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2020-11-25 騰訊網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

在諾蘭的電影《信條》中,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

都說諾蘭的電影可以測智商,關於電影的三個概念已經被很多影迷朋友提起過,分別是「熵值」、「祖父悖論」和「信條tenet」

何為熵值?也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熱量從低溫物體轉向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他變化。熵值就是體系的混亂程度,一個系統越混亂,熵就越大,越是整齊,熵就越小。就像社會一樣,如果沒有組織,沒有約束,讓其自由發展,熵值就會增加,社會就會越來越混亂。制度和法律就是在對抗熵增。時間的流逝和宇宙的發展都是符合「熵增」的,但在《信條》這部電影,諾蘭反常地用到了「熵減」這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時間倒轉。

祖父悖論」是有關時間旅行的悖論。假如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殺死,但此舉動會產生一矛盾的情況:你回到過去殺了你年輕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不會有你,那麼是誰殺了祖父呢?

物理學家認為,也許世界是由無數個平行宇宙組成的,而當某人回到過去殺你的祖父時,此人殺的其實是另一個宇宙的人(或者你的這個舉動也可以創造一個新的平行宇宙),而此人的「祖父」的死只會使那個平行宇宙的此人不再存在,而這個平行宇宙的此人則平安無事。

祖父悖論就像莫比烏斯環一樣是一個無限的循環。

第三個概念就是《信條》的英文名「TENET」,來源於龐貝遺蹟石碑上的拉丁語迴文詩句,這五句詩的另一層意思正是農神薩特一直控制著時間之輪運轉。

相關焦點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在同一個時空中,「逆轉」後又可以再用另一部「逆轉機」,讓你變回順向的直線時空,就像「主角」以逆轉時空方式拯救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飾演的女主角後,他和搭檔尼爾(羅伯特·帕丁森飾)都逆轉時空了好幾次。02.在同一時空會有多少個「主角」?
  • 了解這些,幫你150分鐘看懂諾蘭新片《信條》
    而高速行駛的汽車在經歷碰撞翻轉後,居然神奇地復原,預示著這個主角們所處的這個時空並沒有那麼簡單,後面一系列震撼的場面也與預告片的主體「時空逆轉」相對應。結合早先流出的劇情梗概,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主角們利用黑科技「時間逆轉」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未來世界。可以預見,一場顛覆時空秩序的大戰即將爆發。想進一步了解《信條》這部超級燒腦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諾蘭導演。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是的,這種複雜程度放在以燒腦著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身上也是罕見的,哪怕是過往《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電影,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一遍就看懂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在諾蘭的時間宇宙中,有三個人對他意義非凡,分別是:埃舍爾,巴赫,博爾赫斯埃舍爾的畫,巴赫的音樂,博爾赫斯的詩,都在不同程度上,啟發他時間空間的構造。(有興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二,是真的有趣)可以並行,可以疊加,可以穿越,可以逆轉。諾蘭的電影,就連配樂都隱藏秘密。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
  • 熵,祖母悖論,《信條》如何逆轉時空?
    電影《信條》是諾蘭導演又一燒腦力作,該片以全新的方式詮釋了時空穿越。同樣是穿越時空,在以往的電影中,故事的主角是在不同時間節點上進行跳躍,這部電影卻沒有採用這個套路,而是使正反時空交疊在一起,創造了新的視覺觀感。在科幻電影中,穿越時空,主流的方式是利用時間機器,要麼就是像電影《星際穿越》中那樣利用蟲洞等時空隧道。
  • 時間倒流、子彈逆轉,諾蘭的《信條》是怎麼自圓其說的?
    諾蘭對觀眾一直都相當照顧,之前的作品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剪輯手法都相當樸實,這次的新片《信條》更是將其中時間逆轉的片段播放了兩次,真正讓人難以理解的其實是其中的概念和設定。熵,逆轉時間的熱力學概念影片中主角為了拯救世界,也為了順便拯救女主角(如果有女主角的話),多次逆轉時間,而時間的逆轉,就是通過熵實現的。
  • 科學家談《信條》,時空逆轉現實嗎?
