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國貿稱5年內退出房地產 國企未來地產轉讓項目或繼續增加

2020-12-04 房產每日觀察

【環球網房產綜合報導】 11月28日,廈門國貿集團(600755.SH)披露了2021年-2025年的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公告稱,鑑於公司所從事的供應鏈、金融、房地產行業均為資金密集型,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公司計劃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實現地產板塊獨立發展。

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廈門國貿實現營業收入1306.23億元,同比增長21.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15億元,同比增長4.66%。其中供應鏈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16.83億元,房地產經營板塊,銷售金額113.68億元,其中權益銷售金額93.15億元,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在福州、廈門競得三幅地塊,新增土儲29.56萬平方米。金融服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0.43億元。

作為老牌地方國企,廈門國貿早在1987年便已涉足地產行業,至今已有33年發展歷史,地產也一直是該公司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在該公司的上一輪五年規劃中,還強調要做大做優地產。

2019年,房地產為廈門國貿貢獻了約76.4億元的收入,雖然佔比僅為3.5%,但其45.88%的毛利率卻遠遠拋離了供應鏈業務1.24%以及金融服務業務8.96%的毛利率。

甚至在2019年年報中,廈門國貿也表示,在規模發展戰略指導下,要繼續擴大土儲規模、開發規模和銷售規模,挖掘「逆周期」土儲機會,通過招拍掛、收併購等多種方式獲取優質土地,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文旅地產、產城融合、物業服務等新興業務,打造新的利潤增長極。

因此,此次「退房」規劃的出現讓人感到頗為突然。但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外部因素是近年來國家為保證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持續開展對房地產的政策調控,行業競爭加劇。內部因素則是由於該公司從事的供應鏈、金融、 房地產行業均為資金密集型,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退出房地產有助於廈門國貿將更多的資源投向快周轉的供應鏈主業,提升主業的經營效益。

無獨有偶,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信息顯示,11月,房地產行業產權轉讓項目共有24個,其中,央企轉讓地產項目股權項目19個,佔比近八成。

具體來看,11月份,涉央企19個轉讓項目中,華僑城集團、中化集團旗下各4個,招商局集團、中國電建、中航工業旗下各2個,中信集團、光大集團、中機建設、中交集團、新興際華旗下1個。

在轉讓金額方面,在19個轉讓項目中,武漢天創置業有限公司轉讓30%股權底價最高,約19.8億元;河北際華潤澤物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的轉讓底價最低,僅1萬元。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央企密集轉讓股權主要在於融資環境的收緊,三道紅線的出臺,直接影響房企的融資規模,降負債成為企業較為棘手問題;拋售資產可以快速回籠資金,能快速降低負債;央企轉讓股權不僅能快速降低負債,還能加強公司的現金流。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也認為,央企密集轉讓地產項目股權與國資委之前發布「退房令」有關,對央企自身的發展是一件好事情,有利於其集中精力幹好自己的主業。

2010年,國資委發布退房令,要求78家非房地產主業央企退出房地產行業,僅留下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堅決禁止中央企業違規開展違規房地產投資。

可惜,多數央企放不下繁榮、暴利的房地產市場,「退房令」遲遲無法落實。今年1月20日,國資委再次重申「退房令」要求央企把握主業投資方向,「不得為規避主業監管要求,通過參股等方式開展中央企業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規定的商業性房地產等禁止類業務。」

