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太空人們如何評價《星際穿越》?

2021-01-12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一個真正的太空人如何想《星際穿越》?

(加勒特雷斯曼)

我們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行人利用下午的休假去看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星際穿越》。我們很喜歡。當然,我們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出去玩。所以,就算我們看《鴛鴦綁匪》這種爛片也是很開心的。

(《星際穿越》劇照)

對我個人而言,我非常欣賞這部電影,但是其中有一些不精確的細節讓我很不舒服。首先,演員的選擇。我想說,是否有必要每部航天類型電影中都讓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喬治·克魯尼、桑德拉·布洛克、湯姆·漢克斯和凱文·貝肯這樣的帥男靚女去演?我怎麼可能這麼帥?這都是在搞什麼,我明明只有五英尺五英寸高!一次,就一次,難道就不能有人拍一部由保羅·吉亞瑪提或華萊士·肖恩這樣其貌不揚的演員主演的太空動作冒險大片嗎?一次也不可以嗎?

電影中有一些小瑕疵值得注意。(劇透預警!)例如,美國航空航天局這樣大型政府機構的會議不可能只有不到十幾個人參加。其次,很多電影中都出現了通過旋轉航天飛船獲得人工重力的場景,但堅忍號飛船的環狀結構直徑太小了,要達到產生地球重力的轉速估計飛船裡的人都要轉吐了。最後一點,如果那個高級文明能夠創造一個書架結構的四維時空立方體,那麼為什麼不在上面裝一個白板呢?我知道用亂飛的書、撥亂指針的手錶、排成二進位信息的塵土這樣的溝通方式更富有戲劇性,但是要去解釋一個全新的重力理論的話,用方程式和圖表可比一堆看起來隨機的二進位信息好懂得多。

但是,《星際穿越》中也有很多細節處理得很恰當。很多的視覺效果都很引人注目。(至少我在加州理工的朋友是這麼和我說的。)影片中許多熟悉的宇航裝備都很都有意思。影片中儲存我們後代胚胎的冷凍箱看起來就和國際空間站上的一模一樣。(雖然我們沒在裡面放殖民外星用的遺傳物質,不過存放一點可能是個好主意...)堅忍號的半球形窗戶就像國際空間站的穹頂窗,飛機上的許多控制面板讓我仿佛回到了奮進號太空梭上。而且我們都明白,愛的確可以穿越時空。

最有意思的是影片中男主角庫博頻繁地手動操縱飛船。與自動化控制趨勢不可阻擋的現實相比,庫博在影片中似乎每5分鐘就要接過操縱杆進行手動控制。這似乎象徵著主角強烈的想要掌握他們自己乃至全人類命運的欲望。《星際穿越》是對美國式自由意志的生動描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由的個體,我們可以決定我們的命運。隨著這種自由俱來的便是責任帶來的重負——看看布蘭德教授在決定人類命運的徒勞戰爭中慘遭失敗後的落魄就能領會。

但自由意志是美國式典型英雄,如探索者、開拓者的必備特質,是那些勇於接受挑戰並發揮自己的才華、堅韌和意志力而反敗為勝的孤膽英雄們的人格特徵——就像庫博那樣。我們不像其他民族那樣吧集體成就或順從天意看的比個人榮譽更重要。我們會獨自承擔自己的選擇帶來的重負與回報。這種典型品質是美國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們必須要重視並發揚這種品質去激勵下一代的「庫博」開拓太空中的新疆域。

當然,《星際穿越》的另一個主題是講述父親與子女間的親情。在這一點上我也有所共鳴。

不久之前,我參加完一場報告會後,穿著我的藍色NASA航天服回家。我到家時已是深夜,在哄我4歲的兒子上床睡覺時,他抬頭看著我,問我是不是剛從太空回來。我說不是,然後他問:「那你是不是一會兒又要去太空?」

