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為什麼沒「騙」到我們?

2020-12-01 騰訊網

在無數商業片導演中,很少失手的諾蘭萬萬沒想到,《信條》將列入他口碑最差的電影之一。

這屆觀眾也太不好騙了!《信條》很可能成為今年評分最高開低走的電影,短短不到幾天就由大半年來首次搶票看首映、乃至爭搶著二刷三刷,很快變作互相吐槽、找彩蛋似的找電影裡的bug。

《信條》養活了解析電影的up主們,也逼瘋了網友們,微博上甚至有人發現了諾蘭的驚天秘密,這原來是諾蘭騙我們多刷的一場大型行為藝術:

上映之初,也許因為是重新開放不久的電影院終於迎來一部以燒腦的概念為噱頭、號稱能逆轉時空的電影,人們想必都抱有超高的期待。然而平均分都在8.5以上的諾蘭,現在《信條》只有7.8分並持續下跌。

人們的失望來自於什麼?

虎嗅app的統計圖

諾蘭在自我的藝術追求上一直是有執念的,並且與商業電影模式結合得天衣無縫,是少數極富個人美學的商業片導演之一。

這個導演有點拼

作為時間三部曲的最終章,《信條》把諾蘭所追求一切高大上的特點放到了最大——最宏大的真實場景、最緊張的背景音樂、最高深的理論支持和最能繞的邏輯怪圈。

首先堅持CG特效能不用就不用,能不後期倒放的就不後期,這是他最外露的執念。當初為了拍《星際穿越》諾蘭親自種了一片玉米地,這次諾蘭直接買了一架波音747來炸,對此他還表示買一架飛機要比花錢做特效便宜多了。

拍攝現場也是真逆行了

故事情節還是一如既往地簡單,無非就是一個特工帶領他手下的隊伍,通過逆轉時間回到過去拯救世界的故事。

但為了讓這一概念在觀眾腦中合理化,其中就夾帶了眾多物理學私貨,比如熵、熱力學定理等等。實際上諾蘭也知道我們不懂,在電影中派出科研人員和「暮光男」帕丁森充當實時解說,培訓主角的同時也培訓了我們,硬生生把電影院變成了科學大講堂。這代表了導演主動放棄了詮釋人物角色——當電影中的人物成為解讀諾蘭宇宙概念的存在,失去了作為人的個體意義,他們缺少動機的行為將毫無說服力。

一張圖看懂《信條》

由於人物塑造上沒花篇幅,主角的行動觀眾難以產生共鳴,動作戲也不夠精彩,剩下的都只能在音樂上找補,對於這次強調體驗感的《信條》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諾蘭曾說過自己在電影製作中最感興趣的工作就是混音、做音效。他甚至在《敦刻爾克》中模仿巴赫的謝潑德音階製造了海陸空三條線,每條敘事線都像音階一樣不斷攀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地營造緊張的戰爭氣氛。

這次出人意料地不再是老搭檔Hans Zimmer的弦樂,因為季默大師在給另一部燒腦科幻片《沙丘》做配樂沒空。

之前操辦了Childish Gambino的好幾張專輯Ludwig Göransson接棒,做了一些氛圍感十足的電子音樂,《黑豹》《奎迪》兩部以原聲帶著名的電影也都出自他手。片尾還能驚喜聽到Travis Scot的電鰻之音,Travis的倒鉤已經暗示了這一切。

Childish Gambino & Ludwig Göransson

「THE PLAN」單曲封面,倒放有驚喜哦

對於科幻電影中最值得深度討論的自由意志問題,鋼鐵理工直男諾蘭選擇了過把玩弄時間的癮,只是一嘴帶過,唯一能讓他自圓其說的理論支撐只有諾維科夫的自洽性原則。

這一原則在科幻題材作品中是類似宿命論一樣的存在:我們的世界是已經被改變過的最終結局。即,逆向回到過去的主角憑著自己的自由意志並不能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因果做出改變。