謝逸楓表示,近年來國家鼓勵和引導國有資本集中布局到關鍵性領域和前端戰略領域,預計在「退房令」環境下,未來地產轉讓項目或繼續增加。

【來源:環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房地產業務掉隊,廈門國貿準備「退房」
    11月27日晚,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國貿」)披露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及關於公司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公告。公告稱,鑑於公司所從事的供應鏈、金融、房地產行業均為資金密集型,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公司計劃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實現地產板塊獨立發展。
  • 廈門國貿計劃退出房地產 積極轉型布局大健康產業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李婷11月28日,廈門國貿發布的「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顯示,在未來五年,廈門國貿將積極轉型,創新突破,以供應鏈管理與金融服務雙輪驅動。根據該規劃綱要,廈門國貿將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同時積極發展大健康等戰略新興業務。 公告顯示,廈門國貿以供應鏈管理和金融服務作為核心賽道,同時以投資驅動大健康等戰略新興業務的發展。同時,考慮到公司從事的供應鏈、金融、房地產行業均為資金密集型,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公司計劃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實現地產板塊獨立發展。
  • [股東會]廈門國貿:2018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資料
    廈門國貿金融中心開發有限公司 9.45 廈門國貿海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5.00 廈門國貿天同房地產有限公司 8.50 南昌國貿地產有限公司 3.00 合肥天沐房地產有限公司 8.00 廈門山悅地產有限公司 5.00
  • 廈門鎢業9.37億掛牌轉讓地產項目 將不再從事房地產業務
    11月30日晚間,廈門鎢業(600549,SH)發布公告稱,去年底公司公告擬轉讓子公司廈門滕王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滕王閣公司)60%股權,為加快推進該事項,此次廈門鎢業擬轉讓滕王閣公司所享有的項目權利義務和廈門鎢業享有的債權。
  •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2022年度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說明書...
    2017年公司獲得土地的地價款總額為55.46億元,2018年為48.37億元。2018年,公司土地儲備受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的影響明顯。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對公司房地產業務存在較大影響。如果公司對未來房地產投資開發項目經營管理不善,公司將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
  • 廈門國貿:公開發行2020年可續期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面向...
    指  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行人控股股東     國貿地產                 指  國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國貿汽車                 指  廈門國貿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國貿金控                 指  廈門國貿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國貿期貨
  • 房地產業務拖累業績,廈門鎢業9.36億掛售地產項目及債權
    文 | 財聯社 記者李子健11月30日晚間,廈門鎢業(600549.SH)公告,公司擬掛牌9.36億元轉讓海峽國際社區項目相關合同協議及債權。公司有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因掛牌轉讓,目前未接觸潛在賣方,轉讓所得資金將用於主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業務已成廈門鎢業拖累,除此以外還有著證監會再融資的監管。
  • 中華企業與中星30.46億剝離天津項目 轉讓方為遠洋地產
    原標題:中華企業與中星30.46億剝離天津項目 轉讓方為遠洋地產   *ST中企(中華企業)11月25日披露,公司和上海中星(集團)有限公司將持有的「天津星華城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中星集團對天津星華城置業有限公司4.76億元債權」,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
  • [上市]廈門國貿: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公告書
    2010年5月,經廈門國貿2009年年度股東大會批准,廈門國貿以2010年7月12日為股權登記日實施了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其中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後公司總股本由639,824,946股增加為1,023,719,914股。
  • 51.49億 中國重汽地產集團轉讓房地產公司全部國有產權債權
