路,他的加入被認為是領地開始「去家族化」的標誌。

不負眾望的是,領地集團也終於在遞交兩輪招股書後的2020年12月10日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可是沒想到,上市剛2周,領地就宣布許曉軍變動,這家高管幾乎都姓「劉」的家族企業,再次回歸純粹。

而許曉軍短短1年便離開,似乎是做了一回「上市工具人」。

而在2021年元旦即將到來之際,禹洲集團總裁許珂的名字從公司通訊錄上「消失」,隨後引發離職猜測。早在今年5月已傳出許珂即將離職的消息,不過禹洲集團予以否認。此次,禹洲集團的回覆口吻變成,目前許珂在休假中。

同樣是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還有兩位職業經理人離開了自己的崗位。原正榮地產總裁王本龍與三巽集團董事長錢堃的一年之約期滿,王本龍選擇了離開;多次被傳出離職後,龍光集團發布公告稱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吳劍因個人原因辭職。

短短十餘天,這些房企總裁們就像約好了一樣,相繼離職。總裁離職的確已經成為房地產行業現象級事件。

房企高管為何頻頻離職?

博勢智庫曾對房企高管離職做過統計,個人原因、工作變動和政策規定是三大主因。

其中因個人原因離職的比例最高。除了業績壓力外,數位化轉型的興起加大對跨行業人才的需求,部分房企高管基於對自主創業的渴望或者由於創新行業發展機遇的吸引而離開原來的公司。

其實職業經理人離職都存在一個共性原因,具體來說就是房地產市場規模化越來越難,經理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每年都會有離職的情況。

從2020年下半年,融資新規的持續落地,到現在房地產信貸供需兩端的持續收緊,曾經房地產的紅利可能不復存在。而頭頂銷售業績或融資上市等壓力的職業經理人們可能也會去努力尋找其中的平衡點。