參與了好幾部電影的編劇弟弟,喬納森導演的《西部世界》深入探討了自由意志

馳騁好萊塢的諾蘭兄弟

《信條》不光時空逆轉這一概念與科幻文學大神劉慈欣的短篇《坍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就連給出的宿命論說法也高度一致。

但卻沒有劉慈欣作品中,當人們知曉由宇宙的宏大所帶來的震懾式的悲劇感。《信條》中絕妙的時間概念只是服務於非常好萊塢的諜戰類型片、英雄主義,他也丟掉了《星際穿越》多維度詮釋愛的衝擊力。

劉慈欣《宇宙坍縮》

《星際穿越》劇照

所以影片最大的價值,可能就是用他最擅長的手法向大眾介紹時空逆轉這一概念了。

要說在這麼多商業導演裡,為什麼觀眾們偏偏痴迷於諾蘭?他的蝙蝠俠三部曲在所有英雄系列電影中,想必是大部分人的頭號選擇。

給蝙蝠俠飾演者貝爾講戲的諾蘭

這正是因為諾蘭最經典的「諾蘭結構」,把觀眾心理拿捏得死死的,他不僅要「操縱時間」,他更擅長的是「操縱觀眾」。

在《致命魔術》中的一句經典臺詞說出了他對操縱觀眾的解讀:

《致命魔術》劇照

「諾蘭結構」,包含了他最擅長的非線性敘事,說白了就是把正常時間線打亂、以多條敘事線同時進行的一種敘事手法。達到在同樣情節重疊之時,一些線索、道具、關鍵信息被重新賦予不一樣的含義。沒錯,你在最後恍然大悟的快感就這麼來的。

諾蘭親自畫過他的結構,跟他自創的鉗形運動也差不多

比如《記憶碎片》把時間線分成碎片,正倒敘穿插,到某一個關鍵點時才把碎片拼合起來,讓我們跟著短期記憶喪失的男主體驗了一把不知道到底該相信誰的經歷。《致命魔術》還加入了帶有欺騙性的敘事線,讓故事的轉折來得更震撼。

《記憶碎片》劇照

但在《信條》中,他擅長的操縱感又被自己的時空逆轉概念所打破,導致很多線索在事件發生之前就要出現,劇透得一塌糊塗, 「諾蘭結構」的驚喜刺激感蕩然無存。

原來「別試圖去理解它,去感受它」,只是諾蘭在追求時間概念與好萊塢式元素之間失衡的遮羞布。他的野心,是想創造諾蘭宇宙,而沒有放在人身上。

我們在《信條》這一未來人類不斷拯救世界的莫比烏斯環中,儘管能觸及到關於時間和宇宙的龐大又冰冷的真相,卻感受不到任何生命的意義。

這次諾蘭並沒有騙倒我們。當能看到一切的終點,沒有人會想要機械地遵循軌跡,反之,是把每一個時刻都當作生命的中心去體會。

Credit:

