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都鞍山:隱藏著我國首個被證實的隕石坑

2020-12-03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岫巖滿族自治縣隸屬於著名的鋼都:遼寧省鞍山市。其地處位於遼東半島的北部,東及東南與鳳城市、東港市毗連,西與大石橋市、蓋州市為鄰,南與莊河市相接,北及西北與遼陽縣、海城市接壤。因境內盛產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岫玉,而素有「中國玉都」之稱。岫巖不僅盛產寶石名玉,自然景色也十分,是著名的天然氧吧,而在這個藏在深閨中秀麗縣城,還擁有我國首個被證實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岫巖隕石坑位於岫巖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羅圈溝裡村,這個村莊自古便坐落這個碗裝在「大坑」中,現今依舊有一個村民組60餘戶人家在此居住。從「大坑」入口進入,可以發現兩側山脊猝然斷裂,只留給人們一條狹長的土路,沿小路而入,視野豁然開朗,一處處農家房舍靜靜地散落在土地之上,炊煙嫋嫋。而登上兩側山頂,可以清晰地看出,村子所在的「大坑」竟與一個標準的正圓幾乎相同,整個坑形態近呈碗狀。加之周圍群山環繞,好似一個巨大的指環靜靜臥在山間。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於周圍山嶺環繞形似一個圓圈,所以該村民組以「羅圈」為村名。「圈裡」村風光優美,民風淳樸,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處。

隕石坑中的村莊:圈裡村

及後,這個隱藏在大坑中村子日益引起重視,從1982年開始的20年裡,陸續有科學家試圖通過航空遙感地質構造解析和實地觀察來解釋岫巖圈裡的奇異地貌,科學家們大膽推斷該坑為隕石坑。1998年之後的三年,又有科學家通過地質填圖和人工重砂等樣品分析,再次推斷該坑與隕石撞擊有關。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率領的研究團隊開始對中國隕石坑進行探索,歷時3年,成功證實了中國境內第一個地外天體撞擊構造——岫巖隕石坑。2011年1月,被國際權威機構——加拿大新不倫瑞克大學行星與空間科學中心認可,成為世界第179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是目前為止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被科學確認的隕石。通過對坑內物質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初步確定隕石撞擊事件發生在5萬年前。通過認證,標誌著岫巖隕石坑正式得到國際認可,同時也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有了第一個隕石坑。

岫巖隕石坑全貌

岫巖隕石坑形態呈碗狀,屬於簡單坑,直徑1800米,坑深約150米,坑區基巖為20億年前形成的早元古代變質巖地層。隕石坑是小行星或彗星高速撞擊行星及其衛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環狀地質構造,對探索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古生物變遷、成巖成礦以及地球深部物質狀態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岫巖隕石坑的發現填補了中國領土上這類獨特地質構造形跡的空白,是中國極為珍貴的自然遺產,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科學普及和旅遊開發價值。另外,岫巖隕石撞擊坑宇宙奇觀的開發利用,還可以服務於全民科學普及教育,同時將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隕石坑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宇宙學愛好者前往參觀遊覽。