「我帶你一起去,」我對他真心地說道。

他臉上露出了欣慰滿足的神情,可他馬上又皺起了眉頭。

「可是我沒有自己的飛行服,」他說道。

我愛我的兒子,為了就他就算是黑洞我也會義無反顧地闖進去。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Quora- Brando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太空人如何評價太空電影
    當談到科幻電影和太空中的電影時,很難評估電影的質量和準確性。我們普通人只能夢想有一天在太空中花費幾分鐘,即使那樣,我們可能也不會將體驗與電影中發生的事情進行比較。但是,擁有這種奢侈的人是太空人。他們在太空中呆了很長時間,並且完全意識到它如何影響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小的事物。
  • 《星際穿越》:太空人能活著穿過蟲洞嗎?
    電影中的蟲洞是基於真實的物理學理論的,由天體物理學先驅基普·索恩(Kip Thorne)建立。索恩曾經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不過現在已經退休在家。除了學術上的貢獻外,他還曾經幫助卡爾·薩根(Carl Sagan)設計著名科幻小說《接觸》(Contact)中的蟲洞。《星際穿越》電影中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很多人都認為電影中對蟲洞與黑洞描繪的準確性可能在整個電影史上數一數二。
  • 揭秘星際穿越7大科學硬傷:人無法在黑洞中存活
    1.蟲洞並不存在 至少目前未發現在影片《星際穿越》中,勇敢的探險家們利用土星軌道附近的一個蟲洞進入另一個行星系統。正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樣,蟲洞彎曲了空間,讓超遠距離旅行可以在瞬間完成。解釋蟲洞的工作原理僅限於科幻範疇,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證明宇宙中存在這種東西。我們對黑洞有一定了解,但對於連接空間不同區域的東西,我們還只是提出想法並且是非常初級的想法。從拍攝《星際穿越》的角度上說,蟲洞這種東西在影片中必須存在,否則的話,影片的情節便無法往前推進。」比林斯表示:「蟲洞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既讓星際旅行變得比實際情況容易,同時又比實際情況複雜。
  • 觀影《星際穿越》帶動了科學熱
    「穿越」,可以這麼玩《星際穿越》講述的是發生在末世地球的故事,人類在絕望中派出最後一批太空人,試圖通過穿越時空隧道即蟲洞,找到一個宇宙中的新家園。和以往觀看好萊塢科幻大片不同,觀眾在欣賞宇宙奇觀的同時,也被「科普」了一系列專業名詞。不少網友邊看電影邊發微信:「黑洞潮汐」是啥啊?
  • 以《星際穿越》為標尺,深度評價《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一部在商業上很成功的電影,票房一路高歌猛進說明了電影的好口碑,相信不少人都能在觀影中感覺到這部電影的誠意,春節檔最有誠意的一部國產電影實至名歸。拿《星際穿越》來對比一下《流浪地球》,來看看我們的電影還需要完善哪些方面。首先說故事。《星際穿越》的故事是根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理論來支撐,經過編劇團隊近一步細化而成,《流浪地球》的故事來自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兩個故事各有特點,不分伯仲。《星際穿越》玩時空穿梭的技術理念,《流浪地球》講的是一種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情懷。
  • 《星際穿越》首輪影評出爐 外媒評價頗具爭議
    《星際穿越》中國版海報  (來源:時光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昨日在好萊塢舉行了首映活動。影片的首輪影評業已出爐,歐美主流媒體在首映之後給予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不過根據首映後各家媒體做出的頗具爭議性的評價,《星際穿越》似乎開始走下「神壇」。當然了,影迷聚集的IMDb上該片評分9.5,暫時是諾蘭影片中最高的。  《今日美國》評論說:影片頗具野心,非常吸引人和發人深思,但是同樣單調乏味,影片先進的特效技術看起來也有些名不副實。
  • 從《2001》到《星際穿越》,人類如何在電影裡探索太空
    還有一些太空電影具有相當比例的虛構或超現實內容,比如《地心引力》、《天地大衝撞》,筆者還是願意把它們歸為現實風格類,它們只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增加了災難等其它成分。如果加上探索成分的話,《星際探索》《超時空接觸》甚至《第三類接觸》也可以劃入現實類。
  • 《星際穿越》前往的外星球出銀河系了嗎?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枯萎病」,包括農作物在內的大量植物逐漸走向滅絕。於是,人類去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宜居的星球,以期能夠延續人類文明。那麼,《星際穿越》中的人類是去哪裡尋找宜居的外星世界?他們去的地方離開銀河系了嗎?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近年來太空片掀起熱潮,《地心引力》和《星際穿越》都令觀眾印象深刻。那麼,這部傳聞中「2015年底最值得一看的科幻大片」,跟那兩部已經聲名卓著的作品相比,有什麼不同?其實從數據看,它真沒有那麼牛。口碑中等加入笑料很討好,可惜劇情太簡單在一次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中,太空人馬克-沃特尼經歷了一場惡劣的風暴後,與機組成員失聯,所有人都認為他在任務中喪生。然而,馬克卻幸運地活了下來,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竟然孤單地置身於火星。