流行比巴卜

isopop

相關焦點

  • 《刺客信條》系列長評:那個真.刺客信條的美好年代
    「無物為真,諸行皆可」「我們在黑暗中行事,為光明效力」只要你今天是稍微有打遊戲的玩家,那你一定知道這兩句是來自《刺客信條》,整個系列數一數二有代表性的名言......可是很奇怪的是,現在的刺客信條.....幾乎不講這兩句話了?而這個詭異的情況,某種程度上也象徵著《刺客信條》正處於一種詭異情境,一個沒了靈魂,基本不是同個東西的空殼。
  • 無《信條》,不生命!
    △飛船(圖片來源:《2001:太空漫遊》)顯然,今天的觀眾不好「騙」了。諾蘭的科幻電影選擇了「時間」這個主題。雖然大家都說《信條》是諾蘭「時空三部曲」的終章(前兩部則是《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但其實在這三部電影中,時間都是遠比空間更為重要的那個主題。在《盜夢空間》中,時間的尺度被拉伸或壓縮,才有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電影化呈現。
  • 《信條》背後的科學問題: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
    西媒:《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西班牙人報》網站9月13日發文對電影《信條》背後的科學和時間旅行進行了探討分析,文章內容編譯如下:時間是什麼?為什麼時間不能倒退?我們為什麼不能記住未來?為什么子彈在發射前不能退回彈匣?
  • 三分鐘看懂《信條》:歷史無法被改變!
    第三種,也是諾蘭導演在電影《信條》中所採用的解釋,即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我們的世界是已經被改變過的最終結局。在《信條》中,諾蘭簡直把時間線玩成蝴蝶結了,錯綜複雜但有始有終,結構嚴密。90%的人需要二刷,才能完全看懂整個電影中的時間正逆。接下來,我就帶大家解析《信條》的劇情。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所以我覺得這個設定還是蠻自圓其說的,沒啥硬傷。二、如何看懂《信條》?不過大家看信條最迷惑的地方不是熵增熵減啥的,而是為什麼兩個男主同時出現?那個跳水的女的是女主嗎?尼爾究竟是是死是活?這些就不是科學問題了,而只是一個敘事邏輯問題!重點是要把時間線捋清楚。這裡我給大家提供一下破題的基本思路!
  • 《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信條》一部我從頭到尾都沒看懂的電影 時間:2020.09.1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微米電影
  • 電影《信條》男主為什麼不逆向回到過去,直接殺死小時候的反派?
    可以說,諾蘭給我們先入為主地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設定,在這個設定中,我們不能夠繼續以習慣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逆世界。當然,逆世界的設定無形中增加了電影的理解難度。這也正是很多觀眾看到逆世界的奇觀後一邊驚嘆又感到困惑的原因。今天小帥和大家討論的問題,是與逆世界有關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信條》的男主為什麼要費盡波折完成那麼多次的任務?
  • 因為電影《信條》,諾蘭應該獲得一個諾貝爾獎
    不光捎帶人,連東西都不放過,阿布拉莫維奇擁有的那艘帶防空飛彈的豪華遊艇也被諾蘭映射到了電影裡。還有,薩塔爾的故鄉是前蘇聯廢棄的基地,你會想到哪兒?波音747撞大樓,那座大樓正好是五角形的,巧不巧。為什麼影片中那個終極時間炸彈要分成九個零件「算法」,放在九個地方藏起來?美、中、俄、英、法、印、巴、以、朝,正好九個!
  • 諾蘭《信條》:新奇的熵減世界,深刻的倫理擔憂
    電影《信條》不外乎此。我們回到《信條》電影本身。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架構根據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揭示的熵增原理。他的敘事+剪輯,乍看紛亂、讓人崩潰,從《記憶碎片》到《盜夢空間》,各種敘事上的套娃、剪輯上的錯雜,在這部新電影《信條》裡,又一次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懶得致敬,吐槽他就對了,哈哈!沒錯,以上千餘字內容,可以作為去看《信條》電影的前期準備。
  • 深度解讀《信條》的逆熵概念,揭秘未來人為什麼要毀滅過去人?
    很多人都說諾蘭的《信條》太燒腦,是在故意玩弄時間線,其實看過《記憶碎片》和《西部世界》的人,早已對這種正反敘事手法司空見慣。局長今天要從逆商概念和宿命論的角度,徹底去解讀這部電影的真實時間線,絕對會讓你對這部電影有一層全新的認知,《信條》最大的邏輯問題就是敘事動機不明確,要想搞懂這部電影,我們必須先理解第一個為什麼,那就是未來人為什麼要毀滅過去的世界?
