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了解這些,幫你150分鐘看懂諾蘭新片《信條》

2021-01-19 琉璃境中人

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操刀的最新科幻驚悚動作片《信條》(Tenet)在經歷堪稱一波三折的過程之後,終於正式定檔9月4日登陸中國內地院線與觀眾們見面。片方同時還發布了正式版海報和名為「逆時存亡」的中文簡體版預告片。

從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與羅伯特·帕丁森一身特工裝扮,似乎在執行某項神秘的任務。而高速行駛的汽車在經歷碰撞翻轉後,居然神奇地復原,預示著這個主角們所處的這個時空並沒有那麼簡單,後面一系列震撼的場面也與預告片的主體「時空逆轉」相對應。

結合早先流出的劇情梗概,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主角們利用黑科技「時間逆轉」的目的,是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未來世界。可以預見,一場顛覆時空秩序的大戰即將爆發。

想進一步了解《信條》這部超級燒腦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到諾蘭導演。在談到自己導演生涯中投資最大,注入心血最多的這部新作時,諾蘭指出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對時間的體驗,並將科幻和間諜小說中的經典元素結合了起來。與多數人對時間固定不變的觀點不同,在諾蘭的作品中,時間成為了駕馭關鍵線索,可隨意變化,造就了風格獨特的「諾蘭式」懸疑風格。

但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包括《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在內的諸多諾蘭經典作品,由於超前的概念設計,複雜的敘事方法,以及各種開放式的結局,讓很多觀眾,包括不少諾蘭粉絲都很難在第一次觀影時就把劇情和世界觀理解清楚,而往往需要事後多次反覆觀看,甚至藉助一些專業人士的解讀才能恍然大悟。

《信條》作為一部「集大成」的典型諾蘭式影片,在影片宣發時還被片方認定為目前「觀影門檻」最高的諾蘭作品。雖然其中必然有噱頭在其中,但是想在影片上映時能夠在150分鐘的智力競賽中立於不敗這地,或者起碼不至於一頭霧水,那麼一些事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時間這個概念或許是科幻電影中最容易讓觀眾產生迷惑的元素,在時間的線性流動規律被打破之後,所產生的很多時空邏輯悖論甚至是當下科學家都解釋不清的。

但正是這些原因,才讓廣大影迷更加津津樂道。如何講好一個關於時空轉換的懸疑片,非常考驗導演的功力。而諾蘭恰恰是駕馭此類型片的一位大師。

從《記憶碎片》中的打亂時間順序,《盜夢空間》中的「多層夢境」導致的時空變化,以及《星際穿越》中對時間的壓縮和拉伸,都給觀眾極強的沉浸感之外,也讓人們大呼過癮。

從《信條》最近點映流出的信息來看,諾蘭在延續《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三部關鍵作品的前提下,對於時間的探討又來到一個新的維度。那便是通過影片中的各種展示,試圖揭示各種物質在「逆向運行」的時空中的運行規則。

儘管諾蘭本質上是一位商業片導演,他在作品中設定的各種和時空有關的規則,也稱不上太硬核的科學概念,觀眾只要做足功課,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難的是,當這些略顯複雜的邏輯規則和諾蘭快節奏的剪輯交織在一起時,觀眾對於同時湧入的大量信息就反應不過來了。經常出現觀眾停留在「第一層」,可是諾蘭已經在「第三層」等著你的局面。別的作品往往細節不夠,而諾蘭則是要素多的讓人應接不暇。這也是為何諾蘭的作品大多需要多次觀看才能理解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很多內地觀眾都是第一次在影院觀看諾蘭的新作,現場觀看《信條》雖然是一種奇妙的體驗,但筆者也敢斷言,那就是大部分普通觀眾依然很難一遍就看懂影片的全部情節。

好在這次我們提前掌握了 「時空逆轉」這一核心法則,但至於觀眾如何能夠找到劇中的參照物和標準不變量,利用好規則和定律,在這次挑戰認知的心跳體驗中從容應對,那便只能等到在影院的大屏幕前揭曉了。