相關焦點

  • 首日迎客11.4萬人次!鞍山大悅城開業「刷屏」
    19日上午,鞍山大悅城正式亮相鋼都大悅城以其「新潮」、「有趣」的屬性,以及打造「鋼都潮趣社交場」的定位,瞬間「引爆」市民狂歡熱情,開業首日客流高達11.4萬人次,銷售額達458萬元。鞍山大悅城為鞍山市民帶來全新消費體驗,打造不僅可以購物,還可以滿足遊樂、休閒、社交多種需求的城市綜合體。全新的消費體驗吸引市民現場紛紛打卡留影,一時間「大悅城開業」在鞍山市民手機刷屏。
  • 中國境內發現首個隕石坑 具重大科研意義(組圖)
    它是地球上第一個被確認的隕石坑。  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李豔文  2010年7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發表了陳鳴博士等人有關岫巖隕石坑中柯石英發現的論文。  這意味著,中國境內首個被嚴格科學證實的隕石坑獲得了國際科學界的肯定。
  • 中國首個隕石坑未認定已致各地爭相開發(圖)
    位置示意圖  中國首個隕石坑近日在遼寧被證實 具有重大科研和旅遊價值 「首坑」背後利益爭奪複雜  因為一個大坑,東北邊陲的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古龍村近日沸騰了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帶隊,歷時4年時間,中國境內第一個地外天體撞擊構造——岫巖隕石坑近日被證實。伴隨著這一消息傳遍全國,前來小村看稀奇的遊客紛至沓來,各種關於中國首個隕石坑的傳言也沸沸揚揚。  30年來,中國幾代天文和地質學家苦苦尋覓,「中國首坑」卻遲遲未能得到證實,此前發現的十多個「疑似隕石坑」都一直爭議不休。
  • 遼寧下一座二線城市,將與瀋陽和大連形成三核發展,有鋼都美譽
    這座城市就是鞍山,鞍山曾經就是一座直轄市,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有著「鋼都」的美譽,為新中國的建設源源不斷的輸送鋼鐵資源 並且鞍山的歷史更是十分悠久,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兩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 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課題組最近在我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了一個新隕石坑,即依蘭隕石坑。12月24日,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通報》。據悉,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科學網—在黑龍江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
  • 遼寧又一座二線城市,被贊為「鋼都」,和瀋陽、大連形成三核發展
    導讀:遼寧又一座二線城市,被贊為「鋼都」,與瀋陽、大連形成三核發展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而且從目前來看瀋陽是新一線城市,而大連是二線城市,不過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遼寧省將會有希望又出現一座二線城市,等到這個城市發展起來之後,就會和瀋陽以及大連形成"三核"發展,其實這個地方就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城市,鞍山。
  • 依蘭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第一個是誰?它們在哪裡?長啥樣
    近幾日,科研人員在黑龍江依蘭縣發現了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在小興安嶺餘脈上,和依蘭縣城隔江相望。隕石坑是流星撞擊地球留下的遺蹟,也是人類和太空對話的窗口,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依蘭隕石坑發現能為黑龍江旅遊帶來一個新熱點。
  • 哈爾濱市依蘭縣發現我國第二個隕石坑 為星球撞擊遺蹟
    東北網12月25日訊(記者 遲亦達)記者從哈爾濱市依蘭縣獲悉,24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在依蘭縣境內證實發現了我國第二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直徑1850米,深度150米,形成在白堊紀花崗巖基巖上。
  • 我國首個被人造衛星發現的隕石坑和廣東「K2」在同一地
    龍鬥輋(同「峰」字)隕石坑,為我國首個被人造衛星發現的隕石坑;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之一。1982年底,根據衛星照片及航空照片研究初步判斷以龍鬥輋林場場部為中心,龍鬥峰大埂為邊界的區域是隕石坑。
  • 第一個被確認的隕石坑---巴林傑隕石坑
    (世界第一個確認的隕石坑,巴林傑隕石坑)這張圖片現在大家見到一眼便會認作隕石坑,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它是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東部55公裡處的巴林傑隕石坑,約形成於5萬年前。其寬約1264米,深達174米,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的最大的隕石坑。
  • 鞍山光電高新技術基地獲國家科技部批准
    近10年來,我國光電技術研究在國家「863」計劃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很多領域同先進國家只有2年至3年的差距,個別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與此同時,我國光電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形成了武漢、北京、上海、深圳等產業基地。最近幾年,我國光電產業銷售年增長達到20%左右。當前,國內許多地方都紛紛採取措施加速發展本地的光電產業,力求技術和產業上佔據競爭的主動地位。
  • 依蘭縣發現中國第二個隕石坑
    依蘭縣發現中國第二個隕石坑】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4日宣布,在依蘭縣境內發現了一個新的隕石坑,命名為依蘭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一個星球撞擊遺蹟,是經證實的我國第二個隕石坑,它的發現為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 揭秘依蘭隕石坑 | 星球碰撞很常見,為何被研究人員發現的隕石坑卻不到200個?
    「星球撞擊遺蹟」,「全球唯一一處隕石坑冰川遺址」、「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這些名稱讓依蘭隕石坑逐漸走進人們視野,被大家所熟知。昔日百姓口中的「圈山」,如今看來充滿了神秘色彩,這其中存在哪些新奇的事,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是一個簡單碗型隕石坑。大部分坑緣保存狀態良好,三分之一的坑緣被強烈侵蝕。這個隕石坑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 韓國發現隕石坑,民眾沸騰號稱亞洲第二!
    中國的隕石坑2010年7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發表了陳鳴博士等人有關岫巖隕石坑中柯石英發現的論文。這意味著,中國境內首個被嚴格科學證實的隕石坑獲得了國際科學界的肯定。
  • 中國第二個被發現的隕石坑—黑龍江依蘭隕石坑
    2019年12月24日,國內知名的科學期刊《科學通報》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等人的論文:依蘭隕石坑:我國東北部一個新發現的撞擊構造此文一出,雖然新聞媒體有過廣泛報導,但總體感覺大眾好像對此關注不多。
  • 日本探測器在小行星上炸出的首個人造隕石坑有多大?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日媒報導,今年4月,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製造了全球首個人造隕石坑,這隕石坑到底有多大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就此前未確定的範圍,指定了「寬度最長15米左右的半圓形凹坑」。
  • 天文學家稱月球最大的隕石坑下方隱藏著神秘物質
    然而,它相對較小的尺寸掩蓋了其最有趣的特徵之一:一個直徑超過1500英裡的巨大隕石坑。 現在,研究人員認為這個被稱為南極-艾特肯盆地的巨型隕石坑下方隱藏著一些東西。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藏在隕石坑下方的大量物質的發現。
  • 「依蘭隕石坑」是如何發現的?
    陳鳴提供  12月24日,一個重大發現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布了最新科研成果——在哈爾濱市依蘭縣境內新發現一個隕石坑。依蘭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從此我國該類型地質構造增添了一個重要的新成員。  消息公布後,引發強烈關注。尤其對於哈爾濱市民來說,這更是一份驚喜:「中國第二個隕石坑,就在哈爾濱,就在咱家門口!」
  • 「短評」依蘭隕石坑,中國第二例確認的隕石坑,意義重大
    據中新網北京4月6日報導,中國科學家近期在黑龍江省中部依蘭縣發現一個新的星球撞擊遺蹟隕石坑——依蘭隕石坑。這是繼遼寧的岫巖隕石坑之後,在中國發現的第二個隕石坑。我國新發現的依蘭隕石坑隕石坑的科研價值隕石坑(較大的隕石坑又稱環形山)是行星、衛星、小行星或其它天體表面通過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的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