    在2019年9月發布掛牌轉讓公告之後,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中國重汽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再度在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和濟南產權交易中心發布轉讓公告,並明確轉讓底價為51.49億元。企業信息顯示,中國重汽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法定代表人為宋其東,註冊資本3000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為房地產開發、經營;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製冷設備安裝;建築及裝飾材料、機電設備、五金交電的銷售。(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廈門國貿:2000萬元認購廈門堅果核力有限合夥7.7942%份額
    中國網地產訊 1月2日,廈門國貿發布公告稱,廈門國貿全資子公司國貿投資與普通合伙人堅果投資、堅果核力及其他有限合伙人籤訂《廈門堅果核力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協議》,國貿投資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人民幣2000萬元認購廈門堅果核力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7.7942%的份額。
  • 南京化纖:擬轉讓金羚地產70%股權
    公告顯示,南京化纖目前持有金羚地產70%股權,其餘30%股權由南京華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有,南京華紡擬與公司共同出售其所持金羚地產30%股權。截至2014年4月末,金羚地產的總資產為9.99億元,淨資產為3.92億元, 2014年1-4月實現營業收入5.97億元,淨利潤為1.19億元。    南京化纖近三年的主營業務為粘膠纖維生產銷售、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和自來水供應。
  • 大連聖亞0元轉讓鎮江大白鯨40.98%股權 加速項目
    0元轉讓股權、聯手國企建設鎮江大白鯨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種情況。0元轉讓鎮江大白鯨40.98%股權11月24日晚間,大連聖亞宣布,其擬與重慶現代物流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籤訂協議,將大連聖亞鎮江大白鯨40.98%的股權以0元的價格轉讓給重慶現代物流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地產界上演的蛇吞象、象吞象,它香嗎?更考驗填坑能力!
    與房地產行業滾滾向前的發展大潮比,路勁似乎進入一個「佛系」發展軌道。據2019年財報,路勁地產年度銷售約為459.27億元,其中包括物業銷售427.65億元,及高速公路項目路費收入為31.62億元。11 月 9 日晚,富力地產(02777.HK)發布公告稱,擬將其全資持有的廣州國際機場富力綜合物流園以 63 億元的物業價值,轉讓 70% 權益給黑石集團,交易對價為 44.1 億元。合併事項後,富力將保留存續公司 30% 股份,並分享存續公司利潤。
  • 穗長三大國企戰略合作 越秀地產「軌交+物業」開啟全國化布局
    這不僅標誌著穗長兩市三家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正式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也意味著越秀集團旗下越秀地產將正式開啟「軌交+物業」模式的全國化戰略布局。 三方國企強強聯合,籤署合作協議打造戰略共同體據介紹,廣州越秀集團和長沙軌道集團、廣州地鐵集團三方的核心業務布局在房地產、金融、大交通等方面,三方各具優勢且互補性強、協同性高。
  • 148.5億元!恆大要清倉廣匯集團股權 上海國企接手
    恆大要清倉廣匯集團股權 上海國企接手】中國恆大11月1日晚間公告披露,當日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恆大集團和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能集團」)、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廣匯集團」)及孫廣信籤訂協議,恆大集團擬將其所持廣匯集團40.964%股權作價148.5億元轉讓給申能集團。
  • 中信集團:中國尊背後的地產遺夢
    殊不知,中信集團最早投身的重頭戲,卻是房地產開發。在「奉旨蓋房」的年代,中信絕對是塊十足赤金的招牌。落成於1985年的國際大廈,1991年的京城大廈,以及2008年的國家體育場鳥巢,三座名動京城的劃時代標誌建築,足以奠定中信在中國房地產歷史上的「大哥」地位。不久前,位於國貿CBD的中信大廈正式入市。這座耗資數百億的北京第一高樓,再次於中信地產簡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
  • 乾貨 廈門這些純新盤將推 趕緊收藏起來 - 房天下
    純新盤是樓市注入的新鮮血液2019年一大波純新盤已經蠢蠢欲動進入人們視野廈門將有一大波純新盤等待上市包含禹洲、國貿、保利、遠洋等品牌項目。月份交房開盤時間預計2019年5月份開盤動態國貿天成教育配套社區12班公立幼兒園700m內廈門雙十中學、實驗小學翔安校區在建中預計2021年投用環繞是「名校跨島」戰略中罕有的涵蓋「小學+初中」雙名校區域享12年全齡優質教育體系。
  • 地產項目融資模式及辦理方式全解析
    5、資金方往往非常關注項目的流動性風險,項目投入的回報(即資金的退出)只有是將項目建築物業售出這樣的途徑,特別是在當前的產業環境和金融市場條件下,銷售物業只能是唯一的選擇,假如市場環境不利於銷售,資金方往往要求開發商通過降價出售以獲得償付現金,這與開發商的利益訴求是相悖的。
  • 18張結構圖,18個案例,一文看懂地產私募基金!
    ,年最近不得低於3%簡評:賽富的模式表面上是為白領公寓項目融資,但結構上往REITs上靠,且有非常強的可複製性,未來除了以出售資產退出,還可以等待政策開放IPO退出,值得長期持續關注。在信託存續期間每年1月按照寫字樓項目的租金收益進度,分配約5.8%的預期收益。首期投資期限5年,最後以資產出讓退出。簡評:這一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存量資產的證券化,有點類似REITs,但本質上差別很大。就信託而言,回報存在不確定性,這是硬傷,同時安睿1號屬於非標準化理財,有資金池的嫌疑,以後在監管下基本發不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