相關焦點

  • 遇事不決,真能量子力學嗎?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這是最近的網絡流行語。這一說法源自一個動漫作品,意思是遇到沒法解釋或解決的問題時,就用量子力學去解釋和突破。當然那些要解釋的都是一些花裡胡哨的問題,遇到花裡胡哨、無釐頭的事情就把量子力學扯出來背鍋。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
  • 諾蘭新片《信條》
    可那「毒藥」是假的,男主醒來後發現這「毒藥」只是一個名為「信條」的神秘組織的測試,隨後就正式加入「信條」去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拯救世界。在「信條」裡男主了解到這些逆向子彈是從印度來的。於是和男二尼爾一起通過潛入與印度軍火商普萊亞取得聯繫,並得知此次買家為大Boss薩託。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其實,只要弄清以下5個燒腦問題,自然就能看懂了。01.如何「逆轉時空」?如果你對整部電影的故事完全一頭霧水,那麼你首先得去理解電影最基本的「逆轉時空」概念。這一部分劇情是諾蘭讓觀眾看得比較明白的一場戲,以紅藍作為標記,很容易就分得清是哪一方。而在十分鐘限制下的一半,五分鐘之時兩隊同時進攻一座大樓,為時間重疊點的一刻,那絕對是一場震撼的影像奇觀。同樣道理,該戰略也可以放在塔林公路追逐戰上。
  • ...咒怨》劇版發布中字預告;諾蘭新片《信條》將涉及量子力學等...
    (大學校園兄弟情,duck不必) 【國際資訊】 -諾蘭的新片《信條》將涉及量子力學、時間扭曲等概念 諾蘭的新片《信條》將是一部涉及量子力學、時間扭曲的電影!
  • 《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燒腦的外語電影
    在電影產業遭受重擊的202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和他的新片《信條》,仿佛成為了電影產業上的一大「信條」——當諸多大片選擇撤檔避險或者轉網止損時,諾蘭卻多次強調,其影片必須在大銀幕上播放且不能撤出暑期檔,此舉在很多影迷與各國影院間獲得了一片讚美與支持。
  • 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文章開始前先借用一句大神的臺詞,你不要試圖理解它,你只能感覺它。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星期五文藝」360度解讀諾蘭《信條》
    星期五言:如果你看完諾蘭的《信條》後一臉懵,再或者乾脆你中途睡過去了,千萬彆氣急敗壞,責任不在你!本人壓根就沒覺得諾蘭算的上是好萊塢式的合格編劇。換句話說,他的強項並不是講故事!再退一步說,即便諾蘭是個好編劇,在我看來,要把如此一個複雜的「時間」概念講明白,那麼電影150分鐘的時長至少要翻倍。
  • 影評|諾蘭就是為了讓你去影院,才把《信條》拍得這麼難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正在影院上映,該片引發最大的爭議是,看不懂。諾蘭的電影一直以燒腦著稱。不論是《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都屬於看了一遍要琢磨好幾天,會和別人討論好久的電影。《信條》的難懂程度在諾蘭作品表中,應該僅次於《記憶碎片》。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是的,這種複雜程度放在以燒腦著稱的克里斯多福·諾蘭身上也是罕見的,哪怕是過往《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這些所謂的高智商電影,只要你集中注意力,一遍就看懂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什麼意思什麼梗? 科幻常用梗了解一下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什麼意思什麼梗? 科幻常用梗了解一下時間:2019-11-16 13:5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什麼意思什麼梗?科幻常用梗了解一下 科幻常用梗: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時,靠科學的力量(深奧神秘讓人看不懂,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強行大開腦洞(矇混過關)。 如寫科幻文章時正常的現實邏輯已經無法將故事按照既定軌道編下去,作者就會套用   原標題: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什麼意思什麼梗?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如果你是諾蘭的影迷,那這個8月,一定是你最快樂的一個月。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內地重映後,諾蘭新作《信條》終於宣布定檔9月4日,影迷甚至可以一天三部一起看,盡享「諾蘭豪華燒腦套餐」。對於諾蘭此人,小毒相信,就算你認不出他的臉,但一定有看過或聽說過他的作品,也見過「信諾蘭,得永生」這個在網際網路論壇裡流傳甚久的梗。對於《信條》這部號稱在諾蘭作品中耗資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燒錢大製作,很多諾蘭影迷已經期待很久了。
  • 《信條》燒腦到反人類嗎?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過去,寫了一個流水...
    「字文的放倒讀閱法無類人像就,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寫這篇影評之前,我原本想了這樣一個標題,因為擔心影響讀者閱讀而放棄了,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顯然不擔心這樣的表述方式會影響觀眾觀影。這句話的正常表述順序是「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就像人類無法閱讀倒放的文字」。
  • 看懂《信條》不用懂科學,讀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今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子竟然是用的熵,熱力學竟然有朝一日混出頭來了,真是可喜可賀可歌可泣……很多人說這個電影太硬核,其實並沒有,而且科幻電影本身也不需要觀眾了解概念。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三星發布5G量子手機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三星發布5G量子手機。5月14日訊,三星和SK Telecom今天在韓國推出了Galaxy A Quantum量子手機,這是全球第一款具有量子隨機數發生器(QRNG)晶片組的5G智慧型手機,並且是SK Telecom網絡獨佔。
  • 全球影院都在等諾蘭新片救市,他十年前拍的科幻片卻至今無人超越
    毫無疑問,在眾多好萊塢大片紛紛撤檔、改檔到明年後,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擔負起了重啟全球電影票房的重擔。目前,影片暫定8月12日在美國上映。影片充滿了諾蘭的招牌元素,科幻元素,借用時間概念重塑過去、改變現在。《信條》講述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努力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 《信條》才不燒腦!看懂科幻神作《降臨》,逆向時間就是小菜一碟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大作《信條》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應該是諾蘭最「失敗」的一部作品。看懂《信條》並不難,它的燒腦並非在於懸疑伏筆、並非在於高概念,僅僅是玩弄了電影的敘事技巧。影片高潮部分,多條故事線同時推進,而且不明確告訴觀眾幾條線的人物狀態,這是依靠剪輯、甚至可以說要求觀眾高超記憶力的一種「偷懶」。
  • 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前幾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作為電影迷的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9月4日,克里斯多福·諾蘭重磅新片《信條》登陸中國院線首映。作為(後)疫情時代影院復工以來迎來的首部好萊塢超級大片,《信條》被寄予了救市厚望。上映三天以來,《信條》在中國內地累計票房為2.04億元,全球票房累計1.5億美元。票房之外,《信條》的口碑在IMDB、Metacritic、爛番茄、豆瓣等評分都低於諾蘭以往的作品。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失手了嗎?
    這一票房與口碑成績放到大多數導演身上,都可說表現不錯,但對於諾蘭來說,這一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信條》有著諾蘭一貫的「燒腦」設定,這當然也是不少影迷喜歡它的原因,但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燒腦」只是淪為了宣發的噱頭。場面調度乏力、角色動機模糊、人物情感空洞......這些常被詬病的缺點在《信條》中更加凸顯,也由此使得不少影迷對該片大呼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