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諾蘭《星際穿越》:自由與宿命,超脫時空

2021-01-19 影視漫說

前述

一部經典的科幻電影,之所以能持續被歌頌傳載,不只是因為聲光效果,更是因為具有啟發性與普世共鳴,以《星際穿越》來說,它架構出嚴謹的科學觀點,但又放入玄幻的命運觀,使用重力與時間兩者的關係,推展出撼動人心的生離死別之劇軸,完整地闡述了一段為了愛而啟程的太空旅途。以此來說,《星際穿越》不只適合愛好科幻的觀影族群,對於情感烘託抱有期待與渴求的觀影族群也非常適合,畢竟,這次諾蘭化身成為一位裁縫師,細緻地將科幻新奇與家庭親情緊密地縫合在一起。

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鬼

電影中,不只時間有不同的狀態,愛也是。

庫珀的父愛,以劇情設定來說,雖然看似拋棄了家人,但也因為地球已經不適合庫珀的子女繼續居住,為了續存子女的生命,他只能忍痛離去,放開那雙緊抓著子女的大手,轉向去跟命運搏鬥以爭取珍貴生存機會。

除了父愛,庫珀還有追逐繁星之夢的愛,作為一個駕駛員,心底根本不甘願只當一個農夫,但是大環境並不允許,所以即使不願意還是只能乖乖低頭。《星際穿越》開頭那段改造無人機的安排,一部份顯現出庫珀的專業,另一部分就是要展現出他對於天空的懷念。因此,即使庫珀不斷告訴自己與子女,人必須接受命運的巨輪,順應時代的洪流來學習適應,但心中那份執著卻從未熄滅。以此來說,庫珀的希望之火雖然飄逸,卻堅毅地長存在心中,而這也讓庫珀面對NASA的現身表態時,即使有所猶豫,還是受到內在熱情而驅動,最終選擇踏上可能一去無返的冒險旅程。

不過,庫珀在抉擇的過程中,並非沒有經歷掙扎與矛盾,庫珀清楚地知道離去雖然是為了拯救彼此,卻也傷害了彼此,即使擁有再多充足理由,仍然改變不了離開的事實,對於小女兒來說,那就是一種被父親拋棄的創傷。

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鬼魂

這句話好似在安慰女兒,其實也在安慰自己,庫珀想要利用這個承諾告訴女兒,關係的存在只是換一種方式,同樣也藉此轉化自己的內疚,告訴自己,離去不是拋棄,對於女兒的愛與關注永遠是自己的責任。為了愛,即使他要穿越時間與空間,他也會從外太空回頭奔向女兒的身旁。

庫珀的眼淚,並沒有在分離的時候落下,這並非代表他不難過,只是對於當時的他來說,身為父親,他必須是安撫女兒的堅強代表,必須選擇強硬地鎖上淚水,抿住雙唇,忍住不哭泣,再緊緊地抱住脆弱且悲傷的靈魂,希望以此帶給女兒「安全感」。潛移默化下,墨菲更將庫珀的情緒處理模式內化與吸收,偏好使用理性的腦袋來解決問題,藉此以科學的方式嘗試重新找回爸爸。

庫珀選擇不哭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因人而異,如果是我,可能會選擇一起落淚,藉此告訴女兒,哭泣、難過與思念沒有關係,但我還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陪著你一起經歷悲傷。不過,我想庫珀之所以送出手錶,同樣也是為了告訴女兒,自己會在,只是變成另外一種方式。所以,我想那個當下,哭泣與否其實都只是一種選擇,但不管怎麼選,不管以什麼樣的形式,庫珀這個父親,都還是會回到陪伴的角度來協助女兒面對分離。

不過,時間是公平的,你有所得,就會有所失,現實不會總是如人們所想像的美好,處理完女兒的失落,就算當下選擇不落淚,庫珀終究也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失落。這一部分,諾蘭導演則透過錄影帶的回放,幫助庫珀把鎖上的淚腺給鬆開,讓他大大地潰哭一場,推動庫珀面對與接納,已經失去陪伴女兒成長之機會這個事實。