  • 《星際穿越》的蟲洞通往多遠的宇宙?
    ​在《星際穿越》中,地球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枯萎病」,包括農作物在內的大量植物逐漸走向滅絕。於是,人類去宇宙中尋找第二個宜居的星球,以期能夠延續人類文明。那麼,《星際穿越》中的人類是去哪裡尋找宜居的外星世界?他們去的地方離開銀河系了嗎?
  • 《星際穿越》中的科學與幻想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說,《星際穿越》上映後,就連在撲克牌桌旁邊玩牌的陌生人都會過去找他詢問有關蟲洞和相對論的問題。觀眾們對於其中涉及的有關物理學的疑問顯然遠遠超過了對電影自身劇情的關注,這並不奇怪,因為這可能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基本忠實地展現宇宙中各種奇妙的天體現象的電影,想要理解這部電影需要大量的物理學知識。
  • 如果沒有它,《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可能不會誕生!
    宇宙中散落著無數顆類似的彈珠,它們只是龐大外星人手中的玩物。到了續集中,兩位黑衣人主角打開一個普普通通的儲物櫃,那裡居然隱藏著一整個星球。又比如《星際穿越》中,導演諾蘭和諾貝爾物理學家基恩·索普共同打造了宇宙黑洞的奇觀影像。
  • 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No.16豆瓣電影Top250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2014)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
  • 《星際穿越》一部講述太空的科幻電影卻最像科學理論的紀錄片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電影是一部2014年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許多人看到這部電影的開頭就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但是為什麼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會高到9.2分呢?《星際穿越》(Interstellar)《星際穿越》這部電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
  • 9.3高分《星際穿越》我想告訴全世界,這部電影好看
    《星際穿越》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電影。導演可能並不喜歡這樣的評價,但在我眼裡,他確實是個兢兢業業的老農民這是褒義。 在片中,科學家不斷告誡太空人,我們必須面對的兩個現實:一個是太陽系的任何東西,都救不了我們;另一個是
  • 當前標籤: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於8月2日開始在內地影院重映,時隔六年影迷們依舊熱情不減,在此前我們就曾報導過本片兩輪上映票房突破8億元的消息。以下為官方微博原文:《星際穿越》 重映票房破億!我們出於熱愛...這則消息實際來自4DX中國官方微博,在編輯前的微博內容中,他們表示「4DX版《星際穿越》即將在各大影院復映」。不過兩小時後他們重新編輯了這段微博,並且刪除了這段話,原因尚...
  • 《星際穿越》取景地探尋【足記】
    看過《星際穿越》(Interstellar)的小夥伴一定對Dr. Mann居住的那個冰雪星球印象深刻吧?
  • 星際穿越影評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咖,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一部電影名為《星際穿越》   劇情簡介:在不遠的未來
  • 專訪諾蘭:《星際穿越》中的黑洞蟲洞接近真實
    諾蘭始終是出名的膠片電影愛好者,《星際穿越》可能是最後一部70mmIMAX膠片電影,人們對諾蘭的印象仿佛是他「牴觸」3D新技術電影,但諾蘭其實並不固執。在接受網易娛樂的專訪中,他承認自己曾經試過將《盜夢空間》轉錄3D制式,可惜技術支持達不到,效果並不如人意。
  • 《星際穿越》中的物理學:黑洞是什麼樣子的?
    除此之外,這個黑洞還和一群星光熠熠的好萊塢明星聯繫在一起——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 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傑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比爾·歐文 (Bill Irwin),卡西·阿弗萊克(Casey Affleck),約翰·利特高(John Lithgow)——因為這個黑洞模型是電影《星際穿越》的核心——《星際穿越》是克里斯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