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滿族自治縣隸屬於著名的鋼都:遼寧省鞍山市。其地處位於遼東半島的北部,東及東南與鳳城市、東港市毗連,西與大石橋市、蓋州市為鄰,南與莊河市相接,北及西北與遼陽縣、海城市接壤。因境內盛產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岫玉,而素有「中國玉都」之稱。岫巖不僅盛產寶石名玉,自然景色也十分,是著名的天然氧吧,而在這個藏在深閨中秀麗縣城,還擁有我國首個被證實的隕石坑——岫巖隕石坑。
岫巖隕石坑位於岫巖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羅圈溝裡村,這個村莊自古便坐落這個碗裝在「大坑」中,現今依舊有一個村民組60餘戶人家在此居住。從「大坑」入口進入,可以發現兩側山脊猝然斷裂,只留給人們一條狹長的土路,沿小路而入,視野豁然開朗,一處處農家房舍靜靜地散落在土地之上,炊煙嫋嫋。而登上兩側山頂,可以清晰地看出,村子所在的「大坑」竟與一個標準的正圓幾乎相同,整個坑形態近呈碗狀。加之周圍群山環繞,好似一個巨大的指環靜靜臥在山間。據當地村民介紹,由於周圍山嶺環繞形似一個圓圈,所以該村民組以「羅圈」為村名。「圈裡」村風光優美,民風淳樸,像世外桃源一般掩藏在大山深處。

及後,這個隱藏在大坑中村子日益引起重視,從1982年開始的20年裡,陸續有科學家試圖通過航空遙感地質構造解析和實地觀察來解釋岫巖圈裡的奇異地貌,科學家們大膽推斷該坑為隕石坑。1998年之後的三年,又有科學家通過地質填圖和人工重砂等樣品分析,再次推斷該坑與隕石撞擊有關。2007年,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率領的研究團隊開始對中國隕石坑進行探索,歷時3年,成功證實了中國境內第一個地外天體撞擊構造——岫巖隕石坑。2011年1月,被國際權威機構——加拿大新不倫瑞克大學行星與空間科學中心認可,成為世界第179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是目前為止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被科學確認的隕石。通過對坑內物質的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初步確定隕石撞擊事件發生在5萬年前。通過認證,標誌著岫巖隕石坑正式得到國際認可,同時也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有了第一個隕石坑。

岫巖隕石坑形態呈碗狀,屬於簡單坑,直徑1800米,坑深約150米,坑區基巖為20億年前形成的早元古代變質巖地層。隕石坑是小行星或彗星高速撞擊行星及其衛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環狀地質構造,對探索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古生物變遷、成巖成礦以及地球深部物質狀態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岫巖隕石坑的發現填補了中國領土上這類獨特地質構造形跡的空白,是中國極為珍貴的自然遺產,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科學普及和旅遊開發價值。另外,岫巖隕石撞擊坑宇宙奇觀的開發利用,還可以服務於全民科學普及教育,同時將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目前隕石坑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宇宙學愛好者前往參觀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