跳脫電影來看,這也好似在提醒我們,當我們做為一個人,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時,過程中,我們必須留意自己的當下。或許,我們以為努力工作,總有一天,幸福就會到來,雖然,那一天真的可能會到來,但那一天,我們可能早就沒有力氣與機會,去陪伴去實踐我們心中的那些愛。以此來說,《星際穿越》點出了這個殘酷血淋淋的事實,提醒我們,追逐目標的過程,不要忘了回頭看看,畢竟我們的出發,不只是為了目標,更是為了目標背後的人們與愛。簡而言之,如同電影所述,重力越大,時間就越慢,也因此,我們的愛越是具有重量,也越是值得我們放慢自己的腳步。

啟航的愛,是為了歸途而存在。

莫非定律

如同《信條》一般,《星際穿越》也同樣存在著自由論與宿命論之間的辯證,莫非定律,原意指得是凡有發生壞事的機率,總有一天就會發生,對照到電影中的地球,指得就是萬物枯萎且沙塵籠罩的慘狀,當代的人類走向末日,審判日近在眼前的時刻。

然而,庫珀重新定義了這個假說,他告訴墨菲,名字背後所象徵的是該發生的就會發生,那不是一種詛咒,而是一種希望感,代表人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這也剛好對照庫珀的核心價值,意即相信「人類總是可以找到辦法解決」,更對某些人的放棄感到嘆息,說出「曾經人們仰望天空,好奇星際,如今我們卻只擔心土地的貧瘠」。

不過,這句話,原本是一種感嘆,拉回到父女關係來看,也像是一種提醒,告訴庫珀自己抬頭仰望星空時,不要忘了低頭關注那雙想要緊握的小手,畢竟關係如同土地,需要愛來灌溉,才會豐沃。

如前所述,諾蘭本次依然在電影中放入自由與宿命的討論,劇情上,雖然看似推動主角選擇自由來行動,卻也揭露了這份自由所帶來的影響與責任。不過,以此來說,《星際穿越》沒有像《信條》那般強硬,想要把自由與宿命變成兩種立場來對抗,反而是把兩種立場揉合在一起,告訴觀影的我們,不管是主動或被動,我們都必須付出代價,扛起選擇的責任。

另外,說來諷刺,莫非定律誕生於二零年代中期,人類當時的科技,因應二次大戰獲得飛躍式的大進步,知識如同宇宙大爆炸般不斷擴張,人定勝天的概念越來越明確且主流。莫非定律,雖然起源於一位美國空軍工程師的職務觀察,但它在當時就像是一種世代性提醒,告知人們保持謙卑,避免過度樂觀,然而,庫珀的觀點卻是保持希望與樂觀,這是一手漂亮的回馬槍,再次攪拌觀影者的思維習慣與框架,藉此產生對話空間。

接續來談,延伸來看莫非定律,可以發現就日常來說,莫非定律是一種幽默與嘲諷,人們通常藉由敘說這個俚語,達到紓解運氣不順時的怨氣。心理學上,則會使用預防性悲觀來看待莫非定律,意即使用悲觀的方式來預測事件發展,藉此事先做好準備,以防災難發生時措手不及。工程設計上,生活中的許多產品更有因應莫非定律所產生的防呆設計,避免人們因為腦袋的一時不靈光,而付出慘痛代價。由此可知,莫非定律講述的比較像是一種「機率與準備」,而不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宿命」,因此,某種程度上,雖然諾蘭想要揉合自由與宿命,但從莫非定律來講,庫珀的觀點還是要更靠近自由意志一點,而非委身於時代巨輪下被命運洪流給淹沒。當然,這也剛好如同電影中所出現的詩歌,呼籲人類應該起身對抗死亡的威脅,而非坐以待斃。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良夜, 白晝將盡,就算年老也要燃燒咆嘯; 怒吼,怒吼,抗拒天光沒滅。

