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羅布泊,像是夢中的國度,吸引著無數人求索和遐想,穿梭過往,或是遺落其間,浩瀚闌幹,青樹翠蔓,看似不相關的元素在這裡被標榜,神秘的面紗總是吸引著好奇的人前往,有些殞命,有些彷徨。
夏訓誠,彭加木夥伴,考察38次發現樓蘭美女,找到羅布泊神秘源頭,最終為我們解開了這死亡之地的謎團暗紗。
夏訓誠,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長,他曾經帶著一批科研人員走進羅布泊,去尋找隱藏在這顆明珠中的寶藏。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羅布泊的地質環境,而他多次深入羅布泊腹地,還有另一個原因,便是尋找他多年的老友,在羅布泊失蹤的科學家彭加木。兩人曾是並肩深入羅布泊的夥伴。
1980年,我國的科學家們組織了一支隊伍,目的是為了考察羅布泊的地質情況。在隊伍中,夏訓誠擔任副隊長,而隊長就是失蹤的彭加木,兩人一同共計25次的進入羅布泊考察,結下了很深的友誼,風餐露宿,他們在科學的橋梁和志同道合的理想之下,成為了親密的夥伴。
在一次探險中,彭加木帶領的團隊深入羅布泊,但受困於沙漠的環境,很快,科考團隊便陷入了缺水的境地,彭加木作為隊長,一方面希望繼續進行科研任務,又不希望耗費金錢調動軍隊的救援。
一個清晨,彭加木便一個人外出找尋水源,自此再也沒有回來,而他和夏訓誠的友誼,就永遠地留存在了這茫茫沙海。
在彭加木神秘的失蹤後,夏訓誠一直希望能夠找尋到彭加木的下落,並且要繼續完成考察隊未竟的工作。黃沙為友,堅壁作伴,沙漠極端的惡劣天氣和羅布泊神秘的氛圍都讓每一次的科學探險變得險象環生,充滿艱辛。
但就在這樣困難的局面下,夏訓誠還是總計38次深入考察羅布泊,最終發現了羅布泊的神秘源頭,老友彭加木夢中期待的鉀鹽礦。他代表著曾經的老友,這堅毅和驚喜像是對他們友誼最好的敬意,滄桑經年,完成夙願,解開謎團,功成名就。
「樓蘭欲寄在何鄉,憑人與系徵鴻足」,樓蘭古城,在歷史上既是絕美,又是荒涼,孤獨又曲中思鄉,在無數的詩詞中,樓蘭都充當了那個繁華的過往。
樓蘭曾輝煌一時,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碰撞而出,依著羅布泊生生不息,金樓銀閣,駝鈴陣陣,而伴隨著環境的變化,沙漠的侵襲和生活環境的變化,曾經的樓蘭和歷史的唏噓一同進入了永恆的過往。
進入現代,我國的科學家們開始陸續進入羅布泊,展開一系列的研究,羅布泊的消失對於環境演化是一個重要的案例,隨著現代科技的進入和探險手段的提升,羅布泊早已不再是那個恐怖的無人區,夏訓誠就把這裡當做科學的寶藏。
1981年,夏訓誠再次進入羅布泊,他的內心無比堅定,誓要找到自己戰友彭加木的下落,他的老夥伴在羅布泊消失太久了,他要過來看看。
可無心插柳,意外之舉,他發現了震驚世人的「樓蘭美女」,這一發現實在是太過重大,仿佛是夏訓誠在老友暗暗的引導下,一路踏印,找到了驚豔世界的樓蘭美女,也解開了困擾了大家幾千年的羅布泊源頭之謎。
這位守護著羅布泊幾千年的神秘美女,在身後依然守護著這片她生活的土地,也為現代的我們解開了一個神秘的謎團,這冥冥中自有天意的穿越時空的碰面,像是我們和幾千年前的樓蘭人在對話,「樓蘭美女」平靜的講述著發生的一切,抑揚頓挫,聲淚俱下,而最終讓我們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樓蘭美女」在出土時,頭戴麻布防風兜帽,而面部則是一種類似於口罩的物品,保護著她的口鼻,這證明了她生活時代的樓蘭環境是炎熱少雨,黃土漫天,更是大風不斷,所以才會有如此的服裝,而這間接的為我們展現了4000年前樓蘭平日的環境。
後來,專家在「樓蘭美女」的肺部發現了推斷羅布泊氣候的鐵證,沉積在她肺部中有大量的煙粒和沙土,這直接的證明了當時的樓蘭已然是乾旱風沙地區,常日裡飽受風沙的侵襲,而這也是羅布泊幾千年前的神秘源頭。
隨著事實和科研的不斷發現,夏訓誠得出結論,他就此推斷出了羅布泊的神秘源頭:四千年前的羅布泊,便已經是乾旱沙漠,而樓蘭,就是消失在了這茫茫天地的風沙之中。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探索自然的方式多樣了起來,不再藉助神力便能解釋事物,而有太多的科學家,歷經艱險,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為人類的揭秘作出巨大的貢獻。
風餐露宿實為常事,九死一生常伴身後,就在這樣困難的條件下,夏訓誠等優秀的科學家們還是用事實為我們解開了羅布泊神秘源頭的真相。
春風不度,羌笛悠揚,曾經的繁華都市如今湮滅在歷史的塵埃當中,這個神秘的源頭幫助我們解開了困擾。樓蘭古城的自然環境,並不是因為亂砍濫伐,而是早在幾千年前,這裡便已經是飛沙狂風。
這個神秘的源頭,直接幫助我們了解到了羅布泊這幾千年更加準確的自然演變,那個輝煌的樓蘭,就在這樣的地方升起,又消失。
羅布泊的迷霧仍然在盤旋,我們已無從知曉最清晰的真相,但夏訓誠帶給我們的遠比這謎團要多,他給了我們對於羅布泊神秘源頭最勇敢科學的答案,也在38次進入羅布泊尋找好友的精神中, 讓我們體會到了科學的不言棄和堅持不懈。
一人倒下,萬人後繼,正是這樣的科學精神,才使得羅布泊的神秘源頭最終解開了面紗。回首滄桑,這都值得我們銘記,也值得我們永遠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