  • 「星期五文藝」360度解讀諾蘭《信條》
    帶著以上觀念,我們再力圖對這部正在國內院線上映的電影《信條》做它一番解讀,解讀分三部分:1.電影時間理論解讀。2.電影結構解讀。3.故事設計解讀。但這不影響我們的解讀,原因很簡單,《信條》裡出現的時間概念,你幾乎都能從諾蘭過往的電影中找到。我們把他們分成四部分:1、逆向理論。2、平行理論。3、穿越理論。再加上《信條》裡新出現的一個:4、鉗形理論。
  • 等待諾蘭神作帶我們再次步入影院——《信條》值得我們期待嗎?
    華納兄弟依舊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堅持在影院、在大銀幕上映《信條》,但前提是影院做好了準備,公共衛生官方表示可以了。如今我們必須靈活,不能把它視作一次常規的院線上映。我們選擇在周中上映,是為了讓觀眾能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去觀看。我們也計劃長期上映,比正常檔期長很多。」可見片方已經做好了長線作戰的心理準備。
  • 萬眾期待的《信條》,諾蘭時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終於來了
    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你們看到的沒錯導演又要炸飛機了,一架波音747為什麼我要說『又』呢因為導演是諾神,他之前炸過,這些都是常規操作當時敦刻爾克炸的是一輛戰鬥機肯定是沒有信條這個貴說到這呢,我特別想八卦一下
  • 《信條》燒腦到反人類嗎?也許是未來的諾蘭回到過去,寫了一個流水...
    「字文的放倒讀閱法無類人像就,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寫這篇影評之前,我原本想了這樣一個標題,因為擔心影響讀者閱讀而放棄了,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顯然不擔心這樣的表述方式會影響觀眾觀影。這句話的正常表述順序是「我們看不懂諾蘭的《信條》,就像人類無法閱讀倒放的文字」。
  • 刺客信條起源新手怎麼玩? 刺客信條起源新手攻略分享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刺客信條起源新手攻略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刺客信條起源雖然已經發售了一段時日了,但是每天都會有不少萌新會入手這款遊戲,這些新手玩家在剛接觸的時候玩起來會感覺有些吃力,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刺客信條起源新手攻略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芬克斯問答攻略 全斯芬克斯問題答案匯總
    很多玩家可能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刺客信條奧德賽斯芬克斯全問題答案分享,還在等什麼?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芬克斯全問題答案分享... 刺客信條奧德賽斯芬克斯全問題答案是什麼?
  • 「全腦開發」這樣的騙局為什麼總能騙到家長
    原標題:「全腦開發」這樣的騙局為什麼總能騙到家長 「蒙眼識字」「閃電閱讀」「過目不忘」……這些詞聽起來,都非常神奇,它們都是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能力。但是,一種號稱「全腦開發」的培訓班,卻能做到這一點。當然,這麼神奇的課程,收費一定不便宜,一個班下來動輒要一兩萬,據說還是因為疫情原因打了折扣的。
  • 我們試玩了《刺客信條:英靈殿》 維京狂戰士的刺客之路
    感謝育碧的邀請,我們有幸在本月初提前試玩了《刺客信條:英靈殿》。在大約四個小時的冒險裡,我初步體驗了本作的新特性和基礎玩法,儘管尚不能窺得「英靈殿」全貌,但這幾個小時的遊玩也確實給我帶來了一段緊張刺激的旅程。
  • 《信條》與時間之謎
    我們為過去後悔,為現在焦慮,為未來恐慌。讓時光倒流,是人類的永恆願望之一,但從未實現過。假如回到從前,你會重新選擇嗎?9月4日起開始上映的電影《信條》(右圖)裡,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不但讓時間實現了倒流,並借男二號尼爾(羅伯特·帕丁森飾)之口,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已經發生的事情,是既成事實;即便時光倒流,你只能改變進程,但無法改變結果。看完《信條》後,媒體從業人員趙琳說:「沒看懂。」
  • 《信條》有多燒腦?看完這篇解析就全明白了!
    薩託自己因為早年遭受了核輻射,患了胰腺癌,已經發展到晚期命不久矣,他想要拉著整個世界一起陪葬。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源於他早年在前蘇聯的時候,挖到了一封來自未來的信(以及黃金作為禮物),他被未來人選中成為毀滅他所處時代的世界的代理人。為什麼未來的人類要毀滅現在的人類?