不過回到前述的自由與責任,我們知道諾蘭所強調的也不是絕對的自由,畢竟,即使我們的心靈如同存在主義所述那般地自由,我們的肉體仍然是血肉之軀,我們在意識層面創造了一個世界,還是不可能擺脫物質世界來駐留生命,而這也像《盜夢空間》所闡述的,虛幻的夢存在著永恆的美,卻缺乏真實世界該有的脆弱。由此可知,諾蘭時而靠近自由,時而靠近宿命,然後在這兩者之間搖擺不定。

具體來說,若以諾蘭的執導經驗來切口,如《記憶碎片》,其所講述的就是,人的宿命由人的自我抉擇而構成,就像一種悲觀的宿命論。若從《黑暗騎士》系列來看,諾蘭所闡述的則是,布魯斯戰勝悲慘童年必然不幸的宿命。再者,我們拉到《信條》來看,諾蘭則是毫不掩飾地告訴觀影者,自由意志與宿命可能同時存在,只是立場與方向有所不同,但也不否定「自由與宿命」可能在某個時空坐標中交會,進而編織出火花與改變。不過,跳脫上述有關命運的探討,儘管諾蘭立場不斷地搖擺與變化,很明顯的,愛,在諾蘭的眼中,超脫命運與自由意志,更一直都是系列電影作品中,一切的源頭與解答。

整體來說,《星際穿越》所探討的主軸就是愛,抽象、複雜且模糊的愛,因此,諾蘭到頭來無法,也沒必要確信到底要自由多一點,還是宿命多一點,如果以因果論來看,碰巧出現的蟲洞就是一種必然的安排,自始自終人們都存在著能夠活下去的命運篇章。不過,我想,如前所述,那更是未來人或高次元生物所給予的,一種對於人類的愛。

自由與宿命,超脫時空,橫跨諾蘭每部作品,藉此裁縫出一場又一場的意識辯證。

趨愛性

如同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述,人們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天生就會從事有利於社會興趣發展的生物。以此來說,庫珀之所以能夠出發,且能夠回到墨菲身旁,都是因為父愛,而墨菲之能夠帶領全人類脫離苦難,也是因為她對於父愛的渴求,所以才會戴上父親的手錶,穿上父親的飛行外套,將父親離開前所告知的鬼魂寓言放在心上,進而發現跨越時空的摩斯密碼,解開重力謎題,帶著全人類飛上太空。

不過,所有的辯證,少了反方就會顯得枯燥、乏味且薄弱,甚至無法成立,由馬特·達蒙所飾演的天才博士就是《星際穿越》中的那個反例。他因為無牽無掛而被挑選成為烈士,藉此幫助人類開疆擴土。然而,實際來到空無一人的星球後,他才發現,孤寂的沉重,幾乎把自己壓垮,所以懊悔想要重返地球,又或是說「重返社會」的機會,以換取一個不再孤單的重生。

諷刺的是,明明無牽也無掛,照理來說,沒有什麼值得他冒險再回去的理由。不過,以心理學來說,恰恰相反,對於一個長期匱乏的人來說,他並非不饑渴關係與愛,只是因為從來沒有在關係中飽足過,而不知道自己正在挨餓與饑渴。然而,空無一人的寧靜卻會敲碎那些偽裝與無所謂,實際體認到孤單的重量後,他不想要就此匱乏餓死在他鄉,想要嘗一口愛與關係的甜與蜜,想要知道生命被關係與愛所餵養的滿足感。

除此之外,回到阿德勒的論述,就反派來說,一個未曾有過社會性經驗的人類,怎麼可能去想像且實踐呢?無牽無掛的他,根本無從對照也無從定位,即使理性上選擇去承擔人類存亡的責任,但感性上還是沒有付出的理由與方向。因此,如同電影不斷所強調,浸泡在關係與愛中的庫珀,才是那個具有經驗與能量的嚮導,能夠引領人類們度過劫難,更可以說庫珀就是《星際穿越》中,願意犧牲自我投身於孤寂黑夜的黑暗騎士。