頭圖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資訊,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上坤集團副總裁佟文豔被傳離職,地產總裁「抱團」辭職
    佟文豔在地產行業有豐富的從業經歷,入行十餘年間她曾先後任職於綠地集團、旭輝集團、泰禾集團以及上坤集團,從營銷一線一直晉升到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在上坤集團欲赴港IPO之際,佟文豔選擇了加盟上坤。2019年,時值上坤集團成立10周年,董事長朱靜也提出了全新的「三五發展戰略」,希望在未來的3、5年內,能夠保持50%的複合增長率。
  • 中環地產通過全面數位化,助推房地產經紀行業正循環
    近幾年,在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雙重助力下,房地產經紀行業迎來了職業化、規範化進程的新階段。新居住時代,通過全面數位化和服務者進化,行業效率水平和消費者體驗再次升級,逐漸形成產業共生、信息共享、生態共建的行業正循環。
  • 把勢能轉化為動能:責任地產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從2011年開始,中國建設報社在行業內首倡責任地產,填補了行業理論研究空白,開啟了中國房地產的責任地產時代。七年來,責任地產與時代和行業發展同頻共振,已成為中國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面旗幟。進入新時代,責任地產蘊含的勢能正以房地產業深度調整為契機,轉化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 「2020中國房地產行業創新力人物」名單重磅發布
    2021年1月13日下午,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地產承辦的第十二屆地產中國論壇暨中國房地產紅榜在北京圓滿落幕。論壇以「思危 思變 思遠」為主題,開啟了一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三思之「辯」,探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 地產方法論|宏觀和企業行為視角下的地產新舊周期之變
    監管層對地產行業實施的「三道紅線」政策,無疑對地產行業發展是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事件。隨著政府一系列融資管控政策的出臺和「因城施策」理念的落實,使得貨幣對地產周期的驅動力逐漸減弱,我們認為未來支撐地產發展的新周期因素將逐漸回歸行業內生的供需驅動。
  • 122家優質供應商共話發展 藍光地產迎來改善產品大時代
    年會現場公布了藍光地產2016年戰略合作夥伴名錄,並授予17家合作單位「2015年度藍光地產AAA級戰略合作夥伴稱號」。據悉,共有近300人、約122家行業優質供應商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表示,新型城鎮化帶來的人口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仍然是支撐房地產行業持續向好的最大力量。
  • 中國杭州房地產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年共有104家房地產企業躋身百億軍團,較**年增加24家,銷售總額共計3.5萬億元,市場份額已超40%。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杭州房地產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年,整個房地產行業欣欣向榮,杭州也不例外。**年是杭州樓市的「豐收年」。
  • 恪守責任 勇於擔當 打開地產理性發展通道
    在地產調控新趨勢下,近期樓市頻繁出現復甦跡象,樓市尤其是房價的趨勢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深圳報業集團發起的「2012年深圳報業集團地產座談會」旨在通過品牌開發商的自律宣言,弘揚地產健康發展理念,引導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回顧調控的施行以來,對地產行業而言,從實際效果上也加速了其理性化進程。
  • 博銳尚格受邀參加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並進行「商業地產智慧...
    11月18日,為期三天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2020年會」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圓滿結束。年會由全國工商聯主管的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起主辦,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務局等機構聯合主辦,是全國商業地產業界一年一度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影響最廣的行業會議。
  • 城市涅槃 創變地產——2020(第十三屆)山西地產年度盛典暨太原市房...
    「同心同行,共創輝煌」 太原房地產商會助力行業前行太原市房地產商會會長、碧桂園山西區域總裁宗慧傑總結了2020年商會工作:商會作為地產企業的娘家,始終以「同心同行 共創輝煌」為核心宗旨,秉承和發揚優良傳統,以50餘家品牌地產會員為核心,在108家會員代表的努力下,共同維護行業健康、有序、平穩可持續發展
  • 打通圈層圍繞剛需 實地地產集團持續優化智慧人居生態系統
    在11月27日36Kr「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上,實地地產集團副董事長兼聯席總裁羅劍威發表了題為《打造智慧人居生態系統》的演講,闡述了智能時代下地產行業發展的關鍵是數據驅動,並展示了實地在科技地產領域構建生態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為科技如何賦能地產行業發展帶來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 昌盛倒在股市門口 折射中國地產企業資金困局
    國際大鱷低調抄底 內資急呼「刺激消費以救活地產一盤棋」   華燈初上,夜幕下的北京、上海、廣州……依舊霓虹閃爍,燈火輝煌。一幢幢摩天大樓背後,是中國房地產20年發展的無聲陳述,其背後的例例資本故事,是民企、國資、外資、熱錢間幾起幾落的激烈博弈。時間行至2008年,「偶遇」次貸危機,資本角逐宿命般出現了大變局。
  • 萬科產業地產業務歷程:困境中尋找希望,留給萬科的時間不多了「產...
    4.1大喊「活下去」砍掉大量孵化期業務4.2留給萬科的時間不多了,產城業務專業化在即,萬科還是沒有自己的標籤4.3關於萬科產城破局的三個思考作者言:萬科的產業地產探索是房地產企業產業地產探索的典型案例值得深入研究。
  • 房地產:2017年地產龍頭A股超額收益顯著,區瑞明地產A股小周期理論...
    2017年以來,我們根據《區瑞明地產A股小周期理論框架》判斷:中國房地產行業已處於小周期的降溫期,但聚焦地產主業的優勢企業的股價在行業降溫階段將大概率跑贏大盤。復盤年初至今的A股及港股市場,地產A股及內房股的走勢均印證了我們的上述判斷。結合目前的政策及市場環境,我們預計:行業在2018年將進一步降溫,並繼續看好優勢企業的股價表現。
  • 地產行業展望:恆碧萬融的鑽石時代
    ▌二、地產宏觀調控及房產稅分析地產行業就不得不提到當下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與之前十幾年的幾輪地產周期常用的調控手段不同的是,過去一兩年出現了兩大堪稱殺手鐧級的調控手段:限售與限價。本輪地產調控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供給側改革,包括去庫存政策的土地端調控以及預售證監管和限售政策的銷售端調控。
  • 廈門國貿稱5年內退出房地產 國企未來地產轉讓項目或繼續增加
    公告稱,鑑於公司所從事的供應鏈、金融、房地產行業均為資金密集型,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公司計劃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實現地產板塊獨立發展。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廈門國貿實現營業收入1306.23億元,同比增長21.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15億元,同比增長4.66%。
  • 新居住時代下,數位化建設成中環地產「核武器」
    多年來,中環地產創始人劉持海和他帶領的團隊經歷了房地產市場的起起伏伏,也深刻意識到,做企業不能總是一成不變,「因為環境在變,所以要學會自我修復,方能適者生存。」低成本、高回報,中環地產抓住南昌房產經紀行業藍海2001年,中環地產創始人劉持海在南昌縣經營規模性商超5年,但來自大型連鎖超市的競爭,令他的生意遇到困境。哥哥建議他轉行,共同創業。
  • 瑞誠集團總裁蔣康:布局存量資產運營,與全行業夥伴實現共創共贏
    經過二十餘年的高速發展,中國房地產存量市場規模已超過200萬億元,開始逐漸從增量時代轉入存量時代。隨著全國調控加碼、「購租同權」出臺、土地拍賣趨嚴,新房市場增量逐漸擠壓,行業已進入新的周期,市場正在經歷深度調整。
  • 中國地產今日划過一道多元創新最強引力波
    過去一年,在甚囂塵上的「寒冬論調」籠罩下,眾房企仍在堅守主業的基礎上堅持創新,推進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創新探索與實踐。創新殊不易,作為觀察者與研究者的克而瑞深知此理。峰會聚焦房企堅守主業下的多元化,探討地產探索美好生活場景的未來走向。
  • 新秩序·新生活·新未來——2020年華夏房地產投融資高峰論壇暨金...
    趙彤陽表示,房地產毫無疑問是「大象」縱生的行業,在時代動力、明天思維推動下,房地產行業也在經歷著兩大變革。用戶正在逐漸成為定價權最核心的主體之一,當用戶影響力越來越大,行業也將迎來營銷模式變革。新形勢下,房地產投融資面臨的風險與機遇又如何呢?毛大慶認為,不動產真正沉澱是房地產轉型升級的一個標誌,要讓資本有序的流入到優質的不動產裡;曾粵暉介紹,從2014年至今已有30餘家內房企到香港上市,氣氛相當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