    《星際穿越》主要研究蟲洞和時間旅行,《信條》則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反轉物體或人類的熵,讓其在時間中來回穿梭做到「時光回溯」。(他也曾為《星際穿越》出謀劃策),但最終根據劇情需要,也放棄了一些現實要素。諾蘭在影片的新聞稿中提到:「我確實讓基普·索恩讀了劇本,他幫我弄清楚了一些科學概念,不過我並不打算在電影情節上詳細精確的體現這些概念,但整體來說,電影還是基於實際科學的。」那麼,電影《信條》中究竟涉及到多少科學知識呢?電影中的那些時空逆轉的現象可能會在現實中出現嗎?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這一次的《信條》,顯然也是這一題材時隔十年的歸來。當我們細究上述每一部作品的內核時,往往會得出與華麗表面截然不同的樸素概念。追蹤、失憶、複製人、思想植入……所有概念都難言初創,可被諾蘭包裝後卻是另一番「不明覺厲」風味。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2:去完印度大媽家,小黑和小白的對話中,小黑否定了時空穿越,說這是時間逆轉。這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呢?這一點對於理解劇情有關鍵作用。因為我們以前看的影視劇大部分是時空穿越。這對理解90%的《信條》劇情有幫助。看第一遍的時候,我一直有幾個困惑,小黑去的逆轉時空是從哪裡來的?逆轉時空是不是平行空間?是不是真的沒有時空穿越?(我們認知的時空穿越)?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如果你是諾蘭的影迷,那這個8月,一定是你最快樂的一個月。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內地重映後,諾蘭新作《信條》終於宣布定檔9月4日,影迷甚至可以一天三部一起看,盡享「諾蘭豪華燒腦套餐」。在豆瓣電影中,已經有超7萬的人標記《信條》為想看,來瞅瞅各位網友給這部電影的標籤,其中#想拍爛片但實力不允許#、#不知道是啥我也要看#這兩個tag真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諾蘭大神的片,就是閉眼買票都不會錯的水平。講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了,真想直接穿越到9月4號,在電影院接受諾蘭式電影美學的洗禮。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文章開始前先借用一句大神的臺詞,你不要試圖理解它,你只能感覺它。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 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信條》男主手機是怎麼回事諾蘭燒腦新作《信條》到底講了個啥此次上映的《信條》聚焦時間逆轉與多重平行宇宙,將諾蘭的燒腦系列再次拓展。擦拳抹掌的觀影者帶著對大師新作的期待興奮的進入影院,又帶著無限的迷惘走出影廳。
  • 女主紅衣服就是正常時空!觀影前知道這7個點,更容易懂《信條》
    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燒腦巨製《信條》終於要登陸中國內地院線了。從8月26日伊始在全國部分國家公映後,《信條》的首周國際票房便狂攬5300萬美元,霸佔32個國家及地區票房榜冠軍,創下9個國家及地區諾蘭電影最佳開畫成績,遠超此前業內最樂觀的4000萬美元預期。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諾蘭電影《信條》,註定將成為一部爭議巨大的電影。有些人說,這是「神作」,也有人說,讓人看不懂的電影就是垃圾。本文不去判斷電影的好與壞,也不分析什麼音效和畫面。用片中科學家蘿拉的話說就是:不要去判斷和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 影評|諾蘭就是為了讓你去影院,才把《信條》拍得這麼難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正在影院上映,該片引發最大的爭議是,看不懂。諾蘭的電影一直以燒腦著稱。不論是《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都屬於看了一遍要琢磨好幾天,會和別人討論好久的電影。《信條》的難懂程度在諾蘭作品表中,應該僅次於《記憶碎片》。
  • 《信條》為什麼沒「騙」到我們?
    首先堅持CG特效能不用就不用,能不後期倒放的就不後期,這是他最外露的執念。當初為了拍《星際穿越》諾蘭親自種了一片玉米地,這次諾蘭直接買了一架波音747來炸,對此他還表示買一架飛機要比花錢做特效便宜多了。
  • 《信條》與時間之謎
    在2014年上映的《星際穿越》中,諾蘭探討了更多的物理問題。在人類因環境持續惡化將要毀滅之際,馬修·麥康納飾演的男主角,一位前太空人,和幾位科學家,被NASA派往外星空間,尋找人類可以移民的星球。在不同的星球上,科學家們體驗了因重力不同而不同於地球的時間。男主角還穿過蟲洞,到達另外一個空間。這就是科學家們所假想的,所謂的空間摺疊,或者說平行宇宙。
  • 當你有逆轉時空的超能力,怎麼阻止「三戰」發生?
    假如你有了逆轉時空的超能力,又該如何阻止尚未發生的三戰呢?時間,將成為解開所有謎團唯一的鑰匙。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新片《信條》正式登陸中國內地院線。這部在疫情期間就備受期待、堅守暑期檔上新的好萊塢大片,一度成為全球電影業的復甦希望:《信條》國際票房首周高達5300萬美元,霸佔32個國家及地區票房榜冠軍。
  • 「影評」《信條》與時間之謎
    記者說:「看看史蒂芬·霍金的書,了解一下他關於時間的描述、宇宙的起源以及黑洞理論後,這部電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趙琳說,難道我為了看一部電影,先去腦補科普書嗎?看電影,就是一娛樂。顯然,趙琳的困惑,也是大多數觀眾的困惑。對很多觀眾來說,《信條》確實構成了一個較高的門檻。因此諾蘭導演的忠實粉絲們自嘲道:「別的電影沒看懂會說,這是什麼垃圾電影,邏輯不通;諾蘭的電影沒看懂,確實需要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