關係與愛如同一位引路人,引領人們學會犧牲與奉獻

結語

《星際穿越》帶來的震撼不只是驚奇且縝密的科學設定,更還有那貫穿一切,且超脫時空的愛,如同時間因為重力而緩慢,我們所投入的愛越是有重量,也越是需要我們放慢腳步,把握當下去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作為彼此的鬼魂,默默地互相關照對方。整體而言,雖然《星際穿越》在劇情上不如《信條》那般複雜,需要反覆收看多次才有辦法釐清,但電影所傳遞出的情感仍然令人鼻酸、動容且淚眼婆娑,確實值得我們前往影院再次品嘗與浸泡。

相關焦點

  • [今日推薦][星際穿越.星際啟示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 愛不分時空與次元
    有些東西可以超越科學,超越時空與次元,不需要任何的媒介就能傳遞的感知,那就是愛。
  • 星際穿越,時空穿越不再僅僅是想像
    你是否幻想過有一點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彌補遺憾,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但是我告訴你,即使回到過去,你只是一個觀眾,並不能去改變什麼。 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以來,人類非常地自信認為戰勝了自然環境,再也不用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再也不用面對自然界一點異常就跪地祈求,因為人類有勇氣抬頭看著天空,對自然充滿好奇。
  • 科幻神作《星際穿越》時空穿越不再是想像
    這時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時空裂口」,通過它可以到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的希望。一個探險小組穿越到太陽系之外,他們的目標是尋找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然而,飛船通過蟲洞的時候,他們發現飛船上的一小時相當於地球的七年時間,即使他們能完成任務,但所能提供的救贖對於地球上活著的人來說已經太晚。
  • 當前標籤:星際穿越
    重映預告:闊別6年《星際穿越》重映定檔,諾蘭導演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8月2日IMAX《星際穿越》陪你摺疊時空,回歸未來。影片曾於2014年在全球上映,反響強烈,好評如潮。影片...重回影院,續寫時空想像;浩瀚宇宙,等待我們再次探索。《星際穿越》首次上映是在2014年。《星際穿越》的故事講述了未來的地球氣候環境急劇惡化、糧食嚴重緊缺,人類已經難以生存...
  • 星際穿越!研究表明,瞬間讓人類穿越時空的蟲洞是可能的
    科學家提出,讓人類穿越時空的蟲洞可能成為可能。物理學支持蟲洞的概念,但直到現在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蟲洞太小而且不穩定,不適合人穿越。穿越它們所需的時間很短,但從外面看,時間卻很長。旅行者在穿過蟲洞中心時獲得了一個非常大的助推因子。我們已經很清楚地論證了蟲洞存在於一個寒冷而平坦的環境空間。我們還沒有給出任何可能的形成機制。我們只是認為它們是方程允許的構型。」
  • 豆瓣9.3分《星際穿越》:穿越時空,為愛而歸!
    文/羲道要論14年的科幻神作,電影《星際穿越》絕對算得上一個,不說它那豪華的演員陣容,就是影片中那浩瀚的宇宙星河,和穿越時空的震撼也足夠了。為了與父親的一個約定,在那未來幾十年的時空變換裡,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給害死,這無疑不是明智的選擇,而他為此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遵守承諾固然重要,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去變通、去調整對承諾的遵守方式,這樣才能避免損失。《星際穿越》主要以相對論、黑洞、緯度空間等如今熱門的理論課題為基礎,描述出一對父女那超出時空界限的愛和親情。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星際穿越》是克裡斯多福諾蘭在2014年執導的科幻電影,劇中穿越蟲洞、穿越時空的設定,十分有未來感。故事即從人類尋找新的居住地發想,當沙塵暴四起,植物病毒蔓延,全球糧食危機,地球的人類該如何生存?放棄地球,到外太空在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基地嗎?
  • 穿越時空真的存在嗎?外祖母悖論打開穿越時空的大門
    穿越時空真的存在嗎?對於一些哲學上的新問題,大家會不會想去研究,去探討,不過肯定對他們都是充滿了好奇心。那些能容納人類穿越回過去的蟲洞會因能量回流而瞬間毀滅,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當然,霍金的說法也有很多人提出質疑,另一方觀點則認為人類可以回到過去,而且也提出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都說諾蘭的電影可以測智商,關於電影的三個概念已經被很多影迷朋友提起過
