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其實不缺乏好劇本是有的好劇本,只有好的劇本,但是沒有真正的投資方願意去投。
因為它沒有所謂的明星流量。
下面這部《雙魚玉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雖然只有6.8,但在網大爛片的環境下,它已經算得上是一部佳作。
這是一部關於神秘的羅布泊的懸疑電影,彭加木院長在羅布泊失蹤之後,一直成為中國科研史上的未解之謎。
說起彭加木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他是我國的著名生物化學科學家,彭加木在中國最早建立電子顯微鏡觀察及界面電泳用於生化研究的技術,在病原鑑定、病毒分離提純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可能就是因為他們的付出研究,才有我們現在疫情抗議的如此順利。
故事以彭加木和雙魚玉佩為原型,講述了這一神秘事件背後的故事。但與其他神秘事件電影不一樣,它不再執著於神秘力量帶來的恐怖和驚悚感,而實實在在講了普通人王德志和兒子王唯和解的溫情故事。
個體戶王唯自己經營的養生館生意不佳時,二十年前為了生計加入科考隊而失蹤多年的父親王德志突然出現在面前。 時隔二十年,父親竟然容貌依舊像他年輕時候一樣,記憶錯亂,仿佛是從過去來到了現在。
年輕的父親向王為講述了他當年發生的事情:楊教授和王唯的父親還有研助理趙青積廠長兒子陳甘泉駕車進入荒漠進行科學勘察。
準備返程時,他們居然在中國的沙漠發現了一艘二戰時期德國的U型潛艇(U552)。
更令人感到驚訝的,這枚隕石帶有特殊的複製功能,能夠開啟平行時空,並且讓無數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和自己相遇。
故事中的楊教授為了科研完全忘記了自我,他堅持一定要往東走,使得大家偏離了返回的路線。
而當時的彭加木教授在科考隊伍中也是非常執著,有一種說法是他太過固執,威脅到了其他成員的生命,所以才遭遇不測。但這是屬於傳說,也不可能全信。
這條線索由於證據不足,所以電影表現得較為隱晦,但引用了當時引起重大爭議的一張紙條:「我往東去找水井」,爭議的焦點是日期被塗改過。這就不得不讓人感到懷疑
電影當中「雙魚隕石」在作怪,楊教授不惜犧牲自己都要研究出個究竟。『原來,隕石可以複製人。複製出來的人,與本體從生理上、心理上甚至記憶,都是一模一樣的。但是,複製體和本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複製人症候群,即呼吸急促、咳嗽,緊接著會出現出血、抽搐等症狀,最終死亡。
而現實當中的情況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我們再也找不到他。電影是對現實的一種藝術加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到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由於其他人的犧牲而得來。
我看到有許多人在這部電影底下,有一些很激烈的批評
你信不信這要是美國拍、日本、韓國拍的,起碼7.5以上?
有批評是好事,確實覺得不好見到一些低分也正常,畢竟眾口難調。
對於人性的表現雖然有的地方有些突兀,但至少隨著劇情推進慢慢刻畫得也比較圓滿。作為這個成本的國產電影,我覺得應該有所鼓勵,至少看得出編劇導演用了腦子,沒把觀眾當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