  • 穿越時空的四種設想,最後一種最靠譜
    穿越時空的四種設想,最後一種最靠譜!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或者去到未來,你最想做什麼事情呢?人類一直在夢想著有朝一日能進行時空穿越,在過去和未來之間自由旅行。但穿越時空真的可行嗎?1、熵增和熵減首先,我們必須要弄明白一件事,時間到底存不存在?
  • 《十二隻猴子》:引領了一個穿越時空的時代
    01穿越電影史《十二隻猴子》是1995年的一部經典穿越時空電影,2015被改編成了美劇,今年6月已經熱播到第四季了,足以說明這個IP在時空電影有一席之地,關於穿越時空的幻想作品筆者看了不少,能夠整體邏輯自洽的很少。
  • 現實中的太空人們如何評價《星際穿越》?
    一個真正的太空人如何想《星際穿越》?(加勒特雷斯曼)我們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行人利用下午的休假去看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穿越》。我們很喜歡。當然,我們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出去玩。所以,就算我們看《鴛鴦綁匪》這種爛片也是很開心的。(《星際穿越》劇照)對我個人而言,我非常欣賞這部電影,但是其中有一些不精確的細節讓我很不舒服。
  • 集蟲洞、黑洞穿越大全的《星際穿越》,9.2高分的開悟神作
    在「喜馬拉雅」上找小說聽,穿越小說佔了相當大的比重。關於穿越的故事,N多年了,熱度好像一直沒有消停過。對於穿越的理解,大多數人認同的穿越是時空穿越,然後還有靈魂穿越、夢境穿越等。對於那些道行高深的修行者,禪定,是他們實現穿越的一種方式。禪定有九個層次,每個層次代表一個時空,是心可以去到的九個維度空間。比如三摩地,就是其中一個有著「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特性的維度。據說,道行越高的人,越可以在任一個時空隨意穿梭。
  • 《星際穿越》:第一個真正的電影黑洞
    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吸引了無數影迷的目光,片中對近距離觀察時黑洞呈現的景象進行的準確描述讓影迷們津津樂道。拍攝過程中,《星際穿越》創作人員向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基普-索恩取經。在視效小組的齊心努力下,《星際穿越》成為科幻片史上對黑洞的呈現最具有科學準確性的影片。
  • 工具機遇上網際網路,金屬加工業的星際穿越
    科幻巨作《星際穿越》重映,累計票房已破8億,這部是以科學視角原創的影片,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改編而成。講述人類在面臨地球生存危機之後,太空人如何衝破重重困難到遙遠的星系尋找適合居住的星球的探險旅程。
  • 愛可以穿越時空
    時間是唯一能穿越所有維度的存在        愛是一種力量,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維度感知它的存在。        令人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時間,任何事物在時間面前都顯得那麼渺小且無助,但是在這冰冷的時間面前,愛卻顯得無比強大,它凌駕於時間之上,即使是時間,也無法將它消磨,人類之所以能在這顆孤獨的星球上得以發展和前進,可能就是因為有愛吧。
  •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No.16豆瓣電影Top250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
  • 【首映】《星際穿越》Interstellar: 迷失的諾蘭與穿越時空的愛
    影片簡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觀看《星際穿越
  • 沿黑洞蟲洞白洞就能超光速星際旅行,穿越時空?別做夢,絕無可能
    想穿越時空,或欲藉助黑、白洞之力的星際旅行者,利用黑洞巨大的引力,將他們的人和攜帶物(包括飛船),飛快地吸入黑洞,以超光速經蟲洞從白洞噴出。憑空臆想的黑洞-蟲洞-白洞通道實際上,從側面拍到的圖片顯示,黑洞的上下兩面都是凸出來的,整個黑洞是實心的,令人和攜帶物(包括飛船)無法穿越
  • 「時空穿越」技術全解析,原來技術原理真的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對「時空穿越」技術理論有過非常深入的研究與討論,這項技術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利用能量技術打開並建造一條高緯度的通道然後穿過通道到達對面就可以讓你出現在你想要去的任何地點的任何時間段了,不過你知道咱們距離